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詳細介紹

農務課旁彈藥庫整體構造多屬為磚造,但有R.C.結構牆及上方之R.C.頂版,此防空洞兼具彈藥庫使用之特別基能考量,圓形平面設計及運彈孔有別於其他防空洞,這是兼具防衛與避難之空間。 農務課辦公室建築入口山牆上方有通風氣窗與屋簷,此辦公室屬於閩南折衷形式,結構、屋架與磚牆面保存良好,屬於台灣光復初期建築實體。 保警隊建築物保警分隊建築,屬於閩南折衷形式,而其中磚牆的簡化英式砌磚形式以及木架屋頂,至今整體建築外觀及結構體仍保存完好,這些建築形式在台灣已屬少數。 圖片授權:IG @ shasasasalea80多年歷史的太成肉包,已經傳到第三代,Q彈的麵皮包裏著炒得鹹香的豬肉內餡,一口咬下,還有熱燙的肉汁流出,不小心就會吃得滿嘴湯汁。

「糖業歷史館」中則詳盡介紹了台灣糖業發展史,遊客可在此學到,糖業在台灣經濟發展中的重要角色。 圖片來源:FB @高雄新宇自行車出租 旗津店 橋頭糖廠店佔地廣大的糖廠若用雙腳巡禮稍嫌吃力且花時間,選擇騎腳踏車將舒服許多,糖廠有著規劃良好的自行車道,可讓遊客將時間更有效的,用在參觀豐富的糖廠設施中。 這些創意作品除了使廢棄零件得以發揮新的功能,實踐循環經濟、資源循環利用的理念,以裝置藝術強化戶外空間景觀,豐富視覺感受,開創新的觀覽、更是攝影景點,讓更多人走進台糖五分車的世界。 橋頭糖廠的佔地廣大,如果要慢慢走、慢慢逛,可以預留半天的時間,懶的走的話,也可以租借自行車,橋頭糖廠捷運2號出口外及台灣糖業博物館旁都可以租借自行車或是協力車。 另外,園區在戰後時期曾設有一座蔣介石銅像,然而該銅像於2015年4月被一名男子持鐵鎚砸毀,為避免無謂的困擾,台糖傾向石膏像不復原形式,將另以景觀台作為替代。

橋頭糖廠創建於西元1901年的日治時期,距今已有百年的歷史,原名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橋仔頭第一工廠,光復後改名臺糖公司高雄廠,是台灣第一間新式機械的製糖工廠,有著仿巴洛克式的熱帶殖民樣式建築及等身觀音銅像等十九處的古蹟,是台灣早期製糖的重要據點工廠之一。 高雄市政府新聞資料指出,在駐日代表謝長廷、知名舞蹈家若林素子協助下,陳其邁親自寫信向渡邊龍五表達盼將山本悌二郎銅像迎回台灣;銅像在今年8月回高雄,由高雄市立美術館翻製、典藏。 今天翻製作品在橋頭糖廠社宅事務所前揭幕,重現1929年放置原樣,渡邊也親自從日本來到高雄,見證歷史時刻。 高雄市立美術館成立於1994年,座落於高雄市都會西北位置之內惟埤文化園區內,為原「內惟埤」濕地之區域範圍。 區域北端的龜山、半屏山,與西側南北向的壽山,匯聚了流經區內的愛河,共同形成區域周邊山水環抱的景觀。

另外,也可以搭高雄市公車:98路、紅72A、紅72B、紅72C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或高雄客運:8015、8049、8506。 隨著橋頭糖廠轉型成博物館及文創園區,其廠區各處則設有裝飾藝術及可互動設施,以利民眾參觀。 其中則包括糖廠員工利用廢棄鐵件所製作之「鐵園迷城」設施、雕塑藝術家梁任宏的作品《焊鐵妙相立千秋》、劉丁讚《紅蟲》、張新丕《消失的帝國》及黃順男《糖僧精靈》等作品。 當前原糖業的鐵道區域已被規劃為鐵道景觀區,並靜態展示包括台糖溪州牌內燃機車、台糖德馬牌內燃機車、蔗車等柴液式內燃機車,在糖廠停工後,員工曾運用工廠遺留的鐵件及木料打造「物料循環展示區」,並透過組裝,拆解或重組鐵件及木料創作出一系列火車模型。 另外也增設一座菸灰池,最初因鍋爐室燃燒後為部份菸灰隨著煙囪排出,廠房因而需將排煙經過水網噴洗,而從將導流進入菸灰池中沉澱而設立。 在糖廠停閉後,菸灰池則作為景觀池使用,1988年,廠方也增設一座品質分糖採樣機,該設施之功能作為採樣、檢測甘蔗品質使用,台糖會定期與蔗農代表進入糖廠,會同觀看甘蔗過磅、採樣、品質分析化驗過程,再以此進行檢測。

禁閉室於西元1941年興建,該建築內部面積約為6坪大,其門廊具有少許裝飾藝術風格,該建築主要的用處功能,則為關押偷竊、偷吃甘蔗的罪犯使用,當初除了關進禁閉室外,罪犯還會被要求寫悔過書及罰款。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此外根據糖廠留下的文獻資料,偷吃1口甘蔗則罰30元,偷吃1節甘則蔗罰300元,而當時一般公務員月薪約3、400元,可見對於罰責上的處理相當嚴苛。 鐵道部分則源自於1901年1月開設,臺灣製糖最初向總督府官方提出橋仔頭停車場設置的申請,同年3月外則向鐵道部申請鋪設自橋仔頭停車場延伸入工場內的裝卸用鐵道,並於5月12日開通。 最初,橋仔頭製糖場鄰近區域的甘蔗採收除由水牛牽引的二輪車運送外,也有以人力推行的手押臺車設備。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台南┃白河大仙寺┃關仔嶺大仙寺┃三級古蹟、中式結合日式建築超古典

除了社宅事務所之外,在不遠處還有一間同樣在1901年興建的「俱樂部」,同樣是仿東南亞殖民地樣式的建築,不過規模比社宅事務所小了一些。 在俱樂部還可看到日本對這種歐洲的殖民地樣式建築的改造:俱樂部有著連續的拱門、迴廊、地上架高結構,但屋頂仍是日式木造建築的工法與日式的屋瓦,日洋融合,非常具有特色。 俱樂部的一部分空間成為台糖的「豬仔文物館」,裡面收藏台大退休教授、現任監察委員陳師孟先生捐贈的各種豬造型的玩偶。 內容包羅萬象,來自世界各國、擁有各種風格,陳師孟教授甚至還協助展覽規劃,將這些豬仔藏品分門別類。 豬仔文物館的主題也配合了台糖的養豬業,因此館內也介紹了台糖野豬產業的簡史。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戰後,橋仔糖廠廠區的鐵道及軌道仍保留原始樣態,並設有主要側線石案潭線、太爺線及仁武線分類為幾個不同屬性區域。 從產區採收的甘蔗則是經由廠區西側南北端的原料秤量場送至等候區,並在最後運往壓榨室,料秤量場東側則設有鐵道課辦公室,以及機關庫、檢車庫、內燃機修理工場、油料倉庫、道班房等鐵道設施,太爺線則與橋頭車站接壤。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自日治時期到戰後台糖公司時期,火車頭則引進由比利時、日本及臺灣機械製之蒸汽機車、內燃機車等車輛。

元朝至正九年(西元一三四九年)汪大淵所著島史志略有:「台灣人煮海為鹽,釀蔗漿為酒」之說,從此可知元朝時本省已有甘蔗之生產。 圖片授權:IG @ yeh5406糖廠自製的冰棒、冰淇淋,一向是遊客必吃美食第一名。 冰棒除了有常見的紅豆、芋頭、花生、鳳梨等口味外,杏仁蛋黃冰棒的鹹甜滋味,更是收獲了一票死忠粉絲。 圖片授權:IG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 jing___0408十鼓仁糖文創園區最有名的自然是打擊樂表演,園區內的水劇場以宋江陣為主題,配合水幕、峰火台、4D投影,以及十鼓擊樂園強而有力的打擊樂,為觀眾呈現震撼力十足的舞台表演。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橋頭糖廠 │高雄景點·吃台糖冰棒,參訪百年古蹟製糖廠

但讓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在IG爆紅的莫過於半透光的屋頂上眾多的熱氣球造型! 夜晚點燈後,五彩繽粉的熱氣球璀璨奪目,重點是因為在室內不會受天氣影響,不論何時都能一睹夢幻的景致。 可以帶小孩認識以前製糖的過程,增加文化涵養知識,景色也很適合提供野生繪畫,園區腹地廣大也有提供自行車出租,可供親子旅遊享樂。 ,橋頭糖廠旁邊有一個台糖博物館,講博物館我本來還以為是參觀室內歷史介紹,一堆看板上面都是字的那種有沒有,其實不是~人家是一個園區,戶外空間比室內空間多好幾倍,而且有很多適合拍照的點,很適合慢慢逛慢慢拍。

位於壽山忠烈祠旁,景觀台上有32種愛的宣言文字飾板,象徵愛是不分國界的共通語言,另設置情侶裝置藝術「LOVE傳聲筒」及獼猴造型石雕三座,分別象徵愛情中追求、熱戀、連理不同階段。 往山下望去,令人驚艷的山海日景及迷人華燈夜景,盡收眼底,已成為高雄市具有代表性的觀光景點之一。 糖廠室外休憩設施有:鐵道景觀、瑞竹園、蔗田迷官、向日葵花田、雨豆樹劇場、日式建築群、自行車服務、五分車體驗、由舊戲院改建的冰品販賣部與各種由糖廠廢棄設備再生的裝置藝術群。

橋頭糖廠舊稱「橋仔頭糖廠」,是台灣第一座現代化機械式製糖工廠,啟用於日治時期明治34年(1901年),曾引領臺灣邁入輝煌的糖金歲月,多年來為臺灣糖業創下多項指標紀錄,是日治初期引用鋼鐵建築技術的先驅,被列為直轄市定古蹟。 園區內製糖廠、日式木屋、防空洞、紅磚水塔等昔日古物保存完好,台糖公司於2006年現地成立臺灣糖業博物館,保留百年前第一座糖廠廠房的部分牆面,並開放製糖工場全貌,讓遊客感受將甘蔗從運輸、壓榨、清淨、蒸發、結晶、分蜜到包裝的實體流程。 園區特色園區內同時擁有日式與仿巴洛克式的熱帶殖民樣式建築,其他還包含紅磚水塔、彈藥庫及等身觀音銅像等19處古蹟,說明了臺灣經濟產業發展奮鬥的過往,豐富的公共藝術創作、文史展示空間更讓懷舊的空間,增添了新潮的文化動力。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廣大的園區內亦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鳥類、蜻蜓、蝴蝶及松鼠都是常見的訪客,夏日午後散步其中,可感受到微風徐徐的涼爽,再前往販賣部吃台糖傳統冰品、坐五分車,是親友同樂的絕佳選擇。 廠長宿舍廠長宿舍建於1940年,是當時「台灣製糖株式會社」廠長金木善三郎所建造的標準日式木造瓦頂平房,為目前廠區內保存最完整也最具代表性的日式宿舍。 建築特色包括台灣檜木的屋頂構架、高架地板、木床束、前庭後院與日式水景,特別的是,還有台灣日式宿舍少見的獨立磚造基礎。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六連棟位於興糖十五巷,為典型日式官舍建築,台糖原訂於2010年拆除該建築,後在經過高雄大學爭取,為以人工拆除過程結合教學活動的方式介入後,獲得台糖與文化部文資局的支持以「高雄縣橋仔頭糖廠文化景觀後工業場域空間活化計畫」的提案修復。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並於2012年開始對該建築物的測繪與建築元素及構造的分析研究。 並增設木構造拱型棚架,提供小型文創活動的會場、展廳與交流平台。 後於2011年,台糖為保存此該文化資產,自行編列預算將此棟建築依原樣重新修復完成,並於2015年起開放外部空間供遊客參觀,內部空間提供民眾預約導覽服務。

去年才開通的高雄大港橋,是全台灣首座水平旋轉景觀橋樑,也是亞洲最長的跨港旋轉橋。 每天下午3點,舉辦為期五分鐘的橋體旋轉秀,也是大港橋的拍照重點之一! 緩慢旋轉的橋體超級壯觀,日落時和夜晚的港灣風光更是耀眼,拍完美照不妨在這裡散散步。 基本上台灣糖業博物館可以分為製糖工廠、糖廠辦公室與展示廣場等三個部份來參觀,以及五分車小火車的搭乘,而展覽部份最吸引人的就是糖廠工廠了,因為真的有一棟完整的廢棄製糖工廠可以參觀,而不是隨便用一個空間,裡面擺個幾個製糖工具這種。

*攝影為東海大學建築系、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畢業,比利時魯汶大學都市與策略規劃學碩士、人類居住環境學碩士,主要學術研究方向為日治時期臺灣都市空間體系構成。 位在旗津海岸公園的彩虹教堂,一直都是高雄必去的景點,浪漫繽紛的外觀更是網美最愛的高雄IG打卡景點之一! 彩虹教堂不僅是拍照打卡好去處,也是情侶約會、新人拍婚紗的聖地! 整座彩虹教堂呈現ㄇ字型且漂浮在水面,搭配著五彩繽紛的色調,浪漫唯美至極。

當初鈴木社長鑄造四尊觀世音菩薩佛像,一尊祀立高雄橋仔頭糖廠,一尊祀立於鈴木社長的故鄉鎌倉別墅,另一尊祀立鈴木社長森町的龍山住宅,另一尊祀立東京深川日本製糖廠本部,具有不菲的藝術價值 。 由西元1901年日人將其改建為新式機械工廠後,到西元1998年停止製糖,共歷經了近100年的歲月,內部的製糖機械也都被完整的保存,開放給大家參觀。 這座台灣製糖株式會社事務所建於 1901年,它不僅象徵台灣新式製糖產業的里程碑,同時也是日治時期重要的建築之一,其建築結構融合了木構造(屋架、基樁)、磚砌(牆身)、鋼筋混凝土(觀景台四柱)是台灣建築史上重要的工程。

參觀完製糖工廠後,接者來到了糖廠辦公室,這裡的辦公室都是日式木屋的樣式,每間應該都快要有一世紀以上的歷史了,而目前辦公室裡面主要在介紹台糖的歷史與展覽相關文物。 橋頭糖廠早在清朝,橋頭就是生產蔗糖的重鎮,但當時台灣製糖業都還是用舊式的糖廠,多在採收後的甘蔗田以茅草搭起糖廓。 糖廓內是以牛做為動力、靠人力將甘蔗放入牛拉動的製糖石車榨出甘庶汁,之後再以大鍋熬製成蔗糖。 1901年日人在橋頭設立的橋仔頭糖廠,取代糖廓大幅提高糖的產量。

至於在一旁的鐵道迷城則是一座不大不小的迷宮,當日看到不少戶外教學的孩子在這邊玩,因為這裡也屬創意基地,把滿滿的鐵件化身為機器人等,這和台南永康的zero zero 拆車夢工廠很像。 這間文物館可以說是充滿了感恩的心,相信大家不是有耳聞就是吃過安心豚,畢竟台糖養豬相關事業已經有好幾十年了,台大陳師孟教授捐贈了一千多件豬豬相關主題的收藏品, 在此成立為豬仔文物館,這裡頭有各式各樣的豬,來到橋頭糖廠不妨來逛逛。 這間餐館就在編號13廠長宿舍對面,看起來應該是提供餐點的地方,如果有用餐需求的朋友,也可以參考看看。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現在已為人父母的熊本則會說,非常值得一看,除了無需太大的花費,還可以從這些老事物去回憶過往,感受生命的延續性,了解歷史和前人的耕耘,也能讓自己、家人、孩子沉澱一下心靈,不也是生活學習的一部分嗎。 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橋仔頭製糖所第一工場成立,並於7月21 日舉行上樑儀式,為台灣第一座新式糖廠,跨出台灣產業工業化的第一步。 國立成功大學與永豐餘學院聯合舉辦「成功講醣大師論壇」,邀請美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博士、黃翊群博士,以及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從各領域出發,分享對於「醣」科學的獨到見解,台南一中科學班的學生也組隊到場。 民視新聞/ 綜合報導過幾天就是耶誕節,過節氣氛越來越濃厚,台灣第一位元宇宙偶像”萊拉”,日前發布影片,化身音樂盒娃娃,在浪漫的季節,獻上佳節祝福。 有沒有看到前方有個人走過來,他者嚜是綠色的,原來是糖廠藝術村的藝術家把全身都塗綠的啦,真的很有趣。

  • 當初鈴木社長鑄造四尊觀世音菩薩佛像,一尊祀立高雄橋仔頭糖廠,一尊祀立於鈴木社長的故鄉鎌倉別墅,另一尊祀立鈴木社長森町的龍山住宅,另一尊祀立東京深川日本製糖廠本部,具有不菲的藝術價值 。
  • 氣勢磅礡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是南台灣第一座國際級表演藝術場館,白色波浪外形猶如一艘太空船,造型既前衛又充滿科技感,頓時吸引眾人的目光,更是社群打卡的熱門景點。
  • 總督府原建議地點包括臺南蔴荳,山本、鈴木後則前往高雄鳳山、萬丹、東港等區域,在一個月後的探勘後則將候補區縮小至臺南廳曾文街、以及高雄州岡山郡楠梓庄的橋仔頭一帶,後因考慮橋仔頭用水、交通地理具有優勢,因而選定橋仔頭近中崎溪區域作為新廠的所在地點。
  • 1967年台糖擴大編制將高雄糖廠改稱高雄總廠,下轄高雄、仁德、小港糖廠。

被美軍洞悉此舉後,橋仔頭製糖所即被美軍列為針對高雄大轟炸的重點目標之一,多棟建築物於1945年3月25日開始陸續遭到美軍航空部隊的轟炸、其中第一、二工場因製糖機械也遭到支解,其他設備也轟炸中炸毀而無法製糖,因此工廠現仍存留部分彈藥庫、防空洞和防空火炮陣地遺跡。 橋頭糖廠是台灣第一座現代化機械式製糖工廠,創建至今已有百年歷史,產業沒落後,現為台灣糖業博物館,製糖工廠等古物保存完整。 文化部次長蕭宗煌指出,橋頭糖廠在台灣工業史、經濟史上扮演重要角色,山本悌二郎銅像賦歸橋糖是文化史的典範。

1955年後,為因應起居需求,兩棟建築物的內部格局進行改建,使得空間略有改變,並在1999年廠區停閉後暫供員工住宿使用。 觀音像祀立方向朝偏北方,正面對向製糖工場以凝視廠房,意味著一方面可鎮宅(社宅事務所) ,一方面可保佑加持工場開工生產順利工作人員平安。 然而該觀音像具有黑銅色彩,最初聖觀音像鑄成後外表鍍有鉑金,由於曾發生製糖工場的銅製避雷針被抗日人士偷走之失竊案件,鈴木為避免聖觀音像也發生失竊之慮,因而刻意命人將雕身漆黑,以作為掩飾。 1950年7月1日,台糖總公司改採總廠制,橋仔頭則編入屏東總廠內營運。 後於1958年因應設備擴充等因素,將第一、二工場正式合併及設立全自動中央控制系統,神社則於1965年改建為中山堂。

此外周圍地區也曾移植實驗樹種,而後隨著擴張而發展專屬森林生態,形成屬於人文和自然交集之文化景觀。 2006 年開幕,保存活化再利用後成為臺灣糖業博物館的高雄橋頭糖廠在成立前,原址即為清代傳統糖廠;1901 年新式製糖廠成立,原稱橋仔頭製糖所,隸屬於臺灣製糖株式會社。 第一工場成建於1902 年,為臺灣第一座現代化機械式製糖工廠,機具由英國進口,每日壓搾甘蔗1000 公噸;三年後產能相同的第二工場建造完成,並於1958 年合併,1999 年停產。

陳其邁說,橋頭糖廠是台灣糖業、工業的起源地,山本銅像離開高雄超過一甲子,今天能將銅像迎回,不僅讓人們能奠基在歷史的紋理上展望未來,更象徵台日兩地百年的情感與羈絆,也盼雙方能有更好交流、深化感情。 1902 年鈴木藤三郎社長立聖觀音像,體恤離鄉背井的日本技術人員,也拉近臺灣農民對製糖會社的認同。 此像仿日本奈良藥師寺東院堂聖觀音佛像,鈴木社長同時鑄造四尊聖像,分別祀於橋頭糖廠、三處日本會社及住宅,深具歷史意義。 1923 皇太子裕仁親王行啟來臺,在屏東阿猴糖廠發現一根竹子發芽,製糖視其為祥瑞之兆,便截下種植名為「瑞竹」,1927 年移植至橋頭糖廠,每逢4 月29 日天皇生日祭拜瑞竹,為日本時代橋頭糖廠重要慶典。 金木善三郎為日本岡山市人,東京大學畢業後至糖廠服務,逝世一週年立碑於1930 年立碑紀念其事蹟,碑高約2 公尺,俗稱「三好碑」,石材、刻工、書法均屬一流,以篆書與楷書書寫,陰陽刻皆備。 1940 年建造廠長及副廠長等兩排六連棟職務宿舍,為典型日本式書院格局官舍,戰後持續使用略有增改建,指定為文化資產後逐步修復開放參觀,時常被借為影視拍攝場地。

並在1928年製作第二座石膏胸像,該尊後收藏於東京目黑山本官邸,在此期間共製作約兩個塑像,原型的石膏胸像現已不知下落。 其地基則採地上架高結構而以利通風,建築外觀的拱形迴廊、柱頭、柱腳、樓梯及窗框,則可見仿巴洛克風格的灰泥繁複裝飾,其拱廊和連續拱門也具有遮蔽陽光的功能,這源自於考量臺灣南部地區較為炙熱的陽光的基本設計。 1999年2月8日,高雄糖廠製糖工場停止製糖,改制為高雄廠,並於同年6月1日正式停閉製糖工場。。 自1970年代開始,由於國際糖價下跌,橋頭糖廠因而開始停止廠內建設營造,並對於廠區設備進行升級,使用半自動化製糖控管;1975年台糖恢復舊制後,「高雄總廠」撤銷,改回「高雄糖廠」,原轄下三個糖廠改隸屏東總廠。 高雄市政府一級主管政務官今總辭,市長陳其邁第二任新人事布局小幅調整,新聞局長董建宏歸建回中興大學,遺缺由行國處長項賓和接…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橋頭糖廠,於日治時期稱為橋仔頭製糖所,隸屬於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廠區位於高雄州岡山郡楠梓庄(現為高雄市橋頭區)。 因職工人數隨糖廠規模擴大而增加,廠區持續擴建宿舍區並建造神社,神社於1931年完工,宿舍區增建則於1938年到一段落,而為滿足職工休憩之需求,1939年再廠區東北方設立運動場、跑馬場和射箭場。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位於三民區,由於高雄市是一重工業發達的都市,科學工藝博物館配合地方特色,以蒐藏及研究科技文物、展示與科技相關主題、推動科技教育為其主要功能,為臺灣最大的應用類科學博物館。 橋仔頭糖廠於民國88年停止製糖,在91年9月經高雄市政府公告為縣定古蹟。

渡邊說,山本是佐渡出身的政治家,參與台灣製糖產業發展,對高雄發展有重大貢獻,也讓高雄和佐渡結下緣分,希望接下來能推動兩方文化、旅遊等多領域交流,學習彼此文化,讓高雄和佐渡關係越來越好。 「西子灣」是高雄著名的避暑勝地,在抵達西子灣入口處右方的山坡,有一個白色「之」字型的階梯,在一片綠意中顯得特別鮮明,拾級而上,一步山、一步海,彷彿是一趟朝聖之旅。 打狗英國領事館是建於1879年的英式建築,領事館位於哨船頭碼頭邊,領事官邸則建於小山丘上,背山面海,是臺灣現存年代最久的西式近代建築,更是英國政府在臺灣的第一座領事館。 橋頭糖廠(台灣糖業博物館) 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園區廣闊,包含以音樂、繪畫、攝影等12大藝術領域藏書為主題的圖書館、演藝廳、展覽棟、露天咖啡廳等區域,館內也會定期舉辦展演活動。

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