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隆宮7大好處

溯自先民移住本地開懇定居時,大多由故鄉迎來神佛供奉,起初以茅草搭屋為廟,朝夕膜拜。 後來附近民眾漸多,乃改建為土牆瓦頂宮廟,信徒日眾,於是再擴建為美侖美奐之殿宇。 當時宮廟為人民精神之寄託,為信仰、政治及社會團結之中心,人民生活與宮廟息息相關。 本研究指涉的地區大致為今日高雄市美濃區東南方以及旗山鎮區分區域的南隆部落,日治時期南隆部落涵蓋到旗山鎮的旗尾及溪洲地區,現今學術界對美濃探討的文章甚多,對族群間的互動以及融合,著墨有限,希望對荖濃溪流域聚落發展及客家之研究,略盡棉薄之力。 據廟碑及耆老敘述,該廟原在青洲遊憩區外沙洲,因遭怒濤吞噬,乃遷建現址。 本廟特色之一是正門上方敕匾,上書「金茄藤港庄」。

南隆宮

我們特地從獅形頂陡下玉山尾稜到水仙宮,水仙宮是守護龜山圳的伯公,宮內供奉的主神是三恩公,這是龍肚地區對水利建設很有貢獻的三位先民。 水仙宮前的對聯意義深遠,特別抄錄:「水源北嶺千坡地,仙蔭美濃萬傾田」。 獅形頂旁是佔地廣大的朝天五穀宮,有沒有注意到牌匾上特殊的書寫形式,由右而左再到中間,這種特殊的寫法是六堆客家莊特有的,以便在閩客械鬥時辨識自家人。

南隆宮: 屏東縣枋山鄉道教

輔天五穀宮在長生廳供奉了白石喜代治及愛久澤直哉兩人的長生祿位牌,即保存了日治時期三五公司社長愛久澤直哉與南隆農場主事白石喜代治2人對開發南隆地區的歷史記憶。 二次大戰期間,臺灣總督府發起皇民化運動,下令毀滅各地民間信仰廟宇、燒毀神像,並強制人民奉祀日本天皇的祖先天照大神。 當時,輔天五穀宮得到旗山太平寺的日本淨土真宗佈教師杜多碩照(生卒年不詳)的愛護而得以保全,同時附近居民也將神像寄存於輔天五穀宮中。 另外,二戰戰況劇烈期間,當時高雄州立醫院(今高雄市立民生醫院)疏散到五榖宮治療傷病人員,至昭和20年(公元1945年)二戰結束後才遷回高雄。 美濃地區有2座五穀廟:1座是在獅山里獅形頂山上的朝天五穀宮,位於美濃地區東南;另1座就是中壇里的輔天五穀宮,位於美濃地區西南。 輔天五穀宮為南隆地區最大的廟宇,其祭祀圈幾乎涵蓋所有南隆當地聚落。

這裡的畫師刻意把「小暑神」畫得清涼無袖,捧著小火盤,火勢大於夏至,象徵一天比一天炎熱的酷暑即將來臨。 吳祚任說,在科普演講時,許多聽眾都會對臺灣的海嘯史感到好奇,為了想解決心中疑惑,他也率研究生開始展開環臺踏查古海嘯與歷史海嘯。 在劍潭公園(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的對面)放置由「台灣陸軍高等官」於明治35年(1902)奉獻給台灣神社的兩隻狛犬。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接收台灣,全台灣的神社被視為日本殖民的象徵而遭到廢除,神社所在地全部收歸為國有,台灣神宮也不例外。 南隆宮 台灣神社在進入台灣日治時期末期的時候,開始有了新的規劃。 這是因為配合當時總督府在台實行的皇民化政策以及一街莊一神社政策,藉由參拜神社、改姓等因素,使台灣人成為信仰神道、效忠天皇、熱愛帝國的皇民,所以擴建、改建神社也是重要的一環。

臺灣神社的供水原本取用位於士林園藝試驗支所附近的湧泉,再由人力運回台灣神社,由於其曠力費時,於1911年規劃了士林水道,在同年5月完工,提供士林市街與台灣神社境內用水。 當年駐防本地的官兵泉州人林世愷與蔡三成於服役期滿後,招佃農二、三十人開墾附近荒地,並建造茅屋奉祀福德正神作為守護神。 至乾隆十八年開墾就緒,人口日眾形成頂廟庄(竹南最早聚落)後,改建為紅瓦土角小祠。 乾隆五十二年,庄民鑑於廟宇矮小,獲得蔡氏媽捐獻廟地,改建為較具規模廟宇。 後來修建數次,且陸續配祀天上聖母、關聖帝君及文昌帝君等諸神。

然而在10月23日,一架預計要降落至臺北飛行場的日本軍機失事墜毀在新境地附近,引發的大火燒燬了神社內眾多的建築,包含鳥居、石燈、台灣總督府警察招魂碑等,使得後來僅在舊社殿舉行增祀祭,由宮內省的掌典次長飛鳥井雅信主持,而神社未遷到新社殿,而被燒毀的部分直到戰爭結束後都沒有復原。 1945年5月6日凌晨,臺灣神宮受到美軍空襲,導致拜殿失火。 天照大神例祭10月28日社格官幣大社建築詳情本殿構造神明造建立明治34年(1901年)臺灣神宮是原位於臺灣臺北市劍潭附近的劍潭山山麓的神社,1901年完工時名為「臺灣神社」,之後再歷經1943至1944年的遷座與擴建,並在二戰末期(1944年)更名為神宮。 主祀死於臺灣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1944年升格為神宮後增祀天照大神。 是台灣日治時期所建的神社中最為重要的一座,稱作「臺灣總鎮守」。 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後被拆除,將1901年完工的臺灣神社原址改建為圓山大飯店,以及1943至1944年興建的第二代臺灣神社(宮)新境地原址改建為圓山聯誼會。

管理委員會鑒於后厝龍鳳宮興建媽祖巨像,一時成為觀光勝地,於是民國八十二年完成高達一百五十六台尺的神農大像,和后厝媽姐互別苗頭,藉此也可帶動地方觀光事業的發展。 其創建年代,有兩種說法:一說是乾隆四年泉州人林耳順,率領閩籍懇民三十餘人,與當時盤踞在該地的原住民訂約開懇三角店(今新南里)、田寮一帶,為祈求地方安寧,民富物豐,而興建該宮。 一說是嘉慶二年,由當時業戶張輝揚、張三、王獻等創建,為當地閩籍人士所共同信奉膜拜之唯一寺廟。 擁有獅型頂的輔天五穀宮,標高130公尺,為中國大陸南武廟宇建築型式。

南隆宮: 屏東縣萬丹鄉道教

在二二八和平公園裡的急公好義坊前放置由板橋林家於於明治34年(1901年)9月13日奉獻給台灣神社的一對石獅。 因此,第二代臺灣神社(新境地)興建完工不久還沒來得及公開曝光及宣傳,即慘遭燒毀破壞,故至今所見存世的「新境地」御本殿照片極為稀少罕見。 另興建明治橋連接基隆河兩岸,並拓寬、整建現今稱為中山北路的道路,並命名之敕使街道,連接明治橋至台灣神社。 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改選第七屆管理委員會委員。 劉水傳任主委後,與鍾冉興合建金爐及敬字亭各二座以謝神恩。

  • 同時隨著時代之變遷產生變化,由拜「陰」的鬼轉為拜「陽」的神,這其中的轉變值得深思與探討。
  • 台灣神社在戰爭剛結束改建為台灣大飯店時,鳥居、社務所、手水舍都還在,但至今除了台灣總督石塚英藏於昭和5年(1930)年12月28日所奉獻的一對石獅,沒有任何建築留在原地。
  • 農曆八月廿二日為燃燈佛誕日,為祝其萬壽,在這天燃燈、供花禮佛,就能累積功德。
  • 台灣神社的社格為官幣大社,主要奉祀在甲午戰爭後領兵接收台灣並於過程中病歿、其後被神格化為「平台之神」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以及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及少彥名命。
  • 並為了建廟用地,李庚河、徐阿辛2人向當時南隆農場負責人白石喜代治(當地居民稱「白石哥」)請求撥用現今廟地。
  • 兩邊神仙打架後,南鯤鯓一帶被弄成有如世界末日般的地方,為了平息這場戰爭,位於六甲的「觀音佛祖」便出來主持公道,最後提出因五府千歲爺神格比萬善爺高一點,故可以在此地建大廟,而萬善爺建小廟。

值得注意的是,南隆五穀宮結合鸞堂及民間信仰的廟宇於一堂,在六堆誠屬罕見。 再來拜訪美濃的活歷史-錦興行藍衫店,這是一間80多年的老店,是台灣唯一、甚至可能世界僅存的一間手工藍衫店。 錦興行的建築還維持著台灣傳統街屋的形式,上方有閣樓夾層,一般作為儲物空間。 門楣上貼了五張五福紙,這是傳統的客家習俗。 竹子門發電廠是台灣第三座發電廠,第一座與第二座分別位於新店地區的龜山與小粗坑,竹子門發電廠的外觀與小粗坑發電廠頗為相似,都是當時流行的巴洛克式建築。

南隆宮: 臺灣宗教文化地圖

尤其台灣是一個多元族群的社會,透過對今昔生活方式與社群組織演變的了解;對自身文化的溯源,深信是對歷史求真求實最佳的詮釋。 在美濃地區的客家聚落,在清明後有祭拜義塚的習俗,它呈現漢人敬天畏鬼的宗教思維。 那種不忍無名屍骸曝屍荒野、悲天憫人旳情懷;恐懼孤魂野鬼無人祭拜,心懷怨恨危害鄉里的敬畏;在這種複雜情緒下,產生了特殊的集體祭拜。

  • 國民政府時期,五穀宮因信眾逐次興建及增建而有目前的規模,信徒也日益增多,民國54年(公元1965年)在前庭興建鐘鼓亭,民國73年(公元1984年)增建2座奉迎門。
  • 日治時期,日人積極開發農作生產、改良新品種、改進耕作方式等等,致使瀰濃平原人口漸形增加,而耕地生產不足的農戶,紛紛自行入墾中壇以南平原。
  • 當年駐防本地的官兵泉州人林世愷與蔡三成於服役期滿後,招佃農二、三十人開墾附近荒地,並建造茅屋奉祀福德正神作為守護神。
  • 如果你仔細一點看,中和福和宮「立夏神」是象徵萬物茁壯的將軍坐鎮,北港的朝天宮「雨水神」又成了海龍王的化身。
  • 黑鮪魚和櫻花蝦、油魚子號稱東港三寶,其中黑鮪魚位列首席!

民國五十二年擴建為現貌,同時安奉一尊座109公分,且被視為當時全台最大的福德正神。 至民國87年重組管理委員會,正名中港福德宮由方高清先生所創辦。 李阿坤主委籌劃重建,由內外街庄眾信集資,於89年5月13日動土。 依南方傳統寺廟建築形式,石獅龍柱,門神彩繪、雕龍塑鳳、人物花鳥、石雕壁畫、木雕藻井、燒瓷剪黏等均悉名師傑作、精選材質,誠為民間藝術寶殿。 經高效統籌施作,於是89年11月18日入廟安座。 當願眾善信,仰沐神恩,宣揚倫理道德,祈望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南隆宮: 屏東縣屏東市道教

轉入南側的巷弄內尋寶,果然越窄的巷弄保留越多的老屋,我們找到一棟漢洋混合式的建築,斗砌磚牆立面,搭配羅馬柱式,這應該是日治時期的建築,一位老伯用客語跟我們交談,我們聽不懂,只能用國語回答老伯:我們想看老屋,老伯用客語加上手勢,最後我們終於弄懂了老伯的意思,「此路不通」。 1937年,太平洋戰爭時期,東門樓才得以鋼筋水泥重建,成為一個防空監視台,1938年,美濃庄役場為這座防空監視台留下了寫真,也記錄下當時庄民在美濃溪浣衣的盛況。 據說,當時美濃人買牛,都要牽到東門樓前的這個陡坡測試,可以把貨物拉上去才是好牛。 九曲堂到美濃這條糖鐵,搭載過日本移民,搭載過北客墾民,也是許多老美濃人的時代記憶,涵園民宿的徐老闆就告訴我,小時候外婆曾經帶他搭過這種糖鐵小火車,從美濃到旗山、再到九曲堂,然後換乘縱貫線火車。 南隆宮 到了十穴地區,有一道壯觀的大水閘,由十座閘門組成,所以這個地區被稱為十穴或者十門,獅子頭圳幹線在這裡分流,十個閘門中有四個流向吉洋,有六個流向中壇與美濃。

我們先拜訪美濃庄起源的舊老街,前段幾乎都已改建,只有一棟洗石子立面的樓房,圓柱加上騎樓,二樓有長條的木格窗,研判是日治後期、或戰後初期的建築。 南隆宮 南隆宮 往美濃庄騎去,先到美濃的地標東門樓,這裡是認識老美濃的最佳起點,美濃老聚落是沿著美濃溪而建,為了維護聚落的安全,就跟台灣早期的建城方式一樣,居民在周圍種植兩道刺竹林,刺竹林與聚落一樣呈帶狀分佈,南側沿著美濃溪兩岸種植,北側還沿著刺竹林設立巡更道。 東西南三側設有柵門,東柵門就是現在的東門樓,位在上庄,可通往龍肚,西柵門位於下庄,也就是現在的永安路底,德聖公壇附近。 美濃老聚落的主要街道是中庄,也就是現在的永安路19巷,南柵門就位於永安路19巷底,南柵門外就是渡口。

提醒您,我們非宮廟代表,我們只是一個希望能建立廟宇數位生態的小團隊,如果您願意以小額方式支持(比如說贊助一杯咖啡,讓工程師熬夜有精神一點)。 您可以考慮作出一點點贊助鼓勵,不需手續費,轉帳操作也相當容易。

南隆宮: 神社結構

62年小修,68年由甘水木捐獻重建金亭,王源全發起加築涼亭。 73年陳玉杉、林錦生等重修陳舊,移除枯萎神樹。 74年張益銘與眾信重建神樹再修廟頂,喜逢建祠250週年,首辦全線民俗華會,以民間劇場、舞獅國術表演、童玩暨繪圖比賽等文化活動慶祝。

吳祚任讀博士的第一年先著手研究風暴潮的模型概念,到了第二年,劉立方更交給他推導在當時難解的山崩型海嘯模型。 吳祚任直言,比起佔所有海嘯成因約 9 成,因板塊推移或擠壓而造成的地震型海嘯,山崩型海嘯顧名思義,是指有一個很大的物體突然落入海中所產生的強大衝擊力道,讓海水巨大波動而形成海嘯。 民視新聞/陳俐臻、鄧山田 高雄市報導號稱亞洲最大的氣球遊行活動,下午在高雄時代大道熱鬧登場,這一次是睽違2年又再度舉辦,即便遇上寒流,也澆不熄民眾熱情,現場還是擠滿人潮,這次推出17個大型氣球,讓大小朋友一次看個過癮。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因採訪NBA球星柯瑞而爆紅,有「日本第一美臀」、「極致翹臀」稱號的女記者宮河麻耶,今在PLG富邦勇士主場擔任開球嘉賓,她的好身材也引起現場觀眾矚目,而宮河麻耶也表示她印象最深刻的台灣球員是「野獸」林志傑。

正式創建年代雖為道光十六年,不過,卻應追溯永曆年間,隨鄭成功來台之一名武將,奉湄洲天上聖母神像到竹南海濱建小廟奉祀為治,後來聖母聖靈威顯,出現許多奇蹟,深獲鄉民崇信,道光十五年,媽祖復於香爐前顯靈,指示居民遷往內地(後厝仔)以避災難。 翌年,后厝陳姓懇主,有感於媽祖之神威,自願獻出大丘園作為廟地,地方士紳籌為鳩工,破土興威,自願獻出大丘園作為廟地,地方士紳籌為鳩工,破土興建媽祖宮殿,以供居民永久奉祀,並正式命名【龍鳳宮】。 民國八十三年(1994年),建宮70週年,聯合美濃全區19里與旗山廣福里啟建「甲戌年太帄福醮」活動。

東港鎮郊的大鵬灣,為一座內陸型海灣,屏東縣政府有意規畫成大型的海邊休間區,目前已成立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未來擬發展為以水域遊憩活動為主之國際級觀光渡假區。 輔天五穀宮結合客家傳統建築夥房與廟宇的特色,像是龍柱、供桌、山川棟架等皆以混凝土、洗石子所做。 在傳統客家建築裡,祠堂通常有「棟對」,而廟宇則有「柱對」,五穀宮亦不例外,除了柱子皆有「柱對」之外,前庭另有3對「棟對」。

南隆宮: 東港鎮海宮

五穀宮前廣場的獅子俯瞰著美濃平原,宮裡的神農大帝庇佑著這片土地的子民,這位主藥與農的神祇,從中原傳到廣東又再傳到台灣,是客家人古老的信仰,一定也是老美濃人重要的心靈寄託,所以會在這視野最佳的地方,為他建立佔地廣闊的宮廟。 南隆農場因北部移民進駐,相對地也將義民信仰帶入,在南隆農場附近的高雄市旗山區旗尾義民廟,也因有上千個北部客家移民,故其義民爺信仰仍依「分香」方式,與祖廟新竹縣新埔義民廟的密切聯繫與活動方式均息息相關。 一般客家信眾咸認其對保鄉佑民、消災解厄、解除六畜瘟疫最為靈驗。 311 後,吳祚任接受國科會(時稱科技部)邀請,探討潛在海溝型海嘯對臺灣的威脅。

不過以南鯤鯓代天府的說法來看,朱四王爺的聖誕不應該是農曆八月十五的時候嗎? 南隆宮的主委表示,其實這是朱府王爺來南隆宮興基的日子啦! 日本人歷經明治維新,發展成和洋折衷的生活風格,這種風格當然被帶進台灣,而新一代的建築師也將西方與日本的建築形式引入台灣,表現在各種官方建築上。

魯夫看向未盡的前方,在尋找寶物的過程中,總是有一場場未知、危險,又充滿解謎樂趣的探險在那片無垠的海上等待他與他的夥伴解決與收穫。 魯夫這份嚮往自由大海的心願,對鑽研海嘯研究 20 餘年的吳祚任而言,也許是希望大海深處對人類危險的那些元素,有一天都可以被一一預警而常保平安。 日月光高雄廠17日在移工宿舍集舉辦耶誕派對,以比照國際賽事的選美大賽、表演活動和豐盛餐點共同歡慶佳節。 南隆宮 昨天輸文化中斷開季4連勝吞首敗的近兩季第二臺灣師大拭乾淚水,7人得分上雙,113:63輕取臺北商大,開季首度破百,得113、勝50分本季雙新高,111學年度富邦人壽UBA大專…

他模擬出 18 套可能會對臺灣產生影響的海嘯劇本,推測若未來在花蓮外海、馬尼拉海溝以及位於帛琉東側的亞普海溝發生規模 8 以上的海底地震,所生成的海嘯很可能對臺造成重大衝擊,威脅宜花東與西南沿海的臺南、高雄、屏東一帶。 因此,他進一步協助中央氣象局建立屬於臺灣的海嘯預警系統、協調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 南隆宮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環繞臺灣全島放置高密度虛擬潮位站,在全球海嘯預警地圖中,警戒的等級幾與美、日一致。 南隆宮 南隆地區原為未開墾的河床砂石地帶,住民為謀生開墾為水田或旱田,種植稻米或蕃薯以度日。 當地也沒有一間正式的廟宇作為居民信仰中心。 大正八年(1919年),南隆瘟疫猖獗,為求平安度過,當地盛行供奉三恩祖(關帝聖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

民國四十六年(1956年)羅阿東去世,改選古華榮氏為第二代堂主,民國五十一年(1961 年)十一月由鐘日旺發起增建左右護室,至民國五十二年(1962年)三月完工。 後由信眾吳金鳳等發起,力修繕前堂、後堂,民國五十四年(1965年)建鐘鼓亭。 民國五十五年(1966 年)興建拜庭,修建兩側橫屋為鋼筋水泥的建築物, 並設二十間客房供參拜信徒住宿。 黑鮪魚和櫻花蝦、油魚子號稱東港三寶,其中黑鮪魚位列首席! 而近年來,東港豐富的漁產資源所孕育出的產業文化與人文景觀,已成為發展觀光最重要的資產之一。

出身漁港的東港,充滿漁村獨特的文化與景緻,漁船、海鮮、海景、魚塭,加上處處可見的大小廟宇,都為東港的美做了最佳的詮釋。 本鎮位於屏東縣境西南區,原是平埔族鳳山八社之「茄藤社」墾居地;明清與日據時期,皆有先民移居於此。 清康熙五十八年,東港被歸轄鳳山縣港西里,初地標是指今新園鄉鹽埔村以東一帶,後東港溪山洪和海浪屢次襲莊,居民被迫東遷今之地域,即東港溪東岸,故文人學士雅稱為東津。 至同治初年,街道發展已完全成型,稱之「東港街」,隸屬港東里。 然因地勢低窪及區域排水不良,遂使本鎮易受洪水及潮害。

日治時期的三五公司社長愛久澤直哉、及南隆農場主事白石喜代治,兩人的長生祿位也供奉在長生廳中。 所以,這裡也保存了南隆地區開發的歷史記憶。 騎到這裡,我們不禁停了下來,看著這家水圳邊的柑仔店,位於村落外,旁邊都是稻田,坐在門口的老闆,戴著斗笠專心地看書,好有哲學意境,很自然就聯想到那部日本電影 – 忘憂雜貨店。 除了土伯公,美濃還有水伯公,是水神與伯公信仰的融合,現存的三座水伯公分別位於龍肚、美濃庄、與九芎林,這三座水伯公被稱為里社真官,這是土地公的古稱,里社真官都在聚落外圍、河水的出口處,把持水口守護鄉里。 龍肚庄水伯公位於台28線的美濃文昌宮旁,水伯公碑文為「里社真官香座」,兩旁依稀可見「龍莊」、「水口」字樣,基地頗大,正身後的半圓形小丘稱為化胎,猶如座椅的靠背,可聚氣納福,有化育、福蔭之寓。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