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aps-c8大優勢

這顆鏡頭,如今我們在 Sony APS-C 主機上,也同樣擁有一顆星空攝影專用鏡頭,這一點 Sony 用戶應該算是非常幸福。 這顆鏡頭,11mm 焦長,104 度視野,並且擁有 F1.8 超大光圈,Sony 「總算」是出了一顆屬於自己 APS-C 專屬的「星空攝影專用鏡頭」。 我們先來看中心解像力,最好的畫質落在 F5.6、F8.0,而 F5.6 略好於 F8.0其實也不意外,絕大多數鏡頭最好解像力都落在這裡,而 F11 與 F8.0 畫質差不多,而最小光圈 F16 sony aps-c 就明顯衰減不少。 不過第一點意外的,即使是非常便宜的入門鏡頭,仍在側邊附上了一顆自訂義功能的 Function Ring,也算是小有誠意。 面對Canon的大舉進攻(Canon這次的新機是官方曝光,很強勢),Sony的兩款新品就顯得非常低調且神秘了,目前僅僅知道Sony將會發布兩款APS-C微單,連具體型號都是暫定,一台A6200為入門級的定位,代替A6000;另一台A6700則是高性能機型,接棒A6500。

可以經由 3.5 sony aps-c mm 立體聲麥克風插孔連接外接麥克風,拍攝出音訊品質更出色的影音部落格影片和影片。 請在下方設定您的 Cookie 偏好,務必在「功能」區段中開啟 Youtube 的 Cookie 設定。 為能獲得 Sony.com.tw 的完整使用體驗,請將您的設定變更為允許 JavaScript。 因為都是 E 接環鏡頭,因此全片幅鏡頭和 APSC sony aps-c 鏡頭是可以相互裝在全片幅機身或是 APSC 機身上的。

sony aps-c: 鏡頭

另外如今的APS-C畫幅相機在對焦、連拍等方面整體也有著不俗的水準,靜態、抓拍、視頻都可以勝任。 全幅的傳感器尺寸更大,這也決定了其擁有更高的像素上限,目前像素最高的APS-C機型是Canon即將推出的兩款新機(EOS M6 sony aps-c Mark II、EOS 90D),均具備3250萬像素,而SonyA7R4作為全幅像素之最,具備6100萬的像素水準,足足高出了近一倍之多。 攝影誕生之初是一項「高門檻」的技藝,複雜的拍攝操作、高昂的器材成本,讓攝影藝術注定只能是少數人專享的福利。

Canon、Nikon 陸續暗示時間點 傳統相機逐漸淘汰「單反」迎接「無反」時代到來,就連日本兩大品牌 Canon、Nikon 都陸續預告,將重心轉往無反相機,…… 它原先或許被計畫與現已經推出的三支 APS-C 鏡頭一起出現,但實際上它是缺席的。 安裝於該產品或透過該產品存取的部分或所有軟體 / 服務可能會變更、中止、移除、暫止或終止,而不另行通知。 我們不但承諾所提供的產品、服務和內容會傳遞有趣的體驗,同時也在各種業務活動中朝環境零負荷的目標邁進。 相機具備 11 個按鈕,可從相機 91 種不同的功能當中一一指派,功能也可以指派給控制旋鈕與控制轉盤。

sony aps-c: 輕巧機身,極致畫質表現毫不妥協

67mm 濾鏡尺寸,幾乎與騰龍所有 Sony E 接環鏡相同,鏡頭蓋、PL、ND 等濾鏡都可以互相交換,使用起來更便利。 11-20mm F/2.8 是一款全變焦範圍擁有 F/2.8 光圈的超廣角變焦鏡。 它結構緊湊、重量輕,在 11mm sony aps-c 廣角端 (等同於全幅規格的 16.5mm),能享受超廣角鏡才有的獨特視角;20mm 望遠端 (等同於全幅規格的 30mm),則非常適合街頭隨拍等休閒拍攝。 Model B060 的實用性源於其緊湊、輕巧的設計與 F/2.8 快速光圈的結合,拍攝更有靈活度。

,體積相較於 A 環來說小上不少,搭配的 E 接環鏡頭 Sony 也很勤快更新,也有諸多品牌為 E 接環開發了各種鏡頭,像是 Samyang、Sigma、Tamron、Tokina、ZEISS、老蛙等等。 每買一顆鏡頭,如果時間可以的話,我都會測一下這顆鏡頭的「解像力簡測」,讓我知道這顆鏡頭最銳利、畫質最好的焦段在哪裡,而這個「解像力簡測,我會測試二個地方,一個是畫面的正中心,另一個就是畫面的邊緣。 註 4:在「Hi+」連拍模式下可達 11fps,在「Hi」連拍模式下可達 8fps。

Α6600 搭載優異的高速混合式自動對焦系統,425 個相位式偵測自動對焦點和 425 個對比式偵測自動對焦點,影像範圍覆蓋率約 84%,結合新一代 BIONZ X 影像處理器,成就超高速 0.02 秒(註 2)對焦並能有效地鎖定對象,確保可輕鬆追蹤快速移動主體。 以全自動對焦及曝光進行連拍時,使用機械快門的拍攝速度高達 11fps(註 4),而採用靜音拍攝亦可達 8fps(註 5)速度。 連續拍攝最多達 116 張(註 6)JPEG (標準) 影像格式檔案,大幅提升捕獲完美瞬間的機會。 全新 α6600 sony aps-c 配備 XGA OLED 電子觀景窗,擁有向上 180 度、向下 74 度可翻轉 3.0 吋 LCD 觸控螢幕,可輕鬆自拍或拍攝低角度畫面,並透過各種直覺化觸控操作,快速控制或啟用如「即時追蹤」等多種相機功能,不論動靜態影像拍攝都更為便利直覺。 Α6600 為首款採用高續航力 Sony Z 電池之 APS-C 機種,成就更長的拍攝時間,使用電子觀景窗或 LCD 螢幕可分別拍攝約 720 張及 810 張影像。 相機結合高速混合式自動對焦系統、即時追蹤與即時眼部偵測自動對焦功能,能穩定且可靠地持續對焦主體,讓您更專注在影片製作的創作層面。

除了已經板上釘釘的Canon、Sony之外,關於Nikon將推出APS-C畫幅微單的傳聞也是鬧得沸沸揚揚。 Nikon前不久剛剛註冊了EN-EL25新型電池,而該系列電池一般都用於NikonJ系列或者P系列便攜機身上,再結合之前曝光的入門級Z微單設計圖,Nikon或許將以微單的姿態再次殺回APS-C畫幅市場了。 內建雙線性馬達造就快速安靜的傑出自動對焦性能,能捕捉快速移動的被攝主體;支援相容 Alpha 機身中的呼吸補償功能、線性響應手動對焦、對焦鎖定鈕以及防滴防塵設計。 本篇會針對產品的特色做比較,讓您在選購SONY APS-C 相機時可以更快速又精確地找的找到合適的,不會因為相機相關品牌款式眾多而不知從何挑選。 文章會定時更新,產品的熱門排序也會隨時間有所不同,讓您隨時掌握到最新的產品資訊,如果SONY APS-C 相機是您時常關注的商品,建議您將本頁加入書籤,將方便您日後更快速找到。

高解析度 4K 影片錄製使用完整像素讀出,且無需進行像素合併,而全新的 HLG (Hybrid Log-Gamma) 圖片設定檔支援即時 HDR 輸出。 內對焦設計讓鏡頭長度與重心不會因對焦操作而改變,因而成為適用於外接穩定器的絕佳鏡頭選擇;E 15mm F1.4 G 同樣搭載雙線性馬達可呈現快速精準且安靜的對焦表現,支援相容 Alpha 機身中的呼吸補償功能、線性響應手動對焦、對焦鎖定鈕及防塵防滴等設計。 E 15mm F1.4 G 配備 3 枚 非球面鏡片、1 枚 ED 鏡片、1 枚超級 ED 鏡片,有效減少像差及色差,最大光圈 F1.4、圓形光圈葉片設計結合精確控制球面像差的先進光學設計,讓此款鏡頭完美展現 G 系列鏡頭的柔美散景與高解析度影像。 手動對焦時,最近對焦距離為 0.17m,最大放大倍率 0.15 倍。

sony aps-c: [比攝影117] ZV-1F 規格,相對於 ZV-1 ,買之前你可能要留意的事

我覺得擁有大批的副廠鏡頭支援是 Sony E 接環的一大優勢,為什麼其他光學品牌願意為 Sony 開發鏡頭呢? 因為 Sony 有開放鏡頭接環的通訊協定,對於其他品牌來說要開發能給 Sony 機身使用的鏡頭相對容易,不需再做逆向工程,就類似手機上的 Android 系統是個開放系統,各個廠商可以開發自己的 Android 手機那樣的感覺。 另外,相機的體積大小,往往和其機身性能、傳感器尺寸成正比,同定位下全幅機要比APS-C機型大一圈。 輕巧的機身意味著更好的便攜性,再加上APS-C產品本身的性能並不差,無疑是更好的隨身攝影裝備。 搭載全新電動變焦系統的 E PZ 10-20mm F4 G ,能確保即時精準的變焦操作,同時可最小化因變焦而產生的震動,呈現流暢穩定的畫面;而鏡身上可調整速度的電動變焦桿,也支援創作者更順手地使用於各式拍攝情境。 Canon 則打算再加碼一款 RF 卡口的入門機,根據《Canonrumors》消息聲稱,代號為 EOS R100 的 APS-C 相機將於 2023 年第一、二季之間登場,使用 2420 萬畫素感光元件,可以錄製 4K 30p 8bit 影響,有 14fps 連拍速度。

如果說攝影人選擇APS-C的理由是「兼具性能與便攜性」,那麼對於廠商而言,堅守APS-C畫幅市場又有怎樣的戰略意義呢? 答案其實也很簡單:抓住預算不夠充裕的用戶,說白了就是搶占更多市場份額。 T客邦由台灣最大的出版集團「城邦媒體控股集團 / PChome電腦家庭集團」所經營,致力提供好懂、容易理解的科技資訊,幫助讀者掌握複雜的科技動向。

從現有的諜報來看,Canon、Sony兩大廠商在下週都將推出APS-C畫幅新機型,其中Canon是EOS M6 Mark II、EOS 90D,8月28日發布;Sony則是A6200、A6700 ,8月29日發布。 相似的定位,連續的發佈時間,看來這兩品牌是在APS-C畫幅這塊槓上了。 sony aps-c 撇開之前的那些爆款不談,如今的APS-C畫幅相機可以說已經是「白菜價」了,Canon3000D單反套機只要2699元,NikonD3500、SonyA5 100的套機也都不到三千,這樣的價位大多數用戶都能承受,而四五千的價格已經能拿下一台性能全面的中端APS-C相機了。 相比高端專業玩家而言,入門用戶才是相機市場的大頭所在,增加入門市場的佔有率,對於每個相機大廠而言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不過,追求超高像素的畢竟只是極少數人,對於日常拍攝記錄而言即便是1600萬像素也夠用,況且APS-C畫幅的底並不算小,控噪、寬容度等硬參數還是不錯的。

sony aps-c: Sony APS-C片幅限定,TAMRON 11-20mm F2.8 DiIII-A RXD(B060)超廣角變焦鏡頭發佈

透過極度精準的陀螺儀感應器,影像穩定系統單元可從五個軸上偵測並補償相機震動,包括角度 (縱搖與橫搖)、水平、垂直和轉向 (側搖),穩定效果相當於使用高 5 級的快門設定。 Α6600 具備多種功能,幾乎可以徹底滿足您在各種情況下的需求:自動對焦、可靠的影像穩定系統與出色的影像品質、高容量電池以及專業 4K HDR 影片拍攝。 對於相機類產品而言,不同規格的傳感器,對應著不同的使用需求,例如1/2.3英寸適用於超長焦機、1英寸適合做高端便攜卡片機、M43雖被APS-C瘋狂打壓但在視頻領域有著很強的泛用性……相比這些「術業有專攻」的CMOS尺寸而言,APS-C更像是一種「中庸」的選擇。 面對這些尷尬卻無比現實的購機需求,APS-C永遠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重量僅 181 克的 E 11mm F1.8 鏡頭,擁有 F1.8 大光圈也兼具了輕盈小巧的特點,是搭配 APS-C 片幅Alpha 相機的完美組合;內建可成就快速精準且安靜對焦性能的雙線性馬達,加上呼吸效應抑制讓錄影畫面視角更加穩定。 11mm 的超廣角視野不僅讓 Vlogging 背景更為寬闊,輕巧鏡身也提供了極高的機動性,隨走即拍變得前所未有的簡易便利。

「Edit」功能則讓您可以將 RAW 資料製作成高畫質相片以供輸出。 您可將我們的 RAW 檔案功能發揮到淋漓盡致,並以更有效率的方式管理您的作品。 我們在備受好評的全片幅相機採用 5 軸光學內建影像穩定系統機制,經過改良後成為 α6600 APS-C 感光元件所採用的影像穩定系統單元。

sony aps-c

一方面,智能手機拍照越發強大,讓更多人無需相機就能get到攝影的魅力;另一方面,價位親民的單反、微單成為了相機市場的香餑餑,而APS-C機型正是典型代表,諸如Canon600D/60D、NikonD5 100/D90、SonyA6000等產品均是數碼相機時代的爆款,這些無一例外都是APS-C畫幅機型。 sony aps-c APS-C畫幅的性能、便攜性戳中了大多數新手玩家的痛點,而本身豐富的鏡頭群以及兼容全幅鏡頭所帶來的擴展性同樣頗有誘惑力。 E 11mm F1.8 鏡頭不僅同樣具備輕便的鏡身,也兼具對焦鎖定鈕、對焦模式切換、防塵防滴等設計,給予創作者更值得信賴的拍攝選擇。

sony aps-c: [比攝影115] Sony SEL11F18 開箱 ,11mm F1.8 Sony APS-C 專屬星空鏡頭

不過如今的攝影早已走進了千家萬戶,高階設備的售價也一路走低,以前代表著「高端、專業」的全片幅相機,現在的價格也已經越發親民友好,更多的品牌加入其中想要分一杯羹。 圓形光圈葉片設計讓 E PZ 10-20mm F4 G 展現 G 系列鏡頭廣受讚譽的平滑迷人散景。 最近對焦距離為0.2m,最大放大倍率 0.14 倍,手動對焦時最近對焦距離為 0.13~0.17m,最大放大倍率 0.18 倍。 新宣布的 3 支 APS-C 鏡頭再次透漏,索尼似乎想將 APS-C 產品戰略集中於 YouTubers 和 影片創作者身上。 多數粉絲一定有興趣知道,最終索尼是否會為他們家的 APS-C 機身陣容配備 “BSI CMOS sensor” ? 在錄影性能,若新機能夠實現無裁切的 4K60p,那麼它將有望問鼎 VLOGCAM ZV 旗艦版本。

sony aps-c

A4:這是超級大哉問,如果未來有網友想要詢問我們買哪顆鏡頭好,可以多說明一下平常喜歡拍攝的題材,這樣我們更容易為各位介紹鏡頭。 A3:不會,我覺得每一顆鏡頭的表現都是獨樹一幟的,沒有原廠副廠孰優孰劣的問題,只有鏡頭適不適合自己的使用情境而已。 不過因為前面提到的,全片幅鏡頭通常體積會稍微大一點,如果裝在 APSC 機身上手感可能會稍微頭重腳輕,建議先去展示店試裝看看。 目前 Sony E 接環原廠鏡頭共有 49 顆,日前 Sony 相機部門高層接受專訪時有提到這一兩年內 E 接環鏡頭會提高到 60 顆的數量,因此鏡頭群會越來越齊全(對於像我們這樣的器材控來說,想買的鏡頭就越來越多了XDD)。 雖然都稱為 E 接環的鏡頭,不過因為適合搭配的機身不同,因此鏡頭又分為全幅鏡(通常標示為 FE 鏡頭)以及 APSC 鏡頭(通常標示為 E 鏡頭)。

非球面鏡片的有效配置,讓 E 15mm F1.4 G 鏡頭能在 219 克的輕巧鏡身中,達成高解析度畫質表現。 此顆鏡頭超廣角、F1.4大光圈、小型體積及輕盈重量的特性,相當適合用於星空、風景、建築、室內場景,或是運動攝影等需要高機動性的拍攝情境。 內建光圈環以及刻度式光圈開關,開啟時可讓影像創作者可以直覺地調整光圈數值,關閉時實現安靜且滑順的無段式光圈控制,非常適合影片的錄製需求。 僅 178 公克的 E PZ 10-20mm F4 G 是全球最輕巧、體積最小的恆定 F4 光圈 APS-C 超廣角變焦鏡頭,較前代鏡頭 減少了約 20% 的重量;內變焦與內對焦設計可維持操作時的鏡頭重心,且適用於外接穩定器拍攝使用,支援拍攝更為穩定的動態 Vlogging 畫面。 這支鏡頭非常輕巧,和另一個同樣用於 Sony APS-C 規格無反光鏡相機的 17-70mm F/2.8 DiIII-A VC RXD 一同攜帶,總重量只有 860。 這兩款鏡頭搭配使用,焦段涵蓋 11-70mm (等同於全幅規格的 16.5mm-105mm),且全焦段範圍都能有 F/2.8 的最大光圈,使整個無反系統運作起來的體積、重量,在不犧牲性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

11-20mm F/2.8 的鏡片結構為 10 組 12 片,裡頭包含兩個玻璃鑄模非球面鏡片、一個 XLD 超低色散鏡片,與兩個 LD 低色散鏡片,以確保邊緣畫質。 此外,還採用 BBAR-G2 鍍膜,最高限度抑制鬼影、耀光,即使在背光處,也能顯示物體細節。 您可輕鬆運用 Imaging Edge Webcam 應用程式,將 Sony 相機當作高階網路攝影機使用,具備高相容性,可進行令人驚豔的即時串流或網路會議。

sony aps-c

透過 α6600 的螢幕 就能進行便利的觸控操作,例如觸控對焦和觸控追蹤,即使將外接螢幕連接到相機,仍可以使用這些觸控操作。 Sony FE 400mm F2.8 GM OSS:代表全片幅機身使用、最高階鏡頭、具備光學防手震。 因此,如果拿紫色小框的 APS-C 鏡頭裝到紅色大框的全片幅相機上,那麼因為鏡頭只提供紫色小框的景色,所以就只拍得到紫色小框的範圍,取景範圍變小了。 反之,如果拿紅色大框的全片幅鏡頭裝到紫色小框的 APS-C 機身上,因為紫色小框的 APS-C 機身只捕捉得到紫色小框內的景色,因此取景範圍也變小了,這大小差異就是 1.5 倍的差異。 綜合下來,這顆鏡頭解像力在 F8.0、F11 是最適合使用的光圈值,實用上,我會以 F8.0 做為基本風景攝影最小光圈值的參考。 聊完了APS-C畫幅本身的優勢及發展方向,那麼最後就該說說最近都有哪些機型值得關注了。

sony aps-c: 相機產業變革!Panasonic 與徠卡全面合作建「共同新品牌」

消息亦分析,Sony 未來可能會將 APS-C 產品重心放在錄影,例如最新發表的三顆鏡頭,都有針對錄影時的呼吸效應、手動對焦進行專門設計。 外媒《Sonyalpharumors》指出,Sony 傳會在今年八月下旬發表新一代 ZV 系列相機,會是 APS-C 片幅機款,並獲得 Alpha 1、 A9 II 的堆疊式感光元件,同樣瞄準 Vlogger、創作者客群,是以錄影為核心設計的產品。 相機的功能包括間隔拍攝,供製作縮時影片使用,拍攝間隔可在 1 至 60 秒之間選擇。 成果影像可在電腦上以高解析度合併,並可運用相機上的簡易可調整速度預覽功能加以查看。 以上,Sony E 環適合 A6000 系列機身使用的鏡頭簡介,希望能讓剛踏入 Sony 可換鏡相機世界的新手有點概念,如果之後有收到更多問題會再編修進這篇文章中。

  • 因為 Sony 有開放鏡頭接環的通訊協定,對於其他品牌來說要開發能給 Sony 機身使用的鏡頭相對容易,不需再做逆向工程,就類似手機上的 Android 系統是個開放系統,各個廠商可以開發自己的 Android 手機那樣的感覺。
  • 一方面,智能手機拍照越發強大,讓更多人無需相機就能get到攝影的魅力;另一方面,價位親民的單反、微單成為了相機市場的香餑餑,而APS-C機型正是典型代表,諸如Canon600D/60D、NikonD5 100/D90、SonyA6000等產品均是數碼相機時代的爆款,這些無一例外都是APS-C畫幅機型。
  • 我們在備受好評的全片幅相機採用 5 軸光學內建影像穩定系統機制,經過改良後成為 α6600 APS-C 感光元件所採用的影像穩定系統單元。
  • 為了支援更長的拍攝時間,α6600 配備與我們許多全片幅相機相同的高容量電池,但同時維持相機的纖薄外型。
  • 相比高端專業玩家而言,入門用戶才是相機市場的大頭所在,增加入門市場的佔有率,對於每個相機大廠而言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您可以直接使用相機錄製慢動作 (最高 5 倍) 和快動作 (最高 60 倍) 影片,或是在後製時利用 120fps Full HD 影片建立高畫質慢動作影片。 半按快門即可啟用即時追蹤功能,或是透過觸控直接選取主體就能開始追蹤。 Sony FE 90mm F2.8 Macro G OSS:代表全片幅機身用、微距、高階鏡頭、具備光學防手震。 Sony E 16-70mm F4 ZA OSS:代表 APSC 機身使用、有蔡司認證、具備光學防手震。 全片幅相機機身和鏡頭的成像範圍都必須滿足紅框畫面那麼大,而 APSC 片幅的相機和機身只要滿足紫色小框就好了,而紅框和紫框長寬各差 1.5 倍,這也是為什麼焦距要 x 1.5 倍。 裝在 Sony A6000 系列上,非常的輕、巧、小啊,重量僅 181 克,搭配輕巧的機身,連同電池、記憶卡的重量,把握在手上一點壓力也沒有。

Sony 在六月一舉推出 3 顆 APS-C 片幅鏡頭,包含 PZ 10-20mm F4 G廣角電動變焦鏡頭、15mm F1.4 G 定焦鏡頭以及 11mm F1.8 超廣角大光圈定焦鏡頭,本次都強調輕巧與雙線性馬達,因此具備水準以上的對焦性能,同時有針對手動對焦、抑制呼吸效應等錄影需求的特殊設計。 EOS R7 主打 APS-C 最強性能,帶來 3250 萬畫素、ISO 最大 32,000、可實現 -5EV 暗部對焦,錄製 4K/60p、FHD 120p 影片,還有 Canon Log 3 格式,最快電子快門可達每秒 30 張等規格,配有 5 級機身防震。 EOS R10 則是主打輕巧,不含電池僅有 382 克,採用 2420 萬畫素的感光元件。 使用「Remote」功能在您的電腦螢幕上控制並監控即時拍攝狀況,而使用「Viewer」功能則可以讓您在龐大的影像資料庫中快速預覽、評分及選擇相片。

鏡頭內部規格配有 11 群 12 枚鏡片,說真的非常蠻有誠意呀,同時搭配 3 片 ED 低色散鏡片,有助於畫質提昇,光圈葉片為 7 枚。 ,等效全片幅焦長為 16.5mm,相信光看 11mm/F1.8 這規格,就知道這顆鏡頭專為「星空攝影」所設計的「星空鏡頭」。 當然,隨著高端手機拍照能力的飛躍,再加上全畫幅相機價格越發親民,曾經品類眾多的APS-C市場正在被不斷蠶食,因此進一步精簡產品線是各家廠商的當務之急。 日後的APS-C市場,產品細分不會再像以往那般精細,個人認為「便攜親民」、「專業進階」這兩個定位將會成為各廠商的發力點。

由香港SEO公司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SEO服務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