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廣角鏡頭9大著數

聯合新聞網 (udn.com)數位頻道記者,同時身兼自由寫手與Mashdigi網站 (mashdigi.com)創辦者身分,平常喜歡電玩、科技類新品,以及軟體、網路相關內容,也喜歡隨手撰寫內容介紹新玩意。 凹折機構部分採水滴形設計,藉此讓折合後的螢幕維持更高密合,並且透過UTG玻璃保護螢幕,整體機身重量則是191公克,厚度為7.45mm,折合後的厚度則是16.02mm,分別提供黑色、金色與紫色三款配色。 在INNO Day的第二天活動上,OPPO如先前傳聞正式揭曉其新款螢幕可凹折手機,不僅推出以Find N為基礎,並且加入支援手寫筆功能的更新款式Find N2,更推出採直向凹折設計的Find N2 Flip。

sony 廣角鏡頭

分類上通常以最貼近人眼視角的標準鏡頭、焦段35~55mm作為基準,高於55mm代表是望遠鏡頭,低於35mm則是廣角鏡頭。 基本上鏡頭大致可以分成定焦與變焦兩種,一般初學者可能會認為能夠變換焦段的變焦鏡頭比較好,但若細細比較兩者的優劣之後,讀者們應該會驚喜地發現定焦鏡頭也有許多優勢,在選擇時必須先了解兩者的差異。 在本篇文章中,美食攝影師包子爸僅針對選購要點、使用方法提供了客觀的分析及建議,並無參與推薦排行榜的商品排行及內容。 更吸引人的是其支援包括 Canon、Nikon 等品牌單眼相機接環,甚至連 SONY 無反光鏡數位相機也有對應的型號;同時支援接環轉換服務,就算更換相機系統也可寄回原廠改成相應的接環,不需重新購買。

sony 廣角鏡頭: 【SONY 索尼】FE 24-70mm F2.8 GM 標準變焦鏡頭(平行輸入)

一顆鏡頭最理想的光圈設計,應該是當使用最大光圈拍攝時會得到柔和的散景;而縮小光圈拍攝則能獲得尾端尖銳不分岔的星芒。 sony 廣角鏡頭 不過大多數鏡頭很難做到兩者兼具,通常要顧及散景就會犧牲星芒形狀,反之亦然。 sony 廣角鏡頭 但在我使用過 SEL1224GM 之後發現它打破了這樣的限制,無論使用大、小光圈拍攝都能獲得理想結果,開放光圈時的焦外散景相當柔和,縮小光圈後的星芒也表現得可圈可點,雖然尾端不到非常尖銳,但仍在可接受的範圍,對於直接拍攝太陽或夜景等類型的題材來說,是有加分的效果。

sony 廣角鏡頭

近年來為了滿足各類型攝影玩家,SIGMA 推出三種不同取向的鏡頭,分別為「Contemporar」、「Art」以及「Sports」,專門強化某些領域的特色以符合各種需求,可依照個人使用情境挑選適合的款式型號。 在介紹 SIGMA 的鏡頭之前,先說明一些比較容易讓使用者混淆的規格類型,以免在選擇鏡頭時出現問題。 但這並非意味著 Tamron 是一顆不好的鏡頭,相反的,Tamron sony 廣角鏡頭 在鏡頭小型化之後仍能保有很不錯的畫質,若考量到它不到 GM 一半的售價,這樣的表現不僅僅是對得起價格,同時也堪稱為是輕量化與平價化的代表作。 Tamron A046 的成就並非全在於鏡頭本身光學素質的優劣,而是在於它將「全幅大三元」成功的小型化,並將 F2.8 大光圈鏡頭以更平實的價格推展給更多的使用者,這確實也是 Tamron 無反大三元最主要也最無可取代的價值所在。 ,但如果你的使用需求是必須要考慮到極端狀況,例如你是活動攝影、婚攝、運動攝影⋯⋯ 等比較不容許對焦偶發性的小小迷焦或是對焦變慢的狀況,那麼這點也是必須列入考量的,反之,若你的用途並不太需要特別著重對焦速度,可以接受鏡頭偶發性的對焦猶豫,那麼這點可能就不會是多大的問題。

sony 廣角鏡頭: 使用 SEL1224GM 拍攝銀河和風景題材,有什麼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

▲ 主相機分別為 16mm 超廣角鏡頭、24mm 標準鏡頭以及 60mm 望遠鏡頭,另外也配備 LED 閃光燈以及 RGB IR 感應器,但並未內建 3D iToF 鏡頭。 如果大家還有印象的話,去年 Xperia 5 III 在相機方面的規格基本上跟 Xperia 1 III 相同,包括搭載 70/105mm 潛望式望遠鏡頭,只差在沒有內建 3D iToF 鏡頭而已;不過今年 Xperia 5 IV 在相機硬體上並沒有緊跟 Xperia 1 IV,而是自成一格。 Xperia 5 IV 這一次推出三種色系:黑色、綠色以及米色,我們拿到的是綠色款式。

  • 具體操作的重點是,盡量使用手上最廣角、光圈最大的鏡頭,並以最大光圈及全手動方式拍攝。
  • 下列每一格星芒圖例都是原檔裁切而成,不代表實際拍攝出的星芒大小。
  • 此外,當鏡頭搭配使用於E接環APS-C片幅相機相機或全片幅的Super 35視角時,其變焦範圍變成相當於18-36mm。
  • 鏡身則是採用內對焦設計,在對焦時前端不會旋轉,搭配偏光鏡等濾鏡時不會出現偏移的狀況,可說在各方面都設想周到。
  • 造成這樣的結果是因為星芒由收斂轉為發散時的過渡所致,因此要成功拍攝出星芒,也並非一味地縮光圈就可以。
  • 近年來為了滿足各類型攝影玩家,SIGMA 推出三種不同取向的鏡頭,分別為「Contemporar」、「Art」以及「Sports」,專門強化某些領域的特色以符合各種需求,可依照個人使用情境挑選適合的款式型號。
  • 這兩顆鏡頭,Sony 12-24mm 簡直輕量不少,這點來說不得不配服 Sony 在鏡頭設計與製造的功力。

Wilson 原本擁有一支 Sigma 14mm F1.8 DG HSM Art 定焦鏡頭,該鏡街價接近一萬,本身已經是極好用的星空鏡頭,不過 12mm 這個焦距確實令他心動。 在兩晚的行程中,分別都拍出極為動人的星雲,其中一張弓型星雲,真是要多得 12mm 的超廣闊焦距才影到。 具備多元符合專業拍攝設計,包括:可自訂的對焦鎖定按鈕、對焦模式切換開關、線性響應手動對焦功能等齊全的專業操控按鈕;而前玉鏡片採用可防水滴與髒汙的氟鍍膜,加上防塵防滴的鏡身設計 ,即使在艱難的戶外環境拍攝使用時,仍保有高度可靠性。 鏡頭的後置濾鏡支架可安裝一片標準類型的ND濾鏡、色彩校正濾片或其他濾鏡(隨機附上濾片的切割模板),為拍攝帶來更多創意。 sony 廣角鏡頭 全新FE 12-24mm F2.8 GM鏡頭的F2.8最大恆定光圈值能夠在進行變焦時維持穩定的曝光,在拍攝影片時,快門速度和ISO感光度都能保持一致,而其 12mm 超廣視角,更可實踐無限創意。 此外,當鏡頭搭配使用於E接環APS-C片幅相機相機或全片幅的Super 35視角時,其變焦範圍變成相當於18-36mm。

sony 廣角鏡頭: 資訊月「智慧城鄉應用」現場直擊,看新創如何應用 AI 與創新思維協助改善環境與日常生活體驗

通常來說,F2.8恆定光圈的鏡頭都屬於系列作中的旗艦款,尤其是具備望遠焦段的更是如此。 sony 廣角鏡頭 這顆鏡頭內建多達10片的特殊鏡片,是用來降低色散並且提高畫質;對焦開關在手動與自動之間,也多了一個「手動優先」模式,自動對焦時只要轉動對焦環就可自動切換成手動模式,方便在追焦的時候進行微調,若覺得焦段不夠遠還可安裝增倍鏡,使用彈性極佳。 Sports 系列顧名思義,是專門研發用來拍攝運動題材的鏡頭,為了確實捕捉移動物體的影像,對於追焦及對焦能力十分要求,這類鏡頭便適合用來拍攝體育活動、鳥類、飛機及鐵道攝影等題材。

而關於剛剛提到的變形狀況,其實透過原廠處理 RAW 的 Image Data Converter 只要輕輕點一下開啟「扭曲補色」就可以得到幾乎完全的控制。 像上圖的 JPG 原圖本來操場的直線是有點彎曲的,在啟動了該選項之後就變得相當平直。 散景與最近對焦(28cm、放大率 0.19x)都不算是這顆廣角鏡的強項 — 焦外虛化的感覺可以看上方右圖。 FE 16-35mm 在測試期間嘗試過幾次故意逆光的拍攝,並沒有感受到太明顯的光斑問題,取而代之的是迷人的星茫表現,而且在開放光圈就有著不錯的星茫,這點在拍攝朋友婚禮花絮的時候配合屋頂的燈光讓照片有了不錯的小小驚喜。

sony 廣角鏡頭: ④ SONY FE 70-300mm F4.5-5.6 G OSS 望遠變焦鏡頭 SEL70300G-公司貨

色散同時也是衡量高階鏡頭的指標之一,有搭載 ED 鏡片的鏡頭大多具備有較佳的色散抑制能力,以下我們也針對下列逆光場景來測試兩顆鏡頭的色散抑制性能。 或許這部分仍可歸為個人喜好,例如有些人較為偏好旋轉散景、泡泡散景等獨特的效果。 但從這些範例中我們還是可以看到 Sony 在 GM(G Master)鏡頭上所著墨的散景特點。 這張範例也重現了類似的結果,其實不僅於此,兩顆鏡頭在大多數的場景下發色都頗為不同。 但這裡必須要提的是,就客觀而言,發色或許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好與壞可能還是視個人喜好多些。 一般我們講到「對焦速度比較」的時候,大多會放上兩段不同鏡頭的對焦展示影片,這樣做或許只能感受到體感上的差別,但實際上到底差多少呢?

而小編就一直等待可拍星景的日子(本鏡開始出貨時一直都天氣差,令到小編都不想借),現在終於可同 unwire 星景大師 Wilson 一齊同大家分享本鏡使用心得。 FE 12-24mm F2.8 GM 的最遠焦距為 24mm,對於街拍來說有時會比較過 wide。 這方面也是它跟 FE 16-35mm F2.8 GM 的最大分別。 35mm 焦距會比較接近人體肉眼看到的真實狀況,而 24mm 則會是退後三步後的較廣闊環境。 FE 12-24mm F2.8 GM 會是適合去郊外旅行、上山或拍攝大自然廣闊景色時非常適合的鏡頭,而 FE 16-35mm F2.8 GM 則適合一般郊外旅行,拍城市景色,同時也會在城市裡閒逛的情況下使用。

不少人跋山涉水、遠渡重洋、甚至深入險地都是為了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歷史。 若讀者們也在考慮入手一款新的相機,請務必參考以下的單眼相機文章。 A:一般來說廣角鏡焦距大約是35mm,低於35mm 的鏡頭就可稱為超廣角鏡頭,兩者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在一定的拍攝距離下,超廣角鏡頭能容納的畫面更多更廣,增加攝影畫面的空間縱深感。

  • 目前 Sony E 接環原廠鏡頭共有 49 顆,日前 Sony 相機部門高層接受專訪時有提到這一兩年內 E 接環鏡頭會提高到 60 顆的數量,因此鏡頭群會越來越齊全(對於像我們這樣的器材控來說,想買的鏡頭就越來越多了XDD)。
  • FE 20 mm F1.8 G 鏡頭具備球面像差的精準控制能力,對散景效果有顯著影響,還具備了 9 片圓形光圈葉片,能營造出流暢細膩的散景,可自然突顯主體,這正是 G 系列鏡頭的招牌特色。
  • 當然 12mm 焦距在距離景物過近時都會出現歪曲情況,這方面需要攝影者好好掌握。
  • 凹折機構部分採水滴形設計,藉此讓折合後的螢幕維持更高密合,並且透過UTG玻璃保護螢幕,整體機身重量則是191公克,厚度為7.45mm,折合後的厚度則是16.02mm,分別提供黑色、金色與紫色三款配色。
  • 測試照片使用的機身主要是 Sony A7R3 ,機身設定為「鏡頭補償開啟」,少數項目有關閉鏡頭補償測試(有註明)、「4,200 萬畫素 X.Fine」、「不開啟 DRO」、「風格設定 Std +0+0+0」、「不套用相片風格檔」、「室外自然光下 AWB 自動白平衡」,並統一曝光值。

終究鏡頭體積重量也是個負擔,當手持相機時,由於 A7II 本身體積小,握住相機時常常覺得小姆指沒有施力點,這樣子組合,長久握起來還是會手指酸痛。 之前曾經使用過 Canon 11-24mm F4L IS ,就被 11mm 極廣視角所吸引,用過就難回頭了,今天 Sony 推出了 12-24MM 焦光鏡頭,確實讓我有非常大的興趣,於是上市後 2 個多月,終於將它帶回來。 市面上鏡頭種類那麼多,每間廠商都不斷推出新的鏡頭,甚至還有的會再版推出,你知道哪種鏡頭適合你嗎? 如果你手邊預算有限,正在為了要挑選什麼鏡頭而感到苦惱,那這篇文章應該會對你有幫助喔! 現在最常見的相片是 JPEG 格式的檔案,朋友之間互相傳遞也用習慣了。

,體積相較於 A 環來說小上不少,搭配的 E 接環鏡頭 Sony 也很勤快更新,也有諸多品牌為 E 接環開發了各種鏡頭,像是 Samyang、Sigma、Tamron、Tokina、ZEISS、老蛙等等。 有鑑於此,以下整理出幾個選購的相關問題,並邀請了專家解答,還在猶豫的話敬請參考看看。 MTF (調變轉換函數) 可說明鏡頭重現微小細節的能力優劣,測量標準為線條間的細小間隔所能達到之對比。 點擊播放:令人驚豔的 20 mm F1.8 G 系列鏡頭性能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建議開啟JavaScript以觀看影片。 從 f/2.8 的範例中你可以很明顯地看到 Tarmon 在逆光時的樹葉邊緣較模糊,Sony 則較清楚,這就必須進到我們下一個比較的項目「抗耀光」來做解釋。 兩顆鏡頭在 f/2.8 時都有比較明顯的邊角失光,Tamron 稍嚴重一些,但兩者在 f/5.6 之後失光的情形就相對輕微許多。

這幾顆鏡頭要用在 Sony A7M2、Sony A7M3、Sony A7C…等等的機種,甚至是鎖定專業用戶的 Sony A7S3、Sony A7R4、Sony A9M2 都是很推薦的喔! 不管是拍風景、建築物、野生動物、靜物攝影、人物肖像…等題材都適用。 雖然說這顆鏡頭對筆者這類 Sony 使用者來說算是吸引力十足,但價格上如果可以低至 4 字頭的話,應該會優先列入購入清單吧? 但無論如何,這樣的體積、焦段與設計,都足以堪稱是 Sony FE 接環歷史上的經典之作。 ▲雖然 12-24mm F4 這顆超廣角鏡頭在規格上並非是一個領先者,但相對輕巧的體積仍然是目前所有 FF 系統中的唯一。

sony 廣角鏡頭

在於 FF 全片幅相機,感光元件比 「APS-C 非全片幅相機」來的大,所以 FF 相機,如 Sony A7 ,需要更大成像圈鏡頭才能正常使用。 35mm 是非常基本的定焦焦段,在眾多競爭者中,SIGMA 當然也拿出渾身解數讓這顆鏡頭充滿獨特性。 包括佔用鏡身三分之一體積的對焦環,在手動對焦時可擁有極佳手感;鏡片也有防水與防油塗層,搭配整體的防塵防濺結構,可大幅增加耐用度。 SIGMA 是一間主要研發鏡頭及相機科技的日本公司,為了維持產品品質,從模具到零件全部都是由位在日本的會津工廠製造,「Made in Japan」絕對是品質保證。 兩個 XD (極高動態) 線性馬達充分運用其自動對焦速度、精準度和追蹤技術捕捉最動態的主體,輕鬆搭配當今最先進相機的高速功能。

sony 廣角鏡頭: 【SONY 索尼】FE 85mm F1.8(公司貨 SEL85F

因為 Sony 有開放鏡頭接環的通訊協定,對於其他品牌來說要開發能給 Sony 機身使用的鏡頭相對容易,不需再做逆向工程,就類似手機上的 Android 系統是個開放系統,各個廠商可以開發自己的 Android 手機那樣的感覺。 雖然都稱為 E 接環的鏡頭,不過因為適合搭配的機身不同,因此鏡頭又分為全幅鏡(通常標示為 FE 鏡頭)以及 APSC 鏡頭(通常標示為 E 鏡頭)。 高變焦旅遊鏡頭,旅行非常好用,廣角的畫面用 18mm 拍到了,遠處的小東西用 200mm 也能顧到,真的非常實用,缺點就是體積稍大、重,且價格稍貴了一些。 A:在戶外拍攝時,可試著將線條匯聚在遠方,例如可以把地平面至於畫面下方1/5處,可以凸顯天空的風景;將被攝物主體靠近鏡頭,可以產生強烈的透視感,上述兩點都是常使用的廣角鏡構圖方式。 早年因為各家的鏡頭群發展尚不完全,且品質參差不齊,副廠鏡頭的選擇也不多。 因此許多專業攝影師便透過轉接環來使用其他家的鏡頭,以補足不夠的焦段。

sony 廣角鏡頭

FE 20 mm F1.8 G 鏡頭是一款多功能鏡頭,可滿足多種靜態攝影和影片拍攝環境的需求。 本篇會挑選LAOWA老蛙、Samsung三星、Samyang、SONY索尼等品牌款式並針對產品的特色做比較,讓您在選購sony 鏡頭時可以更快速又精確地找的找到合適的,不會因為相機相關品牌款式眾多而不知從何挑選。 文章會定時更新,產品的熱門排序也會隨時間有所不同,讓您隨時掌握到最新的產品資訊,如果sony 鏡頭是您時常關注的商品,建議您將本頁加入書籤,將方便您日後更快速找到。

由香港SEO公司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SEO服務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