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廟7大著數

八里是北台灣熱門旅遊景點,區公所除歡迎民眾到訪各景點外,也推薦八里走春三大必拜廟宇,包含「紫皇天乙真慶宮」、「開台天后宮」及「八里五福宮」。 八里區地形因素,主要是火山噴發而成的觀音山,再加上淡水河以及台灣海峽的影響。 以淡水河口挖子尾附近之大崁腳為界,觀音山的熔岩流所形成的紅土緩坡,幾無平原地形。 西北側由大崁腳、挖子尾、下罟子之間,觀音山西北側與林口台地之間,有著寬約一公里多長約五公里的海岸平原,乃由淡水河口沿岸堆積沙土加上紅水仙溪河口沙土沖積而成。 觀音山系及其支脈太平山嶺為主的丘陵及山地佔全鄉面積 69.13%,為八里區的主要地形,沖積地則佔30.87%。

但由於建廠基地剛好位於十三行遺址正上方,故引發考古學界及社會大眾不滿聲浪,成為台灣史上首起文化保存與工程建設之間的衝突事件。 在政府協調後容許考古學界進行五次搶救發掘,最後於廠內保留約3000平方公尺之保留區,並計畫於遺址旁建立博物館(現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 八里開臺天后宮:創建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位於新北市八里區的八里渡船頭附近,與西龍巖以及八里大眾廟並稱為八里三大古廟。 今日仍是八里地區最代表性的媽祖廟,每年除了媽祖誕辰,農曆10月15日也有大拜拜,和八里大眾爺廟一文一武形成該鄉信仰中心。

八里廟

八里安福宮:創建於清嘉慶九年(1804年),又稱將軍爺廟,奉祀主神為西漢名將-飛將軍李廣 (又稱李府將軍),配祀李文將軍(二將軍)以及李江將軍(三將軍),為全台少數主祀李廣將軍的廟宇。 本區東北接鄰淡水河加上西北面臨海,海洋性氣候影響甚鉅,乃高溫多溼副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溫夏熱冬涼。 距沙河市相距約60多華里,地理環境屬於淺山區,由於離渡口村約八華里取名“八里廟”。

陳炳仲說明,「開台天后宮」和台北市的關渡宮、淡水福佑宮同為淡水河口三大主祀媽祖古廟,具260年以上的歷史,更是台灣唯一奉祀湄洲祖廟開基聖母神像,許多信徒多會來祈求媽祖保佑身體健康。 傳說光緒21年(1895年)日本依《馬關條約》治理臺灣,關渡宮被認為是日本人認為盜匪藏匿,憤而火燒古廟。 對岸的八里龍形(今龍源里)居民聞訊擔心神像會被銷毀,所以由林、柯、陳、謝、張姓人士協助藏匿於田間草堆之中,再移至今龍米活動中心左側的樟腦寮敬奉,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才迎回關渡宮。

八里廟: 八里採石場

早年,廟前聚落不高,此廟矗立渡船頭,與北岸渡船頭淡水福佑宮對開,有不少風水沖剋的傳說。 八里開台天后宮今日仍是八里地區最代表性的媽祖廟,每年除了媽祖誕辰,農曆10月15日也有大拜拜,和八里大眾爺廟一文一武形成該鄉信仰中心。 龜馬山真慶宮:主祀玄天上帝,位於新北市八里區觀音山西北山麓,背依翠綠重山,面向淡水河出海口之台灣海峽。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是北台灣第一座的考古博物館,保存著千年歷史的十三行人煉鐵及生活遺跡。

八里廟

一般我們所拜的財神有分武財神-趙公明、文財神-比干和土地財神-福德正神;這間廟所供奉的開基主神,即是天官財神『趙公明』,每年正月初五是祂的生日。 不過,當我得知鳥先生也一樣受邀時,就彼此相約和Alex三人前往出遊,順便到附近的八里左岸去走走。 八里五福宮位於八里渡船頭附近,如果開車從環快前往的話,大概不到一小時的車程便可到達,位置並不在大馬路上;但開車看到台塑加油站時,直接右轉進入後走幾個坡道便可抵達。 中颱「梅花」來勢洶洶,中央氣象局上午發布海上颱風警報,現在雖然只是外圍環流影響,不過已經對新北部分地區造成影響,如位於山… 八里區長陳炳仲指出,八里走春推薦三大必拜廟宇,「紫皇天乙真慶宮」位於八里龜馬山,祀奉玄天上帝為主神,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道教聖地,香火鼎盛,過去曾有大年初一創下同時1萬7000名香客紀錄。 位於八里污水廠後,自從蓋了台北港,八里名產孔雀蛤有大量減少的現象,並且可能對污水廠及河川造成嚴重影響。

八里廟: 八里境內史前遺址

由林雪美1996年之研究可知,淡水河口海岸屬風浪營力型或風浪、逕流及潮汐三個營力之中混合型,淡水河口地形及輸砂機制之分析應考慮風浪、逕流及潮汐之影響。 渡船頭老街位於八里區米倉里渡船頭淡水河沿岸,清朝年間滬尾開港通商後,帶動對岸八里稱之為八里坌街(俗稱街仔),此地是早期八里最繁華熱鬧的地方,有「街仔風光」之稱,沿著渡船碼頭兩側遍佈商家,形成渡船頭商圈,迄今不衰。 1993年淡水河南岸的臺北港開始興建,臺北港的北防波堤凸出海岸1.6 km,幾與淡水河口北側之突岬齊平。 所造成突堤效應阻斷淡水河口沙源之往南移行,而臺北港南側防波堤海岸形成嚴重侵蝕,淡水河口與北防波堤間沙灘浮現,河砂淤積且海床趨於淺化。 淡水河口之河道左岸挖子尾沙嘴附近,淤積日漸嚴重, 若強颱加上與滿潮時間一致時,颱風暴潮可能導致洪水無法宣洩,淡水河沿岸及大臺北地區形成水患。

中華民國(臺灣)新北市八里區龍米路二段191號主神天上聖母例祭農曆三月廿三日(媽祖聖誕日)建立时间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地圖八里開台天后宮,是臺灣新北市八里區的媽祖廟,位於八里渡船頭附近,與關渡宮、淡水福佑宮,為淡水河口三大歷史性媽祖廟。 八里大眾廟,是一所臺灣新北市八里區的臺灣民間信仰廟宇,與八里天后宮以及西龍巖並稱為八里三大古廟。 位於八里渡船頭街巷道旁,屬於臺灣歷史建築,主祀文武大眾老爺,該廟建於嘉慶元年(1796年)迄今二百多年歷史,大眾爺的靈驗在八里坌人生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為八里坌街崛起後,成為本區最熱鬧貨物集散中心的象徵。 每年農曆5月1日為大眾爺聖誕由本區9位里長迎大眾爺至各里遶境,另外農曆七月十四、十五日由頂莊、中莊、下莊三莊頭輪流舉辦放水燈及中元普渡慶典活動。

  • 今日仍是八里地區最代表性的媽祖廟,每年除了媽祖誕辰,農曆10月15日也有大拜拜,和八里大眾爺廟一文一武形成該鄉信仰中心。
  • 所造成突堤效應阻斷淡水河口沙源之往南移行,而臺北港南側防波堤海岸形成嚴重侵蝕,淡水河口與北防波堤間沙灘浮現,河砂淤積且海床趨於淺化。
  • 由於八里扼制淡水河河口南岸,背依之觀音山和對岸的大屯山都是極佳的航途指標,加上八里是南崁至台北盆地中唯一有較寬之沖積平原的地區,可追溯至七千年前之大坌坑文化,引領台灣進入新石器時代。
  • 擺好供品金紙後,我們三人便開始依序捻香祭拜,香爐總共三座而且全在1樓;所以祭拜的時間並不會花費太長,很適合一般家庭來八里祭拜後順道去遊玩。
  • 1950年8月台灣行政區域重新調整,裁撤縣級區署,由縣府直轄各鄉鎮。
  • 八里廖添丁廟(漢民祠)為三層建築,一樓主祀廖添丁,二樓為關聖帝君,三樓為玉皇上帝,廟旁有廣達4000坪的添丁公園,主殿後方是廖添丁的墓園,墓園旁是座文物紀念館。
  • 既然來到財神廟,豈有不祭拜一番就走的道理,更何況我們家裡都是做生意的;所以,我們就買了些金紙供品來祭拜,而這裡有分許多的『套餐』可供選擇。

因此每年農曆正月廿四日為龍源里「恭迎關渡媽祖回鑾遶境」的日子,龍形因無地方大廟供媽祖駐蹕,自古以當地之集會所(今改建為龍米社區活動中心)為駐駕場所。 觀音山位於淡水、八里和五股間,東濱淡水河與淡水小鎮相望,西臨林口台地,北望無垠海洋,南接台北盆地。 從樹林、新莊或淡水遠眺觀音山,峰稜連接,彷彿一幅莊嚴的觀世音側面像,若從圓山天文台上遠觀,則又如仰躺曲膝的觀音。 山區步道密布穿梭,山徑溪谷四通八達,登山路線林林總總,難易不同,為熱門的登山健行勝地。 山上有不少名剎古寺,又可溯溪又見瀑,賞鳥眺望大屯山系列是一處豐富的自然觀賞地點。

比對1948年與1978年的航空圖,可發現30年間八里區的海岸線普遍退縮達180公尺,河口的挖子尾附近最大退縮量則達320公尺。 1986年翡翠水庫完工,淡水河口沖積平衡更加受到衝擊,比對1978年與1992年,八里污水處理廠附近海岸退縮達150公尺,挖子尾附近海岸也退縮達200公尺。 觀音山大約 60萬年前噴發,一直持續到20萬年前才停止,為台灣最年輕的火山。 本區安山岩類之斑晶礦物,以鐵鎂礦物為主,包括橄欖石、普通輝石、紫蘇輝石、角閃石、黑雲母等。 清治時期至日治初期曾為八里坌堡行政中心,下轄現今新北市八里區、林口區、泰山區全部,五股區、新莊區,以及桃園市龜山區、蘆竹區部分區域。 1732年(雍正10年):移福建臺灣淡水同知駐竹塹,改陞淡水營都司,添設八里坌巡檢,首任巡檢是魯浩,轄下包括整個大台北以及基隆一帶。

八里區位淡水河左岸,而淡水河為北台灣主要河川,長度158.67公里,乃台灣第三大川,平均坡降為每公里17公尺左右。 淡水河口乃為感潮河段,每日兩次之海水漲退潮,使淡水河水位隨著外海潮位而變化,水流亦隨著潮水作往復運動。 淡水河在關渡至臺北橋之間,早期河床淤淺嚴重,低潮及河水流量不大時常見淺灘露出水面。 因關渡附近河道淤淺使海水進出淡水河之水量下降,至使淡水河的汙染更形嚴重,以蘆洲、臺北橋之間為最甚。 淡水河是北台灣第一大河,而1927年到1948年左右,淡水河口及八里地區之海岸線呈向外擴張,淡水河之沈積物在河口地區偏淤積,致使海岸線往外擴張,且飛砂形成高約18公尺長3公里平行海岸沙丘。

八里觀音山石,乃是台灣本島產的石材中,唯一可媲美大陸石的廟料,早期開採打石但並沒有在八里街上設置石材店,一直到1963年楊重廣在八里渡船頭設置了第一家石材店。 八里的打細石技藝就是來自台北大橋邊(今大稻埕台北橋)的傳承,習藝系譜分成分別是張木成、李圍庭、及張俊義三個系統。 由於兩輝安山岩多分布在觀音山北側海拔高度150~240公尺以上的區域,致使八里採石場多集中在牛寮埔至大堀湖一帶。 1931年藤澤國太郎發表有關台灣石材的研究報告,提到:「淡水石產自台北廳八里坌大八里坌庄觀音山鼻仔頭腳,從滬尾街經油車口渡船場來到此山腳有數個採石場」。 1945年終戰之後,戰前來台的中國石匠師有八成的返回中國,而留下者部分往三峽祖師廟繼續工作,其中一位名匠即為蔣垠牆。

擺好供品金紙後,我們三人便開始依序捻香祭拜,香爐總共三座而且全在1樓;所以祭拜的時間並不會花費太長,很適合一般家庭來八里祭拜後順道去遊玩。 既然來到財神廟,豈有不祭拜一番就走的道理,更何況我們家裡都是做生意的;所以,我們就買了些金紙供品來祭拜,而這裡有分許多的『套餐』可供選擇。 全國各地各級地方選舉結果出爐,正美里長成關注焦點,新北永和區新廍里長當選人紀詠心今中午就辦謝票活動,除煮湯圓給里民表達感… 陳炳仲表示,春節最重要就是迎財神,過年必拜財神爺,「八里五福宮」主祀天官武財神,更有北部最大天官財庫金爐,民眾在這補財庫,有三十六天官幫忙守護,即使運勢不好也不會讓財庫虧空,等運勢恢復時,再讓財庫中的錢繼續滾錢。 另外,五福宮除了補財庫還能換錢母,將換得的錢母放入時常流動帳戶,或是零用金盒,就能財源滾滾來。

「而這些地方首領中,有一人宣稱他是很久以前消失了的西班牙人之子,」可能指1582年船難的西班牙人。 八里廖添丁廟(漢民祠)位於八里區訊塘村,八里區15號省道與105縣道交叉路口,來到八里區,一提「廖添丁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您可知這座廟宇原本是祭祀代表忠義精神的關公,但日據時代日人不准鄉民祭拜關公,此廟宇因而傾圯湮滅。 直至義賊廖添丁出現,他頑抗日人、劫富濟貧的英勇事蹟為人所津津樂道,然而最後卻仍為日人所害而死於八里區,所以光復後(民國47年)鄉民感念廖添丁之義行,於是把他同祀於此廟,且易廟名為「漢民祠」,現習稱「廖添丁廟」。 隨後,我們買有名的雙胞胎和皮蛋後,再去嚐熱炒和許久未吃的孔雀蛤祭五臟廟,相關內容可參考八里渡船口食記一文。 因為是非假日,所以我們來到渡船口時遊客並不多,而商店街多數都未營業,不過看到小型的雙心石滬和淡水船泊,感覺還是相當地開心,也拍幾張留念。

2001年底人口數為29604人,至2014年變為37187人,13年間人口增加率為20.39%。 埤頭、頂罟及訊塘三個里,沿中山路以西已被劃為臺北港特定區區段徵收開發。 八里區公所是新北市政府在八里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新北市政府。 根據新北市政府民政局統計,2021年底八里區戶數約1.6萬戶,人口約4萬人,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舊城里與長坑里,2021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7,576人與1,780人。 但於1964年石門水庫完工後,大量河源泥沙被攬阻,河口沈積物之供需平衡遭到破壞,致使八里區海岸線向內陸退縮。

八里廟

改編自日劇「東京女子圖鑑」的都會成長愛情劇「台北女子圖鑑」上周開播後,由於劇中許多場景、台詞過度誇大南北差異,遭網友們砲轟劇情有點脫離現實不符合現況。 其實,台灣各縣市的各個行政區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也難免被貼上「標籤」,引發民眾戰個不停。 依地方稱呼順序,龍源(祭祀圈不屬於八里坌)、米倉、大崁(以上為頂庄)、埤頭、頂罟(以上為中庄)、舊城、訊塘、荖阡、下罟及長坑里(以上為下庄)。

​民國七十一年因前來參拜的信徒眾多,廟宇後方增建了添丁公園,種植多種草木,提供民眾休憩散步的場所,民國七十四年祠堂遷移改建為「廖添丁文物紀念館」,同年原地改建宮殿式廟宇,此為全國唯一供奉廖公之廟堂。 八里廖添丁廟又稱漢民祠,建於台灣光復之初,因感念廖添丁義行,重建墓園及收撿其骸骨,原地重葬,為聊表仰慕之忱。 早期八里坌是北台灣軍事與行政重鎮,海神媽祖信仰是遷居、經商往返台海之間的先民心靈所托,因此八里一帶地方鄉紳耆宿,遂倡議建廟奉祀媽祖,經民眾和文武官吏熱烈鄉應捐資興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創建此此廟。 景區內主要有桃花渡、山神廟、羊洲地、紅石河等,步移景異,各有所奇。 其中八里溝有一條落差180米的大瀑布,一掛飛瀑,凌虛而下,咆哮奔騰,山鳴谷應,飛珠濺玉,異彩紛呈,磅礴多姿,氣勢恢弘,被譽為「華北第一瀑」。 結束祭拜之後,我們走到後頭去看看,才曉得在廟的後方有個大型的停車場;而且也有些「夜總會」在此,旁邊則是座山神廟,我們拜拜後便離開轉去渡船口。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