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學院詳細資料

在男眾學部教務長慧中法師的指導下,準備不同的結緣品給前來「華嚴壇」修持的信眾,並且在公布欄摘錄大師講述《華嚴經》的相關文章,讓大家更理解經典義理,更有信徒受到感動,發願下一世要來佛光山叢林學院學習。 最後體悟到「只要有心,就不怕沒東西給大眾」,徹底實踐佛光山「給」的精神。 「大師堅持『凡事不做則已,要做就要做一流的』,佛學院教育這樣走了56年。」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在「話說佛學院」中表示,一生最大的福報就是跟隨星雲大師一起奠定僧伽教育,希望大家學習其「一步一腳印」精神,致力於教育。 心保和尚表示,佛陀從無始劫以來不斷學習進步,以圓滿佛道,期勉畢業生盡心將佛法弘揚,讓燈燈相續的佛法在心中延續,讓人間佛教在世間流傳,在社會流轉,以達世界和平,「亂世需要佛法,願大家將佛法的殊勝傳開」。

  • 即使找到出國的「必要和緊急」理由,在中國國內更新護照或第一次領取護照,也愈加困難。
  • 當初僅是被大師的精神感動,願意跟隨佛陀、大師和師兄長學習,這就是其念佛學院的初衷。
  • 1967年創建佛光山,致力於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共修事業的推動。
  • 學生於畢業後與佛光山弘法體系接軌,依個別專長至文化、教育、慈善、弘法四大事業單位領職,學行弘修,領導信眾,鼓勵義工,成就善行美事,有條件者繼續深造者亦推薦至海內外佛教大學進修。
  • 培養具有宗教情操之國際弘法人才,從事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業,藉以住持正法,淨化人心,實踐人間佛教之理想。
  • 因應疫情防護措施,叢林學院於2021年以「有您真好」作為典禮主軸,首度採取線上直播方式進行,而今年再次舉辦實體畢業典禮。

傍晚開始下起雨,他們知道不能再走下去,便撿了一個被丟棄的單人帳篷,5個人擠在濕冷的遮蔭下,抱著取暖渡過一夜。 走到第三天,他用手機翻譯軟體問身邊的南美人還要多久才到,誤以為只要再2個小時就可以出雨林。 他們特別開心,為了減輕行李負擔,決定把僅剩的食物幾乎全分給路上沒有食物的南美人,也把早已進水的帳篷扔在路裡。 )繳款完成後,課程前兩日我們會將「直播課程鏈接位置」、「影音檔存放區」、「課程群組」發送到您的郵件信箱及手機。

叢林學院: 「潤學潮」下最危險的逃難路徑:穿越巴拿馬叢林的中國人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35歲的程傑(化名),在2022年8月初,與太太和3個小孩──分別為3到6歲大──就差點無法出境中國。 最後他們突破重重關卡,歷經10個國家、3個多月,終於抵達美國加州。 他們南美的第一站,大多是到中國公民不需簽證即可入境的厄瓜多。 但在中國政府對邊境控管、護照申請嚴加管控的情勢下,要離境是愈加困難。 叢林學院 「受不了,出來『旅行』,看看世界,」來自北京、做媒體設計工作的父親志峰(化名),坐在港口邊的水泥座椅上,穿著夾腳拖晃著雙腳對著我苦笑。

來自阿富汗、海地、印度、中國等膚色多元的乘客,正坐在布棚下等待登船。 叢林學院 從1965年創辦開始,至今從未一年停止開學的佛光山叢林學院,廣邀歷年來的畢業生,帶領著我們一探叢林風光。 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學生教學區,於一九七四年動土施工,建成後有一千餘坪用地,直至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十六日大佛城接引大佛開光時,同時落成啟用。 佛光山男眾佛學院教學區包括大智殿及宗仰上人紀念堂等,計有馬鳴樓、龍樹樓、無著樓、世親樓等四棟大樓。

叢林學院: 叢林消息

聊起來之後,他才坦承:「我沒辦法忍受我的兒子每天上學都要做核酸。」他也清楚知道,習近平必定會連任中國國家主席,政治環境只會更加緊縮。 「來到這裡,基本上就是拿命來賭的,」來自中國江蘇的周俊一邊說著,一邊出示聯合國難民署(UNHCR)發給他的難民證。 他反對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時常舉著人權自由旗幟,騎越野摩托車,深入西藏等被當局高度監控的地區。 「我們受迫害的,對中共的恐懼,真的是刻在骨子裡。」他說自己早已豁出去,也切斷了家人的聯繫。 中國更因為長達3年嚴峻的清零政策與疫情封控,外加不斷增強的全方位政府管控,社會整體環境的自由度更加緊縮,許多中國人受不了,想盡辦法出走,網路上稱這波移民潮為「潤學潮」(Run Philosophy),或有些網民稱這是「用腳投票」。

出家之後,既沒有錢也沒有任何東西,就是簡單的一襲僧裝,即便如此,心裡仍會感到舒服,感到豐富。 在中國,出家是一生的,一生就這個「專業」,如同職業軍人,一生都在當兵。 不過,對於一些想體驗出家生活的現代人來說,無法長期出家總會覺得很遺憾,因此舉辦短期出家就顯得有其必要了。 佛光山有三百個道場、兩百多個事業單位,大師強調「做中學」,一邊做一邊學,一邊學一邊做。 專業來自於品格態度和生活能力,在承擔中學習集體創作,上下協調溝通,以佛法的真理為自己的人生儲值加分。 佛陀時代創立六和敬僧團,大師說:「尊重自由故,不侵犯他人。」大家共住、共學、共修,應該有一定的共識,佛學院的規矩就像是開闢自己人生的道路,是自我的管理、自我的通道,只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1991年,布特以中校退役,那是一個劇烈變化的歷史性時刻,蘇聯從共產帝國體系到社會經濟秩序都土崩魚爛,包括軍火工業在內的每一個產業都成為叢林規則的競技場、投機冒險家與罪犯的人間天堂(或者地獄)。 叢林學院 在土耳其停了半個月,等到有了一萬多人民幣飛厄瓜多的機票,立即買了5張給全家的票,終於來到他們在南美的第一站:厄瓜多首都基多。 他們買了些糧食和水後,搭巴士到厄瓜多與哥倫比亞邊境的圖爾坎(Tulcan),包了一輛汽車,開了兩天兩夜直抵哥倫比亞的內科克里,再搭船進入巴拿馬達連叢林入口。

叢林學院: 短期出家修道會圓滿 佛子滿載而歸

1957年於宜蘭民本電台播出「佛教之聲」,1979年於中華電視台播出「甘露」,北美衛視播出「星雲禪話」等節目,首開電台、電視弘法之先河。 叢林學院 叢林學院 1995年創立佛光緣美術館、滴水坊等,融文化、藝術、休閒於一爐,後於全球設立二十四所美術館。 1949年春蒞台,1953年於宜蘭雷音寺成立念佛會、青年歌詠隊等組織,奠定爾後弘法事業的基礎。 1967年創建佛光山,致力於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共修事業的推動。 先後在海內外興建三百餘所的寺院道場,如西來寺、南天寺、南華寺等,均為北美、澳洲、非洲第一大寺。

  • 此次最特別的是邀請師長及早期的畢業生「話說佛學院」,並恢復二十幾年前的傳燈儀式,更於如來殿一、四樓設有「叢林歲月.無盡法身」特展,包含叢林歷史影像回顧、佛光山叢林學院今朝往昔、星雲大師親手批改週記等照片展。
  • 經典導讀、佛學研究法、佛教思想史、天台思想研究、龍樹中觀研究、唯識思想、佛教邏輯、世界宗教概說、中國佛教斷代史、論文寫作、佈教學、禪宗史、人間佛教專題等。
  • 坊間教授的課程似乎著重於單一字符的釋義,可是,鮮少見人們繼續探問:「為什麼這一個盧恩文字帶有如此這般的意涵?」好答案至少需要對「盧恩詩」有基本理解。
  • 從1965年創辦開始,至今從未一年停止開學的佛光山叢林學院,廣邀歷年來的畢業生,帶領著我們一探叢林風光。
  • 大師希望凡走過的人,特別是叢林學院的學生,都能走在正道上,無論在學佛、行佛路上都不退轉。

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1965年,佛光山於高雄縣佛光山壽山寺創辦「壽山佛學院」;1967年,因既有校地不敷使用,另於高雄縣大樹鄉開山辦學。 1968年1月8日《中央日報》以「台灣首批佛學士」為標題,佛教人才培育正式啟動,展現佛教教育上的具體成果,至今培養五千多位青年學生,弘法全球五大洲,弦歌不斷。 佛光山叢林學院自1965年星雲大師創辦開始,至今從未停止招生,每年準時有新生報到開學,可以說寫下台灣佛教史的一筆紀錄。 近一甲子的孕育學子,更是造就不少佛門龍象、社會善美人才。

叢林學院: 【什麼是「短期出家」?】

這裡曾歡送一批批已完成學業的佛門龍象,祝福他們將肩負弘法的使命;同時也迎接著一批莘莘學子,進入人間佛教學習的殿堂,祈願他們「入寶山,不空手而歸」。 在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需要集合眾人時,師長們常會招呼大家「圓門集合」。 圓門,顧名思義即是院內一道圓形的紅色拱門,也是佛光山叢林學院的院門,承載著創辦人星雲大師對學生的慈心悲願,凝聚著歷屆學生對求法的熱切堅定。 過去有「八關齋戒」,既是一日一夜的修行,讓在家居士有機會學習出家人出世的生活。 而現在的「短期出家」則是再擴大一點,不限定於一日一夜,而是有一週或者一個月的時間,到寺院體驗出家生活。 在家的生活很繁瑣、很入世,過的是貪、瞋、痴的生活;而出家的生活則是清淨無為;在家是過「有」的生活;而出家是學習過「無」的生活,體驗「無」的世界。

佛光山位於山坡地,未開山前,地與地之間都有大水溝相隔,相較於坡度平緩的山坡,更增添開山的困難度,然而佛光山叢林學院創辦人星雲大師卻在開山時意外地發現一片平地。 大師說:「『圓門』所在之處,就是開墾過程中所發現的第一塊平地。那時候我們好開心,真想向全世界歡呼,這一切就像作夢一樣,竟然世界上還有這一塊土地是平坦的!」當初能找到這片平坦的地面是相當不容易的。 而大師便從這裡開始建起佛光山第一座建築「佛光山叢林學院」,這裡也是開山的起點。 爾後傳燈儀式,恭請心保和尚點燃佛光慧燈,由慈容法師、慧傳法師和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分燈,畢業生陸續承接慧燈,象徵燈燈相續,讓人間佛教遍地開花,照耀人間。 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讚歎畢業生能在世界頂尖的佛教學院完成階段性的生命教育,是非常不易的事。 期勉畢業生要抱持著終身學習的態度,隨時都要充實自己,並將人間佛教的菩提種子播撒世界各地。

我們常認為異教徒沒有內容,但是他們卻有無比的熱心,我們佛教本身雖有很好的教義,但是卻欠缺一股熱力,要佛教弘揚就一定要能對佛教鼓動熱心。 六十位佛光山叢林學院的歷屆畢業校友,在院訓「悲智願行」理念的熏陶下,用他們的親身經歷,傳達出超過五千位佛學院學生的共同信念。 叢林學院 有意願在佛光山出家者大多需經過佛光山叢林學院(佛學院)的學習,讓自己對佛光山有深度的認識,並且讓佛光山常住認識自己,藉由彼此的互動評估,再提出申請。 佛光山叢林學院行佛青年第一場座談會7月23日在鳳山講堂3樓教室溫馨展開,叢林學院院長妙凡法師、知申、知居、知穎法師、張聖涵師姐暨行佛青年50人共聚一堂。 而星雲大師指導監修、力求「給人懂」的《佛光大藏經》也佇列其中,提供了學生一個透過文字般若,悠遊佛法大海的助緣。

即使找到出國的「必要和緊急」理由,在中國國內更新護照或第一次領取護照,也愈加困難。 根據哥倫比亞移民署提供《報導者》的數據,今年1~11月底,有1,028位中國公民以非正規途徑從厄瓜多入境哥倫比亞,光是11月就有485位,其中99.8%以上是在內科克里登記。 巴拿馬移民署的統計則指出,今年有1,310位中國人嘗試偷渡穿越達連叢林。 這條隘口,不只叢林高聳,路上也因黑幫勢力盤據,毒品走私猖獗,整條路線危機四伏。 但今年(2022)1~11月,根據巴拿馬移民署統計,已有超過22.7萬人嘗試跨越達連叢林,比起2021年整年高出近兩倍。 國際移民組織表示,光2021年,至少有51具屍體在這座叢林裡被找到,但實際上的死亡人數應高出更多。

寺院行政系:經論選要、寺院行政、佛事懺儀、活動與策劃、佛教美學應用、寺院建築與弘化功用、僧事實務、典座、社會應用學等。 通識課程:佛法概論、佛教史、佛教經典、佛教文學、宗門思想、中文哲學、禪林寶訓、高僧行誼、學佛行儀、五堂功課、中文閱讀、語言、電腦、社團等。 (三)授與學生廣博之人文及自然科學之知識,廣增佛法之應用,內學、外學兼備,以養成深入社會,服務世間之願力與能力。

一旁海灘酒吧,正播著輕快的加勒比海騷莎樂(salsa),身旁對話全是西班牙文。 周俊與其他3位中國公民,包括一個10歲的小孩,講著普通話,背上行李,登上預備前往險峻巴拿馬叢林的船隻。 他們預計搭船抵達哥倫比亞與巴拿馬的邊境,再一路向北走,以陸路方式非法穿越巴拿馬、哥斯大黎加、尼加拉瓜,宏都拉斯、瓜地馬拉到墨西哥,再翻越邊境的鐵絲網,偷渡到美國。 這條路徑上的中南美洲國家,對於一批又一批欲偷渡前往美國的移民,多抱持著只要不在我國停留、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 有些國家,像是宏都拉斯和墨西哥,會在指定地點發行通行證,為偷渡客在其國境內短暫停留提供暫時的通融作法。

而這一個問題的源頭,在於我們沒有和樹木達成和諧共存的相處之道,沒有尊重彼此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明白了以後,我們努力落實,用正確的方法,創造一個共好的空間。 最近發現學院六十坡下有兩棵二葉松的針葉發黃,健康狀況不佳,在善因好緣成就下,常住委請專業團隊來院幫忙診斷,希望能為二葉松帶來生機復甦的機會。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佛光山人間通訊社 著作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叢林學院

若已超出就讀佛學院的年齡,可以到佛光山分別院發心做義工,或者到佛光山事業單位任職,因緣成熟時向常住法師提出,由法師安排、引薦。 很多人好奇,這麼一尊圓滿莊嚴的觀世音菩薩,是出自哪一位名家之手? 實際上是開山星雲大師和高雄藝專畢業的陳明吉居士,共同雕塑而成。 在大師的心中,選擇「用佛心雕刻佛像」,因為一念專注的佛心,造就了最好的藝術,也成就最殊勝的感應。 十年後終於進入佛學院的有賢法師,習慣個人獨處的他自覺有些「文化差異」,在佛學院與大眾過著「被安排好的時間」。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在歷經動亂紛擾的年代,來到台灣,目睹正信佛教的衰微,心中深刻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了知需要人才才能講經說法、辦活動、興事業,讓正法久住。 佛光山現代弘法模式,為青年開闊更廣闊的視野,就讀佛光山叢林學院,畢業後無論出家、就業,都會得到很好的安排。 在水陸法會中擔任機動組組員,其中的一項工作,是在「成佛大道」上擺放拜殿和椅子。 因為參與信眾相當多,每堂佛事都需要排上一、二千張座位,若沒有師長和信眾的協助,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完成,因而感受到集體創作的力量。 一次與信徒打招呼,得到熱情的回應,體認到大師倡導人間佛教「以人為本」的本懷。 在「華嚴壇」為信眾服務時,藉由「給」的實踐,體會到大師所說「佛光山是『給』出來的」涵義。

叢林學院

這條偷渡路徑,中國網民稱其為「走線」,其實過去就有一些中國的異議人士鋌而走險。 在一部1990年代的劇情片《愛在別鄉的季節》,劇中由梁家輝飾演的男主角,也是經巴拿馬、墨西哥偷渡到美國。 對南美人來說,疫情前也有人試圖穿越達連叢林,但因為風險高、資訊量少,並未形成一條成熟的路徑。 哥倫比亞與巴拿馬交界是達連隘口(Darién Gap),進入隘口後,就是被國際媒體稱為南美最險峻的雨林──達連叢林,其中未經開發,沒有任何公路或馬路,靠哥倫比亞的一邊是河流濕地,而靠巴拿馬的一邊則是山地熱帶雨林。 中國人民在嚴峻的疫情封控下,想盡辦法離鄉出走,有的到泰國、日本或歐美,有些則選擇走上一條可能是最危險的逃難路徑──跟著偷渡的拉丁美洲移民,徒步穿越險峻的巴拿馬雨林,一路向北,途經多國,再從墨西哥邊境翻牆,偷渡進入美國。 11月初上路後,周俊花了3天半穿越雨林,在國際難民營裡排隊領餐,在烈日下等待各國發放的通行證,一路靠著蛇頭領路向北。

接著畢業生代表致詞,能超同學感謝師父創立叢林學院及佛光山,培養弟子自覺及思考的能力,從「我不行」到「我願意為佛教承擔」,發願為佛光山寫下下一個五十年的歷史。 男眾學部畢業生張智荃同學期許自己成為一本讓人懂、讓人接受的大藏經,並以做好準備加入弘法行列。 沙彌學園畢業生乘聞同學感謝常住及信徒的護持,發願復興印度佛教,並以印度語傳遞祝福予大眾。 能淳法師、能超法師都是屏東里港人,生在佛法家庭,從小即與父母一同茹素,國、高中也就讀普門中學,因緣相當殊勝。 兩姐妹即使大學各自讀金融保險、觀光視覺傳達等系,但都不曾中斷佛法的接觸,兩人各自在工作一段資歷後,選擇就讀叢林學院,也堅定出家弘法的意志。

叢林學院

能際法師大學讀外文系,當過兒童、成人美語老師,有豐富的外語教學經驗,一直不忘大學期間在佛光山青年團三好學社接觸佛法的因緣,後來參加為期4個月叢林學院的短期出家班課程,更堅定出家追求更高深佛法的目標。 1965年,於高雄壽山寺創辦「壽山佛學院」;1967年,因既有校地不敷使用,另於高雄大樹鄉開山辦學。 學生於畢業後與佛光山弘法體系接軌,依個別專長至文化、教育、慈善、弘法四大事業單位領職,學行弘修,領導信眾,鼓勵義工,成就善行美事,有條件者繼續深造者亦推薦至海內外佛教大學進修。 可以說以佛法為體、世法為用,五十多年來,走出佛教人才的親切溫厚、團結和諧的氣質樣貌。 培養具有宗教情操之國際弘法人才,從事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業,藉以住持正法,淨化人心,實踐人間佛教之理想。

後來布特開始外銷二手的蘇聯製安托諾夫(Antonov)與伊留申(Ilyushin)運輸機,很快就做起非法軍火買賣,俄羅斯的兵工廠與彈藥庫為他提供充裕的貨源。 無論您是獨裁者、地方軍閥還是游擊隊司令,無論您信奉哪一種政治或宗教意識型態,布特都樂意為您效勞,提供您不方便從合法市場拿到的「貨品」。 沒關係,布特接受血鑽石(blood diaminds)抵帳。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