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i bresson6大著數

布勒松被葬在Montjustin的一處公墓中。 法國總統席哈克在他逝世後,稱他是「法國一位天才的攝影家、一位真正的大師、在他那代人中最具天賦並深受世人尊敬的藝術家之一」。 1970年代,布勒松逐漸退出職業攝影行業,1975後就不再有他的攝影作品出現。 據他所稱,他將自己的相機珍藏在家中,幾乎不再使用。 1975年,他在紐約Carlton Gallery 舉辦了自己的第一個畫展。 二戰期間,布勒松在德國戰俘營中度過了35個月。

  • 儘管他在繪畫藝術上也頗有功底,但卻因攝影而聞名世界,尤其是經典的「決定性瞬間」,已經成為紀實攝影的聖經。
  • 1930年,布勒松進入巴黎近郊的Le Bourget基地開始服兵役。
  • 2004年8月3日,布勒松在法國上普羅旺斯阿爾卑斯省的Montjustin去世,死因沒有對外公布。
  • 1932年,他的第一次攝影展在紐約Julien Levy Gallery展出。
  • 此後他馬不停蹄地前往柏林、布魯塞爾、華沙、布拉格、布達佩斯和馬德里。
  • 然而,在早期布勒松的作品中,有關他的祖國——法國的內容卻並不多見,直到多年後才漸漸呈現。

布勒松在戰後1948年前往印度拍攝的甘地葬禮,以及在此後1949年前往政權更替的中國從事的攝影紀實,為他贏得了世界聲譽。 1949年,他分別在國民黨統治大陸最後的6個月和共產黨取得政權後的6個月內從事了大量拍攝活動,在北京記錄下了最後一批太監的影像,並見證了北京新政權的建立。 最終,布勒松的攝影之路引領著他遊歷了世界——墨西哥、加拿大、美國、印度、日本等諸多國家和地區。 1954年蘇聯領袖史達林逝世後,他成為第一個被允許進入蘇聯的西方攝影記者。

henri bresson: 「決定性瞬間」

在非洲的歲月使他一度患病,健康也受到嚴重影響。 儘管布勒松攜帶了一部小型照相機,但也只有7張照片保存了下來 。 henri bresson henri bresson 2004年8月3日,布勒松在法國上普羅旺斯阿爾卑斯省的Montjustin去世,死因沒有對外公布。

henri bresson

然而,在早期布勒松的作品中,有關他的祖國——法國的內容卻並不多見,直到多年後才漸漸呈現。 1928到1929年,布勒松進入劍橋學習英國藝術和文學。 1930年,布勒松進入巴黎近郊的Le Bourget基地開始服兵役。

henri bresson: 「決定性瞬間」

1955年,布勒松在法國羅浮宮舉辦了他的第一次個人影展。 布勒松作為《生活》的簽約攝影師為其工作超過了30年。 儘管他在繪畫藝術上也頗有功底,但卻因攝影而聞名世界,尤其是經典的「決定性瞬間」,已經成為紀實攝影的聖經。 此後他馬不停蹄地前往柏林、布魯塞爾、華沙、布拉格、布達佩斯和馬德里。 henri bresson 1932年,他的第一次攝影展在紐約Julien Levy Gallery展出。 1934年他與Manuel Álvarez Bravo共同舉辦了一次展出。

henri bresson

經過3次嘗試後,他逃了出來,抵達巴黎並加入了地下抵抗組織。 1943年,他挖出了那部他所鍾愛的徠卡相機(之前被他埋在孚日省的一塊農田裡)。 henri bresson 1945年他為美國當局導演了紀錄片《回歸》Le Retour ,慶祝法國的解放。 henri bresson henri bresson 作為一名攝影師,布勒松卻厭惡被攝,對個人隱私異常重視。 甚至在1975年當他接受牛津大學榮譽學位時,上台領獎的他居然用一張白紙遮著自己的臉。 然而,在2000年Charlie Rose的採訪中,布勒松對此表示他並非純粹怕被拍,而是由於自己出名後感到非常忸怩。

henri bresson: 「決定性瞬間」

henri bresson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