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ssdpcie9大伏位

請注意,B 型接腳的 M.2 固態硬碟邊緣針腳數 與 M 型接腳的 M.2 固態硬碟 不同;這樣不對稱的設計是為了預防使用者將 M.2 固態硬碟方向混淆,並且試圖將 B 型接腳的 M.2 固態硬碟錯置於 M 型接腳的插槽內,反之亦然。 搭配 M 型接腳邊緣連接器能夠支援 SATA 和/或 PCIe 通訊協定 (視您的裝置而定),且若主機系統支援 x4,便能在 PCIe 匯流排上支援達 PCIe x4 的效能 (2000MB/s)。 搭配 B 型接腳邊緣連接器的 M.2 固態硬碟能夠支援 SATA 和/或 PCIe 通訊協定 (視您的裝置而定),但在 PCIe 匯流排上,最高僅能支援達 PCIe x2 的效能 (1000MB/s)。 於空間有限時所提供特定的嵌入式應用,M.2 規格能夠用於不同厚度的 M.2 固態硬碟 – 3 種不同的單面版本 (S1、S2 和 S3) 和 5 種雙面版本 (D1、D2、D3、D4 和 D5)。 如果您已經設定系統自動執行磁碟重組,請您在使用 SSD 時,應該將該功能取消、停用或關閉。

不同的長度使得固態硬碟有著不同的容量;越長的固態硬碟可以安裝越多的 NAND 快閃晶片,以及控制器和 DRAM 記憶體晶片。 2230 和 2242 的長度支援 1-3 個 NAND 快閃晶片,而 2280 和 則最多可支援 8 個 NAND 快閃晶片,而最大的 M.2 外觀尺寸則可支援 2TB 的固態硬碟。 如果大量儲存需求是以 TB 的容量為主要訴求,則傳統硬碟 會是最佳的選項;若您相當重視效能,則 SSD 固態硬碟就是絕佳的選擇。 常見的情況是,將 SSD 固態硬碟作為儲存作業系統及應用程式的開機碟使用,而將傳統硬碟 作為儲存資料檔案的用途。

m.2ssdpcie: 瞭解 SSD 技術:NVMe、SATA、M.2

「HH」部分是一個編碼形式,表示模組是單側或者雙側,以及已安裝組件的最大厚度,可能的值已列在右上表中。 模組防呆鍵位指定在「K-K」部分,使用左上表中的key ID表示;它也可能指定為僅「K」,如果該模組只有一個缺口。 舉例來說,有B Key 和M Key 型兩個防呆鍵位的M.2模組,使用最多兩個PCI Express通道並提供廣泛的相容性,而只有一個防呆鍵位的M型M.2使用最多四個PCI Express通道;以上兩例也可能提供SATA儲存裝置。 類似的防呆鍵位適用於提供USB 3.0連通性的M.2模組。 M.2連接器有幾種不同的插槽形式,代表著M.2主機和模組不同的目的和功能,避免使用者將M.2模組插入到功能不相容的主機連接器中。 所有的 Kingston SSD 固態硬碟皆使用兼具智慧及效率的垃圾資料回收程序,能夠提高硬碟的使用壽命,這對快閃記憶體的耐用性影響非常輕微,且使用者不會察覺程序進行。

Kingston M.2 固態硬碟符合雙面 M.2 規格,而且適用於大多數接受雙面 M.2 固態硬碟的系統主機板;若您因特定嵌入式應用而需要單面版本,請向銷售代表諮詢。 HDD 的唯一優勢在於每一 GB 的單位價格較低,這也是為何目前銷售的傳統硬碟 儲存容量都是在 500GB 或以上,而 SSD 固態硬碟的銷售容量則是在 120GB m.2ssdpcie 及以上。 Kingston 目前提供的 SSD 固態硬碟的儲存容量從 120GB 到 3.84TB。 Kingston 固態硬碟提供兩年、三年或五年產品保固、免費技術支援及 Kingston 可靠的品質保證,擁有經得起考驗的卓越效能並具備資料安全性,讓您安心無虞。

m.2ssdpcie: M.2 SATA SSD 固態硬碟與 M.2 PCIe SSD 固態硬碟的比較

M.2 規格讓系統製造商可以將常見的小型外觀尺寸標準化,並可視需求延伸至高容量。 M.2 規格是設計來最大化 PCB(印刷電路板)空間,同時最小化 M.2 模組本身的尺寸。 模組是長方形,寬度可能為 12、16、22 或 30 公釐。 長度也各有不同:16、26、30、38、42、60、80 或 110 公釐。 多數主機板可容納各種長度的 M.2 模組,不過主機板能容納的寬度就比較固定,因為連接器會放在 M.2 卡的短邊邊緣。 誠然目前 M.2 在普及化階段因應舊有較慢速之規格,而讓消費者產生選購上之困擾。

此外,有部分廠商生產之 M.2 PCIe/NVMe SSD 自帶有 legacy option rom(如Plextor M8Pe系列),此自帶之 BIOS 亦可讓該產品於不支援 NVMe 之主機板上做為系統碟來使用。 有不少消費者在選購 PCIe/NVMe 之 SSD 之後,尚且會產生一衍生性之困擾:剛剛安裝好之 M.2 PCIe/NVMe SSD 雖可以正常動作,但僅能夠當作資料碟(俗稱之 D 碟),而無法安裝主開機磁區。 此一無法開機之問題主要發生於第四代 Core 處理器(或更早期)之主機板之上。 究其原因,是因為這些主機板之 BIOS 缺乏對於 NVMe 協定之支援,而這必須透過主機板製造商釋出內含 NVMe 模組之 BIOS 來加以克服 。

支援M.2 NGFF垂直插槽並支援22110, 2280, 2260以及2242固定鎖孔位置,依不同尺寸SSD輕鬆鎖定。 來看看舊電腦想要使用M.2 PCIe SSD必備的轉接卡,筆者購買的是台灣製造的Awesome M.2 NVMe高功率SSD轉PCIe 3.0×4轉接卡(AWD-DT-129A)。 WD BLACK 256GB是屬單面顆粒,背面沒有任何東西,即使是 512GB也是一樣單面,可見256GB與512GB使用的顆粒容量應該不相同。

m.2ssdpcie: 請教 SSD 固態硬碟專家

此外,對於可能超過 PCIe 總通道數的系統主機板而言,PCIe 會受到限制,導致將 PCIe M.2 x4 固態硬碟的通道數限制在只有 2 條或甚至沒有。 系統主機板上的插槽空間會限制 M.2 尺寸:有些筆記型電腦因為快取的目的而可支援 M.2 ,但因為空間很小,所以只適用於 2242 M.2 固態硬碟 (雖然 2230 M.2 固態硬碟體積更小,但對於大多數可適用 2242 M.2 固態硬碟的情況下則顯得沒必要)。 購買 M.2 固態硬碟前,請先查閱系統規格和使用者手冊以確認相容性。 Kingston有提供完整的 SSD 固態硬碟升級套件組,內容包含所有將您的筆記型電腦或桌上型電腦中的傳統硬碟 更換成 Kingston SSD 固態硬碟所需的必要工具,包括能夠輕易轉換作業系統和重要資料的軟體。

上文已說明了 M.2 可以涵蓋原本 PCIe、SATA 或 USB 之裝置,而 SSD 原本採用硬體介面的不同(PCIe 或 SATA),形成了 M.2 SSD 安裝後無法相容運作之主因。 我們在此整理出市面上流通之 M.2 PCIe SSD 以及 M.2 SATA SSD,來加以歸納探討。 而在 M key 插槽之前提下,無論是 m.2ssdpcie B+M key 或 M key 之 SSD,皆可順利安裝。 但許多消費者此時會遭遇到第二道關卡:不是裝上去了就可以正常使用。

m.2ssdpcie

也因為種種諸如硬體介面或通訊協定所造成不相容之遭遇,造就了 M.2 SSD 使用者之進場門檻,也使得不少初心者心存猶豫。 目前普及在市的各類 3C 產品中,支援 M.2 SSD 之插槽共計有兩種類型:B key(另稱socket 2)以及 M key(另稱socket 3)。 如下圖所示,B key 之防呆鍵位位於面對插槽方面之左方,M key 則偏於右方。 不同類型之插槽其短邊接腳數量有所差異(B key 短邊為 6 pin,M m.2ssdpcie key 為 5 pin),以此若使用者翻面插入時,將會有所阻礙。

m.2ssdpcie: 不同插槽類型所支援硬體介面之整理

SSD 固態硬碟是採用 NAND 快閃記憶體或 DRAM 記憶體晶片來取代傳統硬碟 中的磁盤及其他機械構造。 M.2介面的尺寸目前不少,筆者不是專家,只知到用Type xxyy的方式表示(單位為毫米),xx表示寬度,yy表示長度。 例如WD 黑標 BLACK 256GB 是Type 2282,表示其寬度22mm,長度82mm,目前在賣場常看到的M.2 SSD常見的Type有2242、2260、2280三種,AWD-DT-129A轉接卡都支援。 有PCI Express 3.0 x4介面插槽(向下相容PCIe Gen2),訊號轉接傳輸無需安裝硬體驅動程式,亦無軟硬體相容性問題。 如果您有多個 M.2 插槽可以選擇,且至少有一個支援 PCIe,請使用此插槽來安裝您的 SSD 升級。

  • 而考量主機板晶片組之 PCIe 通道總數限制,大多數主機板會設計其中一組 M.2 插槽兼容 PCIe/SATA 介面,而另一組僅支援 PCIe 介面。
  • 但許多消費者此時會遭遇到第二道關卡:不是裝上去了就可以正常使用。
  • 成本雖然節省了三分之一,但是性能和壽命都差了三倍,不過現時大多數的廠商已使用一些演算法,來調整寫入至不同的 Cell 內,以大幅增加 SSD 壽命。
  • 承上,由於原有 PCIe、SATA 或 USB 之裝置皆可以轉設計為 M.2 之型式,以此 M.2 其並非專屬於 SSD 之格式規範。

剛開始使用 SSD 固態硬碟時,全部的 NAND 區塊都是空白,因此 SSD 固態硬碟可以在一次的操作中將新資料寫入空白區塊。 隨著使用時間拉長,大部分的區塊將成為存有使用者資料的已使用區塊。 為了將新的資料寫入已使用區塊,SSD 固態硬碟被迫執行讀取 – 修改 – 寫入之週期。 讀取 – 修改 – 寫入之週期會損害 SSD 固態硬碟的整體效能,因為必須執行三個動作,而不是單一操作就能結束。 讀取 – 修改-寫入之週期也會造成寫入放大,而損害 SSD 固態硬碟的整體耐久性。

對於固態硬碟適用的 M.2 模組,最常見的尺寸為 22mm (寬) x30mm (長)、22mm x 42mm、22mm x 60mm、22mm x 80mm 和 22mm x 110mm。 這些擴充卡將會依據上述的尺寸來稱呼:前兩位數代表寬度 (都是 22mm),而剩餘的位數則是代表長度,從 30mm 起到 110mm 長。 因此,M.2 固態硬碟被區分為 2230、2242、2260、2280 和 22110。

不是每個主機板都支援兩個M.2插槽,筆者的喜歡ITX小板,大都只有一個M.2插槽,用過PCIe M.2 SSD後,大概就不想再使用傳統的傳統STAT3介面的SSD,於是買個SSD轉PCIe 3.0×4轉接卡一樣也可以享受1000MB/s 起跳的速度。 PCIe 與 SATA M.2 硬碟最主要的差別在控制器的不同, PCIe 是兩者中較快的一方。 SATA 大致上相容於各種多樣的系統,在舊型號的支援程度也較佳, 如果系統具有 M.2 PCIe 插槽, 具備相同接頭的 M.2 SATA SSD 可符合插槽但無法使用,反之亦然。 有些系統支援雙模式,可同時支援 SATA 與 PCIe 硬碟。 而若消費者於四代主機板上安裝較舊規格之 PCIe/AHCI 之 M.2 SSD 時,則因主機板皆已支援 AHCI 協定,以此不會遭遇到無法做為系統碟之問題。

m.2ssdpcie

但伴隨著技術之世代更新(300系列晶片組主機板之問世,以及 PCIex4/NVMe SSD m.2ssdpcie 形成主流化),許多特殊之例外規則將逐漸被留存於歷史之中。 以此,可見於不久之未來,因裝置不相容而無法正常運作之困擾,將成為絕響。 m.2ssdpcie 而目前持有前一世代設備之使用者們,亦可以參考以上列表歸納之建議,來選擇適用於自身設備之產品。 m.2ssdpcie M.2模組是被安裝到主機電路板提供匹配的連接器,並且使用一個安裝螺釘固定模組到指定位置。 m.2ssdpcie 組件可能被安裝在M.2模組的任意側面,實際的模組類型限定了可以安裝的組件最大厚度;允許的組件最大厚度是每側1.5毫米。

儘管快閃記憶體型式的產品終究會有損耗,但搭配如平均抹寫和超容量快取等技術,SSD 固態硬碟一般的壽命都能夠超過其所安裝的系統。 我們以「寫入兆位元組」(TeraBytes Written,TBW) 來測量硬碟耐用性,而依據硬碟容量的不同,可寫入的資料量可達數百 TB 至 PB。 在整個硬碟的生命週期內,SSD 固態硬碟的效能都能維持相同。 使用過SSD固態硬碟就回不去了,因為傲人的讀取速度讓人難以忘懷,然而速度永遠不嫌慢,M.2 PCIe的固態硬碟又重新定義了傳統SSD的效能速度。

m.2ssdpcie

強烈建議使用 Kingston 資料中心 系列 SSD 進行 RAID 設定。 Kington 資料中心系列 SSD 提供更好的 RAID 控制器相容性,專門針對工作負荷需求較高的資料中心和企業進行調整,比用戶端 SSD 提供了更高的效能以及耐用性。 雖然 SSD 固態硬碟市場不斷成長且越來越受歡迎,但仍然是相對較新的產品。 不過,就像任何新技術一樣,長期來看,當銷售量持續增加,單位製造成本就會持續降低。

某些情況下,M.2 固態硬碟插槽可能和主機板上的其他裝置共用 PCIe 通道或 SATA 連接埠。 如需額外資訊,請檢閱您的主機板說明文件,因為同時使用共用的連接埠可能會停用其中一個裝置。 考慮哪種介面適合您時,最重要的方向在於,哪種介面可在您的電腦上運作。 如果只看主機板上的插槽,很難分辨 PCIe 和 SATA 連接的差異。 您也可以利用 Crucial Advisor 工具或系統掃描器工具,找出相容的零件。

m.2ssdpcie: 升級!

此外,有少部分 PCIex2 之 M.2 SSD(包含 Optane Memory)其腳位因依循 M.2/NGFF 之設計規範,而以 B+M key 之型式現世。 M.2 原先被稱為 NGFF(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字面意義為次世代硬體規範)。 而 NGFF 於其原生定義中,廣泛涵蓋了 PCIe、SATA 以及 USB 等硬體介面之各類裝置。 亦即,一件原本為標準 PCIe 或 SATA 或 USB 介面之裝置,可依循 NGFF 之外型尺寸規範及腳位定義,來加以重行設計,以此化身為一 M.2 型式之同款裝置。

  • 考慮哪種介面適合您時,最重要的方向在於,哪種介面可在您的電腦上運作。
  • 但 SSD 固態硬碟對於整體硬碟資料的存取時間都是一致的。
  • 對於固態硬碟適用的 M.2 模組,最常見的尺寸為 22mm (寬) x30mm (長)、22mm x 42mm、22mm x 60mm、22mm x 80mm 和 22mm x 110mm。
  • 搭配 M 型接腳邊緣連接器能夠支援 SATA 和/或 PCIe 通訊協定 (視您的裝置而定),且若主機系統支援 x4,便能在 PCIe 匯流排上支援達 PCIe x4 的效能 (2000MB/s)。
  • 不是每個主機板都支援兩個M.2插槽,筆者的喜歡ITX小板,大都只有一個M.2插槽,用過PCIe M.2 SSD後,大概就不想再使用傳統的傳統STAT3介面的SSD,於是買個SSD轉PCIe 3.0×4轉接卡一樣也可以享受1000MB/s 起跳的速度。
  • 傳統硬碟 的效能也會受到資料分散程度所影響,而在SSD固態硬碟方面,即使資料並非儲存在連續的區域中,其效能也不會受到顯著的影響。

Crucial 的 PCIe SSD 僅有 M 型接頭規格,代表這些硬碟無法相容於 B 型接頭插槽(一般用於 SATA M.2 裝置)。 我們的 SATA M.2 裝置同時支援 B 型與 M 型接頭,擁有最高的相容性。 2260 會是 22 公釐寬,60 公釐長,而 2280 是 80 公釐長。 「ds」與「ss」各 表示 雙面或單面,這是和 NAND 在電路板上的配置有關。 由上表可以得知,所有的 PCIex4 SSD 其腳位型式皆為 M Key,我們可以反推得知 M key 型式之 M.2 SSD 其硬體介面必然為 PCIe,而不會有其他可能。

由香港SEO公司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SEO服務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