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8 戰車5大伏位

一個老軍官對我說,當年的一些大型武器,譬如雷達、飛機、船艦和大口徑火炮之類上面都寫著:「美援物質,來自不易,細心保養,小心使用」之類的字樣,看了令人心酸。 M3A3 炮塔下車身兩邊鋼板略向外斜 , M5A1 係垂直型 , 唯最大不同者 , 係動力引擎 。 M3A3 是七缸星型空冷引擎一具 , M5A1 則是先生所寫之兩具凱迪拉克引擎拼裝的 。 僅以兩型戰車之動力部分比較 , M3A3 的引擎較優於 M5A1 , 前者維修容易 , 係手排擋 , 後者係兩具引擎所拼裝 , 毛病很多 。 「戰車研發中心」(「兵整中心」的前身)在為「勇虎」設計砲塔時購買了550份裝備,450份製造了「勇虎」,剩下的100份就把M48A3的砲塔改進到跟CM11(「勇虎」)一樣,台灣的代號是CM12。 據說「中山科學院」已經研發出比GIAT更好的反應裝甲,值得我們後續觀察。

m48 戰車

這次的潰敗其實不能全怪華克,麥克阿瑟沒有看出彭德懷誘敵深入之計要負主要責任。 聯合國軍在二次會戰敗得太慘,如果不是乘坐車輛逃得快(志願軍第40軍是兩條腿在後面追),美國第九軍會被全殲。 M24在1943年定型,1944年04月開始生產,1944年08月停產,總共製造了4731輛。

m48 戰車: 中華民國海軍全球資訊網

CVS-5雷射測距儀的測距範圍為300~7990m,較M-60A3的VVG-2長得多。 在M-48H之前,我國陸軍的戰車沒有任何夜視的射控觀測系統,而此次能跳躍需要投射紅外線光源、效能較差的紅外線望遠鏡而直接採用紅外線熱影像儀實為一大創舉。 M-48H配備二維砲身穩定系統,比M-60A3的一維穩定裝置更為完整,故真正具備行進間射擊能力。 與M-60A3相較,M-48H的射控系統不僅許多部件較為先進,另一主要差異就是M-60A3的雷射測距儀安裝在先前早期型M-60用來安裝光學測距儀的窗口(由車長操作),而M-48H則將雷射測距儀連同熱影像儀一起整合於砲手瞄準儀中,故測距的工作由砲手擔任。 M-48H原型車在美國的測試中,無論是夜戰能力或命中率等表現都優於M-60A3 TTS(M-48H的對2000m外固定目標的第一發命中率達82%,M-60A3對1500m外的目標則為75%)。 不過M-48H並未設置車長全週界瞄準儀,還得透過一具光學頻道與砲手共用熱影像儀的畫面,表示射擊指揮命令仍得由車長口述傳給砲手而無法自動定向,在多目標接戰能力上打了折扣。

m48 戰車

另一方面,陸軍內部有意見認為臺灣的地形不適合操作重量較大的歐美主力戰車,M48A5的龜殼狀炮塔較M60A1的長鼻形炮塔輕,所以全車的重量低於M60A3,可減低超重的疑慮。 暱稱星艦,使用和M551空降戰車類似的XM mm線膛炮/飛彈發射器,美軍原計畫名稱:XM66 Tank設計決定版,可發射MGM-51C橡樹棍飛彈或一般炮彈。 後期車型加裝AN/VVG-1紅外線夜視器;在引擎散熱網下方加上CBSS,以避免炮彈發射時廢氣瀰漫(當時M60A2炮塔預先製造200座,因為沒有車身可用,就挪用M60的車體裝載;而沒有車身的M60炮塔,就裝設在M48A3的車身上,稱為M48A4。因此有的M60A2沒有CBSS)。 炮盾則裝載M73A1 .30機槍(後期型則改為M73A1的改良型,M219 .30機槍)。 大多數M60A2在後來被改裝為M60A3,或作為裝甲架橋車使用。 除M60A3、CM11外,陸軍還有少部分的CM12和M41D這兩型戰車。

m48 戰車: 內容—

雖然美軍在1960年代初已裝備大幅改良自M48的M60坦克,但由於駐防西德的美軍駐歐部隊須要直接面對蘇聯龐大的裝甲部隊,所以性能較佳的M60都被優先部署在西歐,駐防亞洲的美軍相對之下在當時只配備M48。 m48 戰車 由於越南不像歐陸有大面積的平原,而且北越陸軍裝備的坦克也不多,最具威脅的是蘇聯援助的T-55,爆發大規模坦克戰的機會不高,所以美軍在越南並沒有派出M60,駐越美軍在越戰期間以M48作為裝甲部隊的主力,美軍有超過600輛M48戰車被佈署於越南戰場之上。 M48首次出現於越南是1965年,當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戰車營與第三戰車營抵達該地之時。

M1的CWS,可以讓車長在車內用六具非常巨大潛望鏡觀察360度的視野,也可以在車內瞄準並發射50機槍,CWS轉向靠電動馬達或手搖,50機槍高低則用手搖。 戰爭結束後,美國汲取M26和M46的經驗,設計了M47巴頓,並且謝天謝地,終於將機槍座移到了砲塔正前方,但靠近車長塔的左前方,避免阻礙到車長的正前方視野。 50機槍在韓戰是一種備受愛戴的武器,它常被稱為是「免費的50」因為車長會拿它來打可疑的目標,且加上韓戰本來就是打人肉為主,交戰距離又常常超過.30機槍的有效射程,因此50超級好用。 雖然聽起來概念還可以,但這種車長塔在閉艙之後視野最差,只有一副潛望鏡插在頂門蓋上,讓車長旋轉以獲得周遭視野,因此在二戰開打一段時間後,有六個觀察窗的單開式車長塔就列裝在M4上。 m48 戰車 (2)安装了与以色列改装M48用的相同的新型车长指挥塔,塔上安装了1挺7.62毫米高射机枪,可旋转360°,高低射界为-10°~+75°,塔四周布置8具潜望镜。 该系列坦克采用扭杆悬挂,每侧有6个铝制双轮缘挂胶负重轮,M48A1每侧有5个托带轮并有1个履带张紧轮(在主动轮和第六负重轮之间),M48A2及以后各咱车型改装3个托逞轮,并取消履逞张紧轮,第一、二、六负重轮处均装液压减振器。

m48 戰車: 中華民國自製武器及武器專案

越南:越戰後期由於南越共和國軍節節敗退,北越軍隊接收了南越軍隊拋棄的M48A3,並有部分參加了對南越最後攻勢,但因為缺乏零件維修,越戰結束不久陸續除役。 普里格津指出,大批的武器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即儲存於巴赫姆特。 一旦拿下巴赫姆特,普里格津在莫斯科的政治資本將大大提升。 俄羅斯知名傭兵組織瓦格那集團創辦人今天表示,他希望他的部隊及俄羅斯政府軍可以拿下烏克蘭東部的巴赫姆特市,因為這座城市擁有「地下城市」,下頭可以容納大軍和坦克。

我猜這是整74師的”私房裝備”,那個年代因為後勤補給系統不上軌道,大陸幅員又大,所以各級部隊長都要自己想辦法,費盡心力去張羅武器彈藥,或是就地徵集糧秣、兵員等,到手後當然都留著自己用。 整74師不知從何處得到這批M4與M8,雖然一共只有7輛,再加上原有的吉普、大卡車,以及戰防砲、榴砲,編成了這個”機動戰車營”,下轄戰車連、戰防連,也沒有國防部核定的正式番號。 m48 戰車 根據那網站,陸戰隊戰車第一營(TB1)的M4A2在硫球戰役後預備全部換裝成M4的105砲車,由於M4A2使用柴油引擎,老美沒興趣保留。 只是戰爭結束太快,TB1 m48 戰車 就帶著那幾輛剩餘老車,移防天津。 所以有可能在一年半後TB1該批M4A2已經屬於報廢狀態。

YST 在這篇文章首先敘述M5A1,因為它是國軍在台灣最早的坦克。 不要小看M5A1炮小裝甲薄,它對付只有輕武器的步兵還是很厲害的。 1949年10月24日的金門古寧頭大捷就是靠著國軍裝甲第3團第1營的22輛M5A1全殲渡海登陸的解放軍三個團,將近一萬名官兵。 解放軍太過輕敵,在沒有重武器的情況下,又在沒有遮蔽的空曠海灘地帶,再厲害和再勇敢的步兵面對坦克也只能被殲滅。 戰役結束後,金門防衛司令胡璉贈與裝甲第3團第一營“金門之熊”的稱號,見下圖。 史都華坦克由於只有15噸,所以裝甲很薄(正面裝甲29毫米)、火力也不強(一門37毫米主炮,一挺12.7毫米機槍和兩挺7.62毫米機槍)、個子相當高(2.59米)容易被敵人瞄準,這些都是它的缺點。

  • 陸軍裝訓部上午在湖口長安營區舉辦除役典禮,由陸軍司令徐衍璞上將主持,裝甲兵出身的前參謀總長暨國防安全研究院董事長霍守業一級上將,與已退伍的歷任指揮官及老兵也都受邀出席。
  • 是的,M1車長塔顯然不是一種成功的設計,而遇上越南之後就更慘烈,但設計師認為這個設計沒這麼糟糕,因此在M60戰車上就使用了M19車長塔,M19也能從車內發射50機槍,且體積更大,視野更好,聽起來就是很終極的產品。
  • 到了1944年,美國凱迪拉克工廠生產了6810輛M5A1,見下圖。
  • 不過在西德陸軍服役序列中,由於德國軍方並不信任輕戰車的戰力,因此它並非戰車營的編制武器,而是配備給每個裝甲師下轄裝甲偵察營。
  • 其中改最兇的應該首推咱們中華民國國軍的M48H,也就是CM-11,俗稱的「勇虎戰車」,將底盤更換為M60戰車之底盤、改良過的新砲塔、「據說」與M1艾布蘭戰車同等級的火控系統等等。
  • 1978年联邦德国陆军开始改装650辆M48A2,1978年中完成首辆改装的M48A2GA2坦克,1980年11月完成最后交货。

華克雖然不受士兵愛戴(帶軍很苛刻)但是他很受艾森豪的賞識。 m48 戰車 在朝鮮戰爭霞飛坦克面對T-34 作戰成績很差,T-34的85毫米主炮、20~90毫米裝甲都不是霞飛坦克能夠匹敵的。 霞飛坦克裝甲太薄(9.5~25毫米),幾乎任何反坦克武器都可以貫串它。 不過在厚裝甲的謝爾曼坦克支援下,霞飛坦克從事偵察工作還不錯。 霞飛坦克也許是二次大戰最好的輕型坦克,因為它的75毫米炮遠比前任M5的37毫米炮有效而且M24的機件性能非常可靠。

m48 戰車: 戰車世界中華民國線

指挥塔四周装有10具周视观察镜,塔上有1挺12.7毫米M85式高射机枪,由于车长指挥塔能电动旋转360°,且独立于炮塔单独稳定,因此该机枪可有效地对付飞机。 M60和M60A1(早期)坦克配用T97型双销挂胶履带。 M60A1坦克在1974年改装了新的T142型钢制履带,其橡胶衬垫可以更换,履带使用寿命提高1倍。 主炮左侧安装1挺7.62毫米M73式并列机枪,1978年已改装M240式机枪(巴西称为MAG-58式),用M13型100发的金属弹链供弹,并随车备有陆地用的M132型三角枪架。

國軍在1973年開始接收M48A1,後來又陸續購買了M48A2,總數達到309輛。 但是這些早期的A1型與A2型用的是810匹馬力的汽油發動機。 M48從第三次的改型A3才開始採用750匹馬力的柴油發動機,但仍然是90毫米主炮。 M48一直到70年代中的第五次改型M48A5才安裝了105毫米主炮,但是國軍並沒有獲得這些最新的改型。 由於它太重,不能空投,所以美國陸軍部也不喜歡M41,也沒有用它打過什麼仗。

至70年代,以色列陆续改装了约800辆可以对付苏制T-54/55和T-62坦克的M48系列坦克。 炮塔内乘员3人,车长和炮长位于火炮右侧,炮长在车长前下方,装填手位于火炮左侧。 从M48A1开始装有M1全封闭指挥塔,可手动旋转360°,四周装有5具观察镜,并装有12.7毫米高射机枪用M28C车长潜望式瞄准镜,放大倍率为1.5×,视场为48°。 早期M48坦克没有装M1指挥塔(高射机枪外露),后来陆续加装到M48A1、M48A1C坦克和M67喷火坦克上。 1955年10月陆军开始订购M48A2坦克,同年开始生产。

美国陆军装备有5400辆M60A3TTS坦克,其中1686辆是新生产的M60A3,114辆是用带被动式观瞄装置的M60A1坦克在部队改装成M60A3TTS的,3600辆是在联邦德国的美因茨(Mainz)陆军基地和美国的安尼斯顿陆军基地改装的。 M44C瞄准镜 该瞄准镜用于7.62毫米并列机枪瞄准,与炮长主瞄准镜联用。 M60、M60A1坦克采用AVDS 柴油机,高度较低,有废气涡轮增压器,可使用多种燃料,1971年安装了顶部进气的空气滤清器,从而提高了发动机寿命。 M60主战坦克(英文:M60 Main Battle Tank,绰号:Patton ,译文:巴顿),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陆军第四代也是最后一代的巴顿系列坦克。 59年起,為驗證裝甲、裝步師編裝作戰效能,實施「長城演習」,M41A3戰車成為操演主力,因此「長城」也成為裝甲兵旅對抗演習的代號。 徐衍璞致詞表示,這60幾年來台灣國際處境艱難,民國47年爆發823砲戰後獲得這款戰車,並部署、服役,除了強化戰力之外也安定民心,使國家得以發展並屹立不搖,如今已完成階段性任務,他以不捨及感恩的心情,向這名「老戰友」告別。

m48 戰車: 戰車研究所 #7 – M48 Patton

M48中型坦克车体和炮塔为铸造的,装备一门105毫米线膛炮,其火控系统包括机电式弹道计算机、体视式光学测距仪等,坦克发动机为风冷汽油机,功率560千瓦。 m48 戰車 伊拉克 年伊拉克戰爭後,美國曾援助一批M60A3 TTS用作重建伊拉克陸軍,這批戰車目前已不在服役序列,可能被摧毀或是解體。 以色列 – 贖罪日戰爭爆發後美國軍援以色列M60A1,以色列共有950輛M60A1及50輛M60A3,以色列後續將它們改良711輛 Magach 6 Archuv和Magach 6 Archuv2型,111輛Magach 7(預計2010前提升74輛)。 目前包含馬戈其戰車在內的M60家族皆已在2014年除役。 M60XA4:M60A3加裝M 公厘(萊茵金屬公司的Rh120-L44)滑膛炮,以供美國國民兵使用,後來計畫終止。 1980 年代初,第二代戰車 M48A5 被北約和美國盟國用作主要戰車,也有 1,000 多輛戰車被派往韓國和土耳其。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