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房媽由來5大優點

最近「淨空」前往南部時,在高速公路上有看到「六房媽」的巨大T霸廣告,相信有很多人看過,也有很多人聽說過「六房媽」這尊神明,只是大部份的人只知道「六房媽」是「天上聖母」也就是「媽祖」,但至於為何此「天上聖母」會稱為「六房媽」? 就「淨空」所知目前並沒有屬於「六房媽」正駕神尊的主祀廟宇,而且也找不到「六房」這個地區,為何會有如此聖名遠播的「六房媽」,確實引起「淨空」的好奇,因此收集了相關的資料,經過整理之後,特地將「六房媽」的歷史沿革、由來、以及信仰活動來做介紹,讓大家對「六房媽」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民間認為媽祖的各分靈,都是媽祖的部將,都是不同的靈體,傳說或因口耳相傳或地域不同對六房媽的由來有不同的情節結果,基本上都是強化了六房媽與地方的關係深固,六房媽實際為九牧林氏率家族子侄輩來台墾荒,落居於現台灣雲林斗六大北勢,延著虎尾溪流域落腳開墾,也就是天上聖母與一般媽祖祭祀無異,只因過爐祭祀無文史記錄而使得眾說紛紜。

該廟為台南鹽埕地區的公廟安南區正統鹿耳門聖母廟民國七年(1918年)土城香亦稱土城仔香,由祀奉天上聖母媽祖的土城聖母廟所舉行。 民國五十年(西元1961年),自西港香脫離而自行辦理的刈香活動,乃五大香中最晚形成的地區。 安南區鹿耳門天后宮民國卅六年(1947年)位於臺灣臺南市安南區,是一座主祀天上聖母的廟宇,其奉祀之天上聖母被稱為「鹿耳門媽」,舉辦全國首次之羅天大醮,醮典儀式為時49 天、參拜人潮超過50 萬人次,經三年方辦理圓醮大典。 民國73年,歲次甲子年十月初十日起,舉辦「七七四十九天羅天大醮」,祈求國泰民安,濟助孤苦貧窮,賑助白米30台車,辦理民俗活動,文物書畫展覽等,參加大醮信徒超越50萬人;經3年,至76年辦理圓醮大典,功成圓滿,為民間舉辦羅天大醮之創始。

六房媽由來: 重要情形

甚至擴展到中臺灣與南臺灣,關渡宮以開基大媽與開基軟身二媽神像最為靈驗,也為各地信徒主要迎請巡莊繞境的神像。 此外,金山慈護宮、士林慈諴宮有供奉全台少數官祀的金面媽祖。 連江縣政府近來於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舉辦「媽祖在馬祖–昇天祭」,以「媽祖在馬祖」作為招徠觀光客之口號與行動,也讓世人以此感念媽祖孝順慈愛的精神。 馬港天后宮是南竿鄉的信仰中心,據說,每次有大災難之前,都會見到由靈穴飛出一團火球,當地居民說看到火球飛出,就知道媽祖娘娘又出去救海難了。

六尊副駕分別予以代號,依序為:「六」(老副媽)、「房」、「天」、「上」、「聖」、「母」,分別安座在正駕的左右。 起駕之前,另外四股的各路陣頭、獅陣、花擔、誦經團或香客等,都已經在事先規劃的集合地點集合,等待媽祖鑾駕(輪值的那一股不參與)。 因為參與繞境的善男信女非常多,光是一股的隊伍就可能長達5公里,四股隊伍的總長度就更可觀了。 1.就是要在農曆二月的第一週內選過爐日(從農曆四月初十至四月十六日這七天選出一天),選的方式是:在這七天中,每天都要擲筊,一天一天的擲,最後,看哪一天擲的聖杯最多,就選定為過爐日(由媽祖親點之意)。 另在官方版本在證明事項敘說六房媽聖誕日是為感謝土庫避難,從而於戰後才變更為農曆四月,但在『台南州祠廟名鑑』當中卻記載,日本時代六房媽聖誕日便為農曆4月12日,從未變更過。

南竿鄉金板境天后宮肇建於清同治年間供奉國內罕見之「少女媽祖」(少女面容)神像。 北竿鄉芹壁天后宮創建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配祀鐵甲元帥為蛙神信仰。 莒光鄉福正境天上聖母廟始建於清代民國72年軍方協助重建,設柱聯「國恨家仇誰不知消滅共匪定千秋,親恩兄義一身殉感動人心傳百世」,充滿戰地情感。 東引鄉中柳天后宮建於清末嘉慶年間相傳為大海盜蔡牽所建,供奉蔡牽封神之「犁麥大王」。 隨著信仰的發展,約在日治時期逐漸打破原只能由林姓擔任值年爐主的規範,在民國37年開始有了非林姓的爐主,從凝聚血緣情感的「家族神」,發展為地緣認同的「地方神」,更隨臺灣經濟環境的改善、人口的移動,六房媽分靈至其他縣市,如今已是臺灣重要的信仰之一,成為「普世之神」。 由於媽祖在世時為虔誠的佛教徒,民間還相傳其為觀音菩薩化身,在閩南,禪門僧侶往往是天后宮的住持,亦持真言,施餓鬼、如伽藍,作佛誕、拜寶懺,顯現出三教合流的趨勢。

六房媽由來: 地方組織

六房媽過爐遶境活動中,最富人情味的是「分旗腳」,即輪值供奉六房媽的輪值股信眾不需參加過爐遶境,但要準備食物、點心和飲水,款待其他4股辛苦遶境的人員。 當參與遶境的隊伍走完全程後,輪值股的鄰里長會帶領被分配到其村莊接受款待的其他股下人員前往用餐,稱為「接頭旗」,由於大多數人都是5年才來一次,而且每次接待請客區域都會調整,雙方雖互不相識,但氣氛融洽。 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十至四月十六日這七天的其中一天定為六房媽祖的過爐日 阿吉 … Rock Said, 我在找一個人,找一個世世代代是襲,要肩負起凝聚各村落向心力,付出卻無怨無悔的人 … 現各股原奉祀的林姓家族,訪查得知彼此間不具兄弟關係,與民俗說法顯有出入。

四、過爐日徒步遶境:過爐日出發起駕前1小時,新舊值年爐主辦理各項事物移交。 神轎與信眾自舊紅壇出發,前往值年股新建紅壇,遶境時隊伍由四大將公擔任開路先峰,各股陣頭或信眾依照輪值先後順序緊跟在後。 二、任務分配:五股36庄頭代表、理監事、各分會代表、理監事組成的中華民國六房媽會,會召開與值年爐主的組織會議,進行任務分配,包括協調過爐遶境路線、公廟的參神儀典與下任爐主交接儀典。 一、擲筊選爐主:凡輪到主辦六房媽祭祀事宜的庄頭,於過爐前1年的農曆月之第2個週六或日,進行擲筊選爐主程序,新任爐主必須負責來年過爐的程序順利完成。 「育德媽祖」尊稱的由來 2002年 同修們認為須要成立一個團體來宏揚 媽祖聖恩。 因此,書寫了:「大慈媽祖、大悲媽祖、大慧媽祖、大行媽祖、善德媽祖、育德媽祖、…」等十二個尊稱。

繞境的隊伍依照輪值的順序排列,在最前頭的是隔年輪值的那一股。 如以大北勢股輪值,所以大北勢股不參與繞境活動,繞境的四股依序分別是隔年輪值的過溪股、斗南股、土庫股和五間厝股。 緊接於隊伍之後的,則是媽祖的鑾駕,最後的隊伍,是由眾多的善男信女及香客所組成。

  • 因此,同為媽祖的六房媽祖,被列入焚毀名冊之因素,及實際遷移原因還尚待考察。
  • 當繞境的活動結束之後,媽祖的鑾駕(正駕、副駕)會被恭迎到「臨時紅壇」奉祀三天。
  • 如以大北勢股輪值,所以大北勢股不參與繞境活動,繞境的四股依序分別是隔年輪值的過溪股、斗南股、土庫股和五間厝股。
  • 現各股原奉祀的林姓家族,訪查得知彼此間不具兄弟關係,與民俗說法顯有出入。

六房媽過爐的慶典已流傳3百多年,由雲林縣斗六市、斗南鎮、虎尾鎮、土庫鎮、大埤鄉等5個鄉鎮市內數個里、村、社區,組成土庫股、斗南股、五間厝股、大北勢股、過溪股,此「五股」每年換一股輪值供奉機會均等,各股再由股內各小股協調輪流,例如斗南股每5年輪值一次,但轄下還有5小爐,每個小爐就需等待25年才會輪到。 而每年農曆2月第1週週六或週日,會決定該年度的農曆4月徒步遶境過爐日期。 分靈也稱為分香,係指地方新建廟宇,或者信徒欲在自宅供奉某一尊神明時,先到歷史悠久、神蹟靈驗的大廟去求取神明的靈力。

六房媽由來

隨後這六兄弟分房拓墾各地,子孫繁衍後多散居在現今雲林縣斗六市、斗南鎮、虎尾鎮、土庫鎮和大埤鄉一帶。 相傳六房媽在的地方就會五穀豐收,所以六兄弟為了彼此都能獲得六房媽的庇佑,就把雲林縣這五個鄉鎮分為大小不等的「五股」共三十六個庄頭,並且每年舉辦「過爐」儀式來決定誰能當爐主來迎接「六房天上聖母」,透過每年這樣輪值,林姓兄弟們就都能受到六房媽保佑。 六房媽是由雲林縣斗六市、斗南鎮、虎尾鎮、土庫鎮、大埤鄉等五個鄉鎮市內數個里、村與聚落組織成「股」,共同輪流奉祀,因此「六房媽」並沒有固定的廟宇,雖然居無定所,但香火鼎盛,信徒年年增加,且每年的過爐繞境慶典為雲林縣內最重要的宗教盛事之一,也是全台灣最大媽祖會組織過爐。 六房媽的祭儀除表現在信徒或聚落祭祀、迎請六房媽,主要表現在每年農曆四月輪值爐主的「過爐」,以及因應過爐而有的相關活動,其中又以過爐的歷史悠久、規模之大、組織之縝密、動員人數之多,最廣為人所熟知與注目,這一項由數代人所維持的民俗活動,民國102年經雲林縣政府公告登錄「雲林六房媽過爐」為民俗及有關文物。 「過爐」是每年擇日迎請六房媽遶境到下一個輪值股供奉的過程,所謂的「股」,是將雲林縣境內信仰六房媽的聚落,區分成五個大小不等個股,以斗南股、土庫股、五間厝股、大北勢股、過溪股的順序進行循環,因而聚落要相隔數年才會再一次輪值六房媽,最久者更要相隔八十年。

因為這樣的層級觀念,臺灣許多媽祖廟對於自身在層級中的地位錙銖必較,民國四十年代(1950年代)以後,臺灣的各大媽祖廟之間開始有誰才是「開台媽」的爭論。 只要是規模較大的媽祖廟,無不在山門上大書「開基媽祖」或「開台媽祖」,標榜自己的香火乃是直接從福建湄洲祖廟而來。 在民間的神話傳說中,替媽祖察聽世情的兩大駕前護衛神分別為左手持方天畫戟,右手舉至額前做遠視狀,頭為獨角的千里眼以及左手持月眉斧頭,右手舉至側耳作聽音狀,頭有雙角的順風耳。 而六房媽身邊的千里眼及順風耳則是手握金元和銀碇(千里、順風普遍皆為手持武器,唯有白沙屯媽祖與六房媽相同),並各別為三角及雙角。

當您來到雲林,想要前往供奉六房媽的廟宇可能會令您感到困惑,您會看到的是一座巨大的鋼構建築,沒有印象中廟宇建築會有的翹脊、剪黏、龍柱,這裡不稱某某宮而是稱為「紅壇」,因為六房媽沒有一座經年存在的廟宇,而是維持著爐主供奉的形式,從最初在爐主在自宅供奉神像,到如今已要另外覓地興建祭祀空間。 紅壇內神龕,中間供奉相傳由林姓兄弟奉請來臺的六房媽神像,現以「正駕」稱之,旁邊還會供奉一尊「老副媽」,五尊「副駕」,千里眼、順風耳、文將公、武將公四尊「四大將」,紅壇內擺放供桌,有籤筒與籤詩櫃,裝設鐘鼓與光明燈,廟宇該有的陳設都可在紅壇看到,然而這裡在一年過後,所有的陳設將移到另一個紅壇,屆時紅壇將降下鐵捲門歸於平靜。 大甲地區大甲鎮瀾宮則是每年農曆三月份的南下遶境活動頗具盛名,參加活動的人次更是逐年攀升,近年更已達500萬人次之譜參與遶境盛會。

六房媽由來

故海上都稱「媽祖」,不敢稱「天妃」,希望媽祖立刻來救海難中的漁船。 附帶一提,亦有承襲笨港媽祖正統的廟宇,尚有位於新港鄉溪北村之溪北六興宮。 該廟傳說源於笨港水災後,約道光17年(1837年)北港與新港正統之爭之初,為試圖平息這場爭端,由新港當地出身之福建水師提督銜太子少保的王得祿將軍出面協調,最後決定一尊留新港、一尊返北港,第三尊之正三媽(尚有一尊無提及)則由王得祿請回自家村里奉於提督公館,王死後即改為溪北六興宮。 該廟雖亦為承襲笨港媽祖正統,但較無參與正統之爭,規模亦較小較不為人知,直到近年因電視連續劇「黑面媽祖」播映造成風行方較有名氣。 1990年代,在兩岸交流開放以後,臺灣許多媽祖廟蜂擁前往福建湄洲島進香,並捐款興建殿宇。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