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願法師詳細攻略

所以生在凡聖同居土裡頭這些人,阿彌陀佛加持他的智慧、德能、相好、功德、神通,都跟阿惟越致菩薩相等的。 還是只是樣子表面的,作用不如阿惟越致菩薩? 佛在本願裡沒有這樣說法,沒有說形相上,實質不一樣,沒有講這個話。 那就是真的完全一樣,真的完全一樣會起什麼作用?

真如自性當然平等,所以縱然是在事相上有不同的相,但是佛菩薩看到相後面的性、事當中的理。 理就是真如,平等,所以他不會在事相、分別相上面,起那種虛妄的疑惑、虛妄的煩惱,那就叫做「遠離分別」。 大願法師 大多數的人都知道修行必須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但實質上的瞭解其實是有限的,尤其明白慧學是如實知苦、集、滅、道四聖諦的人更少。

你看看,大家福報多大,接觸到阿彌陀佛佛光。 我們眾生麻煩就是,找來找去找不到自己的寶珠,那怎麼辦? 阿彌陀佛就想了這條妙計,建立一個極樂世界。 你不知道你的法身在哪裡嘛,你來,來到我這個極樂世界,一看,這個就是法身,光明無量、壽命無量。 藉著阿彌陀佛所建立的極樂世界,就顯現出自己的法身出來,這個是很妙的法子,這個是殊勝的方便。 那你去到極樂世界所證得的法身,其實原來就是你自己的法身,是你自己本來有的心性、佛性。

這些都是五陰無常的本性所帶來的苦,那麼苦就和五陰有關係了。 五陰所顯現出來的特性是生滅不停的,無論是色或受、想、行、識都一樣不斷變遷,所以就產生無常苦。 五陰的苦是無常之外,還有五陰不是我的主體,佛陀曾說過,五陰無主。 因為不是我的主體,所以我們才沒辦法去控制它,例如生、老、病、死等,所以苦乃是無法避免的,除非修四聖諦圓滿到達梵行已立,才可止息滅除心的苦,但身體的苦難免還會有的。

如果不明白方法,也不知自己所要完成的目標是什麼,那麼他的修行就會徒勞無功。 如果說自認為修行次第方法都知道了,卻不去力行,其實這對修行方法是不明白的,若有些明白也是模稜兩可,為什麼呢? 若是一位真的認知修行的利益者,會有一種不可失去此因緣的欲求增進力,因此他不可能只是知道而不去力行的現象。 例如想賺錢的人,不可能肯定那裡一定有錢賺而不去賺的道理;有如一位病人知道那裡有醫生一定能醫好他的病而不去求醫治;一位沒有食物可吃餓得半死的人,知道前面不遠有食物而不前進取食。

例如樹木將樹頭連根全部斷除,以後就不會再有復生的機會了。 大家要知道,佛陀是實語者、不妄語者,端正法也是佛陀所說的,千萬不要忘記。 沒有端正法的基礎,就像房屋沒有建地基一樣是不堅固的。 有端正法的建立,加上培養內觀的禪思,內心就會生起對戒、施、天建立起歡喜心、具足心、柔軟心、堪耐心、勝上心,一心向上、無疑心、不被無明所覆蓋的心都具足了,才有能力堪受正法要。 只要從五受陰中觀察苦,體驗苦的事實,不假裝說不苦,面對物質苦或是心靈上的苦,個人的苦或是為大家的苦一一現觀清楚,證實苦的存在事實。

因為是相有,所以我們要珍惜緣份;因為是性空,所以我們不執著、不貪愛,就能夠脫離家累。 十九歲剛出家時,大願法師就時時提醒自己,出家並不是為了離群索居,而是為著更深的覺悟和仁慈,為了心懷天下,為了與人與物更和諧地共處。 當有一天,我們看到所有的眾生都是佛的時候,此刻就是我們自己成佛的時候。 「福田衣」於是這樣作成了,後來,佛陀告訴大家,過去一切如來及弟子都是這樣做的。

特別遇到當生成佛的法門,這一生有機會成佛! 不單只你們自己拍手掌,諸佛菩薩都拍手掌,真是太殊勝的機會。 大願法師 你說成一個君子,成一個聖賢都不容易。

大願法師: 念佛往生一法,對初發心菩薩來說非常重要

大願法師講法深入淺出,凡有聞者,莫不嘆為希有難得。 大願法師為我國年輕一代佛教界高僧,原籍湖南,1971年出生。 1989年就讀於湖南財經學院,其間接觸到佛學文化,並對佛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一次去麓山寺禮佛,在禮拜千手觀音時有一種不可言說的感應,自感機緣成熟,於1990年8月依湖南岐山仁瑞寺天柱老和尚座下剃度出家,於南台寺寶曇大和尚得戒,於香港寶林寺聖一大和尚得法;1991年進入福建佛學院學習,期間親近當代高僧清定上師。 曾任南華寺佛學院教務長(1992~1994年)。 清定上師推薦他到色拉寺跟從堅贊釋迦活佛學法(堅贊釋迦上師是色拉寺法台,西藏各宗派的上師、活佛很多都在堅贊釋迦上師這裡求過法),後隨貝諾法王學法,同時參學各宗各派的上師,如向寧瑪派的上師龍多活佛學習無上大圓滿法、金剛薩垛法等。

這三有是生的因,因為有的繫縛就產生生。 在《雜阿含經》三三六(二九八)經內容大意是這樣說的: 什麼叫做老呢? 老就是指頭頂露出白髮,皮膚鬆弛六根已熟,四肢孱弱背脊彎曲,垂頭呻吟,喘息困難,拄杖而行,面色黑帶黃,肢體生了斑疤,反應遲鈍無力,作為行動都感覺到艱難羸弱,這叫做老。 死就是彼彼(各各)生,各各部類的沒落、變遷、身壞、壽命盡、體溫冷了,生命消失去了、捨去四大五陰五陰身的時刻到了,這叫做死。 這個死與上面所說的老合起來叫做老死。 如果沒有生就沒有老死,所以說有生就產生老死這是自然法則,無論是任何地位或人種,都必須要依這個法則而行。

大願法師: 淨土祖師們一生的總結

佛陀教授弟子們,無論是在家或是出家,要進入佛教正法律之前,首先必須要具備有通俗的業報說。 也就是說,若能布施財物給窮困的人以及宗教師,未來生天(幸福)這就是所謂的施論。 還要遵守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不貪、不瞋、不邪見等戒,要過著有道德的生活,這就是所謂的「戒論」。

那麼修正念的方法就和修專注不同了,修正念完全不需要固定所緣,也不需要選擇特定控制的環境。 也就是說,修正念不需要依賴任何環境,對初學者而言,首先找特定的環境及固定所緣目標,這只是為了幫助培養正念,等到正念有所進步或具備有正念了,就不需要特定的環境或固定所緣目標。 如果長期依賴特定的環境或固定所緣目標,反而會使正念受限在一個範圍內,無法擴展到不受限的正念,因而無法徹底的解脫煩惱痛苦。 大願法師 正念的培養是不受任何環境所限制的,也不需要長期在固定所緣上,因而使正念受限在固定的範圍。 培養正念只是純粹的認知當下的情況,因此正念可以自由的去認知當下的任何情況,例如情緒、貪、瞋、感受等等,甚至外表的吵雜聲音,一切都可做為培養正念所緣,一切都是正念的對象。 如果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表達描述,正念就是如實的覺觀當下的狀態、情況。

若將正念、正知配合在一起運用時,就可培養出「覺照力」。 正念、正知是用於成就正見智慧的工作和體證八正道,完成生活在八正道中斷除一切煩惱。 也就是說,一位有智慧的修行者,他是不離開運用六入處,將行住坐臥中精進不放逸的保持在正念、正知的修持生活方式中。

大願法師

所以說,不修四念處就不能如實知五陰,不如實知五陰就不能如實知根、塵、識,對身心生命的觀念就會產生顛倒妄想。 例如《雜阿含經》二六三經中說:精勤修行三十七道品,不必刻意地去知道今天是否會漏盡,或是明天會漏盡,但總是知道會有漏盡的一天。 正念的禪修是不離生活的,因此不限制在於一個點或固定目標,還是只有限定的範圍,如果這樣的話,就是試圖把正念禪修和日常生活分離。 真正的正念禪修是包羅一切法的,無論物質的生活或是精神的生活,都是正念觀照的對象。 專注力和正念在禪修的路上是要平衡比肩而行的,同步的培養正念和專注,如果其中一個比較強,而疏忽了另一個,在禪修上就會失去平衡而無法進步,所以說四念處禪修的重點在於能使正念、專注平衡並肩而行。

大願法師: 大願法師造句

未必沒有,你聽經聞法明白了,你都可以有般若智慧,叫做文字般若,從文字上得到的,不是真實體驗出來的。 但是這個智慧也是了不起了,阿羅漢都可以拜你為師,聽你講經說法。 那他沒有煩惱,你有煩惱,但是你可以講,講得比他棒。 但是你還有煩惱,你的修行功夫比不上他,人家沒煩惱,但是他般若還沒圓滿。 因為阿彌陀佛接你去極樂世界,你一去到極樂世界以後,個個都能夠「遠離分別,諸根寂靜」。 你就好像佛菩薩一樣,那個心是絕對的清淨,不起煩惱,就安住在這種正念當中,一直到成佛。

「梵行已立」:是指脫離愛欲而過著清淨的生活,只有正見及正行,沒有邪見及邪行。 「所作已作」:是指已經完成淨戒、應知、應修、應悟、應證一切四諦法。 「不受後有」:是指現在已得解脫,將來不受束縛,不再墮入生死輪迴中遭受果報。 四念處是佛陀自己驗證過的一種內觀禪法,也可以說是佛教最原始的內觀禪法,直接可以通往涅槃。 四念處分為四種念處,我們必須先要瞭解為什麼四念處要分為四種念處,因為這四種念處針對的就是五蘊,並透過身受心法四種念處,就能獲得透視五蘊性質的觀察智慧。 我們千萬不要以為:我聽經已經聽很長一段時間了,功德不就很多了?

佛陀在本經之中教導我們怎樣處理好家庭中的夫妻關係、婆媳關係,從而實現婚姻美滿、家庭穩定。 用大願法師的話說:《玉耶女經》告訴我們的只有六個字:在關係中覺醒。 「當自己對境起煩惱心時,會以《金剛經》經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對治問題。」剃度的十三位法師中,年紀最輕、就讀僧伽大學二年級的常盛法師,語氣輕柔平緩地說著。

大願法師: 慈蓮寺 大願法師拜年

因此他絕對的相信因緣果的道理,便也絕對會持守戒律,絕對不會有破戒、無慚、無愧的行為。 如果他說他還不信因果或不持守戒律者,那他就不能說對佛、法、僧聖戒不疑,當然是未充分的理解佛教了。 那麼為什麼舍利弗與五比丘等聞法悟道的根性與耶舍父子等比較強呢? 那是與過去行為(業)和今生的生活文化背景等都有關係的。 前面有所提到十二緣起是依無明所產生的行(業),而深入印在識中,因此感招後來的名色(身心),所以說現在和過去的業行是有關係的,各人的行為(業)不同,難免就有未來的果不同,也就是業報不同的意思。

其實佛陀時代的印度宗教文化,修禪定是非常盛行的;修行者雖然沒有四禪定的經驗,但必定要有專心的實力才對,並不是用散亂的心就能悟證我見、消滅我見的。 大願法師 大願法師 依本人的經驗,若無法使心專精正思惟,要徹底的瞭解五陰、六入處是不容易的,何況要現觀自證五陰、六入處無我、無我所及生滅法呢? 雖然沒有四禪的定,至少也要有精神專一的境地,否則是無法生起內觀智慧的。 從《阿含經》中可看出佛陀的弟子,有兩種到達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也就是說,有一種的解脫者是經由四禪定的經驗,有一種是沒有四禪定的經驗,直接經由智慧來消滅「我見」等直入四聖果位之中。 「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比丘!

一心嚮往,嚮往著極樂世界,嚮往著阿彌陀佛,不但是菩提心,無上菩提心,所以他真往生了。 真發這種心的人,得有個形象,像是什麼? 這人非常慈悲,這個人沒有自己,念念為別人想,念念希望別人認識極樂世界,認識阿彌陀佛,跟他一樣。 對於這個世間的事情他不放在心上,真正做到隨緣妙用。 作阿惟越致菩薩,那就是成佛,沒成佛也等於成佛了。

若是會有前面所說的問題,是因為自己還沒有肯定,內心還存著懷疑,因此才不前進。 當今修行者對端正法的疏忽,也是和不知端正法的重要一樣。 五陰只是現象界中單純的生命體,人們不知,因此對五陰執取為我或是對五陰中的任何一陰執取為我,因此就會生起煩惱痛苦。

  • 依我的認為,是應該要有二種方式,第一種是依順序而修。
  • 例如有人發願這一生要做大老闆,雖然自己很有才能,但如果缺乏資金,時機等因緣條件配合,事業也不一定能夠成功。
  • 四聖法界:是出世間的大小乘聖人,共有四個層次──聲聞、緣覺(又名獨覺)、菩薩、佛。
  • 你不知道你的法身在哪裡嘛,你來,來到我這個極樂世界,一看,這個就是法身,光明無量、壽命無量。
  • 1998年大願法師恢復重建南嶽五大古剎之一方廣寺,將該座南嶽幽靜的古寺建成供四眾弟子靜修和閉關的殊勝道場。
  • 來自海內外的諸山長老、檀越大德、四眾弟子以及政府官員、嘉賓3萬餘人參加了慶典。
  • 後來他聽到世間自在王如來講經說法,覺悟,知道這些統統都是有為法,是夢幻,有生有滅,不能夠長久,都不是真實。

像釋迦牟尼佛一樣,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能現這個身,應以菩薩身他就現菩薩身。 不是自己想現什麼,眾生的感,這個眾生他希望看到哪一尊佛,看到哪一尊菩薩,你統統能現。 他喜歡什麼法門,你沒有一樣不通,不要學的全通了,不是你學了學通的,不是的,不需要學,自然就通達了。

大願法師: 基本搜尋。試試搜尋”四聖諦”

從以上苦、集、滅中就知道,佛法是由苦談起再分析苦因,最後目的是要滅苦,但我們只知道苦及苦集(因),也知道苦及苦因是能滅除的,也知道苦滅證悟的次第,以及最終的結果,但是只有知道事實上還滅不了苦。 如果不知道滅苦的方法,當然就難正確的力行,結果也只是知道而已,苦還是存在的,所以實踐是很重要的。 一位修行者,必須要瞭解斷幾分無明就增長幾分的智慧,滅除幾分的煩惱結,都要一清二楚,才不會在修行中盲修瞎鍊,演變未證悟說證悟,未解脫說解脫,落入犯大妄語戒。

  • 若是一位真的認知修行的利益者,會有一種不可失去此因緣的欲求增進力,因此他不可能只是知道而不去力行的現象。
  • 因為涅槃是一種清醒狀態的覺知,並非是一種無感無覺的定境。
  • 只有解脫了分段生死,出離六道,但是還有變易生死。
  • 知道光是從過去學來的經驗,現在才知道這是光,也就是說知道光已經有經過判斷的作用了,但是識是未經想像、思考、推理、判斷之前單純的覺察,單純反應。
  • 因此可以說從哪一個念處入門,都可以使身、受、心、法連接到達解脫。

如果一位四念處禪修者,對專注與正念分不清它的修法與功能,那雖然他很精進,但不能使正念和專注平衡同步的培養,就失去了這兩者之間的功能,如果其中一個比較強而疏忽另一個,在精進中就會失去正念與專注的平衡,那麼四念處禪修也就不能夠有所成就了。 因為專注和正念二種的功能畢竟是不同的。 在四念處禪修中,它們必須平衡並力的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四念處禪修才能有所成就,失去其中一個就不可能完成正念、正智通往解脫之道。 「完成自證涅槃」,就是要完成從過去充滿著邪見、貪瞋癡中解脫出來,到達自證涅槃,徹底斷除煩惱痛苦的生死流轉輪迴大苦集。 只有透過修四念處,完成八正道,而由隨順觀,並如實知見欲貪之過患,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做到如實知五陰無常、苦、無我,面對六根觸六塵境而心不隨境轉,完成於五陰不樂、不讚、不取、不著、心解脫,自覺涅槃。 涅槃是永遠安寧,無有憂、悲、惱、苦。

大願法師: 大願法師:怎樣才能夠修行不退轉呢?

但是,聖嚴師父也說:「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所以,如同菩薩的「四弘誓願」,眾生無邊故,願也無窮。 如果不在生活之中提升品質,讓自己的身語意三業清淨,你對佛法的修持是容易退轉的。 因為你沒有了解到真正的佛法,只是學會了在形式上、儀軌上、表面上去做功夫。 而且這個形式和表面功夫就把你捆住,就讓你生煩惱了,所以就有對立,就有衝突,就容易退轉。 由於常心法師較為年長,各方面的適應也較為辛苦,不過,當面對挫折時,他就會想起師父的話:知慚愧、常懺悔、常感恩來勉勵自己;起煩惱時,就用拜佛和念佛的方法來調伏自己。

大願法師

五陰(蘊)法門是以「心理」為中心開示「有情事」。 《雜阿含經》共有一三四四四經,單五陰誦就有一一五七八經,佔全《雜阿含經》的百分之八十六。 由此可見佛陀對五蘊的重視,因此佛陀才常常開示五陰法門。 那麼瞭解苦聖諦的意思以後,就要更進一步的苦觀,有了苦觀才會生起強烈不退志的出離心。 依此求出離心的善欲想法,就想進道上昇,因此進一步的思惟苦集之因,然後修正觀五陰,體驗自證苦集之因。

大願法師: 聖諦要義 – 大願法師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