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清靜經詳盡懶人包

天為陽氣,地為陰氣,而天地,何由大道之生也? 靜極一動而生陽,陽氣上浮以為天,在人為玄關。 太上老君清靜經 故天開於子,地闢於丑。 《道教義樞》:「慧心明鑑,謂之清;智體無疵,故稱淨。《本際經》云:無染無穢,是名清淨」。 世上會背誦《道德經》的人很多,但世上理解《道德經》的人很少。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關鍵在”習”,也就是要不斷地體會這個道。

太上老君清靜經

如果棄惡向善,進修性命真常之道,一旦了悟大道的原理及事實,修之不輟,在不知不覺中,自會有成,以達於常清常靜有至樂而再無苦難的真常境界。 (一)把-兩旁之「八」,併入這個 通天徹地的直心「-」之中,而成直立之一成為沒有分別心之道心。 所謂「一心一德」是也。 一國之中,奸人作亂,則一國不寧。 太上老君清靜經 一家之中,壞人鬧事,則一家憂傷。 一心之中,妄想叢生,則神氣荒蕪而為害身心。

太上老君清靜經: 太上老君清静心经内容简介

念頭從心發,連心都沒有了,念從何生。 形生於心,形都沒有了,心又從何而生。 天地日月、星辰山河都沒有了,則身生於何處。 唯見於空,以外而言,乃是虛空;以內而言,乃是真空,真空者,自身之玄關。 臨濟禪師云「真佛無形,真性無體,真法無相」,皆以忘形守道為妙;因一旦陽氣將盡,四大分馳,一點靈性,永墮沉淪。 神居北海以清靜之功,則身中天氣悉歸之,而身外之天氣以隨之;神居南山以清靜之功,則身中地氣悉歸之,而身外之地氣以隨之。

(31)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德,是道所表現出來的,通於道。 經雲:“道之在我即為德。 ”德的體性特徵都同於道,道無形無象,含而不露,空虛而無跡象,卻無所不有,無所不在,無所不為,無所不成。 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卻不自恃、自彰。 這種特徵表現在人身上,就叫“上德”。 上德和常德一樣,是內在的、實質的、無形的、自然的,而不是外在的、表面的、形式上的東西。

太上老君清靜經: 太上老君清靜心經

”不有指不為已有,也是指無名之意。 萬物,指世間萬事萬物。 此句言大道自生萬事萬物而不為已有的博大胸懷和無私。 《太上老君説常清靜經》僅四百零一字。 是道教煉養術重要資料之一。 《清靜經》正文起首一句就是“大道無形”而定了全經格調。

太上老君清靜經

現在的人們,因都迷失本性,不講真理,故此你爭我奪,把世界擾了個亂七八糟。 我呆叟真有點看不下去。 所以重將老子救世的苦心說出來,好讓大家行持。 如若能夠用那真的常理,來應付萬事萬物,自然能合乎中道。

太上老君清靜經: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简介

见者岂此其所以为阴符欤? 然则人生安用此书为也。 唐永徽五年尝敕禇遂良写一百二十卷,不知果然否? 太上老君清靜經 近世大儒亦加品题则事之不可晓者。 ”从以上所列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悉滅。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此章明言眾生不能得道之緣由,是由於妄念之起,貪求身外有形之萬物,不管得到與否,皆是大傷神氣損我靈寶,以致流浪生死,常沈苦海濁辱之中,受苦受難。

太上老君清靜經: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开经玄蕴咒

實腹並不是吃東西,而是氣歸丹田。 志是欲望的強烈表現,所以要弱志強骨。 這一段囉囉嗦嗦說了一大堆比喻,可能古人一聽就懂,但我們是越聽越糊塗,小雅撇開原文,用自己的話解釋大家可能更容易明白。 所謂內觀就是要明白事物(這兒指人自身)的內在道理,而這個觀察必須要有神助,這個神當然不是天上的神仙,而是人身內心自有的神明。 這一段有一系列名詞的解釋,這些解釋一定要反復體會才能理解,而且這一段比黃帝內經的解釋更為詳細具體。

太上老君清靜經

像華嚴經裡的善財童子,他見性以後,去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就是廣學多聞,證悟自己本有的真心,以增加修辦能力。 4、慾既不生,即是真靜:慾念既然不生,則人慾淨盡,天理流行,人心與天心契合,這是真靜、天人合一的境界,可以與道合一,歸根復命也。 太上老君清靜經 因為空是虛無、廣大、無有邊際、究竟圓滿、涅槃寂靜、恆常清靜,是道的本體也。

(二)「洞神部 玉訣類 太上老君清靜經 是字號」的無名氏注本,載有太極真人向唐 太上老君清靜經 同昌公主傳授五戒、十善、六齋、三會、五臘、五忌之法,並誡其當奉持《清靜經》之事。 注中亦記唐時靈驗故事,以宣揚此經的神應。 可見此經在唐時已普遍流傳。 (54)正一真人曰:正,即真。 心是南方太陽之象,原處北方。

道教稱太上老君西遊崑崙山之時,為西王母說《常清靜經》,經仙人轉傳傳授,葛玄筆錄而傳世。 (56)神升上界,朝拜高真:神,即心,道典雲,聰明正直謂之神,陰陽不測謂之聖。 故云心靈則道降,道降則神靈,神靈則聖。 (上界,三界之上,三清之境大羅天)。 上元上應玉清始炁所化,號天寶君,理玉清聖境清微天,總一十二部聖行之經,為洞真教主,下於人身中為上丹田。

太上老君清靜經: 太上清淨經

  • 日月,指日月星辰及世间万物。
  • 關於三焦很難定其五行,因為三焦是指上、中、下三焦,對應肺肝腎心脾五臟,上焦有心肺二髒,中焦有脾肝二髒,下焦有腎。
  • 其經文的意義,包含道教的道,佛教的三業、三界説法以及儒家的道德説,但其基本思想仍為老子道的本體論與人生論。
  • 事情雖屬複雜, 但不外乎「得失」二字。
  • 金木水火土異物,自然相假,眾相寄託,共成一身。
  • 以及耶穌的博愛,替眾生贖罪, 並說:「世上的人們,有一人的德不明,就是我的德不明」。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