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后宮9大伏位

民國五十八年二月再行整修,竣工同時成立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慈后宮管理委員會。 天上聖母是天后宮的主祀神,「主祀神」亦稱「主神」,是寺廟主要奉祀的神明,坐鎮於大殿中央,是寺廟內眾神明的「戶長」。 神龕內有大媽、二媽、三媽,拜殿內有湄洲媽袓等四尊神像,通稱「媽袓」,道教尊稱為「輔斗元君」,由於分祀的來源迴異,乃有地區性的稱謂,如由甫田分祀者稱為「湄洲媽」;同安分祀者稱為「銀同媽」;泉州分祀者稱為「溫陵媽」。

去年(2020)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北港朝天宮取消媽祖遶境活動,今年疫情趨緩,北港朝天宮恢復遶境活動及藝閣遊行,不過各陣頭人員需戴口罩、量體溫並採實名制,廟方也會配合政府防疫政策調整,全力做好防疫。 而參加單位需採實名制,並提供人員名單與參加天數,所有人員需戴口罩。 近年來,在政府相關單位大力輔導協助之下,每年舉辦的「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已從民間信仰蛻變為名列全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更讓台灣成為全世界媽祖信仰的重鎮,成功打出國際知名度。 每年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的日子並不固定,都是在當年的元宵節由鎮瀾宮董事長擲筊決定進香出發的日期與時辰。 在整個九天八夜的遶境活動中,依照傳統舉行獻敬禮儀,分別有筊筶、豎旗、祈安、上轎、起駕、駐駕、祈福、祝壽、回駕、安座等十個主要的典禮,每一項典禮都按照既定的程序、地點及時間虔誠行禮。 媽祖是海上的守護神,也是台灣民間普遍信奉的神明,有句俗諺說「三月瘋媽祖」,指農曆三月民間忙於媽祖誕辰(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的各項廟會慶典活動。

奉后宮: 台北|R東日本大飯店台北:高質感日系飯店推薦,超強奢華早餐牛排吃到飽!

但雙方對「笨港毀滅論」爭論的點不太一樣,新港認為自己是古笨港天后宮的精神繼承者,北港方面並不在意開台與否,而是笨港發展史的真相。 對於「笨港毀滅論」是否真實存在,北港與新港都有各自的文獻與文物佐證,各家學者也都有各自的研究看法,時至今日,「笨港毀滅論」仍是一個「各自表述」的狀態。 此外行天宮也將在 1 月中周末舉行兩場『書法名家揮毫』春聯活動,特別是喜歡手寫春聯溫度,或是因去年活動取消而抱憾的朋友,不妨可以到現場排隊一探究竟。 林默終生未嫁,二十八歲得道飛昇,莆田居民感念而加以祭祀,靈顯事跡屢現,尤以海上護航為最。 沿海地區以討海為生,崇敬海神,媽祖信仰由是而興,自福建一帶擴散,歷代朝廷屢加褒揚敕封,逐步形成媽祖奉祀榮景。 且笨港毀滅論為民國50年代間才突然冒出,若新港為本港正統應早在民國50年代前即有史料考證,且笨港若真的毀滅時統治者也應要有史料記載(笨港為台南以北最大城市之一),若依格式不符且疑點百出的景端碑單獨闡述如此重大之台灣史,可謂不符歷史精神,恐無法服眾。

追媽祖的過程中有些信眾難免出現雙腳痠痛、起水泡,或是要曬太陽跟淋雨,讓人產生放棄念頭。 奉后宮 目前還不會進行人數管制,信眾若想參加遶境或隨香活動也不需事先報名。 不過新港奉天宮董事會秘書李冠儀表示,若有任何疫情消息,廟方將比照CDC指揮中心公布之公眾集會因應指引相關規定辦理。 製作藝閣繁瑣的程序和傳統工藝,讓傳承出現困難,製作藝閣的老師傅也成了文化瑰寶。 藝閣遊行活動由農曆3月19日下午開始持續至農曆3月23日媽祖生日當天。

奉后宮: 北港朝天宮:不跨縣市有「藝思」

昭和元年信徒蔡吉六發起重建,民國37年蔡文賓等信徒以保存古樸面貌為整修重點,籌款重建為現今廟宇。 天后宮之外牆由土埆做成,外加以粉刷,現況牆厚達68公分。 清道光年間的整修「以石易木」,至今一百四十餘年。

奉后宮

乾隆年間,乾隆帝命畫師以中國古代后妃美德為範,繪製《宮訓圖》十二幅,每幅圖配贊四言十二句,每年臘月二十六日,在東、西六宮張掛春聯、門神的同時,《宮訓圖》也被張掛起來,正殿西牆掛《宮訓圖》,東牆掛《宮訓詩》,以誡后妃永遠效法。 可視為漁村媽祖緣起的特色, 雖然並不是所有漁村的媽祖都是屬於此一類型。 其實更寬廣地來看, 除了第三類型,上述諸類型皆蘊含著媽祖隨先民飄洋過海之「海的意象」, 奉后宮 套一句台語說是曾「過鹹水」。

奉后宮: 財團法人台灣省嘉義市天后宮

自縣內分香者主要是從歷史悠久、創建於乾隆38年(1773)的角宿天后宮分香, 天后宮舊稱龍角寺, 俗稱角宿廟, 其主神媽祖於清朝時期稱為「南路媽」, 祭祀範圍很廣。 本縣阿蓮鄉埤仔尾崗后宮、岡山鎮前峰仔惠峰宮、橋頭鄉頂鹹田天月宮、仁武鄉公館聖松宮、大樹鄉嶺口慈仙宮、旗山鎮大林天后宮、內門鄉龍潭天后宮及中埔龍角寺等八個媽祖廟, 皆由角宿龍角寺分香。 由縣內媽祖廟分香者, 只有兩個媽祖廟非自角宿天后宮分香, 即永安鄉新厝仔永安宮係自下茄萣金鑾宮分香, 與彌陀鄉下鹽埕清和宮係自同鄉內彌陀彌壽宮分香。

奉后宮

這五個例子當中, 有三個是族姓私佛, 即第二例、第三例與第 例。 另外, 7.鳳山市大廟口雙慈亭的媽祖是由泉州奉祀來台, 但每三年進香一次卻是例往台南市大天后宮進香; 8.鳳山市一甲美泰宮往昔例往北港朝天宮進香, 後來不知何故, 查出神像的來源是福建惠安, 因此從民國八十一年起改去惠安烏石宮進香。 合計, 共有八座媽祖廟與中國大陸媽祖廟有淵源關係, 除了第 1例與第 6例之外, 其淵源大多可溯自移民之初。 (三)島內媽祖廟分香:分香又稱分靈或分燈或分身, 也是神明香火緣起的重要典型。 高雄縣媽祖廟媽祖的香火源自島內他處媽祖廟的例子共有19個, 其中由縣外其他媽祖廟分香而來的有 9個, 自縣內分香者有10個。

奉后宮: 台北畫刊推薦

寺廟建築,包括木雕、石雕、彩繪皆出自於名匠之手,三川殿為天后宮集藝術精華之所在,不論石雕、刺花、彩繪等,均為當代全臺一流大師傑作。 正殿清朝皇帝和文武官員的匾額、古代碑記,和祖廟贈與的大靈符、聖母寶璽,為絕無僅有的文物,自從大陸湄洲祖廟毀於文革後,奉祀於鹿港天后宮之湄洲開基媽祖神像和相關民俗文化等數千件器物,已成為珍貴的歷史瑰寶。 歲次甲子年民國七十二年九月改選產生第二屆法人,增購廟後土地,同年十二月吉日重建動土奠基,興工作業至七十八年六月中固體完成國九月十四日,農八月十五日吉時聖像臨時入火安座。 旋於七十九年奉玉三媽旨懿改選於八十年六月十五日產生第三屆董監事會執行建宮事務,全體團結,奉獻犧牲,積極籌措逐步發包外部剪粘、人物皆用跤趾燒,牆壁貼丁字磚內部神房結網一色木彫、畫樑彫棟、按金彩色、巍峨莊嚴、富麗堂皇。 旋於民國八十七年十月間改選第四屆董監事會執行宮務興建太歲殿、四季平安斗、會議廳、香客接待室、餐廳、臨時牌樓等工程,於九十年一月二十九日完成,於同年四月十五日臨時牌樓完成,續後極需購地擴建廟埕,仍希眾善信大德共同完成盛事也。 全台總計11座宮廟參加空中遶境,分別為大甲鎮瀾宮、新港奉天宮、麥寮拱範宮、淡水福佑宮、北投慈后宮、艋舺啟天宮、花蓮港天宮、蘆竹慈母宮、新港奉天宮金虎爺總會、昊天宗成功媽祖會、台北聖興天后宮等。

他也鼓勵系上學生體驗台灣這項民俗活動,希望學生身體力行去理解,為什麼這麼多民眾要參與遶境,「有人為了孩子許願、有人為了生病的家人,大家都是為了別人而不是為了自己」。 前面介紹的四家宮廟遶境以陸上步行為主,其中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行程,是臺灣地區媽祖遶境活動中傳統陣頭規模最大、自發性參加人數最多的宗教活動。 奉后宮 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則為全臺各媽祖進香遶境活動中,徒步距離最遠的行程,加上沒有固定期程和路線,沿途充滿挑戰與驚奇。

這次整修後將大殿前庭墊高三呎,並在前後殿間加建拜亭相連,整建後的木雕是出自於當時名家陳玉峰的彩繪。 而屋頂的剪黏等藝術裝飾也為古廟增添了奪目的光彩。 奉后宮 民國十五年(1926年),信徒蔡吉六自唐山購入紅磚、石材、木料,重建天后宮為兩殿兩護式,並奠定今日旗后天后宮的外觀,是天后宮第二次的大規模整建。

奉后宮

自從劉枝萬先生的《南投縣風俗志宗教篇稿》 ,才開了縣市範圍寺廟調查之先河。 另外, 雖然有像《南瀛古廟誌》(涂順從 1994)、《台北市志卷四社會志宗教篇》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1976)這樣的縣市寺廟專書, 不過敘述的對象並非全縣的廟宇, 有的僅敘述主要的寺與廟(如台北市), 有的僅敘述古廟(如台南縣)。 在高雄縣的地方公廟當中, 以王爺廟最多共89座, 媽祖廟次之共65座。 但是因王爺的種類與姓氏不一, 以單一神靈而論, 以媽祖為主神的廟宇可說最多(林美容 1996a), 媽祖廟可說是高雄縣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公廟。

迎神或請神的活動是到外地或層級較高(註三)的廟宇, 去請其神明到境內來當「客神」, 參與巡境, 接受信徒的奉拜。 高雄縣的媽祖廟常有這種請神的活動, 而且大部份是請媽祖, 而絕少請其他的神。 反過來, 縣內有些媽祖廟由於層級較高, 其主神媽祖, 常常成為鄰近較低層級之地方公廟請神的對象, 如鳳山市大廟口雙慈亭、燕巢鄉角宿天后宮等。 去請神的廟宇與被請神的廟宇之間, 不一定有儀式上香火的傳承關係, 而且通常是沒有。 高雄縣地方公廟的調查, 可說是目前唯一以地方庄社或社區為單位所做的縣市範圍內全部寺廟的調查, 每一地方公廟均清楚的敘述其祭祀範圍, 或是核心的基本的信眾的居住範圍, 對公廟所屬庄社的總戶數、總鄰數、總人口數及居民的主要姓氏、主要祖籍等基本資料均有敘述。

類型登錄等級:民俗評定時間2010年8月23日詳細登錄資料奉天宮的上元遶境活動新港廟方宣稱可追溯至古笨港天后宮時期,至少有230年以上的歷史,自清代以降從未中斷。 較正式的記載是1797年後,為了感念古笨港南堡十八莊民重建奉天宮的恩情,開始進行上元出巡十八莊的活動。 該廟會於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當天依例舉行遶境活動,其出巡範圍為新港鄉市區四村。 出巡時隊伍最前方的「鑾駕旗」為1922年新港街四保所捐贈,為新港奉天宮的重要文物之一。 1917年,為慶祝台中車站落成並祈福,臺中樂成宮與臺中萬春宮主辦名為「五媽會」的共同祭祀活動,並邀請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彰化南瑤宮、鹿港天后宮、梧棲朝元宮等五間媽祖廟參與,因兩間主辦及五間參與皆為媽祖廟,故也稱為「七媽會」。

其石柱部分所使用的材料有泉州白、花崗石、砂岩等不同材質。 石柱除屬砂岩之方柱風化情形較明顯外,大致保存完整。 前殿、正殿的龍柱,都是單龍雕刻,已有百年歷史。 前殿龍虎門的石枕,為樸實的長方形,正殿中央神桌間的三角石香爐,為客家特有的文物。 天后宮的古匾有清嘉慶10年的「恩庇水陸」、清咸豐8年的「慈航普濟」、及清光緒年間的「與天同功」。

而團隊接下來也預計會在 12/19 於台南地區發放春聯;此外若其他縣市朋友想了解後續是否還有相關發送資訊,建議可以隨時上北港媽祖文化推廣工作隊官方粉絲專頁查看最新消息。 2017年7月14日至16日間則由臺中市政府與鹿港天后宮外之六間廟共同發起舉辦「台中百年媽祖會」,六廟之媽祖依照百年前座次駐駕於台灣體大體操館前行宮,鹿港天后宮之位置則空下。 期間並伴隨誦經祭祀、祈安遶境、文化嘉年華等活動,其中遶境係由行宮出發,行經萬春宮、台中火車站等地,約於中午抵達樂成宮,下午再由樂成宮出發返駕行宮;文化嘉年華則包含展覽、市集、戲劇及陣頭表演、媽祖電影放映等。 新港奉天宮是臺灣一座媽祖廟,位於嘉義縣新港鄉新民路53號,座落於新民路與中山路口,坐北朝南略為偏西,為嘉義縣縣定古蹟,主要奉祀天上聖母。 更變為寺廟用地,準備以後興建大媽祖廟,以供信徒頂禮膜拜,民國六十八年七月三日,聖母指示此地,地理好、地屬龍穴,興建大廟,地靈人傑,社里平安,冀望委員信徒合同一心,全力合作,順天行事。

奉后宮: 文化部

和前述「海的意象」一樣, 這也不是獨於媽祖信仰為然。 (四)聯庄廟:聯庄廟是指數庄社聯合共建共祀的公廟。 高雄縣有田寮鄉大崙頂聖母宮與彌陀鄉鹽埕過港安樂宮, 這兩座媽祖廟屬聯庄廟的性質。 一九九一年九月起迄一九九二年十月止, 本人先後在四位研究助理、九位台大社會系學生及兩位當地中學老師的協助下, 調查了高雄縣 392間地方公廟。 這是為了「高雄縣文獻叢書」的編纂, 本人負責《高雄縣民間信仰》一書所展開的調查。 •民國55年(西元1966年)將前殿改建落成,主祀天上聖母,副祀五穀先帝、土地公、土地婆,配祀落鼻清水祖師,部分寄祀有已經解散,清風社奉祀的西秦王爺。

  • 去年底縣市長選舉後,各縣市政府人事組織都有調整,為幫助執政團隊凝聚共識,不少縣市政府已陸續舉辦首長共識營。
  • 近年來,在政府相關單位大力輔導協助之下,每年舉辦的「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已從民間信仰蛻變為名列全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更讓台灣成為全世界媽祖信仰的重鎮,成功打出國際知名度。
  • (三)島內媽祖廟分香:分香又稱分靈或分燈或分身, 也是神明香火緣起的重要典型。
  • 有的則是居民因緣際會得別處媽祖的靈佑庇蔭, 進而成為庄頭公祀。
  • 這六種類型並不互斥, 也就是說, 不排除一個廟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類型的緣起傳說之可能。

(圖/記者黃彥昇攝)北港朝天宮與新港奉天宮之間相距不過6公里,但雙方的管理階層往來卻不甚熱絡,僅有少數幾次在公開場合見面,而這次的「碧水寺掛布條事件」只是一個火花,背後是延續了數十年的笨港天后宮正統之爭。 為何北港目前以農曆3月19、20這兩天的迎媽祖最為盛大? 在日治初期遶境規模較小的農曆3月19日活動應承襲自清代北港媽祖至臺南大天后宮作客,回鑾後遶境祈安植福。 在1915年北港朝天宮與臺南大天后宮出現磨擦之後,導致兩廟交流中斷,仍維持農曆3月19日規模較小的遶境活動。 1912年廟宇重修落成後舉行建醮大祭,地方官員與仕紳體驗到媽祖祭典對地方經濟帶來的效果,於1915年、1916年左右定下正月15日至17日舉行三天遶境活動之慣例。 台灣的廟宇資料雖然很多(林美容 1991a), 但是很少在縣市這個層次加以全面調查的調查資料。

奉后宮: 活動新訊

(二)先民攜來:其實族姓私佛也是先民攜來, 因此, 這一類型專指無特定族姓淵源之媽祖的緣起。 最鮮明的例子是鳳山市五甲龍成宮, 五甲先祖來自福建漳州漳浦縣沿海一帶, 因恐風波險阻, 人人攜帶湄洲媽祖香火, 果然安抵五甲。 另外, 岡山鎮下庄仔聖母宮的主神是五位異姓先民攜來, 雖與單一的族姓無關, 也顯示雜姓村的情形在開發之初亦不乏其例, 只是這樣的情形顯然比同姓聚居的情形要少多了。 以下先將高雄縣媽祖廟的調查資料用表列的方式呈現出來(見表一)。 高雄縣27個鄉鎮中, 除了桃源鄉、三民鄉、茂林鄉三個山地鄉及美濃鎮這個客家鎮(註一)之外, 所調查的二十三個鄉鎮中, 只有湖內鄉、大社鄉、鳥松鄉沒有媽祖廟。 •台灣光復後,地主辜斌甫先生,深感聖母神威之英靈,願將其北投鎮清江里田寮中廳一間房間及土地北投段四二二地號258餘坪,虔誠奉獻聖母建廟基地,其德可嘉,於是鎮民爰立石碑永垂留念(民國46年)。

奉后宮

現今新港廟方單方面宣稱1622年(天啟二年),船戶劉定國為祈求新船平安橫渡台灣海峽,至湄洲媽祖祖廟請求媽祖神像,供奉於船上,船隻行至笨港(今雲林縣北港鎮及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一帶),神示永駐此地。 海商顏思齊率民來台墾拓笨港,十寨居民輪流奉祀聖像。 奉后宮 先民稱之「湄洲伍媽」、「船仔媽」,又因為笨港為台灣島最早開墾的地區,故又稱「開臺媽祖」。

奉后宮: 奉后宮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