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 地理7大分析

對於108課綱地理課程,我覺得與舊課綱相較起來,在考題方面,比起之前,因為強調素養與跨科考題而增加了許多的靈活度,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雖然在寫題目時需要花上更多的思考與時間,不過我認為這些思考,能夠訓練學生整合各個章節內容的能力,使得提升吸收課程的完整度。 加深加廣選修之課程名稱、學分數與課程綱要由教育部研訂第二外國語文,包含未列於上表的第二外國語文課程。 校訂必修以通識、知識應用或校本特色課程為原則,不得為部定必修課程之重複或加強。

自主行動:個人是學習的主體,學習者應選擇適當的學習方式,進行系統思考以解決問題,並具備創造力與行動力。 步驟三:選擇Google 地圖的衛星影像模式,想像自己飛行在你生長的縣(市)範圍上空,尋找奇特的地表樣貌,找到影像並截圖後,嘗試找出該圖形的實際名稱和用途,寫下說明選擇的理由和探索的結果。 步驟一:請選擇適合的交通方式,規劃你家到學校的最佳路徑,將Google 地圖規劃的結果截圖, 與你平常上學的路線做比較,分析優劣與造成兩者差異的原因,並分享你使用Google 地圖做「空間查詢」和「規劃路線」的心得,書寫在圖框下方欄位。 後來,我翻了舊課綱的地理課本,想不到竟然和現在的內容大同小異,也許地理本身就是這麼一個前衛的科目吧!

在108課綱中,學習歷程檔案成為每一個科目都要製作的部分,那泰宇配合課本章節,設計了難易度適中的探索活動,幫助學生可以產出巨人個人特色的學習歷程檔案。 其實我並不討厭多元學習,反而多元的課程內容互相闡發、運用,會讓我真正的體驗到學有所用,但由於我們長期追求滿分的習慣,以及大多數人對於考題的認知並未隨著制度而改變,相關的配套措施應該需要長遠規劃,和時間的淬鍊,才有機會讓多元真正實踐在學生們的身上。 我們是一群就讀嘉義女中,並自許成為富有社會情懷的學生們,於108年成立了一個人數不到二十人的討論小組,由一名高二同學和十四名高一同學組成,針對台灣大小事一起進行深度了解和討論。 近期恰巧正在討論以學生角度出發的108課綱,又看到貴刊在徵稿關於108課綱的地理教學現場回饋,就決定鼓起勇氣主動給於學生們想法,讓貴刊參考看看。 編按:會刊因為想了解 108 課綱上路以來,全台國高中地理科教師在教學現場的觀察,而在年初徵文。

108課綱 地理: 法律地位

步驟四:進入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在首頁選擇你家所在的區域,再利用左側選單的「空間查詢」或直接使用滑鼠游標找到你家,將疊圖結果截圖下來,轉貼到作業單上。 並參考臺灣堡圖的圖例,比對你家附近的土地利用情形,敘述你家近百年來的環境變遷及你的心得。 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舊稱「單科高中」,提供特定學科領域為主課程,協助學習性向明顯之學生持續開發潛能,奠定特定學科知能拓展與深化之基礎。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舊稱「高中」,提供一般科目課程,協助學生試探不同學科的性向,著重培養通識能力,奠定學術預備基礎。 1940年(民國29年),為因應第二次世界大戰所需,教育部修正發布〈中學課程標準〉。

課綱爭議最大者為歷史科,由於其經常涉及政治意識形態,因此造成持有不同價值觀的族群對立。 部分反課綱的高中生更密集到教育部抗議,於2015年(民國104年)7月23日深夜還發生學生夜襲教育部,衝進部長室,警方逮捕學生記者33人事件。 而108課綱實施後,有網路傳聞「新課綱出來了,完全去中國化,從商朝到隋唐只剩下短短四頁….疫情迫在眉睫,乘此時機趕緊推出新課綱,就沒人會去注意討論」,隨後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證實為錯誤訊息。 具備自我文化認同的信念,並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積極關心全球議題及國際情勢,且能順應時代脈動與社會需要,發展國際理解、多元文化價值觀與世界和平的胸懷。 核心素養依照學生個體身心發展狀況,各教育階段定有不同核心素養之具體內涵。 主要應用於國民小學、國民中學、高級中等學校的一般領域/科目;技術型、綜合型、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則依其專業特性及群科特性進行發展,彈性納入與整合核心素養。

108課綱 地理

城市探索課程有趣親切(因為是探索嘉義),具有挑戰性,但又多元,是我一個禮拜裡最期待的課程。 對我來說除了幫助學校熟悉課程,我自己也學了很多,感覺更像道地的嘉義人了,這大概是我最羨慕學妹們的課程了吧。 在上學期的地理課程中,對我來說因為108課綱而以前課綱不同的就是多了素養題吧。 在大大小小的考試中,地理考卷中的題目很長,還有跨科目的和歷史跟公民結合,在每個題組最後都會多了幾題手寫題,讓我們發表自己的看法。 我遇到了一位很好的地理老師,上課很認真之外,每張平常考卷他也會一張一張收回去改,再看看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會在課堂上和我們討論。 對我這樣不太喜歡地理的人,在老師的細心指導下,或許能喜歡上地理,讓自己的地理成績能提升。

108課綱 地理: 地理2

金車文教基金會曾清芸總幹事分析,新課綱很多課程時數減少,但教學內容仍無法對應到目前包山包海的考試制度,老師的壓力大。 教育部長潘文忠坦言,108課綱課程的規劃確實有太多細節、配套,除了調整師資人力結構、公布實施偏遠地區學校發展條例,也因應新課綱的科技領域,前瞻計畫也投入100億於校園的智慧化中。 他說,當然政府還得更加努力,不僅讓孩子有更好的環境,也要讓這群熱血投入教育的夥伴們有更好的支援。

中華民國教育部於1912年(民國元年)發布〈普通教育暫行辦法〉,並依此制定〈普通教育暫行課程標準〉,為民國史上第一份課程標準。 1913年(民國2年),教育部發布〈師範學校課程標準〉、〈中學校課程標準〉、〈高等師範學校課程標準〉。 1923年(民國12年),新學制課程標準起草委員會訂定小學、初中各科綱要,及高中課程總綱,發布〈新學制課程標準綱要〉。 1929年(民國18年),教育部發布〈小學課程暫行標準〉、〈中學課程暫行標準〉、〈幼稚園暫行課程標準〉。 1932年(民國21年),教育部正式發布〈小學課程標準〉、〈中學課程標準〉、〈幼稚園課程標準〉。 1936年(民國25年),教育部發布〈修正中學課程標準〉,教學時數減為每週三十一小時;同時發布〈修正小學課程標準〉,採合科課程型式,減少教學時數,自四年級起加授珠算;及〈修正幼稚園課程標準〉。

  • 在大大小小的考試中,地理考卷中的題目很長,還有跨科目的和歷史跟公民結合,在每個題組最後都會多了幾題手寫題,讓我們發表自己的看法。
  • 城市探索課程有趣親切(因為是探索嘉義),具有挑戰性,但又多元,是我一個禮拜裡最期待的課程。
  • 師生可以選擇學校使用的教科書版本,依據教科書章節與上課進度,快速找到平臺上對應的各式學習資源來運用。
  • 校訂必修以通識、知識應用或校本特色課程為原則,不得為部定必修課程之重複或加強。

令小編又驚又喜的是,有嘉義女中的學生率先私訊到會刊粉專,詢問是否能從學生的角度分享。 之後便收到由一群嘉女高一和高二(現在是高二和高三)同學們組成的討論小組寫成的文章。 小編發現同學們的觀察非常細膩,決定盡量不調整內文,原汁原味呈現給讀者們!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舊稱「高職」,提供一般科目、專業科目及實習科目課程,協助學生培養專業實務技能,奠定生涯發展基礎並提升就業力。

108課綱 地理: 地理3

跳脫國中讓我們廣泛的認識世界各地的自然人文特色,高中課本似乎更著重於工具、方法及概括的根本,感覺學到的不是以往的知識,而是能力,讓我有點驚訝,不過仔細想想,也許是因應新課綱所做出的調整,讓學習不再只是背書。 那關於地理跨科素養題,融合了歷史及公民的概念,強調學生跨領域整合能力的運用,雖感覺提升了難度,但有助於加強多方面思考,不過也很有可能不利於單科觀念強的學生,所以整體上108課綱還擁有許多其他很大的變數。 就剛結束一學期的課程來看,學校的確安排了許多多元選修課程,其中較深刻的是跨界閱讀,我們上台表達的能力一學期下來有了很大的進步;另外一個是城市探索,講求真正外出實地探訪,對於了解自身地理環境有很大的幫助。 不過在上主科時,新課綱雖希望學生能自主討論並思考,但在時間壓迫之下,大部分的老師們其實還是以進度為主,段考考題目前也還需一段時間慢慢調整。 突如其來的 108 課綱,對於臺灣的教育方面來說是個相當大的改變。

我認為以艱深的知識和生澀的數字組成的一道題目,並不會讓生活中的素養與地理有太多的交接。 如果可以讓一個學生以所學的知識當基礎,再加上親眼所看到的,雙腳親自踏訪的經驗去回答一道題目,不但能讓這道題變得較活潑有趣,也更能使考卷凸顯素養所在。 108課綱實施後,根據金車文教基金會調查顯示,僅有兩成教師表示全面準備就位,但也有四成教師認為新課綱對學生有幫助。

108課綱 地理

而身為 108 課綱制度下的「第一屆」高一生,我覺得全人教育的精神是好的,培養我們學生能夠更加自動自發的探索問題,並且有效的互相溝通討論,不僅可以自主思考以尋求問題的解答,也能夠與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 但我想實際操作上還是挺有困難度的,這是個沒有前例的全新理念,且在實行後出來的成果也只是個未知數,過程中所做出的變革像是課程安排、上課方式、命題面向等等都擁有許多與往年完全不同的地方,對於老師及學生,甚至是家長,都是個非常大的挑戰。 搭配108課綱的大學考招新制於2022年(民國111年)正式實施,也引發不少爭議。 台大校方則呼籲政府應立即啟動112考招新制精進研議,審慎檢視學測國英數綁分科測驗的合理性,重視採計數乙考科的校系需求,在有效評量學習完整性暨避免一試定終身之考量下,應及早討論分科測驗加考國英數乙事宜。 1945年(民國3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民政府開始對臺灣行使統治權,臺灣地區改採中華民國各級學校課程標準製作教科書。 1948年(民國37年),教育部發布〈小學課程第二次修訂標準〉,旨在增加公民訓練。

而現行的制度下強調”適性揚才”,希望學生可以專注於自己興趣和專長的科目,但又期待學生可以多元化,跨逐不同領域,這不免讓學生不知所措。 此外,新課綱要求的學習歷程檔案和銜接大學的推甄面試能力,也能在這張地圖中找到自己的出路,讓教與學更具有系統性。 它能整合各冊的課程內容,從而協助師生明白課程架構,以及學生可從中習得的能力,用以因應新式大考的目標。 協助老師理解108地理新課綱的內涵與關鍵重點,並清楚掌握108課綱究竟調整了哪些內容? 以及與目前教育差別在哪…等等,讓老師在課堂教學踏出正確的第一步。

在此時代背景下,1952年(民國41年),修訂〈中學課程標準〉,強化「反共抗俄」之教育目標。 政府亦於次年編寫國文、地理、歷史、公民四科教科書標準本,至此開啟「統編本時代」。 我是一位社會組的學生,但地理卻是我最頭疼的科目,尤其99課綱裡的高一地理,更是讓我飽受折磨。 我曾經超級討厭需看地圖的題目(當然現在也沒很喜歡),因為習慣了google地圖的方便,真的沒耐心讀地圖。 但是自從修過城市探索後,被迫看了成堆的地圖,甚至還有比現代地圖難懂的老地圖,又課程中自己有繪製地題,對地圖總算是說的上熟悉了,面對地圖題目也可以有耐心和有技巧的答題了。

  • 步驟一:文化資產的保存策略,包含了活化與再生,請同學利用國家文化資產網站,查詢住家、學校附近有哪些文化資產。
  • 108學年度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段考;108學年度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段考;108學年度高一…平鎮高中-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科、地理、歷史、公民.
  • 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舊稱「綜合高中」,提供一般科目及專精科目課程,協助學生發展學術預備或職業準備的興趣與知能,於入學第一年時確定學生興趣為學術研究或實務操作,並於第二年時分流。
  •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舊稱「高中」,提供一般科目課程,協助學生試探不同學科的性向,著重培養通識能力,奠定學術預備基礎。

同年12月,教育部修正發布〈中學課程標準〉,以因應《中華民國憲法》頒布需要。 LearnMode學習吧將國小/國中/高中的基本學科,進行教科書章節與平臺資源的對照。 師生可以選擇學校使用的教科書版本,依據教科書章節與上課進度,快速找到平臺上對應的各式學習資源來運用。 108學年度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段考; 108學年度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段考; 108學年度高一 … 平鎮高中-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 生物、地科、地理、歷史、公民. 108學年度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段考;108學年度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段考;108學年度高一…平鎮高中-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科、地理、歷史、公民.

彈性學習課程可為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以及諸如本土語文/新住民語文、服務學習、戶外教育、班際或校際交流、自治活動、班級輔導、學生自主學習等各式課程,亦可進行領域補救教學課程。 社會參與:學習者處在彼此緊密連結的地球村,需要學習處理社會的多元性,以參與行動與他人或群體建立適切的合作模式與人際關係。 溝通互動:學習者能廣泛且妥善運用各種工具,包括物質工具(如人造物、科技及資訊等)和社會文化工具(如語言、文字及符號等),與他人及環境能有良好且有效的互動,並具備藝術涵養與生活美感。 ),簡稱「課綱」,舊稱課程標準,是規範臺灣學校課程教學、教科書和升學考試的重要依據。 課綱經由國家教育研究院進行研究與撰寫,並經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審議核可後公告實施。 臺灣現行課綱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於2019年(民國108年)實施,因此俗稱「108課綱」。

108課綱 地理

步驟一:由於全球化的發展,跨國品牌隨處可見,企業也會根據當地的特色研發新產品吸引客人,請同學觀察生活周遭哪些商品具有全球在地化或在地全球化的概念,以照片文字來說明。 地理,經常被稱為文組裡的理科,似乎是讓文組人有點困擾的一個地方,不僅僅是背誦,有時也運用了推理、計算、空間概念…,才能做出判斷。 雖然這樣多元、靈活的題目能夠測出真正樣樣通的全才,也符合了新課綱的目標,但偏才卻因此喪失了許多的機會。 在我看來這個社會上是以偏才居多,而且許多著名的人物也都非全才,證明了不論是全才或偏才都是具有潛力的未來人才。

由香港SEO公司 featured.com.hk 提供SEO服務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