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糕8大著數

店內二樓的桌椅看起來有點像台灣小吃店常見的鐵桌椅及鐵椅,但好像又多了些設計感,似乎質感上更加提升的感覺。 覺得Oh-o米糕整體環境營造的很棒欸,整體協調不會太突兀或是有違和感。 南回歸線硬生生從台南、嘉義切開,讓台南的天氣幾乎四季如春,特別是夏天熱浪來襲時真的很需要一碗傳統台式挫冰消消暑。

無名米糕真的就沒有名字,就藏在台南市中山路的巷弄裡,就台灣文學館圓環附近,然後因為這條巷子外面有一家賣炮賣煙火的慶雲行,所以這家無名米糕也被當地人稱為炮店米糕,其實還蠻有趣的。 炮店米糕-無名米糕東西好吃又便宜,一碗小碗的滷肉飯才賣15元,小碗的米糕也才25元。 走訪台灣山海,享受獨特人文風情,台灣旅行趣給你最新、最熱門的旅遊、美食、在地資訊,今天起,讓我們一起「趣」旅行。 原址在友愛市場內現已開業50多年的八寶彬圓仔惠,是讓許多在地台南人都稱讚的古早味剉冰,相信看店名就知道圓仔是店內大招牌,用糯米磨成漿後再以多道手續製作而成的圓仔,與一般外面粉白湯圓的口感可是不一樣的,略帶Q彈又有嚼勁,古早味的回憶就靠這一味,另外綿密的芋頭與濃郁的花生也是老饕的最愛唷!

台南糕: 台南米糕推薦|落成米糕 – 落成米糕菜單

有點像是台式炸麻糬的白糖糕,只簡單以舊長糯米做成的米糰拉成長條油炸後,蘸上白糖、花生粉等,吃來酥脆的米香裡和著糖香、花生香;另一個番薯椪,則是以黃肉地瓜蒸熟加入地瓜粉後搗成泥,再捏成扁平圓狀包入糖、花生粉後炸香,炸好的番薯椪一咬到中間,融化的糖與花生粉緩緩流出,頗有爆漿樂趣。 這棺材板看似簡單,但作法還是得有三兩三才行,像油炸過的吐司要控制油溫,才可以炸得金黃香酥、不油不膩,而且炸的過程要是一閃神很容易就會燒焦;炸得剛好的棺材板吃起來真是太酥脆了,尤其是皮的部分相當好吃。 內餡也不簡單,除了有炒香過後的麵粉、奶水和高湯一起勾芡外,還要放入雞肉、花枝、洋蔥、豌豆、紅蘿蔔當配料,一個小小棺材板,卻有大大的內涵。

台南糕

他們家的雞蛋糕有個獨特的香甜滋味,原來是將蜂蜜加入其中,因此吃起來既獨特又好吃。 他們家除了原味的之外,也有包餡的口味,搭配外皮一起吃,風味既交錯又協調。 再談到紅蟳,一直以來台灣的紅蟳都是以進口為大宗,而阿霞飯店的使用量眞的不少,這當然是歸功於招牌菜——紅蟳米糕。 我想既然可以從這麼早的年代就有這道菜,想必在那個貿易還未如此發達的時代裡,應該就已經有很不錯的台灣紅蟳,因此我很希望能找到更多台灣自己所餵養的蟳。 畢竟我們是賣台菜料理,所以我的心願是可以運用更多台灣在地的好食材,這樣更符合在地精神。

台南糕: 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二段241號

照片來源:IG @sandra_hsieh_0112「無名米糕」是隱藏在巷弄的台南人氣小吃,因為巷口有間賣煙火的商行掛著炮店招牌,所以無名米糕也被人稱作「炮店米糕」。 台南|糯夫米糕 走古早味路線的糯夫米糕,就在一棟三層樓的老房子裏,和旁邊的昆沙宮並肩而立,這個畫面毫無違和感,就像台南多數的巷弄美食一樣,低調卻十分有味道。 麻油豬軟骨肉米糕~吃一口你會發現和以往在外面吃到的口感不同,有種濃濃的酒香,入口軟帶有微微濕潤,咀嚼在嘴裡是緩緩的麻油尾韻,搭配上扁炒過的軟骨肉,坦白說一開始還很擔心白肉太多吃不習慣,但逼出油後皮帶點軟脆,與米糕一起吃味道出奇的喜歡! 而且熱血覺得糯夫的米糕越來越好吃了,因為我認真吃過了很多次,真心不騙! 或許有人覺得價格貴又還好,但請不要批評,畢竟每個人吃的東西口感本就不一樣,喜好程度當然也有差,所以請少批評多支持。 早年沒有塑膠袋,一律使用箬仔綑紮,只不過外帶粽葉米糕是事先將調製好的肉臊米糕以粽葉包起,先將米糕放置碗中,添上配料後置入手卷狀的箬仔,最後將一端的葉尖收入折縫收口,不似一般粽子以綁繩捆束,完成後再裹上外層的報紙讓客人外帶,造型更像竹葉包覆的三角飯糰。

  • 在台南知名的米糕老店不少,總是讓觀光客指定要吃的也不乏好幾家,這家開在林百貨附近的首府米糕棧,算是低調的知名老店之一。
  • 如果無法到現場吃的話,還可以直接訂宅配,宅配的米糕會用粽葉包著,電鍋蒸一蒸就可以直接吃囉。
  • 當你想來點懷舊的兒時味道,這裡的招牌「紅豆牛乳霜」絕對不容錯過,一大碗的牛乳霜冰淇淋上,鋪上甜滋滋又綿密的紅豆淋醬,甜味滲透到紅豆的最中心,最後再淋上一點煉乳,簡簡單單的味道就這樣甜到心頭,好像回到初嘗冰品的滋味。
  • 說到台南碗粿,一定不能少了這一家「一味品碗粿魚羹」地點就位於永樂市場側邊國華街上,是在地人極力推薦的碗粿店!
  • 台南米糕對我來說除了美味外,更帶著記憶的情感,有時即使身在外地,看到賣台南米糕總忍不住進去吃上一碗,有時碰到一些索然無味的店家,就會思念起台南的好。
  • 台南|糯夫米糕 像這組早期農村社會常見的綠色紗網櫥櫃,裏頭有木桶、瓷碗、杯子、磅秤,還有醬油瓶和筷子筒等等,整齊的排列在上面。

現由二、三代共業的「黃火木舊台味冰店」創立於民國20年最初的店名為「江水號」,直至106年才以第二代傳人之名進行更名,在這裡你幾乎可以找到所有最傳統的各類台式冰品,我個人的最愛是店家精選的綜合八寶冰和冬天限定的米糕粥。 由洪芋頭先生於1895年創立的度小月,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其中最有名的餐點「擔仔麵」更多次出現在招待國際外賓的國宴上,但如果有機會來台南當然要試試原始店那鍋已經熬製百年的祖傳香醇肉燥。 台南糕 身為台南在地人要貼心提醒,最傳統擔仔麵不像一般牛肉麵走吃粗飽大碗公路線,所以如果想吃飽一點。 現在的落成米糕應該算是二代店,以前就像是路邊攤一樣,是這三四年前才開始變得很文青風格,店門口很有設計感,出餐區看起來也頗為乾淨的,店內也是使用非一次性餐具,用餐環靜看起來還不錯,很適合帶小朋友一起來用餐都沒有問題,店內不大,桌與桌之間比較擠一些些。

台南糕: 林家番薯椪  台南人最傳統點心

制式的旅館太高價,民宿的設備、服務和清潔品質不一,青年旅館最平價但卻常常無法真正放鬆休息--難得假期的小旅行,想要民宿的親切舒服,但又想要旅館的乾淨及便利配備,同時不要忘了精打細算--小南天生活輕旅為妳的需要而生。 沒有旅館的拘謹,讓妳感受如民宿的人情味;旅館的乾淨、安全,我們卻也沒有少。 好農家米糕目前落腳於台南市南區的健康路,些微偏離了觀光客湧動的小吃核心戰區。

舊時代生意習慣時至今日,進化為台南米糕店的隱藏版粽葉米糕,是因應市場需求演化過的米糕品種,外帶粽葉版不像現場吃的米糕那麼鬆軟,拆開後的米糕具體成形並紮實吸附了醬汁配料香氣,密實封存的手法更方便長途旅行或冰箱儲藏。 台南東區的【無名綿綿冰】是在地的平價冰品,因為位於東安路上又名【東安路綿綿冰】,鄰近成功大學的【無名綿綿冰】菜單提供綿綿冰、刨冰等品項,停車的部分還蠻方便的,摩托車、機車都有路邊可以停車,夏天高溫要吃冰來【無名綿綿冰】是個好選擇。 飄香50年的四神湯米糕老店隱身慶南街,價格平實口味地道是不少在地人的心頭好,魚鬆、肉燥、小黃瓜、白米糕標準的台南米糕四要素,再配一碗四神湯嘟嘟好。 60年的老店保安路米糕,是府城十大傳統美食也曾被電視節目採訪過,最厲害的就是像是古蹟一般的木製蒸籠,蒸出來的米糕香氣更勝其他人,再來保安路米糕的四神湯清甜與涼拌洋蔥的爽脆,讓我印像很深刻。 四神湯裡面是放小腸,處理的不錯,吃起來不會有腥味,還會有些許脆脆的感覺,湯頭很清甜,還有加少許的薏仁,湯裡面應該也有加入一些米酒,喝得到那個鮮味。 榮盛點心的菜單看起來品項簡單,米糕、滷鴨蛋、貢丸湯、魚丸湯、綜合湯。

「草湖芋仔冰」共有7種口味,花生、牛奶、百香果、芋頭、紅豆、酸梅、鳳梨,一碗最少可以選5種,每一種都是經典口味,選擇障礙的話就每個都來一顆吧! 看起來很像方塊形狀的冰淇淋,但口感更綿密,放進嘴裡濃濃的香氣散發出來,冰在舌尖上化開,不僅香氣濃郁更透心涼。 屹立80多年的榮盛米糕,是許多老台南人吃米糕的選擇,更兩度入選為國宴桌上佳肴。

台南糕: 台南中西區│泉記米行狀元糕│台南最好吃的狀元糕非這裡莫屬 – 台南吃貨。愛吃輝

芋頭餅也是傳統點心,牛奶餅乾中夾入大甲芋泥、裹粉炸酥,餅乾的脆與芋泥的香軟,形成衝突的口感,很讓人驚豔! 這幾樣老點心看似簡單,作法卻馬虎不得,也因此愈來愈少攤家販賣,還好有這賣了50多年、傳了兩代的林家番薯椪還堅持著老作法,讓這老味道如實地在台南府城街道繼續飄香。 台南米糕也可以稱做米糕飯,跟北部中部的筒仔米糕完全不同,是在糯米飯上淋上香濃肉燥,搭配魚鬆、小黃瓜,這樣就是很道地的台南、高雄米糕飯,也有做成竹葉米糕(首府米糕可以預訂),吃起來就比較像肉粽。 我很愛台南米糕,蒸煮軟Q適中的糯米飯,淋上道地台南口味的香滷肉燥,再搭配魚鬆、小黃瓜,最重要的還是肉燥這一味,各家米糕好不好吃,幾乎就取決在肉燥上了。 位於大勇街、海安路口的【米糕嫂】,老闆說大約2007年左右就開始營業了,而且更早前是老闆母親在其他地方賣,所以實際上這家米糕口味算是有30年以上,大多都是在地人去吃,用餐時間生意不錯也是要小等一下,算是我們家的私房小吃。

像這樣在市場內吃東西,感覺就是深入當地品嚐在地美食的好方法,我自己出國的時候,也最愛去逛當地的市集覓食了! 幾扇電風扇,讓市場內的空氣可以比較通風一些,不過夏天正中午來吃還是頗熱就是。 台南糕 福記肉圓是小編的最愛之一,兩家分店都開在同一條路上,是台南有名的肉圓老店,店內只有販售肉圓,一份兩粒,不同於彰化肉圓的低溫油炸,福記是使用在來米漿包裹著調味後的瘦肉下去蒸,再淋上專屬的醬汁,入口即化的外皮加上富有肉香的內餡讓人欲罷不能,還可以加上蒜泥讓味道更有層次。

如果有機會到台南,建議可以去吃吃看這間在地人推薦的一味品碗粿,是絕對不會讓你後悔的國華街美食推薦。 有80多年歷史的阿龍香腸熟肉,小小的攤子總是坐滿在地吃客,傳統口味很有口碑。 香腸熟肉就是「黑白切」,店家有一半以上的食材都是自製,如粉腸、蟳丸、鯊魚等,配上老闆自家調配的蘸醬,略帶甜味的醬油放上一抹黃色芥末,隨口一沾就很美味。

這天走訪的「黃家米糕栫」師傅說他們家從清朝時期就開始製作到現在,算一算也已經有100年以上的歷史了。 米糕栫製作步驟繁複,一開始需要將米清洗、浸泡、炊煮,接著再與煮好的糖一起攪拌。 最後將米和糖混勻後,放入特別的熟成器具「栫桶」,經由成型、熟成、冷卻之後,最後可以取出切片。

  • 照片來源:IG @sandra_hsieh_0112「無名米糕」是隱藏在巷弄的台南人氣小吃,因為巷口有間賣煙火的商行掛著炮店招牌,所以無名米糕也被人稱作「炮店米糕」。
  • 首度推出的期間限定款為創辦人劉雨樵的私房菜單⸺「香菇肉燥飯」,和經典麻油米糕成對比,香菇肉燥飯是以白米與長糯米以黃金比例混合烹煮,不似麻油米糕的綿軟,食感更加清爽,煸炸香菇和滷至入味的豬後腿絞肉賦予厚實風味,兩種口味的米飯料理各擅勝場。
  • 今天要分享的這家是在精忠三村的無名米糕,算是較少人知道的隱藏版的小吃,沒有招牌跟店名也沒有菜單,僅賣著四神湯跟筒仔白米糕,開店五十年了,目前是由第二代的女兒經手,若不是在地人帶路實在是很難找到的一家老店。
  • 米糕栫是以往常用做祭祀的品項之一,由於以往米還有糖是很貴重的食物,因此在祭祀時為了表示自己的心意,將用米還有糖製作的米糕栫當成祭品。
  • 台南|糯夫米糕 走古早味路線的糯夫米糕,就在一棟三層樓的老房子裏,和旁邊的昆沙宮並肩而立,這個畫面毫無違和感,就像台南多數的巷弄美食一樣,低調卻十分有味道。

也有蚵仔粥、土魠魚粥可以選擇,虱目魚肚還有提供煎的,想要搭配油條也能另外加點。 Oh-o米糕是一間環境打造的很美的店家,餐點口味平順,若是希望有比較舒適的內用空間享受餐點的話,Oh-o米糕是一間不錯的選擇。 很少餐廳把內用的空間打造得這麼有設計感,搭配上有質感的餐具,讓人用餐時有不同的感受。

台南|糯夫米糕 像這組早期農村社會常見的綠色紗網櫥櫃,裏頭有木桶、瓷碗、杯子、磅秤,還有醬油瓶和筷子筒等等,整齊的排列在上面。 台南|糯夫米糕 糯夫米糕目前的營業時間,是從下午一點三十分開始販售,小編一點抵達時,昆沙宮的廟前已經站滿排隊的人潮了,可見即使「糯夫」從流浪的型態,轉換成店面的模式經營,那個滋味依舊讓人嚮往。 營業時間是中午12點開始,但千萬別太晚來,因為太晚真的會排到很長會等很久! 像我們大約是11點半抵達,運氣還不錯前面不到10人,所以第一輪就可以進去店內享用。 糯夫的店面藏身於台南中西區府前路的巷弄內,店面是一棟老宅,前身是一間咖啡館,一旁的鄰居則是八吉境下太子開基昆沙宮。 連單人房都配備租屋處鮮少有的浴缸,搭配房型提供Dyson吹風機(非所有房型配備),澡可以盡情泡;三折式高密度床墊,好睡到淺眠者都易入眠。

▼裡面的肉燥和火燒蝦整個提升了碗粿的口感,綿密有彈性的碗粿完全會讓妳想一口接一口,儘管我是在吃飽的狀態下吃它,都覺得很好吃。 ▼會知道一味品碗粿其實也是誤打誤撞,當天跟友人在附近覓食,Google了一下發現在地人都推薦一味品碗粿。 台南糕 位在國華街與友愛街交叉口,這攤可是當地台南人解饞的首選,因為攤上賣的番薯椪、白糖糕、芋頭餅,都是台南人最傳統的點心!

也都相當有名氣,永樂米糕在國華街已開業幾十年,據說最早原是無名的小店,因為味道好價格又便宜,只用好口碑就吸引不少顧客,直到第二代接手才起了「永樂米糕」這個名字,後來網路興起,永樂米糕的名聲也越來越大,現在算得上是國華街上有一席之地的小吃了。 「米糕」在北部和南部以不同的樣貌出現,雖說北部也有賣台南傳統米糕,南部有些店家有筒仔米糕,但在我心中真正道地的傳統米糕還是台南NO.1。 原則上落成米糕雖然價格比保安路米糕、炮店米糕來得便宜,但米糕炊得很好,很Q也很有水份,再加上滷汁,整體來說還不錯,再來落成米糕的四神湯湯體很乾淨,真的跟外面的四神湯完全不太一樣,喝起來很甘甜,真的會讓人懷念,下次有機會到台南,一定要來試試這家必吃的台南米糕。 飄香五十年的後甲無名米糕,用簡單的滋味陪伴許多在地人長大的滋味,坐在寧靜的眷村裡品嘗著這個老味道,著實很享受但心裡也很複雜。 台南糕 米糕栫-一道很不熟悉的台南米食,住在台南10多年都不曾吃過,而且有在做的人似乎越來越少了。 米糕栫是以往常用做祭祀的品項之一,由於以往米還有糖是很貴重的食物,因此在祭祀時為了表示自己的心意,將用米還有糖製作的米糕栫當成祭品。

台南糕

旅館巷弄內就有文青咖啡館、日雜選貨店,幾乎所有台南小吃也都走路可及,放鬆、簡單度過一個下午。 小南天也是台南百年巷弄內的老屋,由設計團隊改造,新設計與舊元素交會,全棟旅館以白色與木質為主色調,小巧俱全的日系和洋風格,恍如帶妳走入台南的歷史。 在CES 2023開展前,三星電子搶先曝光全新Neo QLED量子電視、MICRO LED、三星OLED電視,以及多款設計生活系列產品和周邊配件,今年主打更完整的連結整合能力和個人化使用體驗。 到健康路的好農家吃1碗米糕,即能看見葉家在爐火旁設置的保溫鹹草袋,袋上以同樣能防止蒸氣濡濕米粒的木蓋掩上,鹹草袋以木架底座架高,方便取拿。 鹹草袋旁的工作檯上,擺了1只靛藍大盤盛裝的旗魚拊(旗魚鬆),魚拊底下覆蓋的圖案是一對釉下彩轉印貼花囍字龍鳳盤,寬大的龍鳳盤是葉家傳家之物,自米糕榮仔開業之時即有,骨董盤盛裝的是歷史,也是好農家米糕另1個不厭其煩維繫的老派工序:自炒魚拊。 一如早年許多遊走街頭的攤商,有了自己的店面後,米糕榮仔也沒有多費心起個店名,「好農家米糕」這個名號是數十年後4子成家接手父業後起的名字。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