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艦懶人包

但是作戰艦艇若要遠洋四遠,長距離航行,就必須有良好的補給艦在隨伺補充資源。 而且,該艦還是台船公司打造的最大型水面艦,對於未來中華民國海軍的造艦計畫,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在2020年10月22日, 「安海計畫」再度公告招標,只有台灣國際造船一家投標,在10月29日開標並由台船得標。 台灣艦 在12月2日,國防部正式公告台船得標「新型救難艦建造」案,得標金額29億7516萬元新台幣(其中預估4億新台幣分包給中小企業),從民國109年(2020年)12月4日起執行至民國112年(2023年)8月4日,預定2021年第二季開工,第四季安放龍骨,2022年第3季下水,2023年9月23日交艦。 台灣艦 興建並維持大噸位的兩棲突擊艦雖然所費不貲,但當然也有其戰略與政治上的正面效應。

在2016年8月上半,台灣海軍司令部公開招標四項關於前述造艦計畫的技術服務案,包括「高效能艦艇後續艦」的合約設計與監造技術服務(各為一案)、「快速布雷艇」合約設計的技術服務、「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合約設計的技術服務 。 這些例子包括:M48H戰車、IDF戰機(包括幾個主要子計劃)、長白相位陣列雷達、主動雷達尋標器 台灣艦 (廣泛應用於天劍二等多型飛彈),甚至當年領先世界的武進三號H930 MCS分散式架構艦用戰鬥指揮系統等等。 如此不僅可以大幅降低研發風險,縮短裝備獲得時間,並可引進並穩植技術以為長期運用與進一步衍生精進發展,實質上厚植我國防科技與產業實力。 至於其他武裝(主砲、反艦飛彈、近迫防禦系統等)基本上都與700噸級的塔江艦相差無幾。 但從新的2000噸級規劃分為防空、反潛二種不同構型建造一事來看,似乎前述這二類(較佳雷達、反潛系統)能力又可能會是熊掌與魚難以充分兼得。

這是台灣海軍首次提出全面性的計畫來汰換1990年代構建的「二代艦」,因此堪稱台灣海軍的「三代艦」。 海巡署最大型4000噸級巡防艦的首艘「嘉義艦」,也將在3月初完成所有測試與訓練交艦,因該艦除具有平戰轉換功能,艦上也設置手術室,以及負壓隔離病房等醫療功能艙間,為台灣在海上醫療增添新的救護能量。 )是中華民國國軍的海上武裝部隊,隸屬國防部海軍司令部,轄下有海軍艦隊指揮部、海軍陸戰隊指揮部、海軍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指揮部、海軍保修指揮部、海軍軍官學校等單位,共有4萬1,000千餘人,包含海軍陸戰隊10,000人。

〔記者洪臣宏/高雄報導〕國防部委由台船建造海軍「新型救難艦」,今天上午在高雄廠區舉行安放龍骨典禮,海軍上將司令劉志斌及台船公司鄭文隆董事長共同主持。 台船指出,除原型艦外,預估國造潛艦後續艦7艘,合計8艘;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的原型艦目前正在建造當中,已在今年6月9日安放龍骨,111年交艦,預估後續艦數量為3艘,合計4艘。 報導稱,台灣潛艦採用柴電混合系統,在水面時透過柴油發電機發電前進,潛水後改以鋰電池供電的超靜音發動機航行,後者產生的噪音比美、中兩國的核潛艦小,不易被共軍偵測,可潛伏在台灣海峽底部攻擊共軍部隊。 麻省理工學院潛艦作戰專家柯特指出,即使是美、日等反潛能力先進的國家,也難以在淺層且嘈雜的水域中偵測水下動靜,遑論反潛能力薄弱的中國。 康定級巡防艦DAGAIE干擾彈發射系統延壽案(2020年-2023年),海軍以新台幣8億355萬4,103元採購,全案由法國國防顧問公司DCI.DESCO得標,2020年4月起執行,預計2023年1月完成升級。 在2011年1底, 台灣國際造船(前中國造船公司)擊敗慶富、中信等對手,獲得油彈補給艦建造競標案,並於2012年12月21日開工建造,雖然造艦過程中,傳出一些插曲與意外,比如但2014年3月31日,台船高雄廠一座起重機因強風而受損,延遲造艦進度;又或者管線工程被爆出電源管線與訊號管線不能並列,必須重新施工問題。

海軍將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專案稱為「震海計畫」,使用與「迅能計畫」快速人員運輸艦(見下文)相同的艦體設計。 台灣艦 譬如說,如果某些反制武器無法外購獲得(例如:長程陸攻飛彈),或某些裝備因外國出口管制而無法獲得足以滿足國軍作戰需求者(例如:電子戰系統),或台灣具有一定科技或產業優勢或核心能力者(譬如:軍用資訊、通訊裝備或某些火箭飛彈類),才會採取自行研發製造。 這雖然意味著船廠可在能夠滿足海軍規格需求的前提下選擇國外廠商 (理論上技術風險較低的)戰系裝備,但鑑於這個案子期程勢必極為緊迫,中科院到頭來很可能還是會扮演主要角色。

台灣艦: 台灣近5年人口遷移地圖 竹北移入最多、北竿比率最高

民國94年次出生的役男,未來將改回服役一年,月薪也從目前的6510元提高到26307元,113年1月1日開始實施。 報導更舉以色列 EL/M-2248 台灣艦 主動相控陣雷達為例說明,表示該雷達分別裝設在 2,000 噸級的薩爾 6 及 1,200 噸的薩爾 5 上,直言台灣 4,500 噸的軍艦裝相控陣雷達沒那麼難。 因 C 波段用電功率減小,雷達重量減輕,適合雷達的小型化,裝在 4,500 噸級巡防艦不是問題。 第三,海軍對於中科院的雷達重量能否達到原先 4,500 噸級軍艦的要求仍存疑慮,報導呼籲應向日、美和以色列等國尋求幫助。 艦體中段有四組四聯裝發射器,能發射16枚RGM-184A NSM反艦飛彈,這是美國海軍首度配置這麼多枚反艦飛彈的巡防艦構型,足見美軍認為未來有大量的水面目標要對付。 武器裝備包括艦首一座MK mm艦砲,B砲位有四組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器共32管,可發射長程標準SM-2 MR Block 3C、中程海麻雀ESSM Block 2等防空飛彈、VLA長程反潛火箭。

台灣艦

中華民國海軍司令及海軍上將登雙桅軍艦時,懸其官職(官階)旗於主桅頂,中將以下海軍將官及海軍戰隊長登軍艦時,其官階旗及海軍戰隊長旗懸於前桅頂。 S-70C迎面而來,伴隨巨大螺旋槳聲響,駕駛員要準備進行直升機起落艦,除了考驗飛行技術,也仰賴玉山軍艦官兵的指揮。 根據國防部即時軍事動態公布的「解放軍台海周邊空域活動示意圖」顯示,蘇愷-30及殲-10戰機各2架次,運-8反潛機及TB-001無人機各1架次,逾越台灣海峽中線。 其中運-8反潛機及殲-10侵擾西南防空識別區(ADIZ),蘇愷-30及TB-001無人機則進入我國北部空域。

立法院預算中心表示,海軍 在2018年才提出的微型飛彈突擊艇案,預算高達3百多億新台幣,但國防部卻只用會議紀錄的函號當作預算編列的依據,還沒經過行政院核定,就印預算書。 其他造艦計畫如潛艦國造、「鴻運計畫」船塢運輸艦、「永捷計畫」快速佈雷艇、「高效能艦艇後續艦」量產等四個案子預算超過10億新台幣,國防部也只留大約半個月的時間給行政院審核;不過國防部長嚴德發仍強調,一切都有按照程序。 在2013年8月,台灣海軍陳永康上將接任海軍司令,隨後積極規劃台灣海軍未來15到20年之內的艦隊汰換工作。 在2014年1月,台灣海軍 總部首度公布「未來15年兵力整建願景」 ,內容包括2艘兩棲船塢運輸、11艘沱江級雙體飛彈快艇、10到15艘級中型巡防艦(推測2000噸級)、四艘配備先近防空系統的驅逐艦等。 同年9月17 日漢光演習期間,台灣海總對外公布更具體的未來20年造艦計畫,內容包括4艘配備先進防空系統的萬噸級驅逐艦(咸信將取代基隆級)、10到15艘3000 噸級巡防艦、兩棲船塢運輸艦,以及4至8艘1200噸至3000噸的柴電潛艦等。

台灣艦: 不讓共軍囂張!新一代飛彈巡防艦 「台灣小神盾」戰力曝光

▲2021年4月13日下水典禮中的玉山軍艦,可看到艦艏有輔助推進器,加速橫向運動。 , 把包括對空/對海搜索雷達在內的收發天線,藏在全封閉式塔狀外罩內,大幅增加匿蹤性,也可避免裝備受海水鹽害或外物損傷。 在2020年1月18日,台船董事長鄭文隆證實,因台船去年持續虧損,已向經濟部請辭以示負責。 台船在2019年營運自下半年開始有所起色,但商船訂單船價相對偏低,以及新台幣匯率在第四季急升等因素,全年稅前虧損17.86億元新台幣,是第4年虧損。 鄭請辭的消息在台船內部傳開,引發員工們高度關切;工會指出,鄭文隆在2016年中回鍋台船董座後,規劃出國艦國造、離岸風電、打造自有海事工程船隊和體質改善等四路齊進的發展策略,準備扭轉台船營運劣勢。 工會認2019年的虧損是非戰之罪,赤字主要是受航運市場不景氣等影響;在鄭文隆的帶領下,台船在2020年將全力衝刺離岸風電和國艦國造業務,力拚虧轉盈,因此工會盼經濟部能慰留。

一款工業產品,從一開始提出設計需求,到設計人員進行設計,到採購不同的OEM,到物流,到最後的製造甚至是裝配,中間的過程是非常艱辛的,需要大家不斷地配合和溝通,甚至在某些地方你要做出取捨。 台灣艦 特別是對於台灣這樣一個第一次研究神盾艦的國家,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肯定是不少。 日本當時在開發相控陣雷達的時候,走的是C波段和X波段的雙波段相控陣雷達。 用電功率減小,雷達重量減輕,適合雷達的小型化,裝在4,500噸級巡防艦不是什麼問題,日本OPY2就裝載5,500噸級的最上級巡防艦上。

中船也和RSV公司的兩家子公司MARCON及SHIPKNOW公司簽訂技術合作,但是合約仍未能讓RSV造船公司脫離世界造船業的不景氣。 命名為海虎和海龍的兩艘潛艦分別在1987和1988投入台灣海軍服役,不過這也宣告台灣取得潛艦進入了停滯期,此後沒有一個具備傳統柴電動力潛艦生產能力的國家願意出售或者技術轉移給台灣。 但是這種潛艇缺乏渡海能力,更沒有魚雷發射的功能,充其量就是載運敵後工作人員到閩北、浙江岸邊執行滲透任務,而且就算是這種任務,前一大段航程也還需要大型艦艇拖曳。 所以負責主要承包的台船公司很快地出面否認,指出德國技術是用在3000噸潛艦、但是台灣正在發展的潛艦是2000噸,而且完全是自力設計,雖然目前還不知道風頭是否已經過去,但冷汗肯定是出了不少。 至於今年12月15日下水的雙船體塔江艦(PG-619),雖海軍已公布提前2021年7月交艦,據指出,該艦配置的海劍二防空飛彈系統目前在還未達成作戰測評的標準,是否會影響整個交艦期程? 但海軍是以商購模式向國外詢商,並沒有向國外廠商發出正式的採購意向書(LoR)文件,無法向該國政府申請機密裝備的輸出許可;此外,主動式相位陣列雷達屬於機敏裝備,要獲得該國輸出的難度相當高。

取自唐代名將郭子儀,成功級10艘同型艦通通以古代戰將來命名,1980年代與美方簽約,以美軍派里級軍艦為藍本,技術轉移,在台開工建造。 該艦具有強大的防空、反水面、反潛及戰場管理能力,可擔任作戰支隊旗艦,控制重要海域阻敵進犯,亦可於作戰中心與戰管中心遭受損毀時,擔任備援。 ▲莫拉克颱風災後海軍派兩棲艦艇運送救災物資,上圖可見山上原木已被沖至海灘。

台灣艦: 海軍國造萬噸新兩棲艦 預定2021年3月將下水

2000噸救難巡防艦設計上,在五級海象(含)以內可持續有效作業,船體結構強度及完整穩度在九級海象時仍具存浮能力(上述相關性能要求,以電腦模擬分析方式驗證)。 船殼泌部設有泌龍骨及一組非伸縮式穩定翼裝置,已改善高/低速時的橫搖穩定性能。 美國海軍的退役艦艇,往往是許多國家的搶手貨,中華民國海軍也不例外,除了自主研發外,還會爭取美軍的退役艦艇,以利快速補充戰力。 不過我國海軍也不是美國提供,就一定會要,也會考量軍艦的現況與後續操作成本,曾「拒絕接收」美軍規劃給國軍的退役艦艇。 艦尾機庫能搭載兩架S-70C反潛直升機,藉由空投聲納來獵殺潛艦,提供艦艇精確的目標方位,實際作戰時還會搭配專責反潛任務的濟陽級軍艦,鞏固整體艦隊制海權。

台海的軍事衝突風險,牽動著大多數中國人的心,也在世界主要國家的關注之下。 依照行政院在2022年2月於第10屆第五會期在立法院進行的施政報告,新型救難艦會在2022年6月底之前安放龍骨。 在2022年3月15日,新型救難艦首艦在台船高雄總廠舉行安放龍骨儀式。 新救難艦也具備淺海打撈救援能力,搭載潛深達300呎(約100公尺)的潛水作業系統,潛水鐘系统可乘載3名潛水員,加/減壓艙系統可容納5人以上。 此外,艦上還搭載ROV水下遙控載具,載具航速3節,可在500公尺深度作業。

台灣艦: 海軍陸戰隊軍備

當然正常的海軍官兵,通常沒受過登船臨檢、搜索與扣押任務的專業訓練,所幸美國海軍與美國海岸警衛隊合作,艦上駐有海岸警衛隊的高級臨檢小組(U.S. Coast Guard Advanced Interdiction Team)12人,立刻搭上快艇衝到可疑船隻旁,順利登船臨檢。 時任海軍副總司令的前參謀總長劉和謙,主持「劍龍專案」,協請東吳大學校長端木愷和陳長文律師等法律專家,辦理購艦事宜。 1981年3月10日,劍龍專案首批先期作業小組抵達荷蘭鹿特丹市斯希丹Wilton-Fyenood造船廠。 1981年9月3日,劍龍造艦計劃書在荷蘭鹿特丹市正式簽訂合約規範、審核與書面備忘錄.1981年12月20日,劍龍計劃第一批監造官由海軍少將姚慶章率同管理組、機電組、財務組、兵器組及輪機組共36人進駐,組員包含海軍後勤司令部監造官及海軍第一造船廠資深技師。 而海軍潛艇之取得也隨著汪希苓之轉任,而由從義大利取得小型潛艇改變為設法自美方獲得潛艦。

「迅能計畫」設計合約標案在2015年12月15首度公告,預算金額4905萬元新台幣,第一次投標只有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究發展中心(船舶中心) 投標,因而流標;2016年4月13日第二次開標,到4月22日再次流標。 依照海軍官員解釋,受限於國內的採購法令,「合約設計標案」的得標廠商就不能進一步承包造艦工程,因此台灣各大船廠不會參與投標;而台灣唯一有資格設計軍艦的單位,只有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究發展中心(船舶中心)。 依照過去幾次合約設計標案的慣例,屬於公營財團法人的船舶中心為避免「與民爭利」,都不會參與第一次投標,第一次標案投標者未達三家,自然會流標。 第二次投標不受首次標案「至少三家投標者」的規定,此時船舶中心才參與,並與海軍議價; 然而由於此次海軍的預算過低,開出的底價與船舶中心的報價落差超過20%,超過議價範圍,因而在2016年4月22日第二度流標。 「迅能計畫合約設計」的第三次標案在2016年5月10日公告,在5月23日完成決標,由 唯一參與投標的船舶中心得標 ;第三次投標中,海軍的預算仍為4905萬元新台幣,而此次船舶中心的決標金額為4765萬元新台幣(底價為4769萬3468元新台幣),合約執行期間從2016年5月26日到2017年6月15日。

台灣艦: 中華民國海軍艦艇列表

對此,美國媒體《CNN》20日以「台灣規劃中的潛艦艦隊可望阻止中國潛在入侵威脅幾十年」為題發表專文,指國造潛艦採用噪音較低的柴電系統,並有望部署MK-48重型魚雷,加上國軍本身擁有的多種反艦飛彈、水雷及小型潛艦等,有助於抵擋中國登陸戰或海洋封鎖行動。 1950年2月,中華民國政府將關閉政策下的封鎖海域擴大至中國大陸的全部沿海地帶,封鎖臺灣海峽長達三十年。 1952年,中華民國海軍進行改編,成立驅逐、巡防、掃雷、登陸、後勤等艦隊。

成為海獅艦服役軍官的第二位上將(第一位上將為美國太平洋地區艦隊司令)。 有一說,這兩艘潛艇發揮的最大功能是在淡水河口試航的時候,被美國方面發現,促使美國在1971年決定提供兩艘二戰結束那一年(1945)服役的茄比級(Guppy Class)潛艦。 台灣總統蔡英文從2016年上任以來,對建造潛艦可謂是傾全力支持,就算面對例如用人不當、台灣缺乏必要的技術、有可能貪污舞弊等等指控和質疑,蔡英文在台灣潛艦國造這個項目上立場仍然堅定不移。 另外,具平戰轉換的1000噸級巡防艦(共6艘)在2019年最後一天,在台船基隆船廠開工後,據指出,依合約首艘在2021年7月31日前舉行下水儀式;同年12月31日完工交艦後開始執行海巡任務。

台船公司的法人說明會,揭露該公司目前國艦國造業務,在海軍部分就有「海昌計畫」潛艦原型艦,未來後續還有7艘艦艇需求、「鴻運計畫」兩棲船塢運輸原型艦,未來後續艦有3艘、「安海計畫」新型救難原型艦未來後續艦有4艘)等。 「上報」稱,參與說明會的各船廠代表詢問台灣海軍,是否提供輕型巡防艦的建造藍圖,但海軍只表示會在年底的公開閱覽中提供建造規範,船廠依據建造規範才來進行細部設計。 由於船廠要負責細部設計,加上安裝整合作戰裝備、測試評估,所有工作都算在這4年期程內,船廠真正能建造船艦載台的時間最多不超過27個月;若明年(2023年)能順利開標,再向國外訂購船艦推進系統等裝備,備料時間恐怕也來不及。 因此,台船、中信與龍德等三家參與邀商說明會的船廠代表都向海軍反應,四年時程太短,要求延長建造期程;然而,主持會議的海軍計劃處長許志中少將語氣強硬地表示,此案「未來不會只有這2艘,希望船廠能精確評估」,但本案建造期程不會延長。 先前台灣海軍就曾規劃過2000噸級新一代「二級艦」;而2018年高雄海事展時,中科院與台船還合作發展的1400噸級輕型巡防艦概念設計。 此外從2019年開始,海軍造船發展中心(海發中心)也持續進行2500噸級穿浪艏單體船型的概念設計工作。

台灣艦

國防部海軍司令部於 2016 年公布未來 12 項造艦計畫,其中「震海計畫」(又稱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將取代成功級、康定級等巡防艦,裝備相控陣雷達、垂直發射系統、海羚羊短程防空導彈、反艦導彈。 然而至今 6 年過去,震海計畫延宕多時,海軍改為推出 2,000 噸級的輕巡防艦作為過渡,卻引發軒然大波,對此,海軍與中科院各執一詞,難取共識。 王烱華攝國防部為使國人瞭解國軍官兵春節期間強化戰備實況,特別在今(12日)辦理「國軍112年春節加強戰備媒體參訪活動」。 根據海軍所提供的資訊顯示,玉山兩棲船塢運輸艦已強化匿蹤與防空性能,應對現代敵情威脅,為了因應現代戰場環境,玉山艦的設計降低雷達截面積、減少熱輻射,以提升匿蹤能力。 而艦上配備方陣快砲、海劍二飛彈及干擾火箭彈等,可提升玉山艦的防空及自衛戰鬥能力。

台灣艦: 第一代義大利武昌艇

他也指出,若中國奪取我國於南海的東沙等島嶼,國軍就能出動兩棲突擊艦,發起「再奪島」作戰。 不過潛艦小組在提出軍售案之前,也早已針對每一項零件,技術等尋找預備廠商,包括歐洲、韓國、土耳其、印度等國家,具有建造柴電潛艦經驗,並可擔任建造專案管理的船廠,經過海軍聘請的外籍顧問提出的建議名單後,由多國專業人士組成專案管理團隊,並且陸續抵達台灣,準備建造事宜。 魚叉海岸防禦系統(HCDS),包括400枚RGM-84L-4飛彈實彈、4枚RTM-84L-4訓練彈、411個飛彈集裝箱、100輛岸置型魚叉飛彈系統發射載具、25輛雷達卡車。 中華民國海軍軍艦於上午8時至日沒停泊時,懸掛國旗(海軍旗)於艦尾旗桿及艦首旗於艦首旗桿,且同時升降。

  • 據台灣官方聲明,台北目標是計劃在2025年向台灣海軍交付八艘潛艦中的首艘。
  • 舒孝煌說,究竟需要反艦飛彈仍需縝密規劃,但強化飛彈部隊韌性,加強機動性,並運用機動雷達找到目標,對敵方目標搜索跟追蹤標定,以及抗電子干擾能力。
  • 「迅能計畫合約設計」的第三次標案在2016年5月10日公告,在5月23日完成決標,由 唯一參與投標的船舶中心得標 ;第三次投標中,海軍的預算仍為4905萬元新台幣,而此次船舶中心的決標金額為4765萬元新台幣(底價為4769萬3468元新台幣),合約執行期間從2016年5月26日到2017年6月15日。
  • 另外,具平戰轉換的1000噸級巡防艦(共6艘)在2019年最後一天,在台船基隆船廠開工後,據指出,依合約首艘在2021年7月31日前舉行下水儀式;同年12月31日完工交艦後開始執行海巡任務。
  • 這樣的性能對於天宮二導彈來說是不夠的,天宮二的基本型號射程就達到200公里,作為偵搜雷達來說,偵搜範圍至少要達到300公里才合適。

因此,若改用這類系統,台船為海軍建造新型救難見還是有利潤空間,並不一定像外傳會虧損至少1億元新台幣。 在說明會上,海軍說明新型救難艦規格與各項系統,在2020年一月再開第二場說明會,針對其他救難裝備規格和性能標準進行。 在12月23日的邀商說明會上,海軍透露新型救難艦全長87公尺,寛15.5公尺,艦高18.1公尺,排水量3250噸,航速18節,續航力10000海里,人員95名,籌載615噸。 新型救難艦前甲板有兩座航行間油/水受補給站(接受橫向補給),艦體中部平台可設置兩座移動式的海上乾貨補給接收站,艦尾甲板可接受直昇機垂直整補(直昇機懸停上方作業,無法著艦)。 依照日後2020年8月10日「上報」報導,最初台灣海軍規劃船樓前部甲板能讓直昇機起降,但如果艦首甲板規劃直昇機起降區,就無法設置火砲武器;再加上艦首甲板載重設計以及讓直昇機著艦所需的輔助降落系統的預算,基於成本考量,最後海軍取消了直昇機著艦能力,並加大後方甲板空間,讓直昇機在艦尾甲板上方懸停進行吊掛作業。

到了現在,台灣最新的潛艦也已經服役34年,更遑論海獅與海豹這兩艘已經年過七十的老古董,台灣如果要防衛南方和東海岸這兩塊最適合潛艦出沒的海域,現有的四艘潛艦不論是質還是量都是力有未逮。 2010年再傳出希臘因為金融危機無力支付向德國訂購潛艦的款項,因此有國際軍火掮客居間操作、意圖轉售台灣的謠言,當時還引起德國外交官員的注意。 但是到了1959年,蔣介石政府設法從當時仍有邦交的義大利取得了照現在的説法是「微型」的潛艇,兩艘分別命名為海蛟、海龍的潛艇以套件的方式在台灣組裝。

台灣艦: 成功級防空、反艦、制海 性能超全面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