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視9大著數

《臺視三十年》編輯委員會 編輯,《台視三十年:中華民國五十一年至八十一年》,臺灣電視公司1992年4月28日出版,臺視文化公司承製,第342頁。 台視 《臺視三十年》編輯委員會 編輯,《臺視三十年:中華民國五十一年至八十一年》,臺灣電視公司1992年4月28日出版,臺視文化公司承製,第18頁與第342頁。 4月12日13時18分,臺視以52小時前運達的2台飛利浦PC-80彩色攝影機正式播出臺灣第一個彩色現場節目《群星會》。 7月5日,《台視國語電視小說》開播,第一部電視小說是依徐訏原作小說改編的《風蕭蕭》,由朱白水與魯稚子共同製作,定每日晚間播出30分鐘,以一個月內播完為原則。 12月1日,臺視每日5時55分至7時30分播出音樂報時節目,並在每日中午及晚間疊映報時;方式是以臺視新啟用的晶體電子鐘直接接收日本報時無線電台的報時訊號,根據格林威治時間,利用其脈衝訊號,每分鐘在螢幕右下方顯示正確時間。 同日晚間,為了慶祝中華民國開國60週年,台視第一部彩色國語電視小說《開國前後》開播。

7月22日,為了錄製楊麗花歌仔戲團在金門勞軍活動,臺視委託中華民國海軍運輸艦載運小轉播車至金門作業,是臺灣電視史上首次轉播車在金門作業。 1969年9月7日,臺視發射全臺灣第一個彩色電視節目訊號,並自該日起每日不定時試播彩色電視節目,試播期間播映彩色影片《洋場私探》、《超空人》與部分彩色卡通;9月25日,臺視宣布彩色電視節目試播成功。 台視 10月4日,為了加強歌仔戲的演出,「臺灣電視公司歌仔戲劇團」宣告成立,楊麗花擔任團長,張國周擔任顧問。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 編纂,《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六輯:民國七十七年至七十八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90年6月30日出版,第208至209頁。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 編纂,《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六輯:民國七十七年至七十八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90年6月30日出版,第208頁。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 編纂,《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五輯:民國七十五年至七十六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88年6月30日出版,第176頁。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 編纂,《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五輯:民國七十五年至七十六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88年6月30日出版,第174頁。

台視: 台視新聞台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 編纂,《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七輯:民國七十九年至八十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92年6月30日出版,第31頁。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 編纂,《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七輯:民國七十九年至八十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92年6月30日出版,第32至33頁。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 編纂,《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七輯:民國七十九年至八十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92年6月30日出版,第30頁。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 編纂,《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七輯:民國七十九年至八十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92年6月30日出版,第29頁。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 編纂,《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二輯:民國六十五年至六十六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78年5月30日出版,第16頁。

  • 11月18日,台視播出第一齣國語單元劇《浮生若夢》,演員有曹健、錢璐、常楓、焦姣、葉翔。
  •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 編纂,《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六輯:民國七十七年至七十八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90年6月30日出版,第25頁。
  • 1966年9月26日,台視第二屆第九次董事會通過將節目部新聞組升格為新聞部,當時台視副總經理李蔚榮兼任新聞部主任,新聞部下設「採訪組」、「編導組」與「資料組」,但於同年12月1日起正式組織功能運作。
  •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 編纂,《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五輯:民國七十五年至七十六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88年6月30日出版,第176頁。
  • 臺視全民釋股買受人仍然可以選擇在興櫃股票市場出售臺視股票,或依《參與臺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公股辦理全民釋股買受人賣回權行使辦法》申請將參加台視全民釋股所認購的全部臺視股份以原認購價賣回非凡國際科技。
  • 當時《自由時報》跨媒體籌備處經理藍祖蔚接受《蘋果日報》訪問時,說:「報社正進行評估,希望夠資格成為參與者。」《自由時報》最後未領標,但《自由時報》與另一個領標者鴻邦建設同屬聯邦企業集團。
  •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 編纂,《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五輯:民國七十五年至七十六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88年6月30日出版,第173頁。

當時《自由時報》跨媒體籌備處經理藍祖蔚接受《蘋果日報》訪問時,說:「報社正進行評估,希望夠資格成為參與者。」《自由時報》最後未領標,但《自由時報》與另一個領標者鴻邦建設同屬聯邦企業集團。 4月1日,媒體改造學社(媒改社)發表聲明稿批評,陳水扁政府毫不避諱介入台視釋股案,新聞局扶植友好力量進駐台視,媒體集團競相角逐台視,違反「黨政軍退出媒體」、「廣電媒體民主化」的原則。 2012年4月27日台視公司舉行台視開台50週年台慶茶會,並首度正式取得美國奧斯卡頒獎典禮台灣地區獨家海外轉播權。 7月21日,為和其他無線電視台以高畫質共同轉播2012倫敦奧運,台視HD台開播,正式進入高清电视時代。

台視: 台視/中視/華視線上看@台灣無線台網路電視懶人包 Taiwan TV Live

《台視三十年》編輯委員會 台視 編輯,《台視三十年:中華民國五十一年至八十一年》,台灣電視公司1992年4月28日出版,台視文化公司承製,第59頁。 《台視三十年》編輯委員會 編輯,《台視三十年:中華民國五十一年至八十一年》,台灣電視公司1992年4月28日出版,台視文化公司承製,第345頁。 《台視三十年》編輯委員會 編輯,《台視三十年:中華民國五十一年至八十一年》,台灣電視公司1992年4月28日出版,台視文化公司承製,第53頁。 《台視三十年》編輯委員會 編輯,《台視三十年:中華民國五十一年至八十一年》,台灣電視公司1992年4月28日出版,台視文化公司承製,第57至58頁。 《台視三十年》編輯委員會 編輯,《台視三十年:中華民國五十一年至八十一年》,台灣電視公司1992年4月28日出版,台視文化公司承製,第60頁。

根據該小組規劃的方案,臺視公股將分兩階段全數釋出:第一階段採公開招標,約25.77%;第二階段由全民申購,大概約21.62%。 (實際釋股過程分為四階段,詳見下文。)2006年9月18日,財政部官員透露,《臺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公股股權釋出計畫》(臺視釋股案)已由行政院核定,將由合作金庫銀行再找第二家估價機關(第一家估價機關是普華財顧),當時預計最快2006年11月初標售。 1997年1月23日深夜,藝人秦偉在台視星期日晚間綜藝節目《飛越星期天》錄影時燒傷,休養一年。 1月25日,台視董事長簡明景下令懲處台內所有失職人員,《飛越星期天》導播曲威也自請處分。 1月30日,台視節目部經理黃以功允諾將採行中華民國演藝工會的建議,為工作人員投保意外保險。

“台視叢書”並非官方所使用的固定名稱,它的前身是“電視周刊叢書”(這個才是官方曾經使用的固定名稱)。 2009年2月2日,台視捐贈國家書坊台視總店近百張書櫃、桌椅,給蘆洲李宅古蹟維護文教基金會、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婦女新知基金會、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台北市立永吉國民中學等協調分配。 除了每日新聞報導、平日的八點檔時段,以及週末的晚間時段之外,台視對於各節目時段的區分並不嚴謹,常有節目更動時段播出的情形發生,各節目檔次亦多無固定的名稱。 由於1990年代後,台灣各電視台的分眾性逐漸明顯,台視在2000年代後所製作、播出的節目類型逐漸減少,現主要有新聞、戲劇、綜藝等三大類型,且參雜許多重播、外購之電視節目。 台視 2000年代後,台視亦開台灣電視界風氣之先,與有線電視台結盟,合作製播戲劇、綜藝等各類型節目。 台視12個部室與台視文化公司各推派幹部級員工1人擔任「CIS執行委員會」委員,王家驊擔任主任委員,陳清華擔任秘書,當時台視副總經理劉文龍擔任召集人;召集人負責每兩個月召集全體委員集會一次,檢討CIS執行成果、解決CIS執行過程中的問題,並規劃年度活動。

台視: 台視主頻(直播)線上看

1976年10月25日,台視新聞攝影棚改用兩台攝影機變換取鏡,配合幻燈片、照片、地圖、素描等作不同情況、不同角度的畫面取捨,畫面可以轉換成專家學者或專訪記者在新聞中作分析或專題報導。 1970年3月,台視新聞部編導組與資料組分別改名為編譯組與製作組,熊湘泉擔任編譯組第一任組長,李聖文擔任製作組第一任組長。 台視綜合台:2007年12月31日開播,前身名稱為台視健康娛樂台;因LOGO設計的關係,簡稱為健康娛樂台,於2010年10月1日改為現名。 2008年7月3日,台視董事會決議小幅變動台視企業識別標誌的視覺標誌及標準字體,以表現「追求公司業績與同仁工作績效之不斷地突破與向上提升」的新形象。 2008年7月19日凌晨,台視第三代商標中心之紅色直角三角形改為尖端向上之紅色等腰三角形而成為台視第四代商標,台視主頻、台視財經台與台視健康娛樂台使用之台視商標同步更換為台視第四代商標。 台視第四代商標同樣搭配台視中英雙語全銜標準字體與台視英文簡稱第一代標準字體,商標涵義沿襲台視第三代商標。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無線電視年鑑編纂委員 編纂,《中華民國無線電視年鑑第十六輯:民國九十七年至九十八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2010年6月30日出版,第130與153頁。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無線電視年鑑編纂委員 編纂,《中華民國無線電視年鑑第十六輯:民國九十七年至九十八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2010年6月30日出版,第152頁。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無線電視年鑑編纂委員 編纂,《中華民國無線電視年鑑第十四輯:民國九十三年至九十四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2006年6月30日出版,第154頁。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無線電視年鑑編纂委員 編纂,《中華民國無線電視年鑑第十四輯:民國九十三年至九十四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2006年6月30日出版,第152頁。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無線電視年鑑編纂委員 編纂,《中華民國無線電視年鑑第十三輯:民國九十一年至九十二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2004年7月30日出版,第146頁。

台視: 台灣電視線上看

8月19日,美國洛杉磯第40頻道電視台(KLXA)開始播出台視國語電視節目,是臺灣電視節目首次外銷。 10月,香港麗的映聲決定與臺視合作,臺視自本年11月份起每月派遣臺視基本歌星3至5人在麗的映聲節目中獻唱:11月份派遣歌星為秦蜜、劉明穎、張鷗陵與胡亞麗,12月份派遣歌星為夏台鳳、鄒森、王波琴、李藍與丁琪。 1960年2月,中國廣播公司(中廣)奉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183次常務會議指示,負責創辦臺灣的電視事業。 5月20日,第三任中華民國正副總統就職大典,中廣與日本電氣(NEC)合作以10瓦發射機試播現場實況電視節目,並佈置50台電視機在各公共場所;這是臺灣無線電視之始。 中日電視事業研究小組推請魏景蒙(中廣總經理)、劉啟光與林忠赴日本,從此開始籌畫成立台灣電視公司。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 編纂,《中華民國無線電視年鑑第十輯:民國八十五年至八十六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98年6月30日出版,第42頁。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 編纂,《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六輯:民國七十七年至七十八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90年6月30日出版,第157頁。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 編纂,《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六輯:民國七十七年至七十八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90年6月30日出版,第210頁。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 編纂,《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六輯:民國七十七年至七十八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90年6月30日出版,第209頁。

台視: 台視線上看-台灣網路電視無線綜合台轉播實況 TTV Live

12月31日凌晨,台視健康娛樂台(台視綜合台前身)開播,補上台視國際台台灣版停播後的位置,取代台視家庭台的地位。 2000年政黨輪替後,政府持有臺視等無線電視台股權的議題開始成為焦點3月10日,臺視參與發起設立「台灣固網股份有限公司」。 8月19日,賴國洲就任台視董事長,胡元輝就任臺視總經理,兩人簽署台視新聞部發起的《新聞自由公約》。

  • 《台視全球資訊網》所提供的台視各頻道節目表上,台視財經台與台視家庭台共用同一張節目表。
  • 台視新聞,〈看台視新聞 可中十萬大獎〉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999年7月18日。
  • 《台視三十年》編輯委員會 編輯,《台視三十年:中華民國五十一年至八十一年》,台灣電視公司1992年4月28日出版,台視文化公司承製,第42頁。
  • 「新年快樂在前哨」節目是台灣電視公司製播的春節特別節目,已於大年初一(廿七日)上午播出。
  • 3月,臺視引進使用FIT型電荷耦合元件(CCD)的東芝CCD攝影機「SC-821」3台,是台視攝影棚內首度啟用CCD攝影機。
  • 1995年5月3日,台北地檢署裁定,台視新聞依據王建煊記者會的實況採訪來報導,沒有添加個人意見,陳重光等四人的犯罪嫌疑不足,故均獲得不起訴處分。

Lucky Four各自的名字是:“LuLu”(嚕嚕)、“U-U-”(優優)、“ChaCha”(恰恰)、“KiKi”(奇奇)。 台視 11月18日,台視播出第一齣國語單元劇《浮生若夢》,演員有曹健、錢璐、常楓、焦姣、葉翔。 《台灣名人堂》 楊晴飾演單親媽 向前輩學習生活感 鄒承恩熱愛創作 對編劇感興趣…《台灣名人堂》 楊晴飾演單親媽 向前輩學習生活感 鄒承恩熱愛創作 對…

精省前,臺灣省政府藉由臺灣銀行等省屬公營行庫間接持有臺視多數之股份,精省後則轉由中央政府部門間接持股。 而在「黨政軍退出媒體」政策公布之前,臺視股東之中,官股佔47.41%(133,025,006股)、國民黨20%、日資19.6%、士林電機及臺視員工持股等一般民股約20%。 2017年台視連續第6年,正式取得美國奧斯卡頒獎典禮台灣地區獨家海外轉播權,與中國大陸央視電影頻道與香港明珠台為共同海外轉播單位之一。 2014年台視首次取得在台北小巨蛋舉辦的KKBOX數位音樂風雲榜製播權,12月29日,臺灣電視台升級HD頻道。 1990年1月27日(大年初一)上午,臺視播出大膽島春節勞軍特別節目《新年快樂在前哨》,臺視節目部製作,架設3500公斤的錄影與音響設備,烈嶼師樂隊伴奏,主持人之一方季惟與大膽島官兵一起生活並夜宿碉堡,是大膽島建軍40年來之創舉。

台視

1973年11月19日10時,「臺視演藝人員服務中心」舉行成立大會,會中修正通過「服務中心組織章程」、「服務細則」及「互助委員會組織章程」,並選舉互助委員。 10月19日,臺視播出臺灣電視史上第一齣閩南語電視劇《重回懷抱》;該劇是由王明山製作,唐冀導演,林登義導播,蘇麗華主演。 由當時第一夫人蔣宋美齡按鈕,晚上19點整臺視正式開播,臺視官方期刊《電視周刊》同日創刊;臺視同時在台北市各處設置55台電視機開放民眾觀賞臺視節目,當時台北市電視機總數僅約2800台而已。 在蔣宋美齡抵達台視大樓時,林柏壽、周天翔夫婦、影星游娟、童星張小燕等人在台視大樓大門口迎接蔣宋美齡。 台視 FUNTOP資訊網創立以來,以分享實用的生活懶人包:運動賽事、電玩娛樂攻略、網路電視線上看、旅遊觀光資訊、電腦綠色軟體、推薦APP工具為宗旨。

台視: 三十三

2007年10月,台視民營化,熊臺玉離開台視,《台視晚間新聞》短暫廢除氣象主播制度至2008年5月5日止。 2003年9月23日,《台視英語新聞》播報形式由單主播制改為雙主播制,單主播制時期兩位主播林裕展與周季薇同時擔任《台視英語新聞》主播。 台視 2003年6月2日,台視《民生消費新聞》開播,播出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16時30分到17時00分(後期分別更改時間兩次,2004年4月19日起改為週一至週五17時00分到17時28分播出;2006年5月1日起改為週一至週五17時30分到17時58分播出)。 1998年9月,台視新聞棚燈光系統更新為英國Strand GSX-125,特性為採用電腦數位控制,負載迴路有112路,可記憶每一迴路燈光亮度或場景,總計有200個cue點隨時可從電腦主記憶體中回叫使用或更動,有助於新聞主播隨時轉動播報角度之燈光精準度。 1998年1月1日,台視與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簽訂之「新聞影片典藏合約」生效,台視將1962年10月至1987年間的一萬多捲台視新聞影片委託國立台南藝術學院整理、編目、再利用為文化資產。 1994年,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訪問台灣,聯合報系主辦、台視新聞部製播特別節目《與戈巴契夫先生對話》專訪戈巴契夫。

台視

2002年11月,台視新聞部八位資深員工升職;其中,在1990年進入台視新聞部的當時《早安您好─台視新聞》主播李偉國升職為資深三級主播,在1997年進入台視新聞部的氣象主播熊臺玉升職為資深三級主播,在1997年進入台視的體育主播蔣任升職為資深三級記者。 台視 1999年8月11日,台視新聞部與旭聯科技合作架設《人人都是台視特派員》網站,開放網友提供新聞給台視新聞部,經查證屬實後將在台視新聞各類節目(《台視晚間新聞》、《大社會》、《熱線新聞網》等)中播出,而提供獨家新聞者可獲得「獨家獎金」新台幣三千元以上。 1997年7月2日,台視新聞部節目組製播的每週播出1小時的記實性報導節目《大社會》開播,標榜專門採訪社會中特殊的、感人的、悲哀的或歡樂的小人物,以當事人口述、不加旁白的表現方式呈現。 1991年8月1日,台視新聞正式建立中部新聞中心及南部新聞中心召集人制度,遴選優秀、資深的記者分別派駐兩中心,負責指揮調度採訪台灣中南部各縣市新聞。 1990年8月20日,台視新聞部於美國華盛頓特區成立「華盛頓新聞中心」,是台視新聞部在國外成立的第一個新聞中心,也是台視新聞部第一次派駐記者常駐國外。

台視: 播出訊號頻率表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