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佛監獄實驗詳解

他相信我們可以用人道的方式進行監禁,監獄也不需要是個充滿暴力與腐敗,極端危險的汙穢處所,而他的終生職志就是要達成這個願景。 有些人可能不太知道米爾格蘭是誰,他在 1960 年代時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測試人類在服從命令的狀態下可以對他人進行傷害到什麼程度。 米爾格蘭自己也瞠目結舌,一般人在進行一場學術實驗聽從命令的狀態下,竟然能夠毫無顧慮地對他人施加極度的痛楚,而且還願意親手操作事前告知過他們的高伏特電擊。

最近,【许多经典实验】的结果都被曝光是错误的,它们要么作了假,要么已经过时。 近年来,社会科学家开始面对旧研究都需要重做的事实,这就是“重复危机”。 但是滞后现象一直存在,存在于大众意识中,以及心理学的教材和教学中。

史丹佛監獄實驗: 電影 »

但這實驗進行了短短6天,發展完全失控而被終止。 該實驗後來引起很大的爭議,更被翻拍成電影《史丹福監獄實驗》。 津巴多指他所有關於監獄實驗的報告中,均有突出「守衛」之間的個人差異,有些被其他「守衛」視為「好守衛」,但這些「好守衛」不曾介入、阻止其他「守衛」的殘暴行為。

位於紐約州的阿提卡監獄受到傑克森越獄的震撼,決定以暴動響應他的殞落,9月9日超過1,000人發起暴動,挾持33名獄警後控制監獄展開談判,和傑克森過去曾提出過的理念相近,阿提卡的囚犯們要求改善獄中的種族暴力、和更人道的待遇。 這又引發了暴力連鎖的悲劇,傑克森還有一個加入黑豹黨的弟弟喬納森(Jonathan Jackson),在同年8月7日為了聲援哥哥,而衝入法院要求釋放索萊達兄弟,結果當場遭到警衛射殺死亡。 而親友接連喪命的傑克森,又被送回到了聖昆丁監獄,接受「最高矯治中心」的收容,等待案件審理。 1971年的監獄暴力衝擊,在當時的美國社會留下深刻的烙印,那一年「監獄」似乎是個特別的關鍵詞,著名的「史丹佛監獄」爭議實驗,也在同年的8月14日展開,而且和後來的監獄暴動有著微妙的關聯。

史丹佛監獄實驗

這些記錄的事件平均持續時長超過 3 分鐘,旁觀者人數平均為 16 人,出手干預人數平均為 3 人,3 個國家間情況的差異性不大。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 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 沒想到才實驗到當天下午,藍色眼睛的小朋友們就已經開始嘲笑並欺負咖啡色眼睛的小朋友,速度之快讓老師覺得很意外。

小美人魚 Little Mermaid 劇情講述作為川頓國王最年幼、最不受拘束的女兒—人魚愛麗兒渴望了解海洋外的世界且對其充滿了好奇,並在拜訪海面上的世界時,愛上了瀟灑帥氣的亞力克王子。 即使人魚被禁止與人類來往,愛麗兒決定跟從她內心的渴望、與邪惡的海女巫烏蘇拉達成一筆交易,讓她有機會體驗陸地上的生活。 但這項協議卻同時也將她的生命、以及她父親的王位暴露於危險之中…。 史丹佛監獄實驗 語畢,有的學生放聲大哭,有人則默默走出禮堂,之後在Jones任職該校的那四年中,沒有學生承認曾參與那次禮堂集會。

史丹佛監獄實驗: 「我們需要嚴酷的警衛」

這是著名的「史丹佛監獄實驗」,也是許多人都不陌生的社會心理學研究。 整個實驗過程描繪出在處於特定的情境下,我們如何在心理動機的催化下,做出「一般的我們」不會有的反應——比如手握大權的人如何在允許支配他人的情況下濫用權力,還有當人們被放在一個讓他們深感無力的情況下,如何逐漸臣服,甚至因而發瘋。 瑞斯尼克認為,後續的跟進(follow-up)實驗,結果或許不如原初的實驗那般具有戲劇性,但是它們對於找出真相卻比原出實驗更具有價值。

史丹佛監獄實驗

前陣子跟大家談到一位科學家約翰•華生(John B. Watson),他表示自己「能把嬰兒訓練成任何樣子」,實驗過程產生極大爭議。 今天要介紹另一名心理學家,溫思羅普•凱洛格(Winthrop Niles Kellogg)也提出了一項偏執的實驗,他認為有必要把一個智力正常的嬰兒扔到.. 而對照組的孩童看到同伴的狀況後,開始出現嘲笑與霸凌的行為,使得實驗組的孩子更焦慮,無法集中注意力,最後產生自閉和交流困難等症狀。 實驗開始 36 小時後就「經歷」精神崩潰的「囚犯」學生事後表示,他其實是演的,因為他想快點離開實驗,回家準備研究生入學考試。 問題是,那些實驗大多都類似小型「實驗室模擬試驗」,並非生活真實事件,而這次針對閉路電視內容的研究,提供了不同的研究範本。 簡單來說,「旁觀者效應」認為危難情況下,周圍旁觀者越多,有人站出來救助的機率就越小。

志愿者们都说他们更愿意饰演囚犯,部分是因为他们无法想像自己毕业后会去做看守,但這些志愿者们被告知,如果被分派去饰演囚犯,他们可能会被剥夺公民权利,并且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饮食和医学护理。 另外那些将饰演囚犯的人被告知在某个周日等在家里。 那天他们被真的警察“逮捕”,随后被带到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地下室的模拟监狱。 在獄警的眼中看來,傑克森突然變成左派革命家根本莫名其妙、甚至還批評他虛偽,但他的信徒卻越來越多,據說傑克森本人也是一個富有感染力、而且對待朋友溫暖的人。 受到美國黑人極左派黑豹黨的注意,傑克森後來也成為黨員之一,他的文章不定期出現在黑豹黨刊物上,後來還出版了個人代表作《索萊達兄弟:喬治.傑克森的獄中書簡》,是思想的總集結,也是其他有色人種囚犯的心靈地圖。 典獄長還是有做到監控監獄狀況,避免不應該發生的狀況,比如主動與走火入魔的獄卒談話,檢查他們心理狀況與變化,並進行安撫或提供意見。

史丹佛監獄實驗: 心理學家帶猩猩回家實驗!結果牠表現超越人類,兒子卻開始獸化

組織目標是捍衛黑人民權、消滅種族歧視,聽起來與堅持愛與非暴力的金恩博士一樣,但差別在於他們不惜使用暴力,殺光礙事的白人也可以。 傑克森因為1970年在索萊達監獄中,被指控幫黑人同胞復仇而謀殺了一名獄中懲戒人員,後來被移送至加州一間惡名昭彰的收容所——「聖昆丁最高矯治中心」,這是兇惡罪犯的「集中營」、待遇也是出了名的非人道。 許多社會案件,常看到路人對受害者見死不救,即使是一夥人面對一個加害者,依然不願意集眾對抗,反而選擇繼續漠視。 大陸有個都市傳說,就是在描述種心理狀態,香港甚至翻拍成短片《車四十四》,在第58屆威尼斯電影節一鳴驚人,短短11分鐘濃縮人性的光明與黑暗。 無論追溯此實驗的原始來源或是詢問引用該實驗結果的作者等,都無法肯定其真實性。

將近40年前,美國史丹佛大學特別作了一項監獄實驗,18名自願受試者, 分別扮演獄卒和囚犯角色,模擬監獄生活,結果發現在情境的制約下,人性黑暗面,完全爆發,囚犯不斷… 1971年,美國心理學家津巴多(Philip Zimbardo)為了觀察人的心理及行為上的改變,而進行了史丹佛監獄實驗。 當年津巴多教授與這計劃的研究人員,在史丹佛大學心理學系大樓地下室建造了一座模擬監獄,設置跟真正的監獄非常相似。 他們更在當地的報章公開招募志願者參與這項研究,為期兩周,志願者每天可獲得15美元報酬。 津巴多在回答初段便斷言,有關批評未有提供改變監獄實驗結論的實質證據,他認為實驗的訊息是警惕我們如果不注意外力對自身行為的影響,可能會發生的後果。 他強調自己把實驗的所有記錄公開,放到史丹福大學及阿克倫大學心理學博物館的檔案館中,總共捐出超過40箱觀察數據、參與者的報告和日記,以及12小時的實驗影片(津巴多過往在《知乎》上的回答提到,受經費所限,他們的錄影帶只足夠錄下12小時的內容)。

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研究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而受到警告,提前终止整个实验。 这种性格的变化被他称为“路西法效应”,上帝 最宠爱的天使路西法后来堕落成魔鬼撒旦。 重要聲明:本網站為提供內容及檔案上載之平台,內容發佈者請確保所提供之檔案/內容無任何違法或牴觸法令之虞。 卡卡洛普無法調解版權歸屬等相關法律糾紛,對所有上載之檔案和內容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一切檔案內容及言論為內容發佈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立場。 有天她接到一份兼差:要為靦腆的戲劇系學生阿德利安(米藍賀姆斯 飾)擔任正音老師,這才認出他竟然就是日前在街上搶她皮包的那名男孩。 他們按兵不動在安娜公寓裡展開了拼音課程,一位優秀的語言老師、一位傑出戲劇系學生,除了日有進展的教學互動,兩人也得努力釐清彼此「糾纏」的關係…。

史丹佛監獄實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而身為弱勢角色者,為什麼卻常以沉默來面對問題? 藉由獨具開創性的「史丹佛監獄實驗」研究,金巴多教授將為讀者解釋「情境力量」和「團體動力」如何能使平凡男女變成殘忍的魔鬼。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努力想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男性-女性」、「上司-員工」、「父母-子女」、「老師-學生」、「醫生-病人」等關係,在這些社會角色劇本的規範與束縛下,我們是否會像上帝最愛的天使路西法一樣,不知不覺地做出自己都難以置信的行為?

  • 他提到起初沒有實驗參與者希望成為「守衛」,需要隨機分派,而在實驗第一天,「守衛」當中沒有人表現出「監獄守衛」的角色。
  • 請注意,我們所要討論的物件並不是那些間歇性精神病患…
  • 而為了安撫囚犯,Zimbardo 教授在實驗中安排了「探親會」,邀請囚犯的親友來獄中互動。
  • 本來在實驗室外,大家都是身分平等的老百姓,扮演警衛的一方,在擁有權力後,開始惡整犯人,變成「你要遵守我的規則,這裡我說了算」。
  • 金巴多借用這個典故,指在某種情境下,經由「心理動力」造成天使變惡魔,好人變壞蛋。

面部反饋假說(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光是運動嘴角肌肉微笑會讓人心情變愉快,這顯示我們的身體會通知大腦要感受什麼樣的情緒。 目前全家已有400間店舖,提供咖啡循環杯的免費借用服務。 消費者只需綁定LINE帳號,簡單掃碼,3秒鐘就能完成免費借用,減少一次性容器的使用。 在循環經濟議題特別受矚目的這幾年,全家也不斷嘗試提供相關服務,例如:曾推出以廢棄布料製作的物流包材,或是推出循環餐盒與循環杯。 關鍵特務為關鍵評論網與讀者溝通品牌形象及表達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專區,內容由BRAND STUDIO團隊製作。

多年後,還是有些評論文章對這場實驗的結果抱持懷疑的態度,因為有證據顯示「獄警」是受到強迫或有人指點才這麼做的。 但是在這場實驗中,這些高人一等的史丹佛學生竟然立刻就學會以施虐、剝奪人性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同學,這個令人震驚的教訓依然成立。 研究小组在当地报纸上征集志愿者参与监狱生活的研究,为期两周,志愿者每天能得到15美元的报酬(相当于2021年的$100美元)。 有75名大學生应征被招到斯坦福大学面试,接受一系列心理测试,其中24名被认为非常健康、正常的人被选中。 从24人中间随机抽出一半,让他们饰演监狱的看守,余下的一半饰演囚犯。

  • 而經過面試篩選之後,24名身心健康、無前科的年輕人被選中參與實驗,他們隨機被分成「守衛」與「囚犯」兩組,史丹佛監獄實驗準備就緒。
  • 1971年,美國心理學家、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Philip Zimbardo召集了24位身心健康的自願者,在心理學系大樓地下室的模擬監獄內,進行監獄中的權威對囚犯行為影響的心理學研究。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
  • 數年後,布林決定寫一本關於亞歷斯此事的書,卻發現亞歷斯未有講出所有真相,後來他向布林承認選擇參與打劫銀行時,他其實有一定責任。
  • 此實驗唯一的規矩是獄警不能向囚犯使用武力,其餘基本上都讓他們自由發揮的。

這些作品,就如同潔西卡父母的朋友死在自己親生兒子手上那件罪案一樣,粉碎了我心中的某些東西,尤其是《服從權威》。 我從大學開始就讀了這本書很多遍,在成為聯邦檢察官之後,又重讀了不下一次。 囚犯和看守很快就适应自己的角色,危险與伤害也越來越嚴重。 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認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许多囚犯在心理上受到创伤,有兩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

史丹佛監獄實驗: 電動車也有行動電源:隨叩隨到還能幫你佔車位的「行動充電站ZIGGY」

在這本書中,你也會讀到布雷格曼不斷自我質疑,不逃避檢視自己過去的論點,與讀者分享他的思維因何轉變,他如何思考「好人是怎麼變成壞人的」,以及對抗網路世界惡意的具體建議。 萊卡不太和別的狗打架、性格溫馴秀氣,雖然沒有溫暖的家,但日子也過得還算自在。 但1957年的這一天,蘇聯還沒解體,美蘇不斷進行太空軍備競賽。 萊卡不太幸運,被一群人抓住,帶到了冰冷的房間。 家長與囚犯見面只有10分鐘,雖然時時處在監控之下,但仍然能看到囚犯(學生)與探監者(家長)之間的親情的互動。 水解蛋白飼料的原理是將大分子蛋白經水解處理分解成小分子蛋白,大分子蛋白進入到體內時,容易被免疫系統誤認為是過敏原而攻擊,造成過敏反應。

津巴多教授先把有心理問題、身體殘障、犯罪紀錄或吸毒紀錄的人都淘汰掉。 最後,他在70多位志願者中選了24位正式參與實驗。 這24名志願者身心健康,他們的家庭背景、性格特質等,都是高度相似的。 史丹佛監獄實驗 教授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被社會角色的規範所束縛,努力扮演我們所認定的角色關係,而這些角色也決定了我們的態度與行為。 對此,心理學家也做過不少關於人的行為實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史丹佛監獄實驗」,在短短的六天之間,看見權力的體制結構之下,如何影響人們的行為及心理。 裴瑞還揭露了另一個心理學早期「米爾格倫電擊實驗」(Milgram electroshock test)的重大缺失。

史丹佛監獄實驗: 網路沙龍—

他認為「守衛」之間不同的行為表現,足以令「守衛」受指引而扭曲結果的批評不成立,他又指實驗中隨時間進展變得刻薄殘暴的「守衛」,其改變源於他們自身。 學歷史/心理學,或是不管學哪一科,甚至只是看場電影,都有可能提到這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史丹佛監獄實驗(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許多學者致力於研究人性,但是從實驗中得到的結果,卻足以令人們不寒而慄,就連操縱實驗的人都可能失去控制。 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電影《史丹佛監獄實驗》,就是許多留名青史的人性實驗中相當震撼的一個。

當時研究指出,忍耐時間較長的小朋友通常會在未來有更好的學習成績、自制力等,也普遍比延遲滿足能力更差的孩子成功。 2018 年,Ben Blum 對實驗提出質疑。 他援引一份 Zimbardo 未公開的紀錄,指其曾建議指導擔當看守的學生變得更粗暴,而非之前所說的「無干預」。 需要指出的是,「旁觀者效應」受啟於 1964 年一次兇殺案。 報導指年輕女性 Kitty Genovese 在 38 人袖手旁觀(不報警)的情況下被兇手在公共場合殺害。

筆者所住的舍堂屬於較新建成的一批,構思和籌辦活動時較少所謂傳統的限制。 經過一番激烈討論後,籌委認為有關節目風險太高,最終告吹。 即使史丹佛監獄實驗並沒有如期進行2周,但短短6天已發現,即使本性乖巧善良的學生也會因環境壓力、轉變,而受到影響,被賦予權力下,或許會做出極端不同的行為,甚至是連自己也意想不到的邪惡。 瑞斯尼克認為,一個可能原因或許是心理學概論的教科書在設計上是要涵蓋眾多的主題,所以不針對個別的爭議研究作出權威的解釋。

我們也要提醒自己,雖然多數的例子都是從善變為惡的,但這個轉變並非單方向的轉變,也並非不可逆的。 我相信不少讀者在閱讀《路西法效應》時,心中會感到不安、不舒服,甚至會感到不捨。 但若一九七一年沒有SPE這個研究,後續還是很有可能會有類似的研究,我們該慶幸的是,執行這個研究的研究者金巴多教授,用很坦率的方式來描述研究的始末,以及協助大家去了解這研究對探索人類行為的重要性。 史丹佛監獄實驗 所以,與大家共勉,在紛紛擾擾的外在環境下,能夠善惡分明,時時都能做一個問心無愧的自己。

史丹佛監獄實驗: 家庭傭工的悲歌:被虐移工與「路西法效應」 4年前

《叛獄風雲》(The Experiment)是二○一○年上映的電影,由兩大奧斯卡影帝─安德列. 惠特克(Forest Whitaker)同臺演出,依據真人真事,也就是飛利浦(Philip George Zimbardo)教授的「史丹佛監獄實驗」這個相當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實驗改編而來。 9名囚犯槓上9名獄卒,史丹佛大學心理系大樓地下室改造的小監獄裡,甚至也有禁閉室,短短六天之內,就有兩名受試者承受不了壓力而退出,預計持續兩星期的實驗,因為有人出現精神異常,只到第六天,實驗就被迫終止。

Vox 的描述恰好解釋我們對心理學的偏好,同時,心理學更代表人類近乎天性的好奇心──對自我(以及人類整體)的好奇。 近十年來,心理學界開始興起「可複製實驗」運動,即對原有的心理學理論和實驗重新檢視,以上提及對經典理論的質疑或多或少也是這運動的一部分。 筆者讀書時從美劇等流行文化產物接觸這些心理學理論,並因廣泛引用而記憶深刻,甚至認為是「常識」的一種。 1970 年代,心理學家 Walter Mischel 找來一群小朋友,在他們面前放一顆棉花糖或其他小甜點,告訴小朋友,如果能忍 15 分鐘後再吃,就能多獲得一份。 「我不想再做所謂的天才,也不想再被人擁簇和讚揚。」人們總希望自己變聰明,這樣念書可以輕鬆點、賺錢更容易些,但難道智商高的人,都是人生勝利組嗎?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