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粗坑古道不可不看攻略

大粗坑、小粗坑古道都是我情有獨鍾的古道路線,適合獨行獨自領略。 在這樣的日子,這樣的天氣,這樣的心情,我未預料到會遇見登山客,而又提到了這樣的話題。 我不想因為偶然萍水相逢的一個小插曲可能產生的「蝴蝶效應」而影響了我從大粗坑這一路而來的古道氛圍及心情。 當年走大粗坑古道,古道因颱風而崩塌路毀,我只好改採溯溪的方式,溯大粗坑溪,抵達位於上游的大粗坑聚落。

  • 而這樣的金礦小聚落,往前追溯更記載著一段「台灣民主國」的抗日史詩。
  • 西元1895年(清光緒21年)日軍自鹽寮登陸後,吳國華所帶領的廣東兵勇在此發生血戰,九份山區的地形特殊,更讓抗日志士得以藏匿其間。
  • 動物 白天可見各種鳥類和松鼠於樹梢活動,青斑蝶、鳳蝶和眼紋擬蛺蝶在花間飛舞,溪邊有磐古蟾蜍、斯文豪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鼎脈蜻蜓、白痣珈蟌、中華珈蟌等多種蛙類及蜻蜓棲息,夜晚還有無數的螢火蟲閃爍於溪流之上。
  • 若要繼續往前行走到九份,還有1650公尺,而記得一定要前往粗坑出口眺望台喔,沿途就會經過昔日的侯硐國小小粗坑分校。
  • 甚至還有天空步道樹海橋可走,讓你可以自高俯瞰滿山遍野的雪白美景。
  • 辛苦爬一段陡上的石階路,接著泥土路仍是陡上,爬了十分鐘,終於抵達山神廟。
  • 除了擁有無邊無際的好風光,這裡也是重要步道的交匯處,樹梅坪南面是進入貂山古道的入口;往東可接草山產業道路往黃金神社步道,或轉往昔日樹梅礦區。

植物 沿途有野鴨椿、野桐、紫花酢醬草、野薑花、月桃、紫茉莉、裂瓣朱槿、山櫻花、筆筒樹和咸豐草等植物,還有機會欣賞到台灣百合、金花石蒜和國寶級的鐘萼木。 動物 古道上可見小青斑蝶、白波紋小灰蝶、孔雀青蛺蝶、黑脈粉蝶、台灣波紋蛇目蝶、三星雙尾燕蝶、紅邊黃小灰蝶、台灣大蝗、人面蜘蛛、蜥蜴、麗紋石龍子、虎斑地鶇和鉛色水鶇等等。 猴硐國小今昔 大粗坑聚落在淘金熱時,曾吸引許多礦工在此居住,民國29年眾人提議將大粗坑、小粗坑、三貂嶺公立國語講習所及瑞三國語講習所合併為猴硐公學校,民國38年在大粗坑設侯硐國小大山分校。 金礦枯竭後,人口外移,大山分校也在民國67年廢校,現僅餘廢棄之分校辦公室與校舍,和一旁的大德宮作伴。 民國89年象神颱風帶來的土石流重創「侯硐國小」,民國94年遷往新校並更名為「猴硐國小」。 站在小山國小遺址前,學校大門的石柱已經快被樹木蔓藤佔滿了,再過若干年後,這兒不知會變成怎樣?

小粗坑古道: 交通資訊:

佔地數公頃、擁有繁多花朵與奇石的桃源仙谷,最著名的就是五月的油桐花海,夜間還能欣賞滿天飛舞的螢火蟲呢。 基山街內商家聚集,有很多九份舊式紀念藝術品,基山街內的九重町客棧是九份一個舊式建築中的佳作,橘黃色燈光也給人懷舊的印象。 豎崎路則是全然不同的景觀,很多舊式建築都聚集在此,觀景茶館聚集,其中也可看到九份最著名的建築,也是全台灣第一個電影院──昇平戲院。 根據《台北縣誌》的記載,由於在清領時代初期的時候,這地方的村落住了9戶人家,每當外出到市集購物時都是每樣要「九份」,到了後來九份就成了這村落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車道沿線保有豐富的在地文化,像是開基大伯公、三級古蹟江夏堂與三元宮等客家建築,還有美麗的油桐樹沿著小溪林立叢生,百花綻放美景不容錯過。 取左行,前行約十幾公尺,看見左側有一條山徑,無路標,即是往石門山的登山口。 早期以吃活魚聞名的石門水庫,近來增加了「楓半馬」和「熱氣球嘉年華」兩大旅遊熱門標籤,老景點新玩法,等你一一來發掘。 「粗坑」原是此地小溪的名字,主流稱為大粗坑,支流稱為小粗坑,小粗坑古道是日據時代闢建、沿著小粗坑溪溯溪而上的小徑,當時是一條牛車道,據說可直達石門水庫。

小粗坑古道: 台灣住宿飯店懶人包

小粗坑古道可以在上到稜線後與大粗坑古道接在一起而環走。 兩年前我曾經走小粗坑古道經小山分校,最遠到山神廟附近,這一次算是舊地重遊。 小粗坑古道最美麗的景緻當是聚落中成群的古石厝,當然ㄎㄨㄥˋ金的土地公廟自然也不能錯過。 而從猴硐端入口上到高點小粗坑山登山口不過兩公里而已,但是翻遍各家遊記,莫不把這兩公里的行走過程描寫的怨聲載道,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兩年前的那一次。 原因無他,因為我們都選在大熱天來爬山,尤其我兩次都在農曆七月。

像是位在聚落中心的「猴硐國小大山分校」廢棄校舍,見證了這裡曾經有不少住戶,在這度過人生的重要時光;或是曾為柑仔店的兩層樓洋房,也見證了大粗坑一度的繁華….每個殘破的建築中,都隱藏著一段風光歲月。 從產業道路盡頭旁的石階梯逐步而上,沿著古道,穿梭山林間,快到底時會發現一些人造建物的遺跡,直到看到殘破但突出的大山國小,就知道大粗坑到了。 地形地貌 小粗坑古道當年修築時以供牛車行走為主,因而前半段路幅較寬,坡度較緩,後半段轉為漸陡的土石腰繞路,之後古道由寬變窄,牛車至此改用人力背負。 小粗坑古道 陡坡有架繩,爬坡約十分鐘即抵達步道終點(第一觀景台)。

小粗坑古道: 瑞芳小粗坑步道~眺望壯觀的山海市景,穿梭被封印的時空廊道!

石門山是個老少咸宜的地方,輕鬆走、輕鬆爬,半小時內就可以一個百岳入袋! 那天雖然只有12度,但是天氣特別的好,天空藍的很透、雲白的很純淨、而陽光還是非常地燦爛。 生長和生活在大都市的我,只有在山上或是海水裡,才能與大自然更無距離地親近互動,讓我格外地珍惜。 這裡裡陳氏兄弟所經營的一個休息站,提供養肝荼及綠豆湯和稀飯,都是免費的哦!

來到山神廟,遇到一位山友在此休息,這是今天唯一遇到的登山客,他也是獨行至此。 辛苦爬一段陡上的石階路,接著泥土路仍是陡上,爬了十分鐘,終於抵達山神廟。 石砌的山神廟規模較一般山區的土地廟格局大了許多,反映了當年此地的榮景。 採礦結束後,小粗坑聚落沒落,山神廟亦隨之落寞。

小粗坑古道: 【桃園】小粗坑古道 | 螢火蟲的追逐(

從昇福坑開始就是柏油路面,不過一處要過溪的路還是被沖毀了,是海棠還是瑪莎,或是年久失修? 經過金字碑古道入口、被震壞的舊猴硐國小回到北37侯牡公路上,又經過弓橋社區,讚嘆蓋的猶如度假山莊底下懸空的新猴硐國小,因為更靠近基隆河邊是不是已不怕地震而是怕水淹所以才底下懸空? 總之就在反正也不用去追根究底的快樂心情下結束這一趟大小粗坑的古道之旅。 小粗坑古道 搭乘台鐵至中壢火車站(北站)轉搭新竹客運5620在「龍源站」下車後步行約二十分鐘可達小粗坑步道(原佑福德祠)入口。

繼續往102公路走,這條道路在這一段很好玩,在幾座小山間穿梭而過,很像在走迷宮,在其中一座小山旁,我發現登山條,原來大粗坑東峰竟是在此。 我在大粗坑山附近踏破鐵鞋無覓處,已經放棄繼續搜尋後,現在得來完全不用費工夫。 這次我很認真的觀察入口附近的土地公廟與小山分校的土地公廟。

輕鬆登頂石門山,意猶未盡,便想往前再走一段路。 今天匆匆而行,卻未帶石門山登山路線詳圖,只依稀有印象,中途應有山路可繞回「粗坑窯」登山口。 一路下山,遇叉路則取左行,卻未見任何左叉路通往「粗坑窯」。 小粗坑古道 下坡路好走,泥土路質樸,林間幽靜,捨不得回頭,愈走愈遠。

日據時代,顏家更是名列台灣五大家族之一(另四者為板橋林家、霧峰林家、彰化辜家、高雄陳家),可見其事業規模之大;今小粗坑古道的九份端出口「頌德公園」,便是為歌頌其造就九份的黃金時期而立。 以前拍些天空很亮時的照片,都是用漸層減光鏡來輔助。 小粗坑古道 但今天拍螢火蟲,似乎減光鏡的效果應該不太合適,因此跟同事借了黑卡來次黑卡的初體驗。 雖然顏色有點不和(有可能是我軟體還不是很會使用)之外,基本上還算是有照到些想要的感覺。 本來還用了相機上多重曝光的功能,但回來後發現,還不如現場一張一張的拍,回來後再自行用軟體做類似的處理。 否則如果用相機做多重曝光的幾張相片有些不完全重疊,照片的畫質就會很模糊,且完全沒有搶救的餘地了。

小粗坑古道: 中壢米堤大飯店

進入日治時代後,日本人及基隆顏氏家族相繼擁有九份一帶的礦權,尤其在顏氏家族的經營之下,九份進入金礦出產的鼎盛時期,同時也在附近開挖煤礦。 1945年戰後,九份的黃金產量曾一度恢復,但1957年後開始衰退,最後於1971年正式結束開採,大部分礦工也將目標轉向煤礦。 小粗坑古道 …那天天氣很好,太陽好大,基隆山和基隆嶼,配著海好綠好藍;走起來好熱;還有常來這邊知名的九份老街逛逛;知道這裡21年前有一部侯孝賢的電影《悲情城市》,走起來很曬的古道,還有附近著名的一等三角點:燦光寮山。

小粗坑古道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