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門鯨魚洞10大分析

澎湖各島嶼的海崖上,常可見到玄武岩漿冷卻後所形成的柱狀節理與板狀節理,因為玄武岩的柱狀節理面,角度大多接近與地面垂直,所以很容易形成陡峭的海崖, 這種地貌可統稱為「熔岩台地」,小門嶼的地形北高南低,西北岸也就是小門國小後方一帶,就能清楚地欣賞到熔岩台地地景。 小門嶼位於西嶼的北端,本來是西嶼的一部分,因長久的海蝕作用而與西嶼分離,現築有拱橋相通,面積雖僅0.5平方公里,但小門嶼的地質地形景觀,卻是澎湖群島之縮影,有活的地形教室之稱。 小門嶼風景區入口還有一間小門嶼地質館,館內除了介紹小門嶼當地的地質構造外,也是澎湖地形、地貌教學展示中心,而且採用無障礙的空間設計,行動不方便的遊客都不用擔心,重點是這裡也是避暑勝地,遊客不多,冷氣又超涼,又有免費的飲水機,而且還是免費參觀。 下午四點了,先來吃個午餐吧,前往鯨魚洞的路上有幾家小吃店,好像都曾被旅遊節目介紹過,所以挑了一家入口的阿挺海鮮小吃部用餐。 夢幻沙灘原本不在我們的旅遊計畫當中,是朋友推薦的私房景點,從可口冰城旁的道路進去,沿途跟著夢幻沙灘或小池角水庫的指標走,走到底就會看到了。 雖然澎湖群島有許多海蝕地形,但鯨魚洞可達性高且易於觀察到完整的海蝕拱門,加上形狀如鯨魚而被賦予許多傳說,使其成為澎湖群島極具有故事性的玄武岩海蝕地形。

澎湖令人驚豔的玄武岩地形,是經過火山熔岩噴發,隨著地形漫流冷卻後所形成,各島嶼海邊常見的峭壁是地表略為平坦的火山熔岩台地,如果邊緣受波浪侵蝕,便 成為陡峭的海崖。 岩漿從地層中的裂隙湧出地面,之後依著地勢由高處往低處流動,慢慢的冷卻凝固之後,就形成今天我們在澎湖隨處可見的熔岩台地的基底。 澎湖人的老記憶:關於鯨魚洞的傳說,其實當地人比較接受的說法是百年以前小門住家少(現在還是很少,只有70人不到),經濟生活不富裕,平日鮮少有機會吃到肉,有日一隻鯨魚擱淺在小門岸邊,村民就聯手割魚肉大啖,據說吃了好幾天才吃完,後來這件事情被美化為母鯨殉難的佳話。 小門鯨魚洞 據說當時鯨魚的骨頭一部份現在就是安在西嶼竹灣大義宮地下珊瑚洞的牆壁上(還看得到),另外一半則是埋藏在村辦公處的地下。

小門鯨魚洞: 推薦小管麵線、絲瓜小管麵線

不過,鯨魚洞幾乎沒有路燈照明,漆黑程度可說是伸手不見五指,海風又非常強勁,前來觀星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腳步。 請提前20分鐘辦理報到手續,出發前先了解報到位置,如不明白或察覺迷失方向請打電話給活動業者,以確認報到地點。 其前身則是早期人類賴以生存的水上交通工具-獨木舟,因此輕艇常被泛稱為獨木舟。

而小管炒蛋/海膽炒蛋點來搭配也不賴,有小朋友的話花枝丸也可以點。 這個網站採用 Google reCAPTCHA 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 Google 隱私權政策及服務條款。 走到一半就有個叉路的步道可以直接走到小門地質館,推薦大家一定要順遊一下小門地質館。 不但可以長知識,夏天還可以吹個冷氣,離開的時候上個廁所再上車,可真是最好的安排。 夏天遇到海膽可以採收的季節,還能在這裡看到店家有賣現買現剖的生鮮海膽。 02|在停車場停妥機車後,眼前一片沙灘緩坡浪花透明地拍打,海面上有許多人悠閒地滑著獨木舟嶼立槳SUP,多年沒來小門嶼,沒想到小門嶼海域已經多了一些體驗的變化。

時序入冬因強烈冷氣團來襲,加上東北季風肆虐,讓小門吹雪奇景再現,雖然有山勢阻隔,但前往小門的遊客及民眾,都能感受到細雨綿綿、氣候潮濕的感覺,讓幸運目睹到奇景的民眾都大呼幸運,興奮感不比在台灣高山上欣賞雪景低,真正感受到大自然造物者的奧妙。 在澎湖花火節期間,想看眩麗的煙火秀,但又不想人擠人,可以考慮搭乘「花火節限定花火船」出海,不僅能從海上各個角度欣賞煙火與馬公夜景,還不用怕跟其他旅客搶位置。 這裡不只白天的景色很美,在夕陽西下、入夜時分,點燈後的漁村與港灣顯得更加浪漫夢幻,是澎湖超人氣的夜晚景點。 由於通往三仙塔的路程較為崎嶇,入夜後又沒有路燈照明,一定要小心腳步或騎車。

小門嶼以前是和西嶼連結在一塊,因海水長期侵蝕,將一段窄短的陸塊吞蝕,所以小門便和西嶼切割開,後來才需要搭小門橋將小門和西嶼再度銜接。 小門鯨魚洞 所以要到小門村得經過永安橋、中正橋、澎湖跨海大橋、以及最後一座小門橋。 小門這個地名的遊來是因為小門村東邊有一小道,剛好夾臥於兩旁的高山之間,以前小門村的人出入村子都得經過這條小徑,遠看像個門,因此就較這個地方為小門。 看到一些遊客會沿著步道爬進鯨魚洞裡,可以遮陽,也可以聆聽海浪拍打著岸邊的聲音,不過如果海浪比較大時,可不能這樣玩,大海無情,一個大浪來襲,可能人就不見了,很危險的。 這裡銷路最好的是一顆顆的馬糞海膽,像長了刺的皮球,因為我不敢吃生食,同行的朋友買了一顆,時價100元,老板用鐵鎚將外殼敲出一個洞,清洗一下,用湯匙挖出五條黃色的生殖線,再用冰塊冰鎮,讓甜度出來就可以直接吃了。

小門鯨魚洞: 文章

鯨魚洞在地質上屬海蝕地形,是小門嶼上最特殊的地形景觀;鯨魚洞原為玄武岩的海崖,經過海蝕作用的侵蝕後,形成一個海蝕門。 鯨魚洞是小門嶼最特殊的海蝕地形,鯨魚洞東側現留有二支海蝕柱,是另一海蝕拱門頂部崩塌所形成的;鯨魚洞原為一玄武岩的海崖,經過海蝕作用將玄武岩不斷的侵蝕,最後貫穿成一個海蝕門,是地理學上相當特別地形,因此鯨魚洞成為民眾來到澎湖必遊的景點之一。 鯨魚洞是由海潮侵蝕而成、外型酷似一隻大鯨魚的特殊景觀,座落在澎湖西嶼最北端的小門嶼上,是不少旅客到訪澎湖必去的夜晚景點。 由於這裡人煙稀少、沒有光害,夜晚的天空非常清晰,還能看到許多星星,不少旅客會前來觀星或拍攝星軌圖。

小門鯨魚洞

關於鯨魚洞的傳說,其實當地人比較接受的說法是百年以前小門住家少(現在還是很少,只有70人不到),經濟生活不富裕,平日鮮少有機會吃到肉,有日一隻鯨魚擱淺在小門岸邊,村民就聯手割魚肉大啖,據說吃了好幾天才吃完,後來這件事情被美化為母鯨殉難的佳話。 鯨魚洞和小門地質館在同一個地方,只是不同方向,來這麼多次我沒有走進小門地質館裡面過XD 感覺裡面應該有冷氣可以吹,但光是要走去就要一段路了我乾脆坐在旁邊吃小管麵線…. 海蝕是指海水運動如海浪、海流等對於海岸岩壁的衝擊破壞,岩壁在脆弱處會凹入成弧形岩壁,形成「海蝕凹壁」。 進一步的侵蝕將致使海蝕拱門上方的岩石崩塌,形成孤立的堅硬石柱,就是「海蝕柱」。 繼續規劃澎湖必吃美食和必去景點,這次目標是《小門鯨魚洞》和小管麵線,幾年前的澎湖初遊,澎湖媳婦也有開車到我造訪這景點,還吃了很有名的店《小萍的店》,對這味道仍然念念不忘,尤其是澎湖的絲瓜,好喜歡喔!

小門鯨魚洞: 澎湖夜景餐廳推薦

澎湖最著名的景點「小門鯨魚洞」,因外型近似鯨魚頭露出水面而得名。 小門鯨魚洞原為一玄武岩海崖,經過海水侵蝕作用,不斷的侵蝕,終成現今的「海蝕拱門」。 小門鯨魚洞讓人認識了海蝕地形的演進過程,也是澎湖旅遊必遊小門嶼的景點之一。 小門鯨魚洞讓人認識了海蝕地形的演進過程,也是澎湖旅遊小門嶼的必遊景點之一。

  • 小門地質館裡面很仔細又清楚地介紹了澎湖群島這裡不同地方的生成年份和地質,雖然明明是很近區域上的土地,但是卻有很多相似卻不相同的地方,其實還滿妙的。
  • 小門嶼位於西嶼島的北端,與西嶼有寬約20公尺的水道相隔,現築有小門橋連結兩島。
  • 二話不說⋯當然要到洞裏走走,先別說風景好不好了,整個小門海洋地質公園裡只有這裡可以遮太陽啊哈哈哈。
  • 由於這裡人煙稀少、沒有光害,夜晚的天空非常清晰,還能看到許多星星,不少旅客會前來觀星或拍攝星軌圖。
  • 可惜我們來的時候又是陰天,還飄了點小雨,四月份的澎湖天氣還不是很穩定,七八九月暑假來應該都是超級大晴天到你會被曬到哭著叫媽媽。

總統冰(三球55元)可以同時吃到仙人掌的果實(紅色)、葉子(淡黃色)和花(黃色)所製成三種口味的冰淇淋,這裡的仙人掌冰淇淋口味比較清爽,奶味比較濃,口感綿密,不會過甜,還不錯吃。 如果你是專程到澎湖想吃小管的小管控,我相信你吃完一碗小管麵線一定還會覺得還是不過癮,那我一定要大推你絕對要試試看阿挺海鮮的小管二吃,小管二吃就是做成川燙小管、生食小管兩種吃法,而新鮮小管就擺在店門口讓你可以親眼看見,現點現殺尚青的最讚~! 小管生魚片搭配醬油跟哇沙米油油嫩嫩在嘴巴裡頭超級潤口,川燙小管沾上一點五味醬吃起來鮮美度更是大大躍進,小管兩吃真的可以讓你爽爆炸。 可惜我們來的時候又是陰天,還飄了點小雨,四月份的澎湖天氣還不是很穩定,七八九月暑假來應該都是超級大晴天到你會被曬到哭著叫媽媽。

柱狀玄武岩在海崖上,因海蝕作用形成一個巨型大洞,外觀上狀似一隻鯨魚的頭部。 04|以小型跨海大橋連接的小門嶼,「鯨魚洞」是小門嶼與西嶼最著名的景點,也是澎湖玄武岩地形最經典的地質景觀。 沿著步道進入到熱鬧的小門村,各家店鋪賣著香噴噴的美食,有阿挺海鮮、阿虹的店、秀鳳姐的店、小管先生等等,而最為著名的就是以「小管麵線」而聞名的「小萍的店」。 脫離了美食,我們繼續沿著步道走,便會看到左邊是小門嶼遊客中心,同時也是「小門地質館」,但因為正在整修中,無緣入館參觀澎湖的玄武岩地質導覽。

小門鯨魚洞: 澎湖景點|鯨魚洞,探訪世界級地質遺產,小門嶼的獨特魅力

這裡同時也是每年4月到6月期間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的施放地點,不只可以看到精采的煙火在空中綻放,倒映在海面上的波光也非常迷人。 在夏季期間,許多人會安排一趟澎湖之旅,吃美食、看夜景、體驗潛水與海釣,以及欣賞絢麗的煙火與燈光秀。 鯨魚洞是小門嶼最特殊的海蝕地形,原是一處玄武岩岬頭,上層為柱狀玄武岩,下層是砂頁岩互層。 長期受到強烈東北季風與海浪的衝擊,將砂頁岩掏空,使玄武岩失去支撐而崩落,而成為一座有如貫穿海岬的拱門。

因為這種地形以小門地區的露頭最完整, 所以命名為「小門嶼層」。 小門山上佈滿了澎湖傳統的菜宅景觀,就是大家口中的蜂巢田,以咾咕石圍成方形菜牆以抵禦東北季風對於作物的破壞。 吃飽喝足了就可以來爬爬山運動一下,路旁可以看到澎湖以咾咕石圍成方形的菜宅,以抵禦東北季風對於農作物的破壞,因為整片看起來像一格格的蜂巢,所以又被稱為蜂巢田。

小門嶼位於白沙與西嶼間的吼門水道,素有吼門之珠雅稱,並以俗稱跨海小橋的小門橋與西嶼本島相銜,是一座典型的玄武岩方山型小島,加以匯聚澎湖諸多人文特色,可謂澎湖群島的縮影。 小門嶼上有一座地質館,於民國89年(西元2000年)4月開始興建至民國90年(西元2001年)4月完工,民國99年(西元2010年)3月閉館整修,並於同年11月重新開放參觀。 小門地質館面積約為498平方公尺,遊客可在小門地質館內參觀到詳細的文字介紹以及圖片展示,全館展示內容依現場參觀動線前進,設有導覽地圖區、澎湖的地景區、小門嶼區、小門地質區、地質觸摸區、澎湖地景區及世界地質區等七個主題展區。 小門鯨魚洞 ※歷史說 據說距今約50年前,曾有一條鯨魚,不知何故竄入洞中,不得出而死。 當時曾有遠自小池角等人,前往分割鯨肉,亦因此取而為名,為觀光勝景之一。 (澎湖縣 誌)當時將鯨魚肉分食後遺留下的骨骼,大部分都被居民拿來作為椅子,隨著時代變遷,物資充裕之後,家具汰換成新品,這些珍貴的骨骼於是流落四方、無跡可尋 了。

小門嶼其實是一座離島,以一座小小的跨海小橋連接西嶼鄉,因有著名的鯨魚洞成為澎湖知名的觀光景區,也是許多人到西嶼旅遊時會報到的景點。 小門鯨魚洞 小門地質探索館目前還在試營運的狀態,已經半年多了,目前是免費的,這裡介紹了澎湖與世界各地的玄武岩型態,一共有六大區域,也用運用互動式的科技,與投影來展示侏儸紀時期動植物的生態,這些恐龍不僅模樣嚇人,而且都還是會動的喔,千萬要有心理準備,不然準會被嚇得花容失色。 鯨魚洞是由澎湖特殊的柱狀玄武岩海岸,經過海蝕作用而形成這座巨大的海蝕洞景觀,據說是遠看像一條擱淺的鯨魚而得名。

青灣360海岸歐亞料理運用不少澎湖當地的新鮮食材製作餐點,如仙人掌冰淇淋、綜合海鮮炸物、XO醬鮮蝦天使細麵,蠻適合在室內享用餐點、喝著清涼飲品,邊欣賞千變萬幻的天空景色。 有「台灣小希臘」封號的三仙塔,也是被稱為澎湖最美漁港、位在西嶼村的外垵漁港。 站在制高點的三仙塔,往下俯瞰就能看見整座外垵港灣,以及整座漁村高低錯落、有層次的白色建築。

這天跟阿挺海鮮的老老闆合照真是開心,老老闆可愛又超會聊天,當然要把老老闆抓來一起拍張照,聊一聊才又知道我們家親戚早就跟阿挺海鮮的老老闆有認識啦! 我只能說澎湖就是這麼小,每次回澎湖老家我都可以感受到澎湖處處有溫情。 西嶼鄉包括漁翁島和小門嶼,大多由玄武岩所構成,屬於岩岸地形,但是有一個當地人才知道的私房景點夢幻沙灘,卻是西嶼鄉難得一見的沙灘地形,因為一天只出現三個小時,要算準潮夕才看得到,我們去的那一天剛好出現在中午一點到三點的時間,離開漁翁島燈塔後,我們便飛奔前往。 來到西嶼鯨魚洞景點必定就會順道吃一波小管麵線,阿挺海鮮是小門這裡40年的海鮮小吃老字號店家,店家裝潢簡單素雅一點也不花俏,但因為是路口第一家很多遊客總是先去看完鯨魚洞,就懶得往回走直接在最裡面的其他餐館吃一吃,因此阿挺海鮮反而都是在地澎湖鄉親比較會去吃的小管麵線。

小門鯨魚洞

阿挺海鮮餐廳的空間算是小門鯨魚洞這裡最大最寬敞的海鮮小吃部,客人可以選擇坐戶外區也可以選擇做室內有冷氣的區域。 龍蝦部分也是阿挺海鮮的主打,只不過我今天跟朋友總共才三位,前幾天才吃過龍蝦,今天還是想說介紹一些必吃與特色必點的菜色來推薦,就沒有特別點龍蝦的餐點,但據我所知阿挺海鮮的龍蝦也是賣的非常嚇嚇叫。 小萍的店就位於鯨魚洞入口處的聚落裡,是要前往鯨魚洞的必經之地,這裡其實有好幾攤都是在賣小管麵線,但就是小萍的店生意最好,像這天隔壁都沒人這裏卻客滿,我想除了他們家的小管麵線用料實在也好吃,還有用心在外觀加上了許多海洋、小管的彩繪,讓店舖看起來相當顯眼。 小門鯨魚洞 小門地質館裡面很仔細又清楚地介紹了澎湖群島這裡不同地方的生成年份和地質,雖然明明是很近區域上的土地,但是卻有很多相似卻不相同的地方,其實還滿妙的。 來到小門地質館這邊會看到兩個門口,一個是進去,一個是出來。 這裡面是一個圓形設計,所以從入口那個門走進去,繞一圈就會自然地從出口這個門出來。

小門鯨魚洞: 澎湖旅遊網

選擇坐在庭院或室外吧檯,可以邊享受美食,邊感受海風吹拂,看著夕陽餘暉與滿佈星光的夜空,靜靜地放空發呆。 這裡主要提供義大利麵、焗烤、鬆餅、炸物、輕食與飲品,不怕會餓肚子,特別適合不喜歡緊促行程、喜歡慵懶度假的旅客。 來澎湖玩,千萬別早早就回民宿睡覺,不妨到海邊看夜景、喝杯咖啡,感受清新涼爽的微風。 位在漁港邊的「吹吹風精品咖啡館-碼頭館」是不少旅客的好選擇,無論在戶外露臺區或有著整片落地窗的室內區,都很適合欣賞海景、落日餘暉與夜景。 ︎交通:從澎湖機場出發,由公車招呼站設於航廈南側出口處,搭乘至馬公總站下車後徒步3分鐘;由馬公港出發,沿中正路轉民生路及介壽路,徒步至活動會場約15分鐘。 隨著時代演進、船體材料之變革,目前我們所使用的休閒獨木舟乃特地為體驗者量身打造,船身輕巧、四平八穩,非常適合闔家大小乘坐遊樂,不論是祖孫戲水、夫妻共遊、同儕競速或是甜蜜情侶的兩人世界,男女老少都非常合宜且充滿樂趣。

以前總讓人感覺有距離感,現在身段卻相當柔軟,81歲的林艷子因為投入慈濟個性改變不少,她和媳婦情同母女,今年更一起參加經藏演繹。 「我們今天在靜思堂一整天,到下午5,6點才回到家。」 婆媳如母女般攜手… 澎湖群島的地層,依年代久遠的排序分別是:花嶼群最古老,接著是通梁層、白沙層、漁翁島群、東衛紅土層、小門嶼層、湖西層,最新的則是海濱堆積層與沖積層。 相傳20世紀初時,一頭巨大的母藍鯨為搶救擱淺在小門嶼海濱的小鯨,卻無力回天,悲憤之下將己被侵蝕的玄武岩撞破了一個洞,自盡而亡,好在另一個世界繼續照顧小鯨魚。 一般遊客走到鯨魚洞就會折返,其實繼續前進就會到了小門潮間帶,有木棧道可以步行下潮間帶,退潮時可以看到當地人在附近撿螺。

進入第四紀的更新世末期,這一時期,全球海面因冰川時代結束,使得全球的海面上升100餘公尺左右之高,澎湖群島的部分 島嶼又沒入海中,「小門嶼層」也是在此時期開始堆積,起先是由頁岩及砂岩堆積而成,而後是粗粒石英砂,最後才是有孔蟲、石英砂及石灰質膠結而成的「殼灰 岩」。 澎湖群島低陷入海的部分,受流水的分割而逐漸形成今日島嶼四散的面貌,之後因海進、海退、侵蝕、斷裂與部分隆起,於是原本在海中沉積的小門嶼層殼灰 岩便又在陸地上與我們見面了,因此我們腳下的土地也可說是歷盡滄桑才成就今日的地貌。 「小門嶼層」可以分成上下兩小層,上面一層是殼灰岩,下面一層是鐵質石英砂岩,或疏鬆的沙泥岩互層,相互混雜一起。

小門鯨魚洞: 澎湖北環.小門嶼|鯨魚洞,小門地質館,小門嶼燈塔,小吃美食:小管麵線,季節限定現挖海膽,海膽炒蛋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