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藝術節10大伏位

大地藝術的創作旨在對地景的討論,其作品經常出現在對公眾開放,遠離都市文明的地區,大地藝術作品時常保留了材料被自然力改變,侵蝕的客觀屬性,從而導致很多早期作品,僅僅短暫地存在,而如今只能在紀錄片或者照片檔案中找到。 大地藝術(Land art, Earthworks 或 Earth art)也叫地景藝術,是一種始發於美國,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和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早期的一種藝術運動,其表現為大地景觀和藝術作品本身不可分割的聯繫,同時這也是一種在自然界創作的藝術形式,創作材料多直接取自自然環境,例如泥土、岩石、有機材料,以及水等。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從2015年首辦迄今,已邁入第六屆,廣獲各界好評,深受大家喜愛。 本年度以「邊界聚合」作為主題,凸顯及隱喻身處於歐亞板塊交界的東海岸生活是跟隨自然節氣律動的節奏激盪出強大的創造力與生命力。 佳評如潮、強勢回歸的「月光‧海音樂會」今年計有8場次,以「夏至之島」(6月21日)、「吹過島嶼的歌、島影浪花」(7月14-15日)、「洋島婆娑、眾島琴音」 (8月13-14日)及「島國熱浪、眾島眾樂、眾島之洋」 (9月10-12日)等不同主題,邀請國內外表演者參與演出。 北阿爾卑斯山國際藝術節結合當地食的文化,將高齡人口與在地學校結合,以「食」為大地藝術季主軸,打造在地的陶器製作,從器皿製作到彩繪,且以在地的新鮮蔬果食材製作出各式創意料理,再使用特殊的彩繪陶器裝盤,七彩的懷石料理點綴著鄉間悠遊的小時光。

大地藝術節

透過時間累積,植物成為環境中生命樣態的紀錄者,從生命的生長分布中找到線索。 大地藝術節 曾受邀擔任威尼斯雙年展的藝術家陳建北,在部落創作的「Ama 大地藝術節 Mama Tama 父親」,到4個部落訪問每個部落20至80和90歲的族人,紀錄他們口述記憶中的父親,創造世代背景和時空流轉的特殊性在作品裡。 坐在草地,在都歷遊客中心逛市集,夏至接近傍晚時分開始熱鬧了起來,從棚子底下現做料理的雙手是沒停過,還有沿著舞台席地而坐的人潮,很難想像平日的這天,最後在官方統計竟有3000多人到場,可見「月光.海音樂會」魅力。 從石雨傘一直到八嗡嗡海邊,就這樣,長約15公里的海岸線,是張國耀獨自撿著一塊塊漂流木,使用於作品對海的講述,另一面則透過竹編方式將山稜線表現,讓人走進展品感受到光線的穿透,也能透過兩種不同的媒材觀察他們紋理,並在中間交匯之處發現象徵生命的樹,持續在這片土地生長帶來生氣,得到療癒。 因海洋板塊隱沒入大陸板塊而引起了造山運動,東海岸的海岸山脈正是菲律賓板塊的最前緣,持續推擠著屬於歐亞大陸板塊的中央山脈,而花東縱谷則是兩個板塊聚合的邊緣隱沒帶,台灣島的創生過程今仍活生生地在我們腳下發生著。

大地藝術節: 大地藝術祭 #恢復希望的海「瀨戶內海國際藝術季」

對環境認識到探討,而我們更可以行動,透過實際體驗,慢慢減少對一次性用品使用的依賴,還以自然簡單且純粹的面貌,成為日常。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李盛雯/台北報導 亞果遊艇集團(7566)宣佈,將與東南亞最大遊艇會Ocean Marina Yacht Club簽署完成合作MOU,雙方締結為姐妹會。 集團總經理唐玉書表示,這將成為亞果第二個跨國合作遊艇會,未來也將持續帶領會員走出國際,體驗不同國家風情的海洋生活。

許多史學家都認為,「21世紀是太平洋的世紀」,若從台灣中心的視角出發,台灣是海洋亞洲的中心-位處海洋中國、海洋日本與海洋東南亞的中心;也是泛太平洋南島語族起源的中心~母親之島。 然而邊緣或中心都是相對而言,實際上真實的台灣就是「眾島之海」中的一員,毫無疑問,台灣在海洋中與世界產生連結,而照耀著第一道曙光和第一道月光的東海岸,正是台灣面向眾島之洋的最前緣。 今年邀請6位藝術家哈拿.葛琉、撒部‧噶照、吳韋廷、張國耀、菅野麻依子、安君實,分別在渚橋遊憩區、石梯坪遊憩區、石雨傘遊憩區、齒草橋遊憩區及綠島進行創作。 在疫後時代,睽違許久的創作生活將由藝術家帶領民眾們用生活看藝術,透過藝術過生活。 來自英國的藝術家貝馬丁出生於1965年,2004年隨妻回台定居,作品曾於三義木雕博物館和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及鶯歌陶瓷博物館展覽和獲獎數次,收藏家遍及歐、美洲、 日本、中國和東南亞等國。

大地藝術節: 海岸大地藝術節月光.海音樂會-島影浪花

早期的瀨戶內海因島嶼眾多形成兵家必爭之地,隨著時間流逝與戰爭的平息,這些島嶼失去了原本的光彩,大家開始進入商業時代,青年人口外移而導致高齡化的城鎮。 在這裡幫大家盤點了多元的日本大地藝術祭,例如廣為大家所知、行之有年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季」、「瀨戶內海藝術季」、「六甲藝術散步季」…等等。 大地藝術節 三年一度舉行的「大地藝術祭」和越後妻有每天的活動,得自於眾多人士的支持與合作而成立。 除了全年中舉辦的官方旅行外,也可配合想走訪的作品、停留天數、參加人數,安排客製化行程。

2022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夏至星空音樂會」以大海為背景,不但節省了布置舞台上可能造成的資源浪費,大海與月光的背景更能襯托東海岸的原始與舒服氛圍。 今年首場特地邀請在地知名表演團體Amis旮亙樂團;結集跨領域、族群、文化的藝術家,融合了舞蹈,音樂和自然,以東海岸大地自然為劇場的「WeArt表演藝術平台」;及榮獲第31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最佳客語歌手獎的米莎與戇仔; 而本場次最終壓軸由擁有嘹亮、溫暖深邃嗓音的以莉. 而今年開幕首場適逢夏至,活動也與都蘭觀星社合作辦理觀星活動,讓大家體驗美麗星空的獨特感受,這也是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獨有的環境與特色,將原始融入現代生活,也讓民眾重新認識這塊美麗的海岸區域。 每年令人期待的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今年雖因疫情取消了「月光・海音樂會」,但藝術家駐地創作的公共藝術部分可是仍如期進行。 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下稱東管處)主辦的「2020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今日在都歷遊客中心展開序幕,現場由港口項鍊樂團為藝術節祈福,現場蒞臨多位貴賓,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洪宗楷執行長致辭時提到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串聯了花東兩縣,是東部結觀光與藝文活動辦理的標竿。 文化部次長李連權則表示,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是國際性的藝文活動平台,期望未來有更多跨部會的合作。

大地藝術節: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的第一件作品:山是凝結的浪、海是流動的光

撒部將和我們分享他從小在大自然間走跳的經驗,身為一個邦查的男人,他也在成長過程中隨著部落的引導,學習關於海洋及部落的知識。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行政院拍板小三通春節專案,先開放金馬民眾能從中國返鄉過年,但前總統馬英九認為太慢,應該全面開放。 民進黨立委林靜儀反嗆他是疫情反指標,但中方也呼應馬英九說法,要台灣政府「以民為念」,撤銷限制,陸委會反嗆,就是怕開放後疫情在台灣擴散,要中國發揮良心。 車票開放訂位時間依高鐵公司公告為準,現行規定為乘車日(含)29天前至預定班次發車60分鐘前,每逢週五及週六至多可預訂四週後至週日之車票(特定假期將提早開放訂位,請參考高鐵企業網站資訊)。

今年更以「邊界浪遊」為號召辦理9場次的音樂會,分別以「在邊界相遇、在邊界搖滾、在邊界遇見世界的靈魂」(8月4-6日)、 「在邊界跳舞、在邊界遇見自己、在邊界月光森林漫步」(9月3-5日)、「在邊界沈醉、在邊界吟詠、在邊界創造未來」 (10月2-4日)等不同主題,邀請國內外表演者參與演出。 另外,現場還辦理「東海岸大地藝術節FB與IG打卡留言抽獎活動」,凡 2人以上同行拍照按讚打卡並標註:2020東海岸大地藝術節「邊界浪遊月光.海音樂會」,並寫上一句對藝術節的感受,上傳至東海岸大地藝術節FB粉絲頁,即可兌換大地藝術節限量小禮抽獎機會1次 (一組限兌換1份)。 並在現場辦理「東海岸大地藝術節FB與IG打卡留言抽獎活動」,歡迎大家呼朋引伴一同前來,凡 2人以上同行拍照按讚打卡並標註:2020東海岸大地藝術節「邊界浪遊月光 • 海音樂會」,並寫上一句對藝術節的感受,上傳至東海岸大地藝術節FB粉絲頁,即可兌換大地藝術節限量小禮抽獎機會1次 (一組限兌換1份),獎品相當豐富。 後續9月及10月尚有6場次音樂會,提醒月光 • 海音樂會的粉絲們,一定要密切追蹤,切莫錯過。 參與投件之17位國內外藝術家,其中有12位國內藝術家,5位國際藝術家(包含日本、韓國、美國等國籍)。

大地藝術節: 海岸大地藝術節:漫遊台11,欣賞海岸線上的藝術品

第五屆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將焦點拉回在地部落的傳統生活文化,結合「阿米斯音樂節」闡述東海岸都蘭鼻、地方政府和都蘭部落的愛恨情仇,建立彼此的友好關係及對傳統領域的土地共識。 族群多元共生所產生的效應逐漸明朗,延伸出「共生」、「島群」的策展主軸。 運動觀光成為台灣東部吸引外國遊客的主因之一,策展團隊也從許多移民東海岸藝術家的創作中,思考更國際化的交流。 2020年邀請的藝術家中,特別要介紹的是年僅28歲,擁有純熟街頭彩繪壁畫技法的台灣壁畫藝術家-紀人豪,在今年四月完成與愛馬仕合作在松菸的創作之後,來到臺東池上,駐村一個月感受池上的生命力。 田間農人穿過金色稻浪手,以及飄盪在縱谷間的山嵐,自在穿梭的白鷺鷥,都成了這次舊穀倉創作的靈感。 大地藝術節 不同於之前的作品,池上的作品除了壁畫技法之外,更出現了少見的水墨風格。

大地藝術節

17件提案內容均非常精采而多元,讓評審們難以取捨,經由激烈來回討論後,最後選出國內4件、國際2件。 大地藝術節 6位入選藝術家,無論是在地或外縣市亦或是國際的,他們的創作均令人十分期待。 東管處希望凝聚這些藝術的創作能量,更加豐富東海岸特有的藝術文化分為及地景風貌。 從2016年開始辦理的「月光‧海音樂會」,以精采多元的表演節目及悠閒浪漫的氛圍,將都歷園區打造成與自然共存的專業級戶外展演空間。 今年以「邊界浪遊」為號召辦理9場次的音樂會,分別以「在邊界相遇、在邊界搖滾、在邊界遇見世界的靈魂」、 「在邊界跳舞、在邊界遇見自己、在邊界月光森林漫步」、「在邊界沈醉、在邊界吟詠、在邊界創造未來」等不同主題,邀請國內外表演者參與演出。

▲ 圖片提供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駐地藝術家哈拿.葛琉,於洙橋遊憩區,透過鋼筋將結構塑形,竹子作為包覆,拉出圓型線條,融入於東部山海,並於中間不規則白色水泥基座,拼貼馬賽克磚為作品增加活潑色彩,成為旅人可駐留片刻休憩之處。 沿台東海岸線,奔馳在東海岸台11線公路,藉由來到第8屆「2022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以「群山之島.眾島之洋」為題,6件與風景區連結打造戶外大型的駐地創作,觀察台東日常細膩的情感,並在島嶼陸地用以更開闊的視角,觀看海洋,看見自己身處之地,一件件美麗藝術創作,傳遞對生態環境與原民的文化精神。 自 2015 年首辦以來,參與駐地創作的藝術家已有數十位 ,除了本地創作家,也有來自日、澳等地的外國創作家加入。 歷屆累積的作品也高達 45 件,散落在台灣東海岸沿線各處:遊客中心、公園、綠色梯田、金黃稻田,山海交界或海岸礫灘上。 來到此地的旅人,彷彿尋寶般,拿著地圖去追尋那些顯眼奪目,又融合於大自然之中的藝術作品。 除了靜態藝術品展覽之外,從2016年開始辦理的「月光‧海音樂會」,以精采多元的表演節目及悠閒浪漫的氛圍,將都歷園區打造成與自然共存的專業級戶外展演空間。

  • 就讀遠東科大資訊工程系來自菲律賓的40名外籍生,在耶誕節前夕以快閃的方式在校園內,使用中、英、菲三種語言唱起耶誕歌,表演的同學們不僅手足舞蹈,還拉著校長及老師們都被拉上台一起扭腰擺臀感受歡樂,現場耶誕…
  • 目的在於透過現代的文化觀光策略,凝聚在地與國際藝術力量,塑造東海岸特有的文化與地景風貌。
  • 另外,今年安排了八場熱門聚焦的月光海音樂會演出,而串聯大小工作室的藝文平台活動也陸續展開,邀大家「藝」起享受東海岸仲夏時光。
  • 【旅奇傳媒/編輯部整理】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下稱東管處)第八屆「2022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將於6月21日正式展開,「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以結合「藝術創作」、「節慶風采」、「部落文化」、「小鎮遊程」期盼透過以藝術的方式引領遊客領略花東人文及自然之美。
  • 應該來安排3天,甚至過久時間逗留在台東,才能更悠哉把所有作品看過,對於只看了2件駐地創作的小嘟囔。

2020年為「邊界聚合」藉由動態的展演市集活動,表達東海岸地景、音樂與族群人文的豐富形象、獨特的場所精神,並透過擴大邀請國際表演團隊演出與交流,揭示台灣東海岸生活文化跨越語言文化藩籬的世界性與未來性。 本年度駐地藝術家包括國內藝術家李簣至與魯瓦.里維拉(墨西哥);歐舟與簡盈吟如;周學涵;杉原信幸與中村綾花(日本);井上唯(日本); A’PO與王亭亭以及拉黑子・達立夫共7組創作者,於5月起陸續在台東加路蘭遊憩區、東管處都歷園區及花蓮遊客中心內進行並完成創作,將在地生文化的根基,生活脈動透過藝術創作呈現給旅客。 東管處透過走訪及召募轄內各藝文單位,重新梳理藝術節三大架構及品牌內涵,延伸出「開放工作室」及「藝串行動」系列,公開召募在地藝文空間、藝術家、部落等以藝術、文化及生活元素進行提案,進而徵選出符合藝術節節奏的單位,串聯大小空間,連接藝串行動,讓東海岸的藝文氛圍不間斷。 搭上了早班,開往台東新自強列車,可能和東海岸太久不見,加上被升級的車廂舒適空間,對於夏至這天登場「2022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可以沿台11線海岸欣賞藝術作品、體驗手作,席草地而座聆聽「月光.海音樂會」期待感及心情都大好呢。 另外,2022東海岸大地藝術節首場「夏至星空音樂會」,將邀請在地知名表演團體Amis旮亙樂團;結集跨領域、族群、文化的藝術家,融合了舞蹈,音樂和自然,以東海岸大地自然為劇場的「WeArt表演藝術平台」;榮獲第31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最佳客語歌手獎的米莎與戇仔;最終壓軸由擁有嘹亮、溫暖深邃嗓音的以莉.

大地藝術節: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是什麼?

區域面積約760平方公里,比東京23區還要廣闊,是一被大自然包圍的里山地區(山間農村聚落),冬天並是日本屈指可數的豪雪地帶。 一大片蔚藍海岸面前,水滴型的竹屋頭頂上,像極了竹蜻蜓的四葉草,呈現兒時在美好環境裡玩耍的記憶與氛圍。 台南市出發:台19線(往西港方向) → 接市道176轉171(往麻豆方向) → 循指標到總爺藝文中心。 從沿天懸掛的仿製溪石,到牆面的九大子題攝影作品,觀者可以在這裡認識曾文溪的溼氣環境、看見策展團隊數度踏查流域的情境。

大地藝術節

藝術與大自然的結合,並不意味著藝術作品把自然改觀,而是把自然稍加施工或是裝飾,在不是大自然原來的面貌下,使人們對他所處的環境下重新予以評價。 大地藝術是藝術和自然的結合,並不是經過人工所製作的藝術重於大自然,而是大自然重於人工的藝術作品。 換句話說,把大自然稍加施工或修飾,使人們重新注意大自然,從中得到與平常不一樣的感受。 美國天然優美,資源富饒的景地,一直為藝術家所讚揚,也是許多藝術家創作的泉源。 為讓大家更貼近東海岸的藝術氛圍,去年度推出周邊歡樂包組合,包含藝術節保冷袋、143啤酒杯、環保防曬膏、野餐墊、聯名啤酒及咖啡等多樣商品,今年度更增加多種商品供民眾選擇。 另外為推廣在地業者與東海岸大地藝術節連結,邀請有興趣的業者推出聯名商品,一齊讓藝文觀光發光,藉以增加花東藝術節行銷聲量,擴大藝文網絡。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 台南市出發:台19線(往西港方向) → 接市道176轉171(往麻豆方向) → 循指標到總爺藝文中心。
  • 運動觀光成為台灣東部吸引外國遊客的主因之一,策展團隊也從許多移民東海岸藝術家的創作中,思考更國際化的交流。
  • 族人會在勞動之中舞蹈歌唱,完工後則會去海邊pakelang,向「海浪」學習舞蹈歌唱。
  • 另外在「足渡蘭」體驗以冷製法做成的手工皂,不需要加熱,只要依照Dagula說的步驟,將提煉物(菸草)攪拌,加入主原料再攪拌、倒入模具。
  • 被譽為「台灣最美公路」的台11線,背倚海岸山脈,面向太平洋,在這美麗山海廊道中,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下稱東管處)主辦的「2020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即將於8月4日在都歷遊客中心以首場月光 • 海音樂會拉開序幕。
  • 今年策展主題「好野人」道出了台灣東海岸的原住民與大自然相處互動,而獲得的富饒生活,以及從中養成的富足人文精神,但副標題「慢慢走比較快」也反映了在快速形成的年代,過去老人家建構的知識甚至倫理系統無法繼承,而造成集體記憶的不復見,也等於世代文化的消失。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