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險比較8大著數

不少人以為買儲蓄險是「儲蓄兼顧保障」的工具,但若仔細詳閱條款,會發現身故保障大多為”保價金或累積保費的1.056倍取其大“。 保價金幾乎與解約金相等,所以其實身故時只不過是退還保費加利息罷了,而如果把同樣的錢放進銀行存款,不是也會在身故時退還本金加利息給繼承人嗎? 基本上,選擇儲蓄險本身沒有對與錯,因為它也算是資產配置的一項工具,但是如果有機會,還是會建議你,多加學習其他投資方式,進而發揮資金的整體效益。 特色就是利息不會參與複利,而是以”生存保險金”的方式每年給付給保戶,繳費期滿後每年固定領一筆生存保險金,領夠了再解約拿回本金。 這類型的計算方式類似"純機動利率",也就是說解約金沒有最低保證金額,如果宣告利率如果未來有一年不幸變成0時,保戶當年度的解約金就不會有任何的成長。

內部報酬率是利用投保人每期支付的「保費」、繳費年期、解約時領取的「解約金」,來衡量保單年化報酬率。 這類的保險即使有優於一般銀行的利率,但仍然非高報酬的投資工具。 即使無法提供高槓桿、高報酬,仍然如此吸引職場菜鳥、理財初學者,很大的原因就是來自其提前解約,就會損失本金的特色。 李雪雯指出,目前市售的「儲蓄險」多半保費昂貴,有些保單的購買門檻更是驚人,特別是外幣計價的儲蓄險保單,若想保個「還算滿意的保額」,要付出的代價可不小。 以10 萬元保額、30 歲女性的條件來看,不管是增額終身或還本終身型的6 年期保單,年繳保費高達5~9 萬元之間,但如果以定期壽險保單來布局人生保障,100 萬保額只需花費1650 元,兩者差距天與地。 「再花俏的宣傳,只要看IRR就知道真相。」MY83保險資訊顧問鄭為之說,不論增額或還本,保戶需比較的數字重點,不在「增額數字有多高」、「年領還本金多少」, 或是「期滿後解約領到多少錢」的內容,一張保單真正的報酬率就看IRR。

儲蓄險比較

也因此,這幾年利率變動型的儲蓄險逐漸受到市場歡迎,主要是年報酬率會隨著市場利率而改變。 但民眾選擇利率變動型的儲蓄險,一定要先搞懂保單內的利率是「預定利率」還是「宣告利率」。 如果您的需求是6年一到就要解約拿回,那每年還本的就一定不適合,這種保單要放長期才有效果。 若您要的是短期解約可保本的,建議遠雄十倍勝比較適合您,因為幾乎所有的儲蓄險都要年繳才划算,但遠雄十倍勝月繳跟年繳的保費是一樣的,這就表示您可以每個月輕鬆存,不用一次拿出五萬,6年到也享有年繳的效益。

儲蓄險比較: 文章分類

上面有提到,儲蓄險的報酬率很低,可能只比銀行利率好一些些。 雖然相較之下,其他投資商品的報酬率比較好,但如果你無法接受投資基金、股票等商品產生的風險,那你可以考慮購買儲蓄險。 但國外的保險公司也是會有倒閉風險,最慘可能什麼也沒有。 要得到更高的報酬相對也要承擔多一點的風險,如果購買境外保單一定要選擇體質良好的大公司。 儲蓄險的種類有分為終身壽險、增額型壽險、還本型壽險、利率變動型年金保險、養老型保險…等各種類型,不管是哪一種類型,都是具有儲蓄與保險的功能,僅差在保險金支付方式、商品設計概念的不同。

儲蓄險比較

小資族不妨設定每個月發薪水後就自動扣進零存整付的帳戶內,約定的定存時間到了後,就會有筆錢等著你,當然也會有一小筆利息。 不論是年金險、終身壽險、養老險,只要有儲蓄效果,並能在一定時間後取得增值效果的保單,都可以稱之為儲蓄險。 投保人除了在生存時,能透過期滿或解約取回資金之外,也會在投保者不幸身亡、全殘時取得給付,所以屬於「生死合險」。

儲蓄險比較: 內部報酬率(IRR) 才是你該看的指標!

因為其儲蓄商品的本質依然是壽險,所以它理當是壽險的一種(不是意外險也不是醫療險),只是因為方便民眾聽得懂或是業務比較好講解,因此會用儲蓄保險來稱呼這類的保險這樣。 你對保險的不安及困惑我們都懂,一起進到保險新手村,輕鬆看懂保險。 ※本站有部分連結與商家有合作夥伴關係,透過專屬連結購買,我會獲得少數佣金,讓我可以持續經營網站並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內容,但這並不會影響您的任何權益,詳情查看免責聲明。

儲蓄險比較

前面有提到,假如購買的是 6 儲蓄險比較 年期的儲蓄險,提前解約就會損失本金。 所以,如果有意要買儲蓄險,最重要的就是先清楚自己的「理財目標」以及「現有的資金」。 目前,儲蓄險的繳費年期最常見的為 6 年期,而 8 年、 10 年、 20 年等 6 年以上的繳費年期,就算是長期保單。 所謂的 6 年期,指的就是只要在 6 年內解約,取回的本金就會有所損失。 如果你有足夠投資能力,通常儲蓄險就不會作為主要投資標的,即使有比例也很低,因為有其他太多替代品。

儲蓄險比較: 預定利率是什麼?

用還本型儲蓄險可以於每年當需要小額花費時類似補貼金的概念將生存金提供給客戶,讓客戶出國、進修、紅包等等。 每年固定幾富,直到需要用大筆金額時在解除契約拿回本金。 不過,利率變動型的儲蓄保險,因為它有更高報酬的機會,因此在保單的設計上,其保險公司所計算的成本費用也會較高。 儲蓄險比較 因為宣告利率不像預定利率是合約期間固定的利率,它會隨著市場與投資情況作調整,所以宣告利率並沒有保證多少利率,而是每次宣告都可能會不同。 宣告利率是已預定利率為基礎,將保險公司從保戶們收到的保費,扣掉營業所需費用後,再拿去投資的實際報酬率。 如果我們撇除保險公司風評、承保的業務員素質、客服的服務品質以及其他不確定的外在因素,只回歸到儲蓄險商品本身的優劣評比,以下提供給你幾個面向作為比較參考。

儲蓄險比較

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驗算一下,把每年投入的62915元按照1.126%計算,隔年再投入62915元,一直重複計算到第六年,那麼第六年總額一定是392648元(因小數進位,會有幾元的落差)。 如果統計國人最愛買的保險,儲蓄險一定是名列前茅,但如果要說中途最容易後悔投保的商品,那麼儲蓄險也通常是前幾名。 儲蓄險比較 原因不外乎「報酬率不如預期」、「經濟壓力」等問題,因此要買儲蓄險,有些事情就一定要先知道。

儲蓄險比較: 儲蓄險可以區分為利率固定型與利率變動型,挑選時務必注意商品的 IRR 與提前解約會造成的損失。

首先如果我們先不看宣告利率,僅看預定利率的話,其實就跟增額型儲蓄險是一模一樣的。 最後,有些還本型儲蓄在領取身存金的期間解約金也會同時慢慢下降,領越久解約金越少。 所以在參考還本型儲蓄的時候記得要稍微看一下解約金有沒有偷偷下降。 接著在計算滿期後的利率,我們用第七年計算,第七年的生存金是16200除以累積保費718278,數值大約是0.0225,也就是第七年起到身故為止,每年可以領取累積保費的2.25%生存金。 這三類儲蓄保險的本質以及性質是有所差異的,但是民眾往往在投保的時候只知道它叫做儲蓄險,這樣可能會讓自己買到不適合的保單。

3、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實際投保內容,亦無法取代官方正式文件,詳細內容以保險公司官方資訊為準。 有不少業務員會將儲蓄險作為主約,再讓其他保障(意外險、醫療險、實支實付)合約作為附約,個人建議還是將「儲蓄」跟「保障」分得越清楚越好。 解約風險需承擔虧損,如果簽下儲蓄險合約,在合約未滿期前解約,會從保單價值金中扣除不少的費用,使最後的解約金與儲蓄成本落差極大。 儲蓄險是台灣人每個人身上幾乎都會有或曾經買過的保險商品,除了是因為低薪、高房價的夾攻之下,國人養成了很喜歡存錢的習慣。

▲假設一張儲蓄險為年繳保費137,498元,繳費年期為6年,第7年末解約時可領回894,425元,以IRR計算為1.8%。 儲蓄險是守住資產很好的工具,又帶有高額壽險保障,如果存錢過程不幸身故,還可以留筆錢給自己想要照顧的人。 也提醒畢竟它是壽險,會有壽險成本,到期的現金價值不一定會超過投入金額。 我認為台灣的儲蓄險根本高風險低報酬,99%的人都沒有買的必要,如果有人想說服你先看看他是什麼身分吧。

宣告利率平準機制,金管會刪除現行「以過去24個月移動平均投報率加2碼」,作為宣告利率的參考依據,增列公司訂定宣告利率應考量區隔資產帳戶固定收益債券利息收益率,並反映必要利潤率及費用率後決定。 舉例來說,壽險公司主要把保戶的資金用於購買高評價等級的投資級公司債,以美國投資級公司債的殖利率來看,目前約在2.5%~3.0%之間,扣掉成本後,宣告利率則不能超過3%。 2020年起壽險業新契約責任準備金利率將調降1碼至2碼,當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越低,壽險公司預先提存資金壓力會越大,因此壽險公司也會以調降保單的預定利率的方式來因應。 以利變保單而言,在宣告利率高於預定利率的情況下,保單現金價值的投資報酬率,還是由宣告利率決定,但預定利率為保單的最低保證利率,預定利率降低,最低保證利率也就變低。

其實內部報酬率(IRR,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才是你該看的指標! 6年的時間並不短,能從小學畢業念到進大學,中間會發生什麼事很難講,如果沒把握期間內不會動用這筆錢,建議把緊急預備金放在銀行定存,利息雖低,但在任何時候解約都不傷本金。 也有民眾,覺得錢長期放至保險公司會有不安感,喜歡看到錢回流的感覺,這類人就適合購買還本型儲蓄,每年生存金匯入帳戶時會覺得比較有真實感。 部分民眾會有定期花費的情況,像是每年固定安排旅遊、每年固定進修、逢年過節紅包等等。

從下表很明顯可以看出繳費年期越短,年化報酬率轉「正」的速度越快,其實這與儲蓄險內部的「附加費用」有關係。 如果是投資10萬但分成每年投資1萬,10年後一樣變成20萬,這種資金流入、流出時間點不同的報酬率該怎麼計算呢? 一般儲蓄險指的是「儲蓄型保險」,具有簡單的壽險保障內容,屬於壽險保單(不是單純的金融商品),但主要還是著重在儲蓄而非保險,建議要再另外購買純保障型的保險才夠完善。 另外如果像是每個月或是每年有固定的錢是不會用到的話,也可以考慮購買增額型儲蓄險,因為增額型儲蓄相對安且利率固定,適合中長期做為資產配置的工具,較不會因為市場變化或是景氣而有影響。 1、Finfo僅為系統服務提供者,本網站所有資訊僅作為您選擇產品或服務時的參考利用,不應被當作任何投保、財務諮詢或建議,Finfo亦未對所載產品進行背書。 使用者應基於自身情況審慎判斷是否向第三方機構進一步洽詢、申辦或購買該產品或服務。

如保險公司不幸未能履行保單的財務和合約義務,保單持有人或會損失所有已繳保費及保障。 而三大儲蓄險各有自己的特色和適用的情形,對照上表,如果想要創造每年穩定的現金流,應該選用還本型;而增額型適合長期具目的性的儲蓄,利變型則是能獲得較高報酬的投資規劃。 總的而言,了解手頭上可以運用的資金有多少、了解自己的需求和理財目的,將能幫助你做出更適合的理財規劃。 以41歲投保傳統利變壽險為例,到滿50歲前,死亡保額除以保險價值準備金都的比例要維持140%以上,保價金會以依宣告利率利率每年增值,同樣的死亡保障的保額也會增加以維持140%的比例。 根據金管會保險局訂定「人壽保險商品死亡給付對保單價值準備金(保單帳戶價值)之最低比率規範」,自2020年7月1日起,未來壽險保單將提高保障成分,並降低儲蓄比重,且必須符合最低死亡保障門檻比率規定。

簡單而言,儲蓄險就是固定時間(月繳、季繳、年繳)存入固定的金額,在約定到期後可以領回本金及產生的利息,因此利息高低是購買儲蓄險一個主要的誘因。 如果自己是非常保守型的,儲蓄險是保本,適合懶人的累積資產方法。 且現在美元仍是相對於低點,「美元如果確定升息,當然是好的」。

儲蓄險比較: 儲蓄險的最大優勢

平常沒有儲蓄習慣的人,是可以透過儲蓄險強迫自己儲蓄的,因為有到期前解約需支付違約金的規定,硬撐也要撐下去XD 如果期間內都沒有急需把錢領出的話,到期後可以領回利息+本金。 2.退休準備時間:年齡在30到40歲民眾,離退休還有20年,可選擇繳費年期20年,因為現階段薪水不高,就用時間來累積本金:50至60歲民眾離退休時間近,宜選擇較短年期的,但每期存的本金較多。 老實說,這幾張的利率現在好也沒有用,因為宣告利率一直在調降,所以現在看到的建議書報表,幾乎可以確定未來您實際拿到的會比報表上來得少。 所有的投資工具都有存在的意義及價值,而是否要購買則是需要自己的評估,但千萬不要抱持著讓小錢變大錢的心態,儲蓄險並不能讓你大富大貴。

儲蓄險本質是一種壽險,具體來說是“生死合險”,在保險期間內死亡能獲得給付,到期後還活著也能獲得給付,兼顧了儲蓄與死亡保障的效果。 2、Finfo會盡最大努力維護網站上之資訊、內容和資料的準確性,您必須意識到內容可能是不準確、不完整亦或是過期的。 ※本站提到的任何投資標的與交易方法,僅為作者個人經驗分享與筆記整理,並不代表任何投資標的的推薦,敬請讀者下手投資前一定要自行評估風險。 ◆ 別忘了到 Facebook 粉絲專頁按讚追蹤並設定為搶先看 ,成為我的專屬鐵粉,才不會錯過更多實用內容和最新文章分享。 市場熱推「新變額年金險」每月領錢又有最低身故給付 可買嗎? 10Life 產品評級和評分由10Life Financial Limited(獲保監局授權持牌保險經紀公司,保監局牌照號碼為FB1526)所制定。

10Life 產品比較和10Life保險評分乃根據產品資料、事實陳述以及數據,並以一般消費者作為假設對象,從而作出數學運算,並不受與保險公司任何形式之合作或所獲得費用影響。 除非10Life Financial或相關保險公司/提供商向閣下發送承保通知,否則即使閣下已經提交個人資料,亦不應視保險保障是受約束、有效、已申請或假定成立。 除此之外,也有網友提醒,「可以檢視自己的保障是否足夠,不足剛好可以來買保障,足夠再來談投資」,否則一次風險來臨,可能就把畢生投資與積蓄花光了,還有人認為,「好好投資自己」、「一年六萬,剛好出國一次投資生活」也很重要。 儲蓄與投資是每個人一生的學問,趁早學會就不用為錢傷腦筋。 原PO在臉書社團「存錢公社」PO文指出,20年前買了一張儲蓄險,當初每年約繳近3萬元,最近因儲蓄險到期,「每3年有18萬的錢回來(領一輩子)」,想詢問看看是否有其他的儲蓄或投資建議,讓不少網友們直呼「千萬別解,現在買不到」。 對儲蓄險有概念之後,我們來看看儲蓄險的風險,基本上會衍生風險的原因分為「提前解約」、「央行升息」 2 種情況。

李雪雯指出,過去遇過不少案例,因定期生存金等金額不高,許多保戶拿到這些錢後,真的存下來的並不多,多半都花在旅遊或購買奢侈品,讓儲蓄險號稱「強迫儲蓄最佳工具」的名號,一下子就破功。 因此,一旦下手買儲蓄險,一定要有繳費期滿前絕不會解約的決心,這項產品適合閒錢太多、有資產配置需求的人;對薪水中等、人生正要開展的年輕小資族來說,切記三思再三思,否則,買儲蓄險的結果,不但沒法存到錢,反而是資產的縮減。 此外,要提醒的是,這些都不是「到期立刻還本」的保單,而是期滿後,保戶必須當年度「自行解約」,才有保險金可拿;當然如果續放的話,肯定報酬率也會更好一點。 這些刻意被凸顯的「優點」,直指人心,大多數人都忍不住埋單。

錠嵂保經表示,外幣保單的利率一般高於台幣,但要特別留意是,在領取滿期金時,如果當時匯率不好,因為匯差關係,繳費期間賺取的利息會被匯差吃掉。 其實它只是市場俗稱,只要符合儲蓄並具有資產增值效果的保單,市場都泛稱為儲蓄險。 民眾如果初次接觸,首先要弄清楚,儲蓄險大致可分為「預定利率」與「宣告利率」,同時也區分為台幣、外幣,在挑選上這2大關鍵要特別注意。 如果不考慮通貨膨脹的前提下,雖然儲蓄險比起基金、股票來說報酬率不高,但至少是不會賠錢的,而且放長期的話還會產生額外的利息,算是穩賺不賠。 因此如果是無法承受其他投資工具會賠錢的人,儲蓄險會是你的好選擇。

儲蓄險比較: 儲蓄險是什麼?有哪些種類?

所有儲蓄險如果在前面幾年解約,幾乎都拿不回所投入的本金,以及該有的「利息」。 李雪雯建議,買儲蓄險的錢,必須是「一定期間內不會用到」的閒置資金。 保險資訊媒合平台MY83產品經理陳品任指出,這些經過設計的保單,其實是附加超少保障的理財工具,因此,最好是做完人身保障,如醫療險、意外險、癌症險等,有能力再買儲蓄險。

想要靠「用保險費花光所有日常生活剩餘開銷」來達到儲蓄效果,最終還是要養成良好的「不胡亂消費」的習慣才是長久之計;或是為自己設定6年後的資金需求目的,這樣才能有效、有決心的把錢發揮效益。 因此,如果買儲蓄險的目的是想要一邊取得保障、一邊鞭策自己存錢的人,一定要口袋夠深才行,否則只會買到只是保障不足,或是保費讓自己叫苦連天的儲蓄險保單。 否則,只要提早解約一定虧錢,連本金都拿不回來,如果手頭緊的人,寧可分批定存,也不要一次讓資金卡6年。 5.認識儲蓄險的優點、缺點及挑選的3個技巧,就可以了解自己適不適合買儲蓄險,或是了解儲蓄險適合什麼樣的人購買。

  • 另外,從上表的累積實繳保費以及解約金的部分來看,在六年繳滿期以前解約,都會有一定相當的虧損,這也就是儲蓄保險的缺點以及優點之一。
  • 還本終身壽險的特性是繳費期滿或是開始繳費一年後,每年可以領回一部分的生存保險金。
  • 因此,利變型的最大特色是有機會得到更高的報酬,但若都只維持最低的預定利率,報酬就會比普通增額型儲蓄險少。
  • 這也稱為流動性風險,講通俗點就是錢放進去如果短期內要拿出來是要賠本的!
  • 這個問題一出,大多數人腦中浮現的就是儲蓄險,尤其6年期儲蓄險因年限短,又常被強調「保本、保息」,不僅「投資報酬率比銀行定存高」,還常伴隨著「第7年開始,每年2.25%複利增值」、「終身可領回還本金」等未來成長效益的想像。
  • 10Life Financial 為 10Life集團全資擁有的子公司。

但是,購買儲蓄險,金融業者與保險業務員都有佣金收入,也就可以賺到我們的錢。 許多人應該都聽過身邊保險業的朋友,因為業績優異而被公司招待出國。 但是,我還不曾聽過哪個銀行行員,因為招攬許多定存而被公司招待出國。 所謂「預定利率」可視為保險公司承諾給保戶的保證年報酬率;「宣告利率」則是由保險公司每月或每年公布,會隨市場情況變動,當宣告利率高於預定利率時,保戶就可以額外獲得增值回饋金,多領到一點錢。

10Life Financial Limited 不會承擔因使用資料而引致的任何責任、索償及損失。 10Life Financial未有驗證有關資訊,並且將不會就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和適時性作出保證或擔保。 短期儲蓄保險的保費供款期很短,僅幾年便期滿,投保人可連本帶利取回金額。 產品的主要賣點是固定的保證回報,及快回本,因此深受投保人歡迎,不少短期儲蓄保險甚至限時限量供應。 香港持牌保險顧問並未能向身處香港境外人士銷售保險產品或提供相關建議。 MoneySmart小編建議可以同時開通網路銀行,開通後便可以自己在網銀裏頭操作外幣買賣、定存,省去跑銀行的時間。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