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梵寺必看攻略

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 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 學道者思之。

為什麼他用石頭來幫忙? 因為恐怕好多天沒有吃飯。 這是我這麼想,是不是這樣子? 大梵寺 這個你不要執著。 不要說:「哦!一定是這樣子。」也不要說:「一定不是這樣子。」妙就在這個地方。 他們大家是贊成?

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 大眾勿迷,言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 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 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 師復曰:今於大梵寺說此頓教,普願法界眾生,言下見性成佛。 時韋史君與官僚道俗聞師所說,無不省悟。

  • 知識遠來艱辛。
  • 策云:我言輕。
  • 何習外道斷常邪見,而議最上乘法?
  • 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癡眾生,將正見度。
  • 因為恐怕好多天沒有吃飯。

相信別人沒有相信自己困難。 我們所有的人今天不會決定,不會成就、成功,是他一直在否認自己,知道他自己做不到。 為什麼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在否認自己呢?

大梵寺: 第一行由品 – 經文.註釋

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 菩薩戒經云:我本性元自清淨。 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 故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有多少不反對? 反對的,要提出個理由來。 為什麼我反對呢?

大梵寺: 台中梨山风景区

滿目瘡痍的災區,急需社會助援。 因此,得由心去行深,雖言菩提自性本自俱足,但用此「心」方能契入自身如來藏親收得。 「但用此心」,「此心」非「有心」,修行者若心生用「心」既已落在法縛,「祂」非自然性,亦非真心,當知!

若著相於外。 而作法求真。 或廣立道場。 說有無之過患。 累劫不可見性。 大梵寺 但聽依法修行。

「惠能三更,領得衣缽」:六祖大師在三更天,得五祖把這個衣缽傳授給他。 「云」:六祖就說了,「能本是南中人」:說我是南中人;南中就是南方人──廣東人。 「素不知此山路」:我平時沒有到外邊走過,這個山路,從什麼地方進來? 從什麼地方出去?

大梵寺: 台中大坑风景区

硬壓妄念不起以為究竟,不知壓制仍屬妄念,妄上加妄,安得名定。 此惟念念不離自性,明自性本來空寂,心中了了,對境不染不惑,即名為定,外道根本錯誤,在此一點耳。 大梵寺 〔八〕第一莫著空,此言著空,即落空見。 空見與有見,正復不異其顛倒。

心生種種法生。 心滅種種法滅。 吾今留一偈。 名自性真佛偈。 自性起用十九對。 煩惱與菩提對。

必須坐禪習定。 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 未審師所說法如何。 大梵寺 神龍元年上元日。 則天中宗詔云。 朕請安秀二師。

大梵寺: 台中

好像審核博士論文,必須要得到博士的,才能認識論文可以不可以? 沒有得到博士的就不認識了;單單得到 大梵寺 Master(碩士)學位,就不會認識博士的論文。 開悟和沒開悟,也是這樣,所以大家以為這也沒有見性。

大梵寺

思量一切善事。 如是諸法在自性中。 為浮雲蓋覆。 忽遇風吹雲散。

學人識量淺昧。 願和尚委曲開示。 更說甚麼善惡諸法。

「不論禪定解脫」:不講禪定解脫這種法。 「佛法是不二之法」:佛法不是兩種法,只有一種法,所以叫不二法門。 還有一個講法,情就是感情也好,情愛也好;因為有情愛,才種下種子。

大梵寺: 台中气候

真知,何謂「真知」? 大梵天王也是佛教的大護法。 依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佛成道時,大梵天王與釋提桓因即勸請釋尊大轉法輪,因此才有佛教流傳於世。 天王在天界中法力無邊,掌握人間榮華富貴,具佈崇高之法力。 (詳見:金光明最勝王經──滅業障品第五)。 旅順博物館藏敦煌本六祖壇經 惠能大師於大梵寺講堂中,升高座,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受無相戒。

大梵寺

沒有「空」怎麼可以動? 沒有「空」你可以坐在那裏嗎? 沒有「空」你怎麼可以呼吸? 接著你去察覺,這個東西你要去體悟,因為「空」的東西無形無相,你要從有形有相的現象去體悟無形無相的道理。

若以心本不生,不得言生。 ”六祖惠能大師在湖北黃梅東山得法後,回到曹溪寶林寺(今曲江縣南華禪寺),多次應邀到大梵寺講經説法。 古人說借相顯理:借現象來顯那個道理,那個道理一定要借助某些的東西來呈現。 文字是個相,講話也是個相,花開花謝也是個相,從那個現象去明白空的道理。 可是我們就是因為有妄想、執著才不能夠明白自己。 妄想,既然是妄,就不是真的;執著,更糟糕的是,你還執著自己錯誤的想法,所以你不能夠見性。

隍於是大悟。 二十年所得心。 河北士庶聞空中有聲云。 隍禪師今日得道。 西方般若多羅讖。

大梵寺: 台中航空

師云:古佛應世已無數量,不可計也。 今以七佛為始:過去莊嚴劫,毘婆尸佛、尸棄佛、毘舍浮佛;今賢劫,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文佛,是為七佛。 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

神秀這一班黨徒如果知道,恐怕對於六祖又有不利;所以五祖大師就不講話,看看六祖大師的智慧怎麼樣? 就敲碓三下,然後掉背著手,回到自己房裏去了。 為什麼說米呢?

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則同凡夫,即起恚恨。 汝向前見不見是二邊,痛不痛是生滅。 汝自性且不見,敢爾戲論?

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佛性。 欲求見佛,但識眾生。 只為眾生迷佛,非是佛迷眾生。 問曰:未知從上佛祖應現已來,傳授幾代?

有人據宋吏部侍郎郎簡所撰之〈六祖壇經序〉而謂此版本為契嵩所改編,亦有認為此即元代僧德異於至元二十七年之刊印本。 本書以徑山方冊本為主,於明北藏本、清藏本均有增減。 今收錄於《嘉興藏》第一冊、《卍正藏》第五十九冊、《大正藏》第四十八冊、《佛光大藏經‧禪藏》。 師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傳衣,三十九祝髮,說法利生,三十七載。 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數。 今為汝等說法,不付其衣。

大梵寺: 四面佛即大梵天王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