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綠皮書心得8大分析

找謝利博士去演奏的餐廳,堅持不讓他在餐廳用晚餐,甚至還說波士頓賽爾提克隊(當地的職業籃球隊)贏得冠軍的時候,球隊裡的黑人也一樣沒有在他們餐廳用餐。 不過這次,謝利博士起身反抗,表明了要嘛讓他在這用餐,要嘛就今晚沒有演出了。 首先,《幸福綠皮書》從文本的取材與設定上,就已經佔盡了得獎片的要素,正如同首段提及的種族文化議題,對照到過去的幾屆奧斯卡來看,從《自由之心》、《逐夢大道》、《逃出絕命鎮》、《月光下的藍色男孩》,到這次的《幸福綠皮書》與《黑色黨徒》,其實不難看出在美國主流價值與議題的取向上,總會給予種族議題一席之地。 凱薩琳因為數學能力驚人,分派到太空任務組協助軌道計算,一開始只被當成人肉計算機呼來喚去反覆驗算,甚至同事不願意透露完整資訊給她,讓她只能猜測內容。 除了祕書是女性,太空任務組裡全是白人男性,凱薩琳得承受被質疑能力的目光,連咖啡壺也只能使用「有色人種專用」的。 大家對她每天一定會從辦公室消失幾十分鐘的現象冷嘲熱諷,沒有人想到她唯一淮許使用的有色人種專用女廁位在八百公尺外的西部辦公室。

幸福綠皮書心得

友誼塑造的成功,自然少不了演員的功勞,維果‧莫天森(Viggo Mortensen)、馬赫夏拉‧阿里(Mahershala Ali)在片中都有著十分精采的表現,將兩大要角演繹得很有立體感。 儘管部分較精準的指法是由電影的配樂家克里斯‧鮑爾斯(Kris Bowers)代彈,但馬赫夏拉‧阿里的用心苦練、揣摩,足以讓觀眾相信電影裡的他真的是個鋼琴大師。 乍看之下,或許諸多情節令人心寒,但本片的敘事手法頗為討喜,能在不影響議題嚴肅性的基礎上,盡可能地以幽默的方式呈現故事。 而且男主角東尼一角也起到調味劑的作用,每每能為電影增添輕鬆愉快的氣息。 電影中許多哲理和經典台詞,值得我們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編輯將從 5 個觀點,分享從《幸福綠皮書》所得到的心靈寶藏。 回家,所以儘管我並不是特別專注在路上,依然可以明確地決定哪個路口的方向。

因此本篇文章整理了幾部關於種族議題的電影,包含種族隔離政策的背景、種族主義者的壓迫,還有人們應該要抱持怎樣的想法? 導演用隱微方式暗示諸多細節:開場以東尼丟棄黑人水電工喝過的水杯,揭示他對黑人的鄙視。 電影雖然是種族對立的時代背景,基本上定調為喜劇,從東尼應徵司機時鬧了一連串笑話開始,沿途笑料不斷。 尤其維果莫天森的戲精本色一覽無遺,不僅可以開車同時講個沒完,簡直是從外太空聊到內子宮,還大嗑炸雞,又不時對眼神不屑的路人比中指,演出其隨性自在、享受人生,更迷人的是無法忽視的俠義之氣,以及從心裡扎針、綁手綁腳的工作心態,到友誼至上、友善同理、超越金錢報酬與種族對立的迷人蛻變。

不過前述是分心的支線小結(騎車到底要多不專心),其實大腦主要思考並看似給出答案的是,原來我沒有錨點,我終於明白心中那股無以名狀的的是沒了歸屬感,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去哪? 或許這種漂泊不定的氣息早在大學時期就累積,以至於我的同學兼室友們每次來我房間的時候都會說沒有生活感、沒有人味、隨時要離開的感覺。 但那當下我真的覺得反正我就不會在這裡久待,保持在隨時可以走的狀態很方便。 這是一部幽默與溫馨兼具的作品,兩位主角的演出絕對值得一座奧斯卡,但究竟獎落誰家就待頒獎典禮見真章囉,心得分享至此,祝你今天能看到一部好電影。

幸福綠皮書心得: 幸福綠皮書結局的意涵

無論是不吃炸雞,亦或是不彈爵士樂,皆出自於他缺乏自我認同所引發的逃避心態,他害怕他一旦變得「更像黑人」,將失去辛苦建立的地位與名聲。 我在美國曾認識一位希臘媽媽 Jenny,他跟丈夫當年毅然決然離開希臘,一起買了單程機票到美國尋找機會。 從 Dunkin Donut 的咖啡小妹做起,歷經簽證過期,過著戰戰兢兢、不可犯法的地獄生活。

  • 即使是翻拍自法國電影《逆轉人生》,依舊能緊扣美國的社會現象。
  • 綠皮書是這部電影的名稱,但在電影裡 Don 沒有瞧過一眼這本綠皮書。
  • 但這段友誼動人之處便在於,菲利浦幾乎未曾以戴爾的過去來定義他,只因兩人都是身陷過往泥淖的困獸。
  • 除了幕後團隊,幕前卡司原班人馬也應聲回歸,還有巨星驚喜加持,陣容十分堅強!
  • 《幸福綠皮書》對部分情節的呈現也稱得上公道,如在警察這一行中,唐與東尼就同時碰到了壞人與好人,不至於刻意貶損當時的美國白人警察。
  • 你的中文能解讀能力真的很糟糕,重點不是哪個人, 而是一個人的事蹟再偉大,也不代表我們不能評論他的態度如何。

妻子請兩個黑人到家維修,當東尼見到黑人用過的杯子,不假思索就丟進垃圾桶。 然而這樣的「討厭」是環境養成他的,當時一般白人對黑人歧視的觀念和偏見是被默許的,這樣做才對、應該要如此做。 東尼和唐一開始發生了衝突,唐逼使東尼提供更精細化的服務,這使東尼感到很不舒服,而唐厭惡東尼的陋習。

幸福綠皮書心得: 推薦閱讀

你可以批評別人「顧影自憐,在自己的世界翻滾」, 別人就不能說「網友自有公評」? 我沒有說他不該得啊,高傲是他表現出來的態度, 到底跟他該不該得、住哪裡、是不是大師有什麼關係啦。 一直扯卡內基廳不會顯得你比較厲害好嗎, 只會顯示你的閱讀能力有待加強。 你無法定義傲嬌,卻可以批評別人說的傲嬌有問題, 而且看別人的傲嬌定義還要昏倒, 這邏輯我也是不太懂啦。 幸福綠皮書心得 When Don and Tony first met each other, Photo by Yahoo 電影這樣的情緒可以在兩人的第一次見面時略窺一二。 幸福綠皮書心得 唐在面試時選擇在自己金碧輝煌的家中,並要求一對一面談,甚至故意提出幫他擦鞋洗衣等要求,這些無非都是欲突顯自己高人一等、加強主導權與氣場的作法,但同時也顯現出「受傷小孩」的一面,流露出內心的不安全感及害怕受到傷害的心情。

電影裡描寫了三位NASA工作的黑人女性:凱薩琳強森(Katherine G. Johnson)、桃樂絲范恩(Dorothy Vaughan)、瑪麗傑克森(Mary Jackson)如何在當時的時代氛圍下憑著自身的能力和遠見,以不卑不亢的態度成為留名青史的名字。 他不只是音樂表演者,他還是人,他也有人性, 就像愛因斯坦、貝多芬和圖靈不是只有他們的才華, 他們也有情緒,也有價值觀,也有親情友情愛情的需求和煩惱。 你只因為他們的傑出才華和忽略他們人性的部分, 我覺得你非常不尊重這些天才。 只因為他是天才就禁止別人評論他的任何處事態度, 只顯示你根本沒有把他當人看。 他不只是個鋼琴師而已,他也是人,也有他的七情六欲愛恨慎痴, 這些你都沒看見,顯示你根本沒有把這部電影看進去。 改編自布萊恩史蒂文森根據真實事件所撰寫的小說《不完美的正義:司法審判中的苦難與救贖》,講述哈佛法學院畢業的律師布萊恩婉拒優渥的工作機會,來到美國南方的阿拉巴馬州,提供受到司法不公平對待的弱勢族群法律協助,而他要面對的不僅是龐大的司法體制,還有當地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

幸福綠皮書心得: 電影已上映,不開放投票

種族歧視、男女平權、女性主義等等議題,這幾年越來越受到全球重視,好萊塢更不斷以這些議題當作電影拍攝的題材,所以你可能會發現近年來的奧斯卡上有許多這類型的電影,這很棒! 若是像《幸福綠皮書》這樣以真實事件作為改編,藉由過去與現在認知的衝突,便更能補足觀眾的價值觀。 《Green Book》的中文片名翻為《幸福綠皮書》, 其實很有意思,這本「綠皮書」表面是友善的象微(告訴你可以那裡可以找到願意接待黑人的地方),但其實極具「歧視之意」,因為如果當時的美國南方處處皆是如此友善,又何需這書指引?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也因為這本書直間接所觸發的各種情境(尤其是separate but equal措施的部分),才讓有了Tony和Shirley共同面對了種族和階級問題,以了解自已和對方的機會。 圖片來源:《幸福綠皮書》電影劇照電影中,仍有許多黑人遭受不平等待遇的橋段,英文電影名稱《Green Book》其實指的是一本黑人旅遊美國境內的指南,記載了所有黑人可以去吃飯的餐廳、留宿的旅館,避免在旅途上發生不必要的麻煩。 明明受邀表演卻只能使用如廢墟般的洗手間、能演奏卻不能在餐廳用餐、想要買件西裝、喝杯酒都處處受限,種種不合理現象,反映了從前種族紛爭的嚴重性。

幸福綠皮書心得

然而人們的歧視卻遠遠不只如此,如同在《關鍵少數》、《逃出絕命鎮》等電影就不斷被提及的觀點,比起明顯的歧視,表面平等,背後卻有意無意把對方跟自己做出區隔才更為羞辱,不論是「不尊重」或「過度尊重」都是如此,就像一次晚宴上主人「特地」為唐準備炸雞料理,所謂「平等」絕對不是只有展現善意,而是必須真正與他人站在同一立足點。 影片剛開始,托尼家中有兩位工人來維修,是兩位黑人,托尼的太太在他們回去之前請他們喝了兩杯水,而托尼在水槽裡看到這兩個杯子的反應是,拿起,丟入垃圾桶,由此可見他對黑人的偏見。 幸福綠皮書心得 到後來,隨著托尼跟謝利博士一起巡迴,並遇到了許多事之後讓他大大改觀。

「我那時候已經做好器官捐贈準備了,不是我不勇敢,而是我們司法本身就不勇敢──我那時想法就很簡單,既然這世界不願意正視錯誤,我們只能回去… 幸福綠皮書心得 身為司機的東尼在返回紐約的回程中因體力不支無法前進,而唐薛利放下了「主僕關係」主動開車送東尼回家過聖誕節,代表著雙方早已將對方當成朋友。 人與人之間,有時候不需要任何話語,「行動」就是代表著對彼此最真誠的關心。 劇情拉回東尼與唐薛利身上,從一開始的互看不順眼、言語衝突、價值觀對立,到後來漸漸為對方著想、抱不平、表達關心,這一連串的過程中,都是兩人互相認識、尊重後所得來的可貴情誼。 劇中,東尼不止一次向唐薛利互開砲火,爭論著事情的做法或對錯。

幸福綠皮書心得: 電影神搜

當然,上述偏見無傷大雅,卻也有些歧視與偏見根深蒂固,毀人尊嚴。 例如,當薛利被奉為上賓,在某個宴會上表演,中場休息想使用屋內廁所時,主持人卻予以阻擋,並指著屋外簡陋的茅廁(有色人種使用)。 薛利說他寧願回汽車旅館使用,但來回要花半小時以上時,主持人竟表示白人聽眾可以等,最後東尼只好開車載著薛利前去如廁,再回來完成表演。 由同名小說改編成電影版的《幸福綠皮書》,劇情流暢、節奏適宜,不時穿插幽默劇情,卻沒有模糊欲表達的重點。

1956年,納京高應邀前往阿拉巴馬州伯明罕市立禮堂表演,是第一個受邀在該市白人機關表演的黑人;但表演才剛開始,隨即有一群人指責他演奏白人的音樂,並把他拉下台,毒打了一頓。 這部由Peter Farrelly執導,Viggo Mortensen和Mahershala Karim-Ali擔綱演出的電影已獲得金球獎最佳音喜類電影、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劇本,希望奧斯卡此部也能獲得肯定,因為已榮登今年獎季我心中的最佳影片,在我心中一部好的電影可以不用誇張的視覺特效不用華麗演出卡司只需要能觸動人心的劇情。 而唐薛利明明可在對他還算友善的北方環境生活、表演,為何想安排這一趟演出? 原來他有心想要用行動證明,來打破社會藩籬,只是在那個年代,他很難翻轉,但相信仍是有一些影響的,至少他改變了身旁原本也帶有歧視的東尼。

菲利浦在電影中曾詰問該如何為藝術定價,而當戴爾親自畫了一幅畫送給他,所有人都對這畫支吾其詞時,他卻欣然接受這份禮物,因為這是戴爾投注熱忱的成果。 藝術表現或許可以被評斷定價,但真正無價的是驅動雙手揮動畫筆的那股動力。 幸福綠皮書心得 戴爾一次次的生意點子都被菲利浦拒絕,他起初的投機心理使他的空想流於不切實際,菲利浦的建議一針見血地點出戴爾的不足,也就是真正的熱忱;這不僅僅是商場的成功法則,也是人生想要踏實開展,使生活無憾的唯一起步點。 或許我們可以去思考:有時候「討厭」一個人事物時,這些情緒背後的意義。 也許是像唐一樣,逃避著某種身份認同,抑或是像東尼一樣「跟風」,卻在無意間卻做出傷害他人的舉動了。

白人從來沒有想過黑人的生活是如此不方便,也許沒有特別歧視對方,不過身為白人,無意識冒犯就會給人一種「不知人間疾苦」的既視感。 如同電影裡面的描繪,薛利博士的膚色和他對音樂的天賦帶給他格格不入的處境,這也是為什麼他和東尼的友誼如此特殊,薛利博士本人也確實透過酒精來治療他的孤獨以及憂鬱。 電影在開場時,可以看到東尼所處的環境,是一個完全白人的家庭、社區。 失業的他一早起來,妻子(琳達卡德莉妮飾演)請兩個黑人到家維修,當他見到黑人用過的杯子,不假思索地就丟進垃圾桶,這是他原有歧視黑人的觀念和態度,而這個偏見是環境養成他的。 故事的視角大都義裔美籍保鑣東尼(維果莫天森飾演)為主,開場即是他在地方酒吧上班,他是底層的小人物,沒受過良好的教育,滿嘴粗話,動不動就用拳頭解決問題,但他懂得江湖智慧,很會說話表達、溝通來說服對方,同時也是一個愛家的男人,一日酒吧因鬧事關門,他也失業,為了賺錢養家,在友人介紹下,應徵了一份司機的工作。 因此,東尼從最初因為不希望被扣錢而保護唐,到最後發自內心為其著想,不光是以他所能滿足唐的需求,也能完全消除心中那道藩籬,盡力為唐爭取與其他人相同的權益。

(圖片來源:IMDB)在劇中真實還原了黑人的困境,身為表演者卻不能與觀眾在同一間餐廳吃飯,只因為他是黑人,無法使用一般人的廁所,只能到外頭用又髒又臭的「黑人專用」廁所,被警察找麻煩因為他是黑人,諸如此類這些充滿歧視的行為都是依照當時年代的困境所還原的真相,而至今當然人人平等的時代,而在當年盛行的綠皮書也就不復存在。 綠皮書一詞,是指在美國膚色及種族歧視還非常嚴重時,為了讓黑人們在出遊時可以避免到餐廳或是旅館被請出去而出現的書籍,上頭記載著黑人可以去的場所,而這本綠皮書是在1936年由一位格林先生與他的妻子出版,這本書在當時也被奉為黑人安全出遊的聖經,《幸福綠皮書》正是以綠皮書盛行的年代為背景,以真實存在的人物改編的故事。 (CatchPlay提供)值得一提的是,電影對於種族議題的呈現,並未一味聚焦在白人歧視黑人這一層面上,也涵蓋了唐在同族間面臨的處境。 唐在當時是極少數能夠擁有巨額財富的黑人,經濟地位佔優勢的情況下,也讓他在黑人群眾中顯得格格不入,甚至可能遭逢異樣眼光。

但在人生的旅途上,並無法事先知道路程的長度與方向,每個決定都是需要用時間去經歷,難免有時候因為恐懼失敗挫折而猶豫,這是心境之一。 東尼第一次聽到薛利博士和他的工作夥伴用俄文溝通時,透露自己從軍時碰到過德國人,他在 1950 年代駐軍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此外片中東尼和自己的家人是死忠的紐約洋基球迷,在和薛利博士相處的時候也曾情不自禁和他聊起棒球,他本人也曾經在聖路易布朗隊(巴爾地摩金鶯前身)的小聯盟體系打過球。 東尼原本工作的夜總會舞廳因為內部整修要修業兩個月,這兩個月東尼需要找另一份工作來養家活口,東尼個性爽朗直快、拳頭很硬但腦筋很活,他朋友都叫他大嘴東尼,因為他特別擅長唬爛,但其實他的名字是Tony Vallelonga,這姓很特別,他是義大利人,一個勉為其難願意為黑人工作的白種人。 找謝利博士去演奏的房屋主人不讓他上家裡的廁所,而要到他家裡庭院上的破舊小茅屋去,甚至當謝利博士跟他說這樣的話他只能回飯店上廁所再回來,至少要30分鐘,主人也只是說他們可以等。 角色的存在是讓白人主角克服障礙,使其更接近救世主的角色設定,舉例來說《刺激1995》裡面摩根費里曼演的Red就是其典型。

幸福綠皮書心得: 幸福綠皮書(含有、無雷心得)

如果說種族議題終究多少有嚴肅色彩,《幸福綠皮書》的另一大重點:跨越種族藩籬的友誼,就顯得溫暖許多。 東尼與唐處於完全不同階層,前者是白人草根勞工,本性善良,但有時會做損德的事;後者則是黑人菁英,且品德、教養極好。 因此儘管當時白人多半優越感十足,瞧不起有色人種,但兩人相比,黑人一方反而水準更高,與時代氛圍形成強烈反差,顯得十分趣味。 (CatchPlay提供)就電影的呈現風格而言,《幸福綠皮書》基本上是部公路旅行的電影,大部分的重頭戲,都安排在東尼與唐的旅行中。

幸福綠皮書心得

所以以電影名稱而論,’Green Book’ 帶出的是一個沉重的議題、嚴肅的思考,不過拍攝手法以及電影的定位卻是 ‘biographical comedy-drama film’:傳記式喜劇電影。 最後一場戲的時候,許多觀眾都流下了眼淚,這項的安排,短短的幾句話,讓人不得不佩服這部電影真的說服了觀眾,而是用最後的小小神來一筆的幾句話。 《幸福綠皮書》對於結尾的安排稱得上畫龍點睛,開車時的橋段,體現了唐不再只把自己當成東尼的老闆,而是願意照顧東尼的朋友;東尼回家後的心境變化,充分彰顯了唐在他心目中的份量提升,已宛如親兄弟般的密切。 該工作的時候就認真工作,該笑的時候就大笑,該吃的時候,就把它當作最後一餐享用。 經歷疫情三年以及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狀況,讓民眾將「健康養生」列入購屋的重要考量,「健康養生宅」成為買房搜尋關鍵字,…

薛利可預期會有這樣的衝突,過去14個月內曾二度應邀到白宮演奏的他,大可留在北方,在高級派對上被奉承、賺進大把的鈔票,為何要求經紀公司安排前來對黑人不友善的南方? 只因為他想改變人心,改變南方白人對黑人的刻板印象,改變黑人對自己可能的人生期待,證明「白人至上」觀念是錯誤的, 還給黑人逐夢的權利。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原本預測這故事通篇在描述白人打壓黑人,但其實在黑人音樂家的眼裡,也會刻板印象認為所有白人都一樣,認為他們都不友善、都認同不公平的規定。 一開始路途中托尼看見路上的炸雞店便買了一桶,謝利博士對托尼大剌剌吃炸雞的行為感到不適,認為自己不會做出這種舉動,此言一出馬上被托尼反駁並說服謝利博士吃炸雞,最後謝利博士吃了也享受在其中,再次拋棄了自己原則。 這齣戲托尼也講了一句名言「工作時要認真工作,玩樂時要認真玩樂,吃的時候要當作最後一餐再吃。」顯現托尼對於人生豁達的態度與謝利博士的不同。

克里斯華盛頓和女友蘿絲艾米塔吉已經交往到了要見父母的程度,她便邀他到紐約上州與爸媽迪恩與蜜西共度週末。 一開始克里斯將這一家人過度親切的行為解讀成是對女兒跨種族戀情的緊張表現,但經過週末的相處之後,一連串愈來愈詭異的事件讓他發現匪夷所思的驚人事實。 《活個精彩》讓兩個停滯谷底的人生重疊,雖然個性與社會地位截然不同,兩人卻成為彼此的對照鏡,在互相影響激勵下,終於各自面對創傷的過去。 戴爾不再憤世嫉俗地一昧怨懟社會,菲利浦也停止封閉自我,透過這段友誼,兩人終於把握得來不易的第二人生。 許多前科犯即使重回社會,仍舊無法立足的原因,便是紀錄已成汙點,成為歧視與刻板印象的種子,這對身為黑人的戴爾來說更是如此。 但這段友誼動人之處便在於,菲利浦幾乎未曾以戴爾的過去來定義他,只因兩人都是身陷過往泥淖的困獸。

  • 這一趟公路之旅剪輯成兩個小時的片長看似很短,起承轉合卻做得完美。
  • 然而片子並沒有讓音樂因為特定場所、鋼琴廠牌、觀眾階層而受限,末了唐至黑人酒吧的即興演出,全場屏氣凝神看他琴藝超群的彈奏,能在自家人面前得到認同的喜悅令人動容。
  • 東尼第一次聽到薛利博士和他的工作夥伴用俄文溝通時,透露自己從軍時碰到過德國人,他在 1950 年代駐軍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此外片中東尼和自己的家人是死忠的紐約洋基球迷,在和薛利博士相處的時候也曾情不自禁和他聊起棒球,他本人也曾經在聖路易布朗隊(巴爾地摩金鶯前身)的小聯盟體系打過球。
  • 而年輕族群往往重視「第一印象」,除了上傳面容姣好的大頭貼引人關注,其實「個人簡介」…
  • 薛利 Don Shirley(馬赫夏拉阿里 Mahershala Ali 飾)準備前往南方保守地區巡迴演出,為了人身安全,他雇用一名白人保鑣 東尼.
  • ’Green Book’ 這部電影的主角 Don Shirley 出生在 1920 年代的美國,是一位琴藝精湛、精通心理學、繪畫,以及八國語言的非裔天才,血液來自牙買加,在佛州出生長大。

我在這必須坦承,如果到電影院觀賞這部電影的觀眾們,是抱持著「來看一部跟黑人有關的溫馨搞笑公路旅行片」的消遣心態,缺乏一定程度的文化水平,以及對於非裔族群的歷史背景認知,這種情形對於非裔文化會是一種傷害,確實是。 此外,這裡頭還有列出在一些完全沒有提供黑人住宿的小鎮,會有些黑人同胞出租自己家裡的房間,提供給旅遊需要住宿的黑人族群。 據此,我認為《幸福綠皮書》的出色之處亦在於把諷剌或批判意識隱藏在兩人的幽默又溫馨的互動中,但幽默溫馨的互動卻未淪為包裝的皮相;相反地,這些是電影想要突顯的主體。 從另一角度來看,那些不公平遭遇的情節則扮演了反襯前述「電影想要突顯的主體」的可貴,所以溫暖和批判實為本片主題的一體兩面。 東尼顯現了溫暖不分顏色,在水泥般頑固的歧視環境改變前,人必須先從心裡伸出橄欖枝,否則環境變了,人沒變,還是無法阻止族群對立釀成的暴力。 作為高處不勝寒的音樂家,唐其實很寂寞,臉上表情在平靜無波中藏有淡淡的哀傷與憂鬱。

像東尼是受僱者,結果反而可住到城區比較好的商旅飯店,而唐薛利是有錢的老闆,結果無法花錢享受,只能睡在品質較差的住所。 就連吃飯也一樣,即使唐薛利有錢,仍進不了高級的餐廳,而東尼即使沒錢,也能在高級餐館來去自如,只因他是白人,唐薛利是黑人。 這是舉國關注的太空競賽,不論族裔性別,即使是NASA裡被分到偏遠西邊辦公室的黑人女性計算員們也想為國家盡一份心。 那時所有計算都仰賴人腦,這些女性隱身在NASA一角默默地工作,使用有色人種專用的辦公室、廁所,等待工作分配下來並完成。

Shirley是大師,他值得尊敬, 但我從頭到尾都沒有否定他是大師,他值得尊敬啊。 取自法國文豪雨果著作之名,劇情卻取材法國2005年10月時,發生在巴黎近郊城市蒙費梅伊市的真實暴動事件。 當時有2名北非裔男孩為躲避警察緝捕而遭到電死,引起巴黎民眾抗議怒火,爆發多場暴動及焚車事件,時間長達三週、難以停歇。 終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該事件一夕引爆了法國積怨已久的種族、平等、階級及教育等問題,讓法國為此付出嚴重代價。 最後 Don 堅持他對於古典的熱愛,以獨特的方式作出古典樂形式的爵士曲目,成功組織成了 Don Shirley Trio(唐雪莉三重奏),接著得到許多大型演出的機會。 以下內容,將是我對於這部電影的情感投射,以及深入的議題討論,還有來自紐約的英語及人文學博士兼影評人 Alissa Wilkinson 的真知灼見。

2019奧斯卡最佳影片,維果莫天森、馬赫夏拉阿里主演,改編自真人實事。 劇情講述知名非裔美籍鋼琴家唐準備前往南方保守地區巡迴演出,為了人身安全,他雇用一名義裔美籍保鑣東尼當司機,原本互看不順眼的兩人,最後漸漸放下對彼此的偏見,發展出一段超越種族、膚色、階級和社會藩籬的動人友誼。 這本書於1936 年由維多葛林(Victor Green)出版並於各地加油站販售,每年可賣出 15,000 份,且持續發行了 30 年。

沒有人以為他是很普通的黑人爵士鋼琴家喔, 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偉大,但偉大和傲嬌/高傲根本一點都不互斥, 只是你自以為大家不知道他的偉大而已。 講述70年代的中產階級墨西哥家庭生命中的一年,導演艾方索柯朗表示本片對他意義重大,將放入他童年的經驗。 1970年墨西哥城的羅馬區,原住民女傭克麗歐悉心服侍白人雇主,將其子女視如己出,一切看似恬淡靜好。 然而,當男主人拋家棄子後,女主人情緒崩潰,外界一連串天災人禍接踵而至,克麗歐的私生活亦遭逢劇變,原本主僕階級的隔閡,在苦難中微妙地轉化為家人般的依賴情感。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