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地景藝術節10大優點

大熊櫻花季於12月31日登場,並持續至2023年3月20日,近4000棵櫻花海陸續綻放,可以欣賞到充滿粉紅色彩的絕美景致。 結合山豬生態親水園區,將生態探索和環境觀察為理念,以樹年輪的特性紀錄每一位共創者的故事、經歷與想法。 鏡週刊訂閱制上線,讓有價的閱聽成就更多優質文章,並獻上無廣告的閱讀環境,讓您盡情享受15類會員專屬內容,誠摯邀請您 立即加入。 這件作品就位在豫章湖旁,擁有湖畔好風光,裡裡外外都美,裡面還可以休憩,相當舒服涼快,展覽結束後建議可以長駐在此,成為當地居民最佳的休憩所在。 城市是集體記憶的場所,像海綿一樣不斷汲取著發生在其中的事件和情感,其不侷限於當下目力所見,更包含著整個城市集體的記憶所及。

本次地景藝術節特別邀請,緬甸建築師梭溫措所領軍的建築團體 Pounamu Bamboo Design & Construction,帶來自然取材之作品《聚會所》。 建築師結合緬甸傳統的榫接工藝,發揮竹材獨有的彎曲韌性,使用當代防腐技術延長竹建築的使用壽命,在《聚會所》中除看見具體的竹建築幾何線條外,亦感受緬甸人將物資利用最大化的表現,傳遞永續建築、友善社區的理念。 從臺灣就地取材,使用臺灣孟宗竹與桂竹施作,融合出緬甸與臺灣兩地的風土風格。

印尼籍藝術家Effan ADHIWIRA的創作發想來自印尼國徽上的迦樓羅鳥(爪哇鷹),是一種力量的象徵,與其鳥爪綬帶上之格言銘飾「Bhinneka Tunggal Ika」,意為「異中有同」。 這也提醒著身處於多元文化、族群及宗教的臺灣社會裡,相互包容和適應,不僅是一種必須,也是構築城市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懷。 作品以竹材廓型,外型極富結構感且契合本次地景藝術節之命題,展現出傳統與現代的兼容並蓄。

竹編拱門《記憶的光廊》,在日光下參差排列,透過間隙能俯仰藍天,傳統客家竹編的織紋輪廓,隨著日照角度呈現豐富的變化,獨創的巧思勾起人們對客家生活的浪漫情懷。 另一邊的《漣圈》是由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師生發起,號召高連社區居民加入,以回收線、棉麻線等線材編織創作而成,更連結起陂塘、水田和聚落的共生關係,帶你看見桃園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今年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構築城市」,透過創作者的作品,我們看見了「竹材」可以如何多元的被運用,善用其獨特的特性,以不同的文化發展出各具特色的編織、建築工藝,讓同一種媒材呈現出豐富的樣態。 將傳統材料結合創新設計,構築出新價值,更引導我們去思考生態、建築與人文的關係,以及城市未來的樣貌。 中秋連假更安排精彩的表演節目-移動地景系列,邀請大家賞月、品藝術、玩地景,體驗桃園多元的人文。

2020地景藝術節

桃園地景藝術節今年已邁入第七屆,本屆以「竹」為題,以「竹」易纏繞編織的特性,去形塑出城市與人民構築的生活與土地情感,在彈性與緊密達成平衡與協調。 展區分為中壢大崙、平鎮雙連坡,邀集藝術家依自然與人文環境特性設置作品或駐地創作、或與民眾合作共創;此外,也思考竹材進入生活空間及竹產業發展的可能性,打造桃園的國際性文化節慶。 市府文化局指出,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受邀的51位國內外藝術家,分別來自日本、印尼、緬甸等國際藝術家,創作28組藝術作品。 其中,大崙展區以豫章湖、崇德宮及鄰近社區為主要藝術品展出位置,計展出9件藝術作品,雙連坡展區以碉堡公園、石門大圳過嶺支渠休憩步道、中央大學一帶為展出區域,計展出19件藝術作品。

2020地景藝術節: 桃園地景藝術節-宣傳CF

因此所謂的參與式公共藝術,反而強調的是一種「共時共在」、「陪伴成長」,藝術的創作即是進行一種社會的改造與開放的依存關係,進而與參與者對話的藝術中介介質。 最吸睛作品,就屬29.2公尺巨大竹編迷宮外型「高雙陂塘漣漪迷宮」,藝術家李蕢至將童年時期的稻田景象作為靈感,要傳遞「人在尋找出路的過程中,每個路徑與轉彎都是美麗的」之意涵。 彰化生活美學館表示,此次「2022小鎮藝術節」將一個會旅行的藝術節,強化擴大為整合區域資源,讓區域間互相串聯的活動,打破歷年單一定點式的巡迴展演,以區域策展的帶狀跨域連線,展現社造旗艦型亮點。 這次作品多在戶外展出,主要坐落在國美館戶外空間及U-108 SPACE,透過不同場域安排展現作品特色,讓遊客可走進作品細細體會,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即便在每天國美館閉館期間,也可前往欣賞作品,感受這場音像盛宴。

今年除了展覽,還規劃2場國際論壇,分別探討國際論壇與工作坊談論5G世代的展演及應用,及科技藝術的永續經營及公共化議題,由國內外學界、業界專業人士帶領,自展覽中了解科技藝術的重要性,限額200人,可至官網名預約。 跨國共製的〈光的時間量子〉於U-108 SPACE環形的場域展演,打造環景影音高畫質同步融接系統,導入高畫質及16.2聲道環繞聲場,能進行5G高速、大量數據運算,是國內獨一無二的沉浸式影音複合空間。 整建作品分成三個層次,「年輪迷宮」作為大小朋友能自由穿梭的遊樂場、「布的備忘錄」以舊衣和被單縫製而成,讓遊客可坐落於此休息;最後「年輪•家家酒」則以園區自然素材構成,整體產生人與自然的融合。 本身藝術品意在傳遞「應靜靜欣賞大自然的作息」且場域為當地著名的賞鳥平台,因此掌握賞鳥及保持安靜為特點,設計一款雙鏡頭式濾鏡。 創作概念以微風不斷緩慢吹來為意象,運用「莫比烏斯帶」創造出一個不斷循環的迴圈。

其中,最吸睛的莫過於《豫章之家》,傳遞「安居樂業」及「蒙受恩典」的幸褔感受,以竹的氣味、觸感、承載等特性,觸動人們珍藏於內心的回憶。 也有作品是呼應在地宮廟信仰文化,以「仁獸」形象為概念打造《Soga Monster2》,以時而隱匿、時而馳騁、時而漫步、時而長嘯的不可思議,展開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竹子中空有結,使其輕巧又具有良好韌性,是優良的耐震結構材,適合發展可伸縮、易收納的構造系統。 作品材料為國產孟宗竹、鐵件、帆布,透過兩種收合結構:以管狀竹構收合圍塑空間;以傘狀收合做為雨遮,組合成新的結構。 竹子是臺灣人既熟悉,卻又已然陌生的材料,其具有良好的固碳能力,可以大大的吸附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茶屋入口穿堂處地坪較高,左右側延伸為茶席空間,往右下兩台階,為一組可供六人使用的茶席;往左下一台階,為可供三組同時或分別使用的茶席空間。 竹管互相不接觸且脫離地面,希望營造出一個輕盈漂浮的意境,彷彿一片騰空而起的竹林。 以 “Tensegrity” (張拉共構)做為此竹構築作品中單元的基本結構,讓竹子元件互相分離,又彼此串聯,構成作品概念「漂浮的竹林」。 重量讓懸挑固定的作品上半部形成一個自然的曲線,單元之間允許些許的角度改變,而提供了作品上半部整體形變的空間。 長20公尺的「竹下秋千」承襲藝術家游文富一貫的流動創作風格,用大量竹管、竹編打造一片「竹編雲」!

張惠蘭教授自幼居住在中壢的篤行六村,2013年才回到家鄉桃園,她回憶在城市的變遷中長大,眷村跟陂塘都是地貌變遷中消失的景致,因此她也強調為城市找回原有記憶的重要性,眷村好比是一個綜合體,透過藝術結合個人經驗的生命史,可以形成似曾相識、具共時性的一種感受。 因此原本的場所精神不應該是被封存、而是需要透過聚集去形塑文化的集體樣貌記憶。 相對許倍銜教授的精準,歐舟老師則以精神性的創作作為出發,希望能設計一個具有溫度感的空間。 因此在媒材的選擇他們使用大量的自然材質或是既有的建築結構或遺留物,雖然不是完美的業界工法,但卻有獨特溫度,每個人都可以參於其中,之後也會伴隨著時間改變其風貌。

2020地景藝術節: 藝術零距離 金山國高中師生兩廳院看戲去

桃園臺地曾是千塘之鄉,時至今日,因產業變遷、高度都市化,桃園仍能保有陂塘景觀殊屬難得。 這個作品,讓觀者能在水天一色的景致下恣意遙望,從梯形窗柵一邊感受水的柔和,一邊懷想先民善用環境特質的智慧。 除了青埔有新光影城、IKEA、XPARK外,9/18開始又有一年一度的「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起跑! 這次總共有28件結合生態、建築與人文的作品,搖身一變成為網美打卡景點,週末就立刻出發。 桃園地景藝術節今年轉移至中壢大崙、平鎮雙連坡舉辦,以構築城市為主題,共28組藝術作品,有興趣的朋友別錯過。 設置共融式遊具的碉堡公園,園區內有抹不去的軍事風情,退役的坦克車、廢棄的站哨及碉堡,是在地居民腦中深處的青春回憶。

由駐點深根在地的小鎮文創及大美生活提案所導入常民生活美學觀點,以南投竹山台西車站為主活動場域軸心,並與蘇保宏、康竣傑等在地藝術家與民眾共創-竹解、生活中日曬的回憶、曬衣、茶、筍、魚筌造形燈飾、茄芷袋之系列藝術作品向外擴散,透過生活美學、全民美育展現地方常民美學的魅力。 本屆以「竹」為題,邀集藝術家依自然與人文環境特性設置作品或駐地創作、或與民眾合作共創;此外,也思考竹材進入生活空間及竹產業發展的可能性。 李蕢至老師自小便不喜歡在同一個地方停留太久,他認為自己的作品並不是屬於人類,而是在完成人類製作的部分後,再一度回歸於自然才算在創作上的真正完成。

2020地景藝術節

透過自由曲面編織創造出不同疏密紋理,呈現內外、上下彼此聯繫、對話、流動的空間。 結構上經緯竹片交編所維繫出的強韌曲面以四組直立柱支撐,並且可拆解為不同區塊各別加工組裝,以精準且經濟的方式施工。 劉哲安老師則從數年前一趟蘭嶼的旅行開啟了體內南島文化的開關,之後不斷地尋根、學習語言與工藝,因而接觸了自然素材與編織的技法。 老師所創作的《水.源》,一雙手從陂塘裡伸展掬水而出,除了暗喻水將人帶往陸地並孕育眾生,使生命生生不息之外,也是希望能透過作品提醒:水是人類賴以為生的重要基礎,如大地之母的賜予,你我都是水與土地的一分子。 他認為公共藝術最重要的三個互動主體分別為:政府、藝術家、民眾,以及三者相互連結流動的產物渴求的「情感」的「溝通回輸」與「協作關係」過程。

第二場座談會則將延續「構築城市」的策展理念,由臺灣竹會的甘銘源理事長,邀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的許倍銜教授以及藝術家歐舟,從城市未來、自然地景與循環經濟的角度出發,探討包含竹構築等自然媒材,如何與城鄉、土地及建築建立起互動關係,進而呈現展現破竹間的材質傳承與創新。 本活動作品將於藝術節期間現地展示,活動結束後,由大崙崇德宮永續使用,經由民眾創作的藝術裝置,將成為廟埕重要景色。 這次藝術作品共28個,遍佈中壢、平鎮,以竹為題材,構築城巿為主軸,展區非常廣,大分為雙連坡、大崙展區,細分為六個地方有大崙崇德宮、豫章湖、玄盛發農場、中央大學、碉堡公園、過嶺支渠休憩步道等,為期只有17天,喜歡的朋友可把握時間前往。 主持人同時也是資深策展人的石瑞仁老師提到,大約在60、70年代開始出現的大地藝術運動。 而地景藝術除了取於自然、用於自然、最終也須回歸於自然,才有辦法構築出未來的循環。

而廊道上的幾何圖案變化除了呼應竹編特有的三角孔編、六角孔編與輪口編等技法之外,同時也希望緬懷先人留下來的智慧,因此在穿梭在廊道時,就恍如凝視著一個以竹藝編織而出的記憶廊道。 一步二步,舞出「饒平布馬舞」;左擺右搖,深入「客家饒平布馬文化」;穿針引線,織入平鎮高連社區,追溯構築城市的文化,甦醒700餘年的布馬,從古越時的以驅除瘟疫、祈求平安的布馬陣,至現代加入社區的活力及熱情演變為祈福、迎賓形式的布馬舞。 七喜廚房將在明日餐桌環境廚房這個都市方舟上,展現6年碰撞嘗試及蓄累的能量,邀請民眾一同行動響應「一場幾乎沒有剩餘的永續鈴蘭祭典」。 其中,12月2日-南投竹山鎮「第二故鄉生活美學巴士@沙龍」,由駐點深根在地的小鎮文創及大美生活提案所,導入常民生活美學觀點,以南投竹山台西車站為主活動場域軸心。 同時邀請大家透過四場一日輕旅行方式,認識在地社區蘊含的能量,發酵及翻轉更多新舊內外深耕在地的能量機會,攜手共創青創興業號召、在地興業行動、夥伴興業串連等實質「互動」。

  • 其中,大崙展區以豫章湖、崇德宮及鄰近社區為主要藝術品展出位置,計展出9件藝術作品,雙連坡展區以碉堡公園、石門大圳過嶺支渠休憩步道、中央大學一帶為展出區域,計展出19件藝術作品。
  • 隨著光影折射,藝術品《繫》有種流動的美感,藝術家透過自由曲面編織創造出不同疏密紋理,呈現內外、上下彼此聯繫、對話、流動的空間。
  • 包括市議員王仙蓮、呂淑真、周玉琴、林政賢、林昭賢、林俐玲、徐其萬、徐景文、陳美梅、彭俊豪、舒翠玲、黃家齊、楊家俍、劉仁照、簡志偉、市府副秘書長邱俊銘、文化局長莊秀美、中壢區長鄭詩鈿、平鎮區長鄭錦文、藝術家王文志、劉哲安等人均出席活動。
  • 共有6組臺灣藝術家,及來自美國、日本、烏克蘭/西班牙的3組國外藝術家展出,聚焦聲音、影像、光線的沉浸及環繞。

本場次為「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之開場座談會,由國立中央大學藝文中心陳文逸主任開啟連結成是與自然的想像,邀請參展藝術家三城賢士與長期於臺灣生活墨西哥籍藝術家路瓦. 史維特(Tamás SZVET),談談各自的創作與生活之都市的關係,聽聽藝術家們如何藉由創作跨界影響人與環境,帶來什麼樣的新契機與改變。 今年邀請51位國內外藝術家,其中包含日本、印尼、緬甸國際藝術家,共同創作28組藝術作品,今年因疫情影響,桃園地景藝術節此次運用科技的支援,突破疫情的考驗,透過視訊邀請國內在地藝術家團隊與國際藝術家討論作品設計型式與做法,協力創作國際藝術家作品,以跨國際合作模式來完成今年展品創作。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表示,此次「2022小鎮藝術節」將一個會旅行的藝術節,強化擴大為整合區域資源,讓區域間互相串聯的活動,打破歷年單一定點式的巡迴展演,以區域策展的帶狀跨域連線,展現社造旗艦型亮點。

竹材的運用,跨越了時代的洪流,早年台灣一般人家就地取材,善用天然資源建蓋房舍、製作竹家具,經濟又環保。 時至今日,竹製品已成為工藝品,甚至躍上國際時尚設計舞台,竹材柔韌豐富的韻味,深得人心。 同時舉辦「舞蝶藝術市集」,提供地方藝文團體展示交流平台,晚宴的「林內藝術喜事餐桌」,更展現客家、閩南人、新住民共存共居的融合景況。 以樹枝從根部串出形成的球狀結構,象徵渾圓飽滿的能量空間,吸收著周遭生物的日月精華,雖然有些科幻情節,但也真實代表著這片大地活躍的生命脈動,懸浮其中的人感受自然能量,有種重獲新生的感覺。 位於竹北生醫園區的「創心醫電」公司,日前捐贈10台心電圖機,將提供給新竹縣、市消防局、新竹縣衛生局及學校使用,能夠診斷出許多不同的心臟疾病,讓病患能在送醫前及時獲得最快診斷治療。 離宜蘭市區不遠,同樣得以享受泡湯樂趣,位處員山鄉,與山林田園相鄰的「宜蘭力麗威斯汀度假酒店」更多了份悠閒與靜謐之美,全然享受美湯、美食最是幸福,「舞 日本料理」獻上新一季的會席料理,請慢慢品嘗一場美食與藝術交織的晚餐盛宴,以奢華尊寵味蕾。

沿著莫比烏斯帶並排陣列桂竹,以黑色仿麻繩捆緊固定,結構沿曲面延伸,支撐起每一支竹子中心點連接而成的正圓鐵圈。 從外面開放的場域進入到完全不同的氛圍裡,遊走或停留於竹亭所圍塑的空間中,把人帶入一種迷幻而忘記時空的狀態,永遠停留於風和日麗的日子裡。 流動風格的《竹下秋千》以大量的竹管與竹編創造出竹林情境、雲層天空及飛翔等自然意象,希望能傳達剎那即逝的輕盈和美感訊息。

《高雙陴塘漣漪迷宮》的作品除了透過造型傳達水的流動性能量之外,也提示觀者跟竹子、跟土地的關係。 當人們在其中來回穿梭,人類、自然跟環境關係的美好,並非只有留存與否的前提,而是建立於彼此歷經互動的片刻。 褚瑞基教授則梳理桃園這座城市近代的發展過程,再到公共藝術如何連結人與空間,進而發生某種關係作為其存在價值。 以「生命之樹」這個公共藝術作品為例,在構築時埋入夯土牆面的種子,逐步在這道牆上發芽,直到植物的逐步長成,它們全然解體並化為大地土壤的一部分。 褚老師點出無論是公共藝術或是地景藝術都不需要是永恆不變的,好的藝術其實就只是好的擴散跟好的連結,如此而已。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相較於一般戶外的裝置展,其更關注於在地文化脈絡和藝術創作之間的相容性,並延展出一系列結合自然景觀與土地的當代地景作品。 主持人同時也是資深策展人的石瑞仁老師,將與本次參展藝術家游文富、李簣至、徐暋盛、陳勇昌與劉哲安老師相互對話並表述不同的意見,透過各種觀點之間的交流,期待能充分體現藝術介入社會的重要價值與功能,並留下重要的文化記憶與展望,孕育未來地景的藝術循環。 鄭文燦表示,今年桃園地景藝術節展期17天,市府文化局突破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限制,運用視訊科技合作,邀請51位國內外藝術家,以「竹」及「構築城市」為主題,跨國共同創作28組藝術作品,融合當地環境藝術及農村地景特色,發揚桃園竹藝及埤塘文化,成為國際討論亮點。 藝術家使用客家傳統竹編用品的編織方法及特有圖樣,以竹子為主要創作材料,織作數個竹編拱門參差排列,形成多層次的廊道空間。 不僅以此勾起人們對客家生活的浪漫情懷,同時藉機打造屬於記憶的隧道,任民眾悠遊穿梭,增添樂趣與喜悅。 《記憶的光廊》在白天陽光的照耀下,地面將隨著竹編的織紋輪廓以及日照的角度變換而呈現豐富的圖樣變化,塑造低頭即見光影映照於地面,抬頭便仰望藍天的悠然時光,希冀藉由本件作品與自然地景的互動效果,並呈現連綿接續與傳承的多重文化意象。

繼IG爆紅的巨大彩虹泡泡裝置,台中國美館戶外園區又有新的光影裝置可以拍了! 「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即日起至隔年2月5日在國立臺灣美術館戶展出,包括互動地面投影、量子流光、植光花海等,都是IG美拍必收的科幻感裝置。 如何串聯倡議都市廢棄物、剩食、二手衣物、無家者這些龐大的社會議題,同時將之成為彼此的解方? 七喜廚房在明日餐桌環境廚房這都市方舟上展現6年碰撞嘗試及蓄累的能量,邀請您一同行動響應「一場幾乎沒有剩餘的永續鈴蘭祭典」。 包括市議員王仙蓮、呂淑真、周玉琴、林政賢、林昭賢、林俐玲、徐其萬、徐景文、陳美梅、彭俊豪、舒翠玲、黃家齊、楊家俍、劉仁照、簡志偉、市府副秘書長邱俊銘、文化局長莊秀美、中壢區長鄭詩鈿、平鎮區長鄭錦文、藝術家王文志、劉哲安等人均出席活動。

  • 以「迴藝共響」為主題、「明日社區、藝術方舟」為概念,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今日於南投竹山小鎮盛大舉辦「2022年小鎭藝術節」啟動儀式,為今年12月2日至17日為期三週,跨足南投竹山、彰化埔鹽、台中中區、雲林林內等四大場域的在地藝術活動揭開序幕。
  • 其中,最吸睛的莫過於《豫章之家》,傳遞「安居樂業」及「蒙受恩典」的幸褔感受,以竹的氣味、觸感、承載等特性,觸動人們珍藏於內心的回憶。
  • 共邀請51位國內外藝術家、創作以「竹」為主要創作材質的28件藝術作品,可以感受到都會、鄉村、土地、建築與生態人文之間的關係。
  • 繼IG爆紅的巨大彩虹泡泡裝置,台中國美館戶外園區又有新的光影裝置可以拍了!

竹行動展覽館中展示竹子的多元應用、台灣竹業脈絡,以及世界築組織WBO對於竹子此種綠色資源的推廣,期待增加人們對永續材料的認識與現代生活想像,喚起居住在竹圍三合院的農村記憶,進而翻轉舊印象、激發國產竹材新應用。 許倍銜教授率領的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團隊,希望能結合傳統的媒材與創新的技術,來創作出更為當代的建築語彙。 因此以漂浮的竹林作為設計靈感,加上動態光影設計,顛覆一般人對於竹構造的想像。 許教授也透過「從設計到實作」的教學模式,從基地實際田野調查,課堂中進行設計、繪圖、製作模型,到邀請當地居民一同瞭解建築規劃,再經反覆校內試做與結構測試後,最後利用寒假密集工作營完成實體搭建,希望能打破以往設計課程對於實作的疏離。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