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號戰車7大著數

許建德對在波斯灣海岸上,總長5.3公里的亞斯碼頭賽道絕不陌生。 他於2018年在此地獲得個人第一個 GT3賽事三甲名次,賽道及後曾作修改,但相信仍將會是他的福地。 這隊戰力強大的組合及其標誌性的93號Sky車花戰車 ,定將成為比賽焦點之一。 香港車手許建德 許建德早前已於巴塞隆拿,與Sky Tempesta Racing及其平治-AMG GT3戰車完成本年度的GT世界挑戰賽歐洲耐力賽賽季。

三號戰車

德軍原本的作戰計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相差無幾,都是將主力從荷蘭與比利時這裡突破,法軍和英軍的應戰計劃也是針對這種想定擬出。 但一架攜帶作戰計劃的德軍飛機意外迫降在比利時,迫使德軍必需更改計劃。 无防护作用,多数用来放杂物,二战德军坦克炮塔后的盒子有何用? 相信很多二战德国坦克粉,对德系坦克种类、性能、火力防护数据都能做到如数家珍烂熟于心,不过或许很多人都没注意到,德国坦克的炮塔后面有一个看上去非常突兀的方盒子。

即使在戰後,芬蘭陸軍也繼續以三號突擊炮為主力戰車至60年代初。 而蘇聯把部份俘虜回來的三號突擊炮給予敍利亞,敍利亞更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投入這些突擊炮。 芬蘭陸軍在1944年從德國接收了59輛三號突擊砲,並用於對抗蘇聯紅軍。 這些突擊砲至少擊毀了87輛蘇聯坦克,相對的損失則僅有8輛。 即使在戰後,芬蘭陸軍亦繼續以三號突擊砲為主力戰車至60年代初。 蘇聯則把部份擄獲的三號突擊砲轉交敍利亞,後者更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投入這些突擊砲。

三號戰車: 三號戰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較早期的A-D型安裝一臺邁巴赫HL108TR V形16缸汽油機,而E型以後則換裝了動力更強的邁巴赫HL120TR V形12缸汽油機。 H型以後的傳動裝置都換裝為6檔的邁巴赫SSG77。 量產型的三號坦克因使用扭力桿懸掛,舒適性和瞄準時的穩定性得到提高。 三號戰車(Panzerkampfwagen III),是一款德軍二戰坦克。

  • 在法國戰役的經驗顯示37公釐炮的效果,甚至發生無法貫穿英國步兵戰車的情況,而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北非戰場中,因此後來生產的三號戰車F型至M型都改裝備上50公釐KwK38 L/42及KwK39 L/60型火炮以對抗敵軍戰車。
  • 不过,最成功的改进还是德军基于三号坦克底盘的坦克歼击车系列,其中部分在芬兰军队中服役到1967年。
  • [注 7]三號戰車擁有多種衍生及改進型,並由德軍在二戰中廣泛使用,其改進和衍生型號一直服役到二戰結束。
  • 這樣一來,德軍的裝甲部隊的指揮坦克開始擁有坦克應有的火炮和武器,在1943年,104輛三號坦克J型被改造成為指揮坦克,這些坦克拆除了一部分彈藥架並在騰出的地方安裝了大功率無線電,並且在車體頂部安裝了潛望鏡。
  • 九七式有兩種主要生產型號,分別是裝載57毫米口徑九七式戰車炮的基本型和47毫米口徑一式炮的九七式改。
  • 三号坦克装备高速坦克炮,主要用于打击敌方坦克,而四号坦克则配备较大口径的榴弹炮,用于反步兵作战。
  • N型坦克被装备到虎式坦克营,以保护虎式坦克免遭敌步兵袭击。

從三號戰車的地位變化,足以證明二戰時戰車發展的迅速——三號戰車在戰爭初期是一款較為領先的戰車,而到了戰爭後期,儘管進行了改裝,但仍然變成了一款平庸的戰車。 三號戰車在螺旋彈簧、板狀彈簧、扭力桿懸掛中選擇了扭力桿懸掛。 這也使得它成為了世界上第一款使用扭力桿懸掛的戰車。 [注 7]三號戰車擁有多種衍生及改進型,並由德軍在二戰中廣泛使用,其改進和衍生型號一直服役到二戰結束。

三號戰車: 火力

三號坦克在螺旋彈簧、板狀彈簧、扭力桿懸掛中選擇了扭力桿懸掛。 這也使得它成為了世界上第一款使用扭力桿懸掛的坦克。 扭力桿懸掛的優勢在於行程遠,壽命長,而且體積也小,並且可以減小車輛在複雜地形上行駛時產生的顛簸。 使用扭力桿懸掛可以提高舒適性和瞄準時的穩定性。 不過,其缺點在於保養,更換比較複雜,維修需要專門設備。

三號戰車

不過自走反戰車砲的防護力實在太低,自走反戰砲使用的是軟鋼裝甲,連大口徑槍都抵擋不住,開放式的戰鬥室潛在危險十足,根本不受乘員歡迎,事實上使用反戰車自走砲的單位都羨慕著突擊砲單位,對於自己所使用的武器感到不滿。 古德林在三月九日的裝甲師及裝甲擲彈兵師編制會報中,提出要求將所謂的輕突擊砲,也就是三號突擊砲系列和預定生產的四號突擊砲系列都劃為裝甲兵,用來裝備戰防營和戰車數目不足的戰車營,只是這個計劃因遭各方強烈反彈作罷。 在戰場上的表現,使得突擊砲成為一種令人讚賞的武器,尤其是它的多功能性,在支援步兵作戰時時三號突擊砲比起一般的步砲來的有效率。 最先出現的是突擊砲,1936年時德國重整軍之時,德國高層預想未來戰爭中,步兵作戰需要可靠的近接火力支援,協助步兵攻打碉堡或野戰工事,於是乎出現突擊砲的概念。

九七式有兩種主要生產型號,分別是裝載57毫米口徑九七式戰車炮的基本型和47毫米口徑一式炮的九七式改。 三號突擊炮的最後一種型號是G型,改型火炮改裝了豬頭型火炮防盾,側面安裝了大塊外掛裝甲,同時也換裝了更長的48倍徑火炮。 德軍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共有大約9500輛StuG III型系列自行突擊炮參戰,該種突擊炮結構簡單,機動性較好,有一定防護力,自身車身低矮不易被擊中,而且造價低廉,只有四號坦克的一半左右,而火力和防護性又基本一樣。 蘇軍使用繳獲的三號戰車(大部分是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繳獲的)拆除炮塔後底盤製成的驅逐戰車,安裝T-34的76mm火炮。 這種車輛被蘇軍命名為SU-76I,大約改裝了201輛。 其戰鬥室前裝甲厚達35mm,底盤前裝甲厚達50mm,側裝甲厚達30mm。

在經過了一系列的修改後,第一輛三號坦克Ausf A型於1937年5月由戴姆勒—奔馳公司生產,到1937年底共生產了15輛。 15輛中僅有8輛裝備了武器,分別裝備給第1、第2、第3裝甲師,其餘未武裝的坦克用於進一步測試。 1937年,Ausf B型也由奔馳公司生產了15輛。 1937年6月,另一種變型車Ausf C投產,到1938年1月末也生產了15輛。

三號坦克共生產了超過6000輛,其中E~H型採用了短底盤,而J~N型採用了長底盤(A~D型均採用不同底盤,不作考慮)。 三號坦克在戰爭中被廣泛的使用,直到1943年底,才被四號坦克完全取代。 到1941年,由於T-34坦克的出現,三號坦克在戰爭中不再是那麼有效了。

之後,隨著裝甲更厚的戰車的出現,50mm火炮也不能滿足需要,而三號戰車也沒法裝備更強力的火炮,因此,三號戰車N型安裝的是短管75mm火炮,意味著三號戰車N型的任務變為了步兵支援或是進程支援。 1935年提出的對「主力戰車」設計要求中,戰車的重量要求在15噸上下,最大速度要能達到40km/h,並安裝1門37mm火炮。 不過,兵器局認為使用37mm火炮可以借鑒已經比較成熟的技術從而使得火炮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得到提高,而安裝50mm火炮不但會造成戰車重量的增加,而且會使得後勤保障的難度增加。 在这之前,一号坦克不过是德军装甲兵建立初期的一种尝试,虽然因为后续坦克的产量不足而大量参加了二战初期的战斗,但它很快就过时了,更适合训练用途;二号坦克则是一种过渡型号,火力和装甲都显得不足。 那么三号坦克最初的设计目的,是用来和四号坦克配合作战的。

三號戰車

1938年10月,裝備了37mm KwK 35/36 L/46.5火炮的Ausf E型投產,並採用了由Ferdinand Porsche在30年代設計的新的懸掛系統,它成為以後三號坦克的標準。 到1939年10月,已生產了約100輛E型三號坦克。 1940年開始,Ausf F型投產,更換了更大馬力的“邁巴赫”HL120TRM 型汽油機。 到1940年8月,所有安裝37mm火炮的三號E型與F型被換裝了50mm42倍口徑KwK38 火炮及航向機槍。 有趣的是美國在1942年通過對英國繳獲的F型坦克的仿製品的研究也決定在以後的坦克中採用這一系統,如M18、M24、M26等。 二戰初期,德軍打算以三號坦克作為打擊敵坦克的武器,因此預定為它配備一門50毫米坦克炮。

在波蘭戰役爆發時,能投入作戰的三號戰車僅有98輛。 一部分三號戰車的底盤在移除炮塔後,用於三號突擊炮的生產。 1939年,德軍攻打波蘭以後,發現自己的裝甲部隊裏面缺乏一種支援步兵攻打碉堡的武器,這樣,一種新的自行火炮項目上馬,使用panzer III型坦克底盤,安裝75毫米L/24(24倍口徑)火炮,稱三號突擊炮A型。 三號突擊砲的發源是來自當時的德國的曼施坦因上校。 當時他向陸軍部提交了最初的草擬計劃書,說明德國的步兵師必須要有一款具備自行能力與裝甲防護的火砲系統作為步兵的直接火力支援─這基本上可視作德國傳統步兵戰術中以輕型、中口徑火砲伴隨作戰方式的改良方案。 在1936年6月15日,德國的戴姆勒-奔馳公司收到德國政府的命令,發展一款可以攜帶75毫米火砲的裝甲步兵支援車輛。

不過,最成功的改進還是德軍基於三號坦克底盤的坦克殲擊車系列,其中部分在芬蘭軍隊中服役到1967年。 三號坦克還改裝了一些潛水坦克,原準備用於侵略英國時使用。 在1941年“巴巴羅薩”計劃的早期,三號坦克還裝備了一輛拖車,用於裝載汽油以增大行程。 從1943年中期開始,三號坦克裝備了裝甲護裙。 在整個戰爭期間,三號坦克不斷的更換新式的裝備。 三號坦克是德軍第一個裝備了坦克內部對講系統的坦克。

1935年,希特勒下令研製一種15噸的新型坦克。 研製人員將一種新型的裝甲車裝備了兩挺MG34機槍和37mm或50mm火炮後改裝為坦克。 古德里安為新組建的裝甲師裝備了大量的該型坦克,為以後的德軍坦克打下了基礎,在坦克發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輛三號戰車在1937年5月竣工,以及其餘9輛都在同年完成生產。 三號J型一共生產了2616輛,分為安裝50mm L/42和50mm L/60的兩種類型。 J型一共生產了2616輛,是三號戰車產量最大的型號。 因此,在最初設計執著點只著重在控制重量後其他性能(機動力、防禦力)要被降低標準到甚麼程度才可以滿足要求,唯一可接受的公約數是火炮效果不得弱於現役的八九式。 波蘭陸軍雖然動員了大約一百萬人,但是空軍力量微弱,更缺乏戰車,一交戰就立刻被擊潰,一個月後就完全失敗了。 為了適應的軍裝甲部隊的作戰需要,三號坦克,這種被古德里安譽為最適用於“閃擊戰”的坦克也被改造成了各種指揮型型坦克,目的是指揮德軍的裝甲部隊的作戰。

早期生产的型号(A型至E型,以及少量F型)即安装由莱茵金属公司生产的PAK36反坦克炮所修改而成的37毫米坦克炮,以应付1939年及1940年的战事。 最初換裝的50mm L/42後來換裝為了威力更強的50mm L/60,但是這樣改進過的三號坦克在後期仍敵不過T-34坦克和M4雪曼,因此,之後一部分三號坦克又換裝成了短管的75mm火炮用於步兵支援。 因為其底盤可靠性較高,因此三號坦克擁有多種改進型以及衍生性,其中就包括了三號突擊炮。 三號戰車原來被計劃作為德國陸軍的主力戰車,量產後主要用於針對波蘭、法國、蘇聯及在北非的戰事,亦有一部份參與了1944年在諾曼第及安恆的戰事。 但在經過蘇德兩方交戰後,証明了三號戰車的實力並不如蘇聯的T-34戰車。 因此,三號戰車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並逐漸由強化後的四號戰車所代替。

三號戰車A型至C型均裝上了以滾軋均質鋼製成的15公釐輕型裝甲,隨著武器的改進,這種薄弱的裝甲很明顯已經不足。 因此,德國後來生產的三號戰車D~G型皆換上新的30公釐裝甲,在法國戰場中仍然無法防禦英軍二磅炮的射擊。 之後的H~M型遂在戰車正後方的表面覆上另一層30至50公釐的裝甲。 但是,由於三號戰車的尾部採用多層裝甲,使得它成了整架戰車的累贅,後來三號戰車無法有效率地作戰,不得不從前線退下來。 甲案的重量過重這點一直被參謀本部挑毛病,參謀本部希望甲案原型戰車能減肥到12噸,但是陸軍技術本部直白的回答辦不到;乙案的單人砲塔則被陸軍戰車學校挑毛病,認為如果量產一定得改成對戰鬥效率大幅改善的雙人砲塔。 兩個方案都有人不滿意,新戰車卻又需求孔急,最後仍決定兩案同時研製。

考慮到步兵推進速度有時候會超越火炮,所以要提高火炮的機動性。 1940、41年,又在改进后生产了G型、H型三号坦克。 进一步的研制一直持续到1943、44年间,一些原型车还被改装为推土机使用。 早期的F、G型坦克仍然装备37mm火炮,后来都改为了50mm火炮。 不过在入侵法国时只有40辆F型坦克装备了50mm火炮。 装备50mm火炮的F型坦克一直服役到1944年(在诺曼底的第116装甲师)。

早期生產的三號坦克都在尾部裝有煙霧產生器,可以通過扳下炮塔內的手柄來觸發。 從1943年2月到1943年4月,100輛M型坦克被改裝為噴火坦克,裝備了14mm的火焰噴射器(射程55——60米)。 該型坦克原是為用於斯大林格勒的城市作戰,但實際上它並未到達它的目的地。 早期生產的三號戰車都在尾部裝有煙霧產生器,可以通過扳下炮塔內的手柄來觸發。 德國接下來進攻巴爾幹半島,驅逐英國在希臘的勢力。 但就在德軍縱橫歐陸時有了意外的發展:在北非擁有殖民地的義大利朝向英國控制的埃及進軍,結果被英軍大破,整個北非殖民地可能不保,狼狽的義大利只好向德國求救。

三號戰車N型被廣泛使用於北非戰場、東線戰場和歐洲戰場直到戰爭結束,通常在裝甲師中充當火力支援車輛的角色。。 之後,隨著裝甲更厚的坦克的出現,50mm火炮也不能滿足需要,而三號坦克也沒法裝備更強力的火炮,因此,三號坦克N型安裝的是短管75mm火炮,意味著三號坦克N型的任務變為了步兵支援或是進程支援。 1935年提出的對「主力坦克」設計要求中,坦克的重量要求在15噸上下,最大速度要能達到40km/h,並安裝1門37mm火炮。 以古德里安為代表的一些指揮官認為安裝37mm火炮可能不足以對付未來盟軍的對手,因此,他們認為應該安裝一門50mm火炮。 不過,兵器局認為使用37mm火炮可以借鑒已經比較成熟的技術從而使得火炮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得到提高,而安裝50mm火炮不但會造成坦克重量的增加,而且會使得後勤保障的難度增加。 最終,因為古德里安等人的堅持,雙方最終得到一個妥協的方案——安裝37mm火炮,但同時留出空間以方便以後安裝50mm火炮。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