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發展專員2024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研究會以「將大灣區打造為中藥中心香港品牌優勢與挑戰」為主題,呼籲當局設立中醫藥專員,統籌中藥業事宜, 解決多個部門共同管理的不協調問題。 因應香港實際環境及條件推行《生產質量管理規範指引》認證,讓更多藥商符合國際水平。 研討會建議,訂立客觀標準作為中成藥註冊基礎,加快註冊速度,以促進產業發展。 業界期望堵塞法例漏洞,將中藥保健品納入註冊行列以及公營醫療體系,鼓勵民眾使用中藥,加大支援中藥界力度,增加資助額。 另外,研討會建議放寬使用資助限制,並與內地進行優勢互補合作探討,推動兩地藥物互認機制等。 2012年,梁振英在競選行政長官時在其政綱中建議成立中醫藥發展委員會。

  • 根據工作小組的建議,香港政府在1995年4月成立了香港中醫藥發展籌備委員會(下稱「籌委會」)。
  • 香港有很雄厚經濟實力,但本身缺乏天然資源、土地匱乏,着力發展創新科技,實在是無可厚非的選擇,唯我們卻長期忽略另一極具潛力的產業──中醫藥業。
  • 回歸二十多年來,香港政府在中醫藥方面的科研資源,更多是用在中藥方面,但對中醫臨床醫療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中醫的優勢病種是什麼、如何提高中醫對優勢病種的療效、中西醫如何協作治療等等,相關的研究幾乎是空白。
  • 具體包括針對重大疑難疾病形成中西醫專門臨床治療方案,並制定恒常的診療方案、聯合查房、多學科及聯合會診、病例討論等醫院管理制度。
  • 由於中醫藥歷史悠久,強調天人合一、結合自然,又重視養生與治未病,防於未然,實乃現今講求環境保護、注重人與地球共生關係、高舉社會或自然可持續發展、更好維持健康的重要出路,近年來備受內外社會注視,疫情肆謔期間尤甚,可見中醫藥業尚未全面開拓的巨大空間。

我很感謝各位議員在之前的事務委員會和今次的辯論當中,就《施政報告》有關醫療及公共衞生、中醫藥發展及共同抗疫表達支持和發表意見。 有見及此,政府會重整醫療體制,扭轉以治療為主、以醫院為中心的格局,未來以預防為重、以社區為中心,達致重預防、早治療。 中醫藥發展專員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9日)上午發表首份施政報告,提出將切實回應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構建更和諧、更穩定的香港,扶老助弱做得更到位,讓市民享受更優質的生活環境。 另外,現時政策已允許香港藥品在大灣區的港資醫院流通,但主要是西藥為主,希望能將措施進一步放寬到中成藥,並擴大範圍至大灣區所有優質醫院。

中醫藥發展專員: 註冊中醫師(粉嶺)

中醫藥的發展一直都是香港醫療體系中的重要部分,在抗擊新冠疫情期間,更充分展示了中醫藥的優勢。 我們會設立「中醫藥發展專員」的職位及強化中醫藥處的職能,以推展多項工作,與中醫藥界共同進一步推動香港中醫藥全方位長遠發展,其中包括:增加政府資助中醫藥門診服務名額,由60萬個提升至80萬個、常規化及擴展中西醫協作服務,以及制定整體中醫藥發展藍圖等。 中醫藥發展專員 中醫藥發展藍圖將涵蓋不同範疇,例如中醫藥發展的定位及策略、中醫藥人員專業發展及培訓、中醫藥服務發展、中藥產業發展、中醫藥相關研究、推廣和知識普及、科技應用,以及與內地、粵港澳大灣區和國際的協作等。 中醫藥發展專員 同時,政府亦會積極推展中醫醫院及政府中藥檢測中心這兩項旗艦機構的建設工作,會成為建立大灣區中藥產業貿易平台的一個重要支柱。

藍圖推廣「一人一家庭醫生」的願景,不過民建聯李世榮留意到現時全港只有2,600名醫生加入基層醫療名冊,擔心難以應付全港市民的醫療需求。 盧寵茂回應表示,基層醫療服務現時處於剛推出及加強的階段,當局推出各項計劃,包括「慢病共同治理計劃」、優化長者醫療劵、疫苗接種、癌症篩查,都會在名冊裡挑選醫生,相信能帶來誘因,吸引更多醫生登記加入。 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委員會)於二零一三年二月成立,現由醫務衞生局局長擔任主席。

中醫藥發展專員: 相關參見

【星島日報報道】以「將大灣區打造為中藥中心香港品牌優勢與挑戰」為主題的粵港澳大灣區中藥協作研討會,今日(28日)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9日)上午公布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提出逾百項政策措施。 中醫藥發展專員 李家超表示,政府會重整醫療體制,目標是由目前以治療為主、以醫院為中心的格局,轉向以預防為重、以社區為中心的體制,投放更多資源推動基層醫療建設。

  • 為建設關愛共融的香港,政府會設立「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關愛隊」),並把全港18區劃分成不同小區,廣納地區組織和團體加入小區的「關愛隊」,推展關愛活動,凝聚各界建設社區。
  • 中醫藥結合生物科技的相關科研成果和成果轉化,必然是香港創新科技及產業化的重要任務,不能單純地認為中藥只屬於醫療衛生服務範疇,失去了以此發展香港作為國際創科中心的重大機遇。
  • 業界期望堵塞法例漏洞,將中藥保健品納入註冊行列以及公營醫療體系,鼓勵民眾使用中藥,加大支援中藥界力度,增加資助額。
  • 但香港中藥產業也面臨很多問題,市場規模小,藥材資源欠缺,香港中藥進入中國大陸困難重重,而近年香港對於大陸中藥出口海外的中介功能也下降。
  • 會上多位議員關心本港醫療人手不足,或窒礙推動基層醫療發展,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當局推出政府資助醫療計劃時,會從基層醫療名冊中挑選已登記的醫生,相信能帶來誘因。

有與會者認為,將專員置於醫療衞生框架內,是矮化其職能及視野,目標自然而然以醫療衞生為導向,而非發展中醫藥產業,那與現時政府的中醫藥政策分別不大,若專員未能從把中醫藥業發展為香港支柱產業的高度或視野出發,所能發揮的作用將變得甚為有限。 為促進香港與內地醫療合作,我們會參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及其他合適的藥物監管機構發出的註冊證明,讓已在內地及相關地區註冊的藥物,在符合安全、效能及質素標準等方面的嚴謹要求後獲批在香港註冊及銷售,令藥品供應更多元。 中醫藥發展專員 我們亦會與內地就「港澳藥械通」保持聯繫,讓更多香港註冊藥物和醫療儀器在大灣區使用。 此外,我們會積極研究容許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生活的港人,使用長者醫療券繳付內地醫療保險費。 中醫未來在香港整體醫療系統不同層面的醫療服務中,和西醫有怎樣的合作和互動,卻是一重大課題。

中醫藥發展專員: 公布《促進中醫藥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建議書

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大紀元媒體集團創辦於2000年,在全球30多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發行5大洲,網絡版本有21種語言,是海外最大的中文媒體。 當被問到為何西醫主導的制度對中藥發展不利,方玉輝解釋說,西藥是由生化原料製作,可以標準化統一,而中草藥的原材料是植物,標準化有難度,要用不同眼光看。 醫衞局估計,隨着資助名額增加,中醫藥也會面對人手不足的情況,如何覓得足夠人手,將是進一步需要考慮的問題。 行政長官施政答問,於施政報告公佈翌日(2022年10月20日)早上8時至9時30分舉行,由香港電台第一台、商業電台第一台以及新城財經台FM104頻道同步直播。

中醫藥發展專員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透過視像發言表示,政府將成立中醫藥處,興建政府中藥檢測中心,推動中藥標準化和國際化。 政府亦設置基金,為中醫藥界提供進修資助,資助製造商、批發商及零售商購置器械等。 目前香港的中醫藥研究機構不容易直接申請內地的研究項目,而且要直接取得內地的研究樣本和數據也有難度。

中醫藥發展專員: 施政報告丨政府重整醫療體制 增強中醫藥角色

未來兩天或達100%濕度下,明日悶熱翳焗的天氣在後日立即變濕凍,得咗! 此外,明年10月起,「關愛基金」下長者和殘疾人士的照顧者津貼將恒常化,並提高金額,例如低收入家庭照顧者每月生活津貼會由2400元增加四分之一至3000元,惠及約10000名照顧者。 至於制定全民體檢、醫學篩查,盧寵茂表示要考慮篩查成本、風險,要視乎醫療數據支持,判斷醫學篩查是否符合成本效益。

中醫藥發展專員

本身是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會長的議員陳永光形容,推動中醫藥發展屬「相當專業」的工作,引述業界意見稱專員應為本地註冊中醫師,擁中醫學士、碩士或博士等相等學歷,有中醫藥科研或臨牀背景;相信上述資歷有助專員全面了解本地中醫藥發展情况,否則難令業界接受。 中醫藥發展專員 曾任食衛局政治助理的議員陳凱欣表示,由擁中醫背景者擔任專員屬「最基本」條件,正如醫管局亦不會由中醫領導,認為不應由「外行人管內行人」。 為確保公營醫療系統有足夠醫護人手,我們會探討不同方案,包括要求合資格醫護專業人員在公營醫療機構服務一定年期,以及引入合資格非本地培訓牙醫及護士。 李家超表示,公營醫院服務是醫療體制的骨幹,當局會從多方面提升有關服務,包括多管齊下縮短專科門診輪候時間,以期在2023至24年度把醫院管理局內科專科穩定新症的輪候時間縮短兩成;並廣泛採用視像會診,以及推出新的藥物送遞服務模式,方便病人。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人口老化加上新冠疫情,令本港多年來過分倚重公營醫療系統的後遺症越見明顯,必須作出改革。

中醫藥發展專員: 中藥配藥員CMD-CMC

隨着人口老化, 慢性病日益普遍,公營醫院將不勝負荷,導致專科服務輪候時間不斷延長。 雖然仍未在公共政策層面及業界受到廣泛談論,但有醫師已經開始嘗試推動中醫專科化發展。 同時,中醫醫院的發展及與西醫的互動,必然會涉及中醫專科發展的討論。 中醫目前的分科是否合適,日後進一步專科化應該參考西醫的分科,還是根據中醫特色來分科,都是有爭議的。 中醫藥發展專員 有中醫師認為專科化發展可以提升中醫師的整體水平,也能提升市民對中醫的認可,但有中醫師認為中醫專科化發展必須非常謹慎,不可以隨便參考西醫現行的分科方法,否則會和中醫的核心精神有衝突。 2013年1月17日,香港政府宣布成立委員會,官方名稱為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由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擔任主席。

政府會在未來5年額外資助超過1700名學生修讀護士訓練課程,畢業後在福利界服務最少三年。 政府還將全面檢視院舍員工技能及資歷要求,為他們建構專業標準和晉升階梯。 現時要待內地消費者透過平台購買了藥品後,香港藥商始能向香港海關報關,完成報關才運送藥品往內地倉庫,再在倉庫提取給消費者,過程歷時約兩個月,費時失事。 藥本為救急扶危,兩個月有病也變無病,這顯然窒礙中成藥在內地的發展,正如業界所言簡化審批程序,如先把藥品報關並運往內地倉庫儲存,加快送達消費者的時間。 為建設宜居香港,李家超表示,政府爭取在2035年前將碳排放總量從2005年的水平減半,以邁向2050年前達致碳中和的目標,並將加緊各項減碳行動,包括節約能源、推動綠色運輸和推動全民減廢。 衞生福利局局長曾在1997年11月就香港特別行政區中醫藥的發展,諮詢公眾。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