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節懶人包

例如與火有關的習俗,除了驅除害蟲、猛獸外,傳統上人們認為燈火具有驅魔降福、祈許光明的象徵意義,所以燃燈又具有避邪平安的意義。 也有把一盞燈掛在竹杆上插放於田間,從火勢顏色預測來年水旱情況,稱為照田蠶,火色偏紅預示有可能會乾旱,火色偏白則表示可能有水災。 後來用於照田蠶的彩燈愈益講究和精緻,是後世掛燈籠鬧花燈起源之一。 還有認為燈節是放哨火的發展,古人在春耕之前將田裡的雜草燒掉以除蟲害。

  • 而「上元節」的名稱由來就從天官大帝的聖號而來。
  • 光就麪皮而言,就有江米麪、粘高粱面、黃米麪和苞榖面。
  • 鬧元宵,月正圓,閩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攜幼返故里,了卻兩岸長相思。
  • 宋代元宵除了“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的狂欢外,还有官员派发利是、君王与百姓同赏元宵;甚至有恐怖色彩,刑狱机构会利用灯饰、图像演绎狱户故事或陈列狱具等。
  • 宋人周必大也曾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
  • 一天,他聽到街上賣元宵的人拉長了嗓子在喊:“元——宵。
  • 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也就形成了元宵赏灯。

元宵节是马来西亚华裔重大的传统节日之一,其“抛柑接蕉”的习俗热闹浪漫、别具一格。 在印尼西加里曼丹省的山口洋,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文化活动举行。 元宵节大巡游是山口洋华人系列春节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高潮的活动。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 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 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

上元節: 錯過等1年!天官大帝誕辰「這招」必發財 元宵12禁忌別做

元宵節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是祭月、賞月的日子,也象徵著春天的到來,這是傳統定義的新年最後一天。 在中國,元宵節的傳統習俗包括「猜燈謎」,人們會把一些謎語或腦筋急轉彎之類的問題寫到紙上,然後用細線把每個問題掛在房頂上,之後讓人們來猜謎。 清代詩人龐塏的《長安雜興效竹枝體》,描繪的正是中元夜兒童持荷葉燈結伴遊樂的情景。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又稱施孤、七月半、鬼節,與除夕、清明、重陽同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但多在十六日进行。 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 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災。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上元節

由天、地、人三官主管上、中、下三元,因為天官喜歡熱鬧,所上元節要點燈。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

上元節: 元宵節經典名人

《洛陽伽藍記》記載了法會行列中的舞獅,可見最初是隨佛教進入中國,作為佛教儀式的一部分存在。 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説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也就形成了元宵賞燈。 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

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過元宵節的風俗有着重要的推動意義。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 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 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着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 元宵節又叫作「上元節」,據《歲時雜記》一書,元宵點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黃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

有時還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檔着表演,則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種滑稽的動作來逗觀眾歡樂。 現代,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2015年,代表委員建議元宵節放假。 元宵節的節俗非常有特色,發展,賞燈與燒煙花仍是元宵主要習俗之一。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

如“燒月亮屋”,用樹幹或竹子搭成圓錐形的屋架,掛上寫着新年願望的紙條,圓月升起之後,人們用手中的火把點燃“月亮屋”,圍着火堆歡歌起舞。 春節從除夕關門守歲開始,到元宵節,是一個人們不斷擴大活動範圍、人際關係不斷得到擴大的過程。 以後逐步擴大拜年範圍到一般親戚朋友。 在這個時段,人們的活動範圍侷限在熟人之間。 初五是破五,農活可以開始幹,商店可以開門了。

  •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 元宵煮好後先敬祖先,然後闔家團聚,吃元宵,已是團圓幸福。
  •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
  • 关于漢字文化圈元宵節的總體狀況,请见「元宵節」。
  •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個天上皓月高懸的元宵節夜晚,人們要點起綵燈萬盞,以示慶賀。 出門賞月、燃燈放焰、觀燈賞燈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 「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節來源久遠,據說二千多年前漢文帝時代就開始了。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黃曆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漢武帝時,將“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 司馬遷訂制“太初曆”時,就已經把「元宵節」定為重大節日。

上元節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逐鼠是一项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始于魏晋时期。 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也就形成了元宵赏灯。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 在元宵節這天,人們搬一張板凳坐在戶外,平時討厭誰可以盡情地罵,對方也不可以還嘴。 傳説,竊國大盜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成果後,一心想復辟登基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終日提心吊膽。 一天,他聽到街上賣元宵的人拉長了嗓子在喊:“元——宵。 ”覺得“元宵”兩字諧音“袁消”,有袁世凱被消滅之嫌,聯想到自己的命運,於是在1913年元宵節前,下令禁止稱“元宵”,只能稱“湯圓”或“粉果”。 然而,“元宵”兩字並沒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買他的賬,照樣在民間流傳。

上元節

史書中亦記載在唐代以前,上元節燃燈並不是常設性的活動,到唐代之後,才逐漸成為常設性的活動。 唐代睿宗年間,曾經有胡人請求於玄武樓之外燃燈供佛,供人民觀賞。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叫「上元節」。

而灯火的照耀则有两种妙用:一是破人世之阴暗;二是现佛之光明,以摧芸芸众生之烦恼。 因此在佛教仪式中,就把灯作为佛前的供具之一。 佛家鼓动信徒们张灯,经典中反复宣传“百千灯明忏悔罪”,“为世灯明最福田”。 所以历来朝山进香,以求佛佑者,总要供奉灯油,以示广种佛田;而佛教盛会则需大明灯火,以光明法王。 据佛教传说,佛祖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东土正月十五,为纪念佛祖神变,此日需举燃灯法会。 随着佛教东渐,正月十五燃灯之风,亦随之而来,现今藏语把灯节称为“局阿曲巴”,其意即是正月十五供佛,这正是元宵节张灯源于佛教的铁证。

上元節

宮廟中的祭祀尤其盛大,祭品須在下元前一周即備妥,當日再由爐主、教長與道士主祭、祈福。 因為老鼠常在夜裏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説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 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墻角、邊放嘴裏還邊唸唸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