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狀肌症候群運動7大分析2024!(小編推薦)

在椅子上坐太久,會造成臀部肌群血液循環不良而變得緊繃,除了容易壓迫坐骨神經外,也容易讓薦髂關節卡住,尾椎兩側的關節就會感覺痛,臀部肌群緊繃也會限制到腰椎…… 其實簡單利用按摩球可以幫助舒緩梨狀肌的痠痛症狀,這邊提供三種不同的伸展動作和利用按摩球放鬆梨狀肌的按摩方法,如下圖,每個動作進行大約一分鐘,輪流進行2-4次之後,最後用按摩球進行放鬆。 如果柔軟度的活動圍遭到限制,可能會與骨骼、肌肉、韌帶及其他與關節囊之構造有關。

梨狀肌症候群運動

當我們要旋轉髖部,讓腿和足部向外拉離身體中心線,做出外轉外展動作時,也需要梨狀肌。 長時間久坐或蹲坐、坐姿不良、椅子或坐墊過硬、習慣性翹腳、站姿不良、過度的跑跳或髖關節扭轉後的運動傷害、肌力不足或身體柔軟度不足、曾經歷過臀部挫傷拉傷的病患、經常搬重物者、肌力流失及沒有運動習慣的老年人,而屁股痛的人當中以女性所佔比例更多。 由於梨狀肌位於屁股深層位置,因此傳統的熱敷如熱敷、推油,或深層熱療如超音波、磁場等製造的熱力無法完全到達梨狀肌部位,因此療效十分有限,尤其對脂肪層較厚的人士來說可能毫無療效。 閃到腰,常發生在腰部突然施力的時候,肌肉拉傷受損造成「急性下背痛」,雖然不是什麼大病,卻會使生活品質大大的受影響。

梨狀肌症候群運動: 立即下載 Yahoo 新聞 app

未料24小時不到情況大逆轉,夏玉順稍早受訪時改口劉文正尚在人間,一時間劉文正的生死成了大謎團。 2~3.接著肌筋膜來做擺盪的動作,把懸空的腿往後拉,使腿部組織向後繃緊,然後讓腿由骨盆位置快速向前擺動。 1.此動作要打赤腳練習:站在一張凳子上,剛開始練習可以用一隻北歐式健走手杖輔助支撐,第一個動作由左邊開始,左手撐住健走杖,空出右手。 1.起始姿勢:身體靠右側躺下,用右手前臀支撐身體,手肘放在右腋窩下方。 把泡棉滾筒放在股骨頭正下方,即右腿股骨轉子下方的位置;下方右腿伸直,上方左腿跨過右腿置於前方,左手放在上半身前方協助支撐身體。 可以想成如果都是去好市多採購,館長可以輕鬆的把貨物都搬上車,但一般OL,搬完隔天就腰酸背痛,差別就是肌肉力量。

梨狀肌是一組臀部的深層肌肉,它由薦骨連到大腿的股骨大轉子,參與髖關節外旋動作,例如向外擺腿及八字腳動作。 由於坐骨神經的覆蓋範圍剛好經過梨狀肌下方,所以如梨狀肌受傷而出現緊張收縮、痙攣及發炎充血水腫,都有機會刺激到通過的坐骨神經,從而引發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梨狀肌是臀部深處的一塊肌肉,因為下方有坐骨神經通過,所以發炎時除了會感到臀部深處痠痛外,也常會出現腿麻、腳麻等神經受到壓迫的症狀;有時會與脊椎神經壓迫、臀肌筋膜疼痛等病症不易區分,或是同時出現,如果是這種情況,應一併治療。 梨狀肌「症候群」指的是這塊位於臀部深處的肌肉僵硬、發炎造成肌肉發炎及神經壓迫症狀,常見的誘因有長時間久坐、座椅太硬、愛翹二郎腿、頻繁地使用到髖和臀部的運動。 久坐是上班族的健康大敵,坐姿不正確不只會腰酸背痛,還有可能引發梨狀肌症候群,造成臀部疼痛,甚至一路延伸到腳底,嚴重時連走路都會跛腳,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快來學習如何預防與舒緩。 梨狀肌症候群是坐骨神經痛的成因之一,主要症狀為一邊臀部深處疼痛和麻痹,有更時會延伸至大腿後側、小腿側面及腳底。

梨狀肌症候群運動: 治療心得

屁股痛的位置猶關緊要,若整個屁股甚至大腿、小腿及腳踝的位置都呈現痺痛,但兩側屁股或單側屁股的深處有明顯的痛點,那就很可能是梨狀肌發炎。 當孕婦的體重快速增加,骨盆及髖關節會帶來額外的壓力,這時肌力若不足,很容易導致肌肉拉傷,或者出現背部緊繃、疼痛的感覺,臀肌也會被拉長,尤其是深層的梨狀肌。 懷孕期間適量的運動,可以避免體重直線上升,還有助於增加肌肉彈性,舒緩身心壓力,幫助順產。 梨狀肌(Piriformis syndrome)是位於臀部深處的肌肉,位於臀大肌下面,肌肉起點是尾骶骨第二到四節前側外緣。 梨狀肌功能是讓大腿外轉張開,當梨狀肌發炎時,可能會造成下肢無力、疼痛或是麻木感覺,通常治療此症狀為藥物或是開刀,但這些都一定有淺在的風險,因此可以適當的做瑜伽以及伸展來改善這些情況。

梨狀肌症候群成因和急性腰部扭傷有直接關係,還有臀部或薦骨(骶骨)部位直接受傷或過度使用,像是長時間翹腳、彎腰及前傾的腰部姿勢合併大腿夾緊內轉,或者長時間臀部肌肉群處於緊繃的狀態下(例如穿緊身牛仔褲合併大腿夾緊內轉)也容易造成此症的發生。 因梨狀肌發炎,壓迫到坐骨神經,引起的疼痛不適,就稱為「梨狀肌症候群」(Piriformis Syndrome)。 患者的屁股、髖部附近常會疼痛、麻木,甚至會隨著坐骨神經的走向延伸至腿部。 診斷上,需經醫師作鑑別診斷,排除椎間盤突出或骨刺等問題後,才能確診。

梨狀肌症候群運動: 運動紓緩痛楚:抱膝,適用於腰部椎管狹窄症

輕者臀部酸脹、發沉,自覺患肢稍短,輕度跛行,大腿後外側及小腿外側有放射性疼痛,有時僅表現小腿後側疼痛。 重者臀部疼痛并大腿後外側和小腿放射性疼痛,麻木,跛行明顯,少數感陰部不適或陰囊有抽痛。 嚴重者雙下肢不敢伸直,臀、腿疼痛劇烈,伸直咳嗽時雙下肢放射疼。 金院長畢業於慶熙大學醫學院,並在慶熙大學東西醫學研究院修畢碩、博士課程,之後透過法國AMICORE中胚層療法課程和英國British Medical ASSO課程,將東、西方的疼痛醫學與治療結合。 目前是江南Seran醫院代表院長和慶熙大學附屬醫院門診醫師,同時也以韓國疼痛醫學會正式會員、韓國中胚層療法學會正式會員的身分活動中。 後來才發現原因是他都把皮夾放在右邊口袋,開車時都坐在皮夾上,形成一個單一的加壓點,以及身體歪斜,長期以往,便讓臀大肌發炎,而鄰居梨狀肌一直擠到也跟著發炎。

由於現在健身器械都做得非常精良,可以根據每個人的不同體態和肌力調整訓練強度,適合所有不同程度的人,對個別部位的肌肉做集中訓練。 借助於啞鈴、槓鈴、等負重器械,自行調配重量進行的健身動作,一般都是用來訓練特定部位的肌肉。 和機械器材訓練比起來,自由重量訓練動作的彈性和幅度比較不受限,也不一定要上健身房才能做,特別適合已經訓練一段時間,想要加強局部小肌肉的人。

梨狀肌症候群運動: 疾病百科

因此,當梨狀肌變得持續收縮緊繃、發炎腫脹,會壓迫到一旁經過或穿過的坐骨神經,刺激到坐骨神經,引發患者於屁股、髖部附近的疼痛、麻木,這痛也可能會隨著坐骨神經的走向延伸至腿部,我們稱為「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症候群物理治療 此外,還有一種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原因,是稱為梨狀肌症候群的病症,伍兆聰表示梨狀肌位於盆骨中,是負責連接薦骨、薦髂關節和髂骨的肌肉。 坐骨神經就是經過梨狀肌往下肢延伸而去的,因此當梨狀肌緊縮時坐骨神經就會受到壓迫,因而導致痛楚。 新冠疫情升溫,大部份民眾待在室內的時間變多了,而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多為久坐,若加上有習慣性翹腳或椅子過硬的情形,就很容易罹患所謂的「梨狀肌症候群」,出現臀部疼痛症狀,嚴重還可能引發坐骨神經痛。

梨狀肌是連接薦骨與股骨大轉子,並且與深部的坐骨神經緊密相連,若該肌肉張力過高或發炎,從梨狀肌中間穿過的坐骨神經就會被擠壓因而刺激或壓迫坐骨神經,引起臀部及下肢疼痛的情形。 誠星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師李思翰說,臀部疼痛有幾種可能,首先,這邊是腰椎間盤傳導區,若有椎間盤突出、薦髂關節壓迫等脊椎問題,可能痛在此處。 王太太擔心是椎間盤突出才導致腳麻,只好求助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何宇淳,經過理學檢查後,診斷為「梨狀肌症候群」。 因為引發屁股痛的梨狀肌症候群與腰薦椎病變造成坐骨神經痛相似,因此需要謹慎斷症,透過超音波導引注射將藥物注射至梨狀肌,可協助診斷並具治療效果。 牽拉伸展運動可在躺姿或坐姿下執行:患側腳架於健側腿上,呈現翹腳的姿勢,躺時兩手抱住健側腳的膝關節後方,將膝蓋往身體靠近(圖2),坐時讓背部挺直並身體往前傾(圖3),此時可感受到患側梨狀肌的伸展疼痛,維持約20秒,重覆做3-5次。 梨狀肌症候群物理治療 坐骨神經是由腰椎開始,經臀部、大腿後側、膝關節的後方,一直延伸至小腿及足部。

梨狀肌症候群運動: 坐骨神經痛

提供了傳統器材如槓鈴以及啞鈴所無法比擬的訓練面向,看似簡單的變換身體動作,其實已經是肌力方面的挑戰。 不只可增進核心的力量,核心的強化可幫助避免受傷,增進身體姿勢正確,對日常生活功能性表現有很大助益;也可結合負荷重的方式,進行肌力、肌耐力、爆發力、協調性等的訓練;更可模擬多種競技運動姿勢、加強運動表現。 梨狀肌症候群運動 梨狀肌屬於深層的臀部肌肉,較難直接訓練,我們可以加強臀大肌、臀中肌、大腿後側肌,間接保護梨狀肌。 訓練臀部肌肉不僅可以預防梨狀肌症候群,也能使膝蓋和髖部的動作更穩定,還能減少下背痛的症狀。

梨狀肌症候群運動

正躺,將球放在坐骨往上約三到四指幅,或是找到臀部較痠痛的點,壓住後停著30秒,若覺得肌肉較軟化, 兩手放在膝蓋上,將膝蓋輕輕的畫圈,能放鬆到更多範圍。 梨狀肌症候群運動 針對梨狀肌症候群的治療,目前國際標準的做法還是利用高解析度超音波定位導引,才是比較精確有效的方法。 剛剛我們提到,梨狀肌症候群會在梨狀肌上有壓痛點,所以坊間有一派的治療方式是:針對壓痛點打針治療,一般是打類固醇或是激痛點注射。 然後再雙手扶抱右邊膝蓋,然後往胸部牽拉,如此伸拉左側梨狀肌。 當風吹過帆面,引起帆面內外壓力差,就會導致外側帆面產生浮升力,進而帶動風浪板前進,這就是所謂的白努力定律,也是風浪板的主要動力。 大自然的風力,透過玩家的雙手、雙腳跟軀體,轉化成速度和船尾的浪花,其風力和速度的展現,就是風浪板吸引玩家和民眾的神奇魔力。

梨狀肌症候群運動: 健康 熱門新聞

痛症成因多如天上繁星,本網站主旨為增加大眾對不同痛症資訊的認識及理解,從而改變大眾遇上痛症時的心態和行動,以免拖延診斷及合適治療。 梨狀肌症候群運動 自我按摩是將按摩球置於屁股痠痛的地方,用身體重量達到按摩效果,每次不宜超過5分鐘,以免過度刺激造成反效果;一般來說,建議用網球或專業按摩滾筒做為按摩球,體態較臃腫者也可選用棒球或壘球。 梨狀肌的動作並不是普通的抬腿或屈伸大腿能做到,相應的角度是要調校得準確,才能伸展,所以做拉伸正骨手法時,一定要感到病人梨狀肌的張力位在何處。 當能夠在肌肉繃緊的張力對抗的位置進行適當的拉伸,梨狀肌的問題便能得到充分的伸展。 如此,病者在針灸時,便會有很明顯的酸、麻痺、脹的到位感覺。

  • 上述問題一旦存在,容易引起梨狀肌的腫脹與發炎,且在臀部深處產生明顯痛點,通常在坐時、轉換姿勢時特別疼痛,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跛行,這些症狀稱之為梨狀肌症候群。
  • 而在這個區域產生的壓迫與症狀稱為深臀部症候群(Deep gluteal syndrome, DGS),梨狀肌症候群也是屬於其中一種,也是較常見的。
  • 物理治療的主要三大內容,分別是儀器治療、徒手治療與運動治療,其中的徒手治療是由物理治療師直接透過按壓、鬆動、牽拉、伸展、按摩及貼紮等手法,可達減輕疼痛、伸展軟組織、關節鬆動等效果。
  • 嚴重時,甚至出現下肢肌肉力量減弱、肌肉萎縮、皮膚感覺麻木及肌腱反射下降等等。

坐骨神經匯集下背部神經分支,經過臀部並往下延伸,沿著大腿後側往下走,在膝蓋處分支,再通道腳底,幾乎提供了整隻腳的皮膚部分、大腿後側肌肉、小腿及腳部肌肉的所有神經連結。 除以上常見的屁股痛成因之外,痔瘡及其他直腸問題、骨盆腔發炎、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或子宮肌瘤等等疾病也可能會導致屁股痛。 適當的有氧運動除了可以增加心肺訓練功能,增加肌力,還可讓關節液潤滑關節,提供軟骨所需的營養,保護關節,因此在團體有氧運動課程中,有各式各樣的有氧運動課程,讓身體藉由規律的訓練,達到身體心肺、肌力、體能的改善。 因為工作,需要長時間坐在電腦前的上班族要注意,久坐會使梨狀肌受到壓迫而緊繃,尤其是翹二郎腿會使梨狀肌使用更頻繁,最好保持良好的坐姿來預防。 李思翰表示,前述放鬆、伸展與強化訓練,每天可做5至10分鐘,2周應可看到初步改善,若持續4周發現症狀沒有改善或卡關,建議尋求專業人士評估、治療,不可再拖延。

梨狀肌症候群運動: 課程首站-高雄夢時代

日常生活當中,長時間久坐、或者座椅太硬,都會使得梨狀肌受到壓迫而變得過於緊繃;愛翹二郎腿的人等於過度使用梨狀肌,也會造成累積性傷害;運動中若頻繁地使用到髖和臀部也有可能造成梨狀肌拉傷。 當坐骨神經受到壓迫時,你可能會在雙腿和足部感覺到抽痛、燒灼感、刺痛、麻木或乏力。 坐骨神經痛的症狀,一般而言源於神經穿出脊椎時受到壓迫:兩節脊椎之間的椎間盤突出擠壓到神經根;或是當坐骨神經離開脊椎之後受到壓迫,也會產生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有一小部分的人,他們的坐骨神經從一塊名為梨狀肌的臀部肌肉中間穿過去,而不是從它的下方經過。 對他們而言,梨狀肌的長期緊繃也會壓迫到坐骨神經,造成梨狀肌症候群。 是否經常感到從臀部開始有疼痛或麻木感,並且會向下延伸到大腿後側?

梨狀肌症候群運動

梨狀肌是臀部內的一組深層肌肉,坐骨神經在梨狀肌的正下方,若梨狀肌發炎或腫脹,受壓迫的坐骨神經令大腿有麻痛現象。 要分辨是梨狀肌症候群還是腰椎間盤突出,梨狀肌症候群引致坐骨神經痛是源於臀部,所以梨狀肌症候群患者應覺得臀部痛遠大於腰痛、腳痛。 梨狀肌症候群物理治療 簡文仁物理治療師表示,民眾若要自行觀察是哪裡出問題,可透過幾個簡單的方式進行。 例如若是和脊椎有關,一般而言腰部也會疼痛;而若是肌肉,大多與梨狀肌有關,可試著坐姿翹腳,翹腳的腳踝貼近平放腳的膝蓋,身體往前傾,此姿勢會拉扯到梨狀肌,若會疼痛就很有可能是梨狀肌的問題。

梨狀肌症候群運動: 屁股痛的成因 5.坐骨神經痛

Jan透露,若醫生診斷為椎間盤突出而引起的坐骨神經痛,也同樣可以透過一些伸展動作去舒緩椎間盤肌肉。 以下4個伸展動作可舒緩坐骨神經痛,有這困擾的朋友不妨練習。 由於坐骨神經剛好穿過梨狀肌或經過它的下方,當梨狀肌受傷時就有可能會造成神經的壓迫,產生類似坐骨神經痛的傳導痛,因此需經醫師作鑑別診斷,排除椎間盤突出或骨刺等問題,才能確診。 梨狀肌症候群運動 醫師補充,有些梨狀肌症候群的患者努力地伸展梨狀肌,甚至接受類固醇注射、肉毒桿菌注射、震波治療等等,卻不去檢視梨狀肌緊繃的真正原因,實在本末倒置。

梨狀肌症候群運動: 久坐女性最好發!躺著做1招消除「臀部深處」痠脹痛

上述狀況可能引起梨狀肌的腫脹與發炎,在屁股、髖部附近產生明顯痛點。 若誤以為是椎間盤突出,基本上會做牽引治療,如果一併接受神經阻斷術,就無法再回到最初狀態。 腰部椎間盤突出是突起的椎間盤髓核壓迫脊椎神經所致;梨狀肌症候群是梨狀肌硬化進而壓迫到坐骨神經所致。 該病患放鬆硬化的梨狀肌,再進行維持正確姿勢的伸展操後,腰部和臀部終於不再疼痛。 1.消炎止痛藥物:屁股痛發作猛烈的時候,一般需要採取較保守的治療,如口服消炎及止痛的藥物,或肌肉鬆弛劑以抑止疼痛,待情況稍為好轉再接受其他屁股痛治療。 深層熱療及物理治療:在屁股痛稍為穩定或在治療後的康復期,可以透過物理治療儀器進行深層熱療,並進行針對性的運動治療,包括梨狀肌及臀肌群的伸展牽拉治療、核心肌群訓練等等,以提升肌力,強化腰椎、骨盆與臀肌的穩定性及承受能力。

梨狀肌症候群運動: 梨狀肌綜合症 ≠ 坐骨神經痛

梨狀肌是位於髖關節深處的肌肉,一旦發炎情況嚴重,甚至影響坐姿、站姿與行走困難。 其實,平時透過刺激臀部肌筋膜的健康操,有助於預防梨狀肌症候群找上門,以及避免髖關節疼痛。 梨狀肌是我們臀部的一條橫向肌肉群,從薦椎的內緣橫向地一直連到大股骨大轉子的前上方。 這條肌肉的下緣或內側剛好就有坐骨神經通過,所以在肌肉發炎腫脹時,有可能壓迫、刺激到坐骨神經。 另外,這條肌肉多為第五節腰椎神經支配(正好常見的腰椎軟骨突出為腰椎第四、五節間,壓迫第五節腰椎神經),所以當這條神經受到刺激時,就可能引起局部梨狀肌收縮,引起梨狀肌症候群。

由於梨狀肌位於臀部深層位置,若果梨狀肌受傷、經常受壓或是本身比較繃緊,就會影響到旁邊的坐骨神經。 導致梨狀肌綜合症最常見的原因為髖關節急劇外旋,梨狀肌猛烈收縮或髖關節突然內收內旋,使梨狀肌受到拉扯。 另外,姿勢不正(如經常做蹲下的動作、坐矮櫈、繞腳坐等),也是常見的梨狀肌綜合症成因。

梨狀肌症候群運動: 症狀與病徵(symptom and sign)

選擇軟硬適中的床墊;8.不要坐太矮或太硬的椅子或坐墊,避免久坐; 9. 梨狀肌症候群運動 過猶不及都容易導致屁股痛,如前所說,久坐不動或過度劇烈的運動,運動姿勢不當都會令梨狀肌、臀大肌及腰肌等肌肉拉傷,導致較劇烈的屁股痛。 屁股痛較易發生在「假日運動員」身上是因為運動次數少,只在周休時心血來潮去做運動的人,容易因為熱身不足、身體的柔軟度及肌力不足,而令身體超出負荷而受傷。 頻繁的扭轉動作及突然劇烈加速都會令肌肉反應不及及超負荷,容易造成肌肉勞損或肌肉纖維撕裂,造成「閃到腰」或屁股痛。

物理治療的主要三大內容,分別是儀器治療、徒手治療與運動治療,其中的徒手治療是由物理治療師直接透過按壓、鬆動、牽拉、伸展、按摩及貼紮等手法,可達減輕疼痛、伸展軟組織、關節鬆動等效果。 除了以上建議的改善梨狀肌症候群方法,李治療師強調,重點還是要從生活型態改變起,如勿久坐或久蹲、選擇適當的座墊等,才能做好預防並避免梨狀肌症候群的復發。 梨狀肌在正常生理上扮演的角色是協助大腿做外旋的動作,和臀大肌有互為代償的作用,當病人長期久坐又缺乏運動時,導致臀部肌群力量不足或是發力不協調時,就容易引起梨狀肌症候群。 依造正確的醫學常規診斷流程,「梨狀肌症候群」是一種「排除性診斷」,意思是需要先檢查下背痛屁股痛的其他可能致病因子,至少也要做詳細的理學檢查,甚至要做影像學檢查,才能夠知道疼痛的真正病因是什麼。 此症一般常見於女性,因為女性骨盆較為橫寬,加上經常做大腿內轉或翹腳姿勢,造成梨狀肌的過度收縮。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