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聖古廟15大優勢2024!內含洪聖古廟絕密資料

2002年11月15日,古物古蹟辦事處評定古廟為香港法定古蹟。 2015年,此廟曾經因為橫樑被蟲蛀蝕,需要臨時封閉進行大型復修,後來重新開放。 與前述幾所洪聖廟不同,雖然洪神爺誕來臨在即,但從港鐵灣仔站出口起,沿着莊士敦道、大王東街一直走到皇后大道東處,都不見花牌、旗幟、橫幅,以及任何能讓人想起洪聖爺誕的事物。

  • 2015年,此廟曾經因為橫樑被蟲蛀蝕,需要臨時封閉進行大型復修,後來重新開放。
  • 門額上有牌匾刻有「排峰古廟」四字,旁有門聯寫上「人間寶筏,普渡慈航」。
  • 列聖宮用作供奉諸神列聖,而公所是為區內華人議事及排難解紛的場所。
  • 當日晚上亦會有不同慶祝活動,包括做粵劇戲,直至十四日傍晚為止,每天三場。
  • 誕前更有團體在區內巡遊恭迎洪聖和其他神像進行巡遊,更會按傳統習俗上演神功戲。

昔日古廟仍掛有乾隆年間(即1736至1795年)鑄造的雲板,但卻在後來重修的時間被盜。 洪聖古廟 洪聖古廟 位處河上鄉的村口,有古廟兩所,其一是屹立超過三百年的古廟—洪聖古廟。 提起洪聖,主流的說法都指他是南海的海神,即是廣東所流傳的「火神」祝融之說。 在隋朝的時候廣州出現第一所南海神廟,後來歷代皇帝為了拉籠南方人,就不斷對神祗進行加封,洪聖就是其中一位,民間最後稱他為「廣利洪聖大王」。

洪聖古廟: 香港camping好去處.新手之選

走進廟內,叩過頭、上了香,環顧四周,同樣不見什麼花燈、花炮。 偶爾有其他善信來到,也只是像平日一樣拜祭或算命,香火略嫌稀淡。 灣仔洪聖古廟跟大角咀洪聖殿一樣,是由東華三院管理。 在洪聖古廟的旁邊,有一座遷來的古廟,名位排峰古廟。 此古廟原址為村北的排峰嶺,1937年就因為政府收地興建羅湖兵房而需要遷到現址,廟內兩側飾有十八羅漢圖。

洪聖古廟

大角咀洪聖殿真正的賀誕活動,僅在廟前奉置特別製作的酬神火炮,並在正誕前五天起開放接受各方善信認捐的各項花炮與福物,包括吉祥吊飾、鏡畫、帆船、金花、長紅、大洪聖衣等等。 鴨脷洲洪聖廟於清朝乾隆38年(1773年)由當地漁民集資建成,為南區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建築物。 工程以恢復古廟原貌為原則,在古物古蹟辦事處的監督下,於2000年竣工。 在當地村民全力支持及積極參與下,是項修復工程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2000年文物古蹟保護獎”傑出項目獎。 洪聖古廟於2002年11月15日被列為法定古蹟。

洪聖古廟: 西貢墟天后廟

1925至1926年間發生的「省港大罷工」,對灣仔填海計劃亦有一定影響,灣仔填海的總支出最後增至五百四十多萬元。 為紓緩中、上環土地不足的困局及重建灣仔,港府於1921年招商承辦灣仔海旁的填海工程,由軍器廠街開至銅鑼灣怡和洋行的貨倉為止。 填海範圍非常大,工程亦相當艱巨,一間名為生利的公司以三百三十萬這個在當時可說是天文數字的金額投得工程。 全港有近30間以洪聖為主神的廟宇,遍布港九新界,亦有不少在離島,其中部份仍保持著熱鬧的賀誕活動。 古廟內供奉的「洪聖大王」本名洪熙,原是唐代的廣州刺史,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通曉數學,並且曾建天文台觀天象以利漁民出海,死後為百姓祭祀。

洪聖古廟

1999年,居石侯公祠被政府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表列古蹟,並獲得香港特區政府撥款,由古物古蹟辦事處及建築署監督,進行全面的修復工程。 工程已於2001年完成並開光,居石侯公祠已煥然一新,回復舊貌。 居石侯公祠更於2003年12月19日被正式列為法定古蹟,進一步確定其文物價值。

洪聖古廟: 西貢滘西洲洪聖古廟

戰後唯一流傳至今的習俗便是每年農曆二月十三日的洪聖寶誕,當日村中家家戶戶男女老幼齊往洪聖古廟參神,祈求保佑四季平安。 當日下午二時於廟前搶炮頭,由村中父老燃點花炮,村民及各方親友均可爭奪,炮頭共有七枚,各有不同寓意。 戰前,在洪聖誕當晚,會舉行唱歌樓助興,並重金禮聘客家村婦唱山歌,由村中及附近居民來村前對唱還唱,得勝者由本村贈送鏢尾一枝,衣服一套,作為獎勵,以誌留念。 可惜戰後唱歌樓已不復見,代之而為飲宴,於該日下午五時,假座河上鄉康樂中心,設宴招待親朋,筵開數十席,熱鬧非常。 由二月初十晚到十三晚,加演粵劇助興,以增節日氣氛。

  • 工程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2000年文物古蹟保護獎」傑出項目獎。
  • 鴨脷洲洪聖古廟歷年來的賀誕慶典規模堪稱全港最大,其獨特之處就是事前會有接神儀式,恭請附近各間廟宇神明到洪聖廟。
  • 土華洪聖王排行第三,脾氣倔而被稱為「硬頸三」。
  • 正門兩旁有象徵一文一武的圖畫,分別描述堯舜及岳飛的故事。
  • 此古廟原址為村北的排峰嶺,1937年就因為政府收地興建羅湖兵房而需要遷到現址,廟內兩側飾有十八羅漢圖。

古祠位於村子康樂活動中心附近,約建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數百年來經過多次修復,現為法定古蹟。 古祠是傳統的三進兩院式建築,祠堂門框及正門兩側鼓台以紅沙岩構建。 祠堂內的橫樑及斗拱均有雕工精緻的民間故事和吉祥圖案。 現時,公祠仍是村民聚會議事、祭祖、舉行傳統儀式的場所,亦開放予訪客參觀。 但有學者考據,認為洪聖源早至隋朝,本來就是南海海神,而並非唐朝官員洪熙。 按《隋書.禮儀志》,隋文帝下詔建南海神廟,在《唐書.禮儀志》中,唐玄宗封南海神為廣利王。

洪聖古廟: 香港洪聖廟列表

袁氏大屋及更樓是梅窩的一座古老城堡,曾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的袁氏大屋現已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洪聖古廟 建築設計為清朝兩進三開間式,兩進之間的天井設有香亭,令廟宇免受風雨破壞。 本廟結構較為獨特,全廟共以五對柱支撐,其中第二及第三對柱,承接廟側捲棚式走廊的綠色琉璃瓦簷頂,簷頂花脊上共有十多組文武造型各異的廣東石灣陶塑人物。 廟外左右垂脊末端分別置有日神、月神陶塑,廟前檐板飾有牡丹、佛手果等吉祥圖案,極富中國傳統色彩。

歷史文物本廟至今仍保存不少珍貴的歷史文物,如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年)鑄造的一口鐵鐘及清代石灣陶塑等。 其他神祇除洪聖外,廟內亦供奉關帝、太歲及觀音。 洪聖誕每年農曆二月十三日是洪聖誕,島上居民必籌辦神功戲及巡遊活動,酬謝神恩。 重修本廟曾於一九八八年及二零零五年進行大型維修工程。

洪聖古廟: 洪聖古廟

洪聖古廟為兩進三開間設計,前殿屋脊和天井兩廊的女兒牆均有石灣陶塑裝飾,手工精緻。 這是香港仔最古老的廟宇,2014年被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法定古蹟。 香港人也拜媽祖,不過稱這位海上守護神為「天后」。 過去沿海鄉民多建廟供奉她,祈求風調雨順,漁獲豐收。 位於銅鑼灣的天后廟建於18世紀初,由戴氏家族建造並管理至今,是香港眾多供奉天后的廟宇之一。

洪聖古廟

從廟門石柱對聯所見,洪聖廟於咸豐十年擴建,並打造了今天所見的門額,這該廟宇近年現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上水河上鄉的洪聖寶誕,在香港可說是最具特色的,皆因這條古村在寶誕期間仍保留傳統搶花炮儀式,全港獨有。 此外,還有舞龍舞獅、飄色巡遊、放天燈許願等活動助興。 港府於1990年將其列為法定古蹟,並於1992年關閉。 經整修後於1993年重新對外開放,成為香港環境保護局推廣環保教育的地點,同時展出古蹟的相關歷史介紹。 原本郵政局使用的木製櫃檯、郵箱和百葉窗也都被保留下來。

洪聖古廟: 香港六個心靈綠洲

華人廟宇常擁有宗教以外的功能,它所在的位置,也往往是當時華人活動的中心。 其實,洪聖古廟主要供奉南海洪聖大王,又即洪聖爺。 洪聖原名洪熙,官居唐代廣利刺史,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樣樣通曉,常為漁民和商旅預測天氣,死後被追封洪聖大王,更被視為海神,不少人在沿海建廟供奉他。 每年農曆二月十三日是洪聖寶誕,全港多家洪聖古廟都會舉行廟會慶祝。 除了以上兩家古廟,歷史價值能與之媲美的,就是居石侯公祠。

洪聖古廟

廟前豎立着一對繪有龍形圖案的風水木柱,當地居民稱之為「龍柱」,希望藉此抵擋源自「虎地」,即舊香港仔警署所處小山丘的煞氣。 」,廟內供奉多位神明,包括洪聖大王、太歲、包公丞相、華佗、文昌帝君、華光大帝,還有兩位女神:「金花夫人」和「花粉夫人」等。 洪聖古廟 而「花粉夫人」則是保佑女性青春貌美,吸引異性的民間俗神。 洪聖古廟 廟側建有「望海觀音廟」,高兩層,內奉觀音、城隍及灶君老張王爺的神位。 到2015年,灣仔洪聖廟暫時封閉,並進行3個月大型復修,於2015年9月26日舉行重修揭幕及開光典禮。

洪聖古廟: 建築物

另外,每年九月初八,河上鄉、金錢及燕崗村子孫需齊往侯卓峰祖墳掃墓,由族長主持祭祀儀式,有禮生兩名唱禮和讀祭文。 禮成後,六十歲以上父老列隊領肉,每人半斤;在場各人就地「食山頭」,每八人一盆盆菜。 志蓮淨苑是一座佛寺,以仿照唐代的木結構建築為特色,採用天然建材,用榫接方式結合,完全不用釘子,整體高雅古樸。 毗連的南蓮園池則是古色古香的園林,同樣以唐代建築為藍本。 漫步其中,樹木、山石、小橋、池水,就像一幅幅山水卷軸展現在眼前,有遠離煩囂之感,特別令人覺得寧靜平和。

滘西洲洪聖古廟,又名西貢洪聖古廟,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滘西洲,建於清朝。 2000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優異項目獎,現已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洪聖是廣東本土的水神,故滘西洲漁民籌建廟宇供奉以保平安。 洪聖古廟正門上的匾額刻有清光緒九年,可推斷古廟在一八八九年以前便已建成。 古廟是典型的鄉村廟宇建築,洪聖古廟為兩進三開間建築,門廳置有擋中。 西貢居民在每年洪聖誕(農曆二月初十)均會在滘西洲洪聖古廟及其鄰近空地舉行大型的慶祝活動。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