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康健中心12大好處2024!(小編貼心推薦)

為扭轉現時「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體制和觀念,本屆政府會在任期內於七個地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並於另外11個地區設立規模較小、屬過渡性質的地區康健站,務求在全港十八區均可提供以預防為中心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 香港長者權益協會總幹事李立航認為,康健中心的定位是各類年齡層,惟從會員人數看來卻予人「豪華版長者中心」之感。 他認為應按該社區人口老化情況作定位,如地區較年輕,則要透過推廣和宣傳吸納年輕市民會員,亦要因時制宜,如疫情下作為接種中心,市民接種前接受健康評估,讓資源用得其所,同時亦要關注市民的精神健康。 就讀大學的曾同學直言未聽過有關康健中心,而中心提供免費健身設施,相信會吸引年輕人,但他坦言政府的設施予人老土形象。 事實上本港社區現存多種輔助醫療設施,如衞生署轄下有13間學生健康服務及評估中心、18間長者健康中心;政府亦於北大嶼山、天水圍及觀塘設立3間社區健康中心。

深水埗康健中心

为进一步鼓励地区康健中心会员在社区接受全面护理,我们在《2020年施政报告》中提出一项慢性疾病管理先导计划,为初次确诊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地区康健中心会员,在现有受资助的筛查和专职医疗服务之上,增加私家医生诊症资助服务。 医管局于1990年根据《医院管理局条例》(香港法例第113章)设立,负责提供公营医院及相关的医疗服务。 医管局透过辖下覆盖全港的七个联网内的多家医院、专科诊所、普通科门诊诊所、外展服务及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为香港市民提供医疗及复康服务。 医管局同时亦提供一系列基层医疗健康服务,包括普通科门诊服务、慢性疾病管理计划(包括风险评估及治理计划、跨专业护理诊所)和社康护理服务。 现时的基层医疗健康系统偏向零散,缺乏服务发展的整体策略规划、协调,和纵向与横向融合。 政府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更有系统和连贯性的平台,以鼓励市民自我管理健康,提高基层医疗健康服务的重要性,并让市民更易获得所需的基层医疗服务。

深水埗康健中心: 九龍城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隊

在卫生署提供的多项临床服务中,虽然大部分承担着重要的公共卫生职能,但也有一部分提供着类近的基层医疗健康服务。 考虑各基层医疗健康服务的协同效应程度及服务过渡的影响,我们建议如表2.5中所示分阶段推行相关服务整合。 随着地区康健中心的成立,地区康健中心将逐步强化其统筹社区基层医疗服务及个案经理的角色,一方面支援基层医疗医生,另一方面作为地区医疗健康资源枢纽,连系社区上不同界别的公私营服务,借此重新厘定公营与私营医疗服务之间、基层医疗服务与社会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关系。

此外﹐長者地區中心亦聯系地區上各服務單位﹐更有效地運用社區資源﹐共同建立一個關懷長者的社區。 深水埗康健中心 蔡醫生知悉在互通系統第二階段下開發的醫健通流動裝置應用程式(應用程式)即將推出,讓使用者可自行取覽個人健康紀錄和其他公共衞生資訊(詳細請參閱「醫健通流動裝置應用程式即將推出」)。 如上所述,公营医疗界别存在服务及资源重叠的问题,各项基层医疗健康服务亦有进一步整合的空间。

深水埗康健中心: ERB 服務點(九龍西)統籌機構

至今,全港18区已有超过600位私家医生参与普通科门诊公私营协作计划。 表2.6载列普通科门诊公私营协作计划的参与病人、服务提供者及开支数字。 建立以地区为本的社区医疗系统,可以加强长者地区中心/长者邻舍中心提供的社区支援与公营基层医疗健康服务提供的医疗支援之间的合作,以加强医社合作、以家庭为中心的协调护理,为难以接触及身体状况较弱的长者及其照顾者提供支援。 在中医服务方面,医管局亦一直积极推动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与地区康健中心合作。 例如在2021年12月的「三九天」期间,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与三间地区康健中心/地区康健站(包括葵青地区康健中心、深水埗地区康健中心和西贡地区康健站)合作,试行天灸服务,并举办中医专题讲座,深受市民欢迎。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服务的潜力及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在香港的发展,政府将继续透过服务规划,提升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提供的基层医疗服务,探索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在基层医疗系统中的定位,并进一步推动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与基层医疗持份者的协作。

深水埗康健中心

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以社區為本,主動連繫地區各持份者,包括公私營醫療系統、地區領袖及組織、各專業服務提供者,共同協力,以做好公私營協作及醫社合作。 中心設施方面亦引入「體感功能運動區」,運動是揉合了遊戲、音效及燈光,加上互動性強,能增加運動的趣味性;此外,由註冊營養師透過營養教育,向市民推介既健康又方便的烹飪食材及方法,讓健康飲食習慣成為預防疾病的基礎。 而針對長期病患者,透過跨專業團隊,包括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護士及社工,提供疾病管理、復康治療和心理輔導等。

深水埗康健中心: 康健醫務中心 (深水埗) 駐診醫生

为确保公营医疗系统继续作为全港市民的基本安全网,我们建议检视医管局普通科门诊服务的定位,优先照顾弱势社群(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及贫困长者)。 在2019/20年度,普通科门诊的高血压/糖尿病病人中(不包括有公务员福利/医管局员工福利的人士),约23%为豁免收费人士(即领取综合社会保障援助、高额长者生活津贴或其他豁免收费人士)。 至于非上述普通科门诊目标群组中的慢性疾病患者,约占现时普通科门诊糖尿病及/或高血压病人约77%,可选择透过「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计划」,使用私营基层医疗健康服务管理慢性疾病。 医管局病人计划涵盖医管局病人,旨在达致政府透过医管局服务建立综合医疗系统的目标。

  • 林鄭月娥說,十分期待透過非政府組織夥伴的積極參與,可以善用區內網絡及資源,主動及靈活地推動以地區為本並切合社區需要的基層健康服務,由上至下達致真正的醫社合作。
  • 此外,随着《2018年施政报告》确立中医药在香港医疗体系发展中的定位,政府已经/即将在基层、第二层和第三层医疗服务层面提供一系列指定的政府资助中医服务。
  • 全港第二間政府資助的地區康健中心位於深水埗,由聖雅各福群會負責營運,並於今年6月30日起分階段投入服務。
  • 中心今年六月底分階段投入服務,聖雅各福群會獲批三年營運服務合約,預料可服務六萬名會員。
  • 食衞局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處長蔡宇思表示,港府暫未有資助轉介個案於網絡醫生支付的藥費,承認「藥費方面須再努力,希望市民能夠留在社區醫治」,但未有交代具體時間表。

食物及衞生局宣布,北區地區康健站和離島地區康健站今日(十月十八日)起投入服務。 連同早前已投入服務的西貢、九龍城、油尖旺和灣仔地區康健站,全港至今共有六間地區康健站及兩間分別位於深水埗和葵青的地區康健中心,為巿民提供各項政府資助的相關基層醫療健康服務。 在上一期的醫健通訊,我們介紹了互通系統如何協助政府推行康健中心新計劃,以加強基層醫療服務(「互通系統與地區康健中心」)。 今期通訊我們邀請了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辦事處)處長蔡宇思醫生,分享她對康健中心計劃的願景、意見、從啟用首間康健中心所得的經驗,以及互通系統在康健中心未來發展上的角色和潛力。 在共同承担的制度下,我们预期较有负担能力的慢性疾病患者,能透过参与「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计划」,自行选择网络基层医疗专业人员,并获得所需的基层医疗健康服务。 深水埗康健中心 计划下的服务提供者受政府的监察和质素保证,在慢性疾病管理方面亦须遵循标准化的协定护理流程及转介机制(见第3章-建议3.2及3.3)。

深水埗康健中心: 社區復康網絡

如第1章所述,我们必须将当前医疗体制的重点转移到以预防为重的医疗模式,并着重慢性疾病管理,以实现医疗健康系统的可持续性。 考虑到慢性疾病的病患率所造成的负担及成本效益,及早介入处理慢性疾病至为重要。 深水埗康健中心 透过地区为本的社区医疗系统,政府希望鼓励市民预防慢性疾病,同时帮助市民及早发现慢性疾病,并在社区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协助下,在社区层面及时介入处理特定的慢性疾病。

深水埗康健中心

政府外判工蛇王成風,工作時間瞓覺做運動,街道垃圾無人清,主責部門卻放任懶理,任由公帑被浪費。 過往養不少「大懶蛇」員工的食物環境衞生署再下一城,被市民揭發西環士美非路熟食中心有通宵更清潔外判工當值時「蛇王」,工作毫不認真,躲懶不清潔該熟食中心,更全組總動員大覺瞓,甚至自備充氣床墊及眼罩幫助入眠,十分養生。 工會指,食環署監工人數太少,造成外判工有機會「蛇王」;食環署則稱會調查事件。 邱小姐是半退休人士,早前受左邊足底筋膜炎困擾,上落巴士都十分困難,物理治療師建議她要恆常運動。 地區康健中心設有「體感運動班」,運動室的特別設計及具趣味性和挑戰性的運動,令她漸漸把運動變成了習慣。 邱小姐說:「外間很少這類運動,而體適能導師會按我們的能力設計運動項目,我亦十分喜愛一班人一起做運動的氣氛,彼此鼓勵及支持使運動更有樂趣。」經過兩個多月持續運動,她的腳患有明顯好轉,上落車亦十分自如。

深水埗康健中心: 长者健康中心

我们建议推行「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计划」,提供针对性的资助,并透过「一人一家庭医生」和跨专业公私营协作模式,让市民在私营医疗服务诊断和管理目标慢性疾病(尤其是高血压和糖尿病)。 我们希望透过「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计划」,促进慢性疾病的及早识别和及时介入,减少对专科和医院服务的需求。 基于慢性疾病的高病患率、治疗效率和欠缺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慢性疾病是计划的适当疾病介入点。

李氏夫婦到訪的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合約價值超過3.1億元,中心佔地逾一萬平方呎。 記者早前到訪,發覺內裏設施華麗,有健身中心、體感功能運動區、以至大型演講廳及廚房等,而到訪中心的市民多屬長者。 5月底才投入營運的屯門地區康健中心以大量落地玻璃設計,健身室設施最多,包括多部健身單車及划艇機等,惟記者中午到訪時訪客稀少,入口處亦不起眼,記者要透過保安員指示才得悉中心位置。 至於2019年營運的葵青地區康健中心同樣設備齊全,位於簇新工業大廈內,面積更逾1.6萬平方呎,雖有天橋接駁至港鐵葵興站,惟記者早前中午卻看見訪客不足10人,職員反比訪客多。 地區康健中心及康健站提供健康推廣及評估、慢性疾病管理和社區復康等服務,採會員制讓當區居民參與。 为实现全人医疗服务,我们有必要加强以地区为本的社区医疗系统中的医社合作。

深水埗康健中心: 建立社区基层医疗系统

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上月30日起分階段投入服務,為政府設立的第二間地區康健中心,由聖雅各福群會營運。 深水埗康健中心 深水埗康健中心 中心提供各項政府資助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包括健康推廣、健康評估和慢性疾病管理等。 现有的地区康健中心慢性疾病管理方案是参考政府发布的相关基层医疗参考概览,以及医管局针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推出的风险评估及管理计划制定,其中包括由跨专业医疗团队进行的并发症筛查、介入和教育。

除了疫苗接种服务外,地区康健中心的职员亦会向市民发放2019冠状病毒病相关的健康资讯、派发抗疫物资包及提供热线支援服务。 地区康健中心的护士亦全力参与医院管理局为正接受家居隔离的市民提供的热线服务,以及「护讯铃」服务,主动致电高风险人士提供支援及预约指定诊所服务。 现时接种了第一剂疫苗的3至11岁群组和70岁或以上人士的比率,分别只为六成多和七成多,远低于其他年龄组别。 政府在过去一段时间已加大力度,重点推动「一长一幼」尽早接种疫苗,减少他们感染后需住院、出现严重并发症,甚或死亡的风险。

深水埗康健中心: 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 – 主中心

为便利市民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并进一步提升接种率,政府一直致力在更便捷的合适地点提供疫苗接种服务。 而各区的地区康健中心/地区康健站一直支援及配合地区层面的抗疫工作。 中心內設有評估及會面區,用以提供護士及藥劑師諮詢和健康評估,而活動區則用以提供健康教育及慢性疾病管理課程,並輔以健康資訊閣作公共衞生專題推廣。 中心同時設有復康及運動區和體感功能運動區,應用創新科技,為會員提供具效益的慢性疾病管理服務及社區復康服務。 各區的地區康健中心及地區康健站積極在地區層面參與抗疫工作,包括進行抗疫宣傳和教育活動、協助市民預約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服務、派發抗疫物資包、以及為患者提供熱線支援服務。

继葵青及深水埗的地区康健中心先后于二零一九年九月及二零二一年六月开始投入服务,我们正积极在另外五个地区筹办康健中心,预期位于黄大仙、屯门、南区、元朗和荃湾的康健中心陆续于今年内投入服务。 同时,政府已于前年拨款约六亿元,在其余11区资助非政府组织设立规模较小、属过渡性质的「地区康健站」,以加快在全港提供基层医疗健康服务的步伐。 傳統香港的醫療系統「重治療,輕預防」,為加強市民的健康意識和自我管理健康能力,政府資助、全港第二間的康健中心已在深水埗展開,由聖雅各福群會負責營運,提供多種健康服務。

深水埗康健中心: 地区为本

兒子的唯一旅行證件 香港特區護照將於一年後過期,一家人面臨不得不返回香港或者通過中國駐英國的使領館辦理新護照。 進退兩難 離港前熱衷支援香港社會運動的張媽媽說,為護照一事回到《國安法》實施下的香港和踏入中國駐英國使領館讓她擔心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她說,去年10月發生在中國駐曼徹斯特總領事館打人的一幕,讓很多像她這樣的居英港人不寒而栗,在面臨需要申領香港特區護照時猶豫不決,備受煎熬。

深水埗康健中心: 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料於明年6月底前營運

智健康醫療中心充分利用數據化資訊互通平台,搭建出客戶、門診、與醫生三者之間的緊密橋樑,實踐「一鍵連繫」,變革傳統醫療中心模式,為健康管理一門打造便捷、多元、高效的全新體驗。 中心選址便利市民使用服務,除了主中心外,三間附屬中心分別位於深水埗的中南區 (福榮街)、西區 (美孚)及東區 (福華街) ,位置方便,服務亦各具特色,關顧區內市民的健康需要。 社康护士于家访期间会为病人作适当护理,同时也会向病人及其家人灌输促进健康及预防疾病的知识。 社康护理服务最终目标是为出院病人提供连贯的家居护理,让他们在家康复。 由于「疫苗通行证」第三阶段的实施日期已由六月底提前至五月底,符合接种第三剂疫苗资格的市民亦应尽早接种。 故此,选择接种复必泰疫苗的葵青及深水埗区居民,应把握时间,尽快在5月至22日前到葵青康健中心或深水埗康健中心接种疫苗。

深水埗康健中心: 會員機構

地区康健中心及地区康健站也致力把长者作为重点人群,提供健康教育及积极鼓励长者接种疫苗,以及提供跟进服务,我欣悉有关服务广受长者欢迎。 由政府全资立的地区康健中心及地区康健站一直积极于地区层面全力推广及参与各项防疫抗疫工作,配合政府的抗疫政策措施,提供资讯,健康教育,及积极服务市民,同心抗疫。 深水埗康健中心 本港首間地區康健中心設於葵青區,自2019年9月起營運,繼第二及三間康健中心將於明年及後年落成後,政府會逐步在全港十八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為市民提供基層醫療服務。 將醫療服務結合線上智慧科技,從「預防檢測│保健│治療│復康管理」全方位為您度身定制專屬方案,為健康人生提供最強支援。 中心今年六月底分階段投入服務,聖雅各福群會獲批三年營運服務合約,預料可服務六萬名會員。 中心正與瑪嘉烈醫院商討,接手跟進區內部分乳癌康復者,又會為初次確診糖尿病患者提供資助醫療服務。

在2019/20年度,政府资助计划合共占约30亿元固定基层医疗健康开支。 此外,為充分發揮其地區基層醫療樞紐的角色,深水埗中心會從區內或鄰近地區招募並構建一個由醫護人員組成的跨專業網絡,包括家庭醫生、中醫師和相關的醫護人員,協調區內其他提供醫療健康服務的社區夥伴,為有需要的市民統籌轉介服務。 多間地區康健站亦已陸續在11區投入服務,而位於黃大仙、屯門、南區、元朗和荃灣的地區康健中心也將相繼於明年投入服務。 林鄭月娥表示,她樂見為加強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協作的硬件已逐步在地區層面落地生根。 政府一直大力推動基層醫療及社區照顧,並投入相應資源,希望藉着建立以預防為中心的醫療體系,確保香港的醫療系統能長遠持續發展。 全力推动基层医疗是本届政府的重要医疗政策方向,以提升市民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及为长期病患者提供社区支援。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