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南固臺7大伏位2024!(持續更新)

一名香港男子上周三(15日)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前往內地,被截查期間竟趁拱北海關關員不注意加速逃跑,惟最終遭截停並被揭發身上綁藏46部智能電話。 南固臺係1918年由當時富商杜仲文起,之後轉手畀細佬杜澤文。 灣仔南固臺 灣仔南固臺 杜澤文係永安百貨副司理,1945年死咗,之後間屋一直冇人理。

灣仔南固臺

屏山公立達德學校(Tat Tak School,簡稱達德學校)為香港新界元朗區屏山一所已經停辦的小學,於1931年在屏山愈喬二公祠創立。 1929年,遷校到屏山南北路的新校舍,學校於1998年停辦後,新校舍一直荒廢,其後著名於鬧鬼傳聞。 鬧鬼不一定在偏遠地方,位於旺角的雷生春,便是相當有名的「鬼地方」。 雷生春是一幢 灣仔南固臺 3 層高的戰前大宅,由九巴創辦人之一雷亮於 1934 年所建,祖先曾傳令不許變賣或拆卸。 1980 年代起,後人遷出雷生春,打算重建,但負責清拆的工人及工程公司職員,身體陸續出現問題、工程期間意外死亡,又有工具無故失蹤,甚至公司破產,令工程停擺,大宅一直丟空。 2020年4月28日,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的文物保育措施進度報告中指出,南固臺與數幅毗連用地將會重新發展為一個綜合發展區,南固臺將會被原址保留,並活化為證婚場所,以非牟利模式營運,未來會開放予公眾參觀。

灣仔南固臺: 灣仔永豐街紅布

位於灣仔船街的南固臺,向有鬼屋、紅屋之稱,這間荒廢多年的大宅,重門深鎖,歷年來都有不少關於它的鬧鬼之說在坊間流傳。 有傳大宅在香港淪陷期間,被作為囚禁慰安婦的地方,不少無辜婦女被日兵淫辱,慘死在內,所以有傳大宅內經常傳出女鬼的哀怨聲及有光團飄浮。 曾是鄧氏宗祠修建的子弟學校,現在已經荒廢多年,傳出很多恐怖的故事,最有名的是關於「自殺紅衣女鬼」的傳聞,學校附近有不少墳墓,據聞經常鬧鬼,最猛的傳說來自校舍南幢某層女廁。 2013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 灣仔南固臺 『最不願意前往的地方』系列第一集,便講述達德學校。

灣仔南固臺

校舍荒廢多年來鬼影幢幢,也因此吸引喜歡廢墟探索的人士前往探險。 86歲的妹妹憶述,當年還有一名好姊妹,慘被日軍押到灣仔南固臺作慰安婦,當時她們每次經過都不敢進內探望她,每次憶起往事心中便會充滿滿滿的悲憤。 相信當時有不少慰安婦人被日軍折磨至死,又或反抗而遭日軍凌辱虐殺,因此留下深深的詛咒,戰後該處一帶唐樓便不時傳出慰安婦鬧鬼傳聞。 由於南固臺空置多時,因此有不少鬧鬼傳聞,亦成為不少恐怖電影取景之地。 位於大埔松仔園鄰近大埔公路大埔滘段十四咪半的猛鬼橋,1955年這裡曾因洪水暴發沖走正在進行戶外活動的師生,令28人罹難;事件發生後這裡被稱為「怒水橋」,亦立了一座石碑以作紀念及警示。 及後「怒水橋」附近的一段大埔公路,經常發生多次離奇車禍,釀成多人死亡。

灣仔南固臺: 灣仔 @中原樓市片區

不過在1943年日本佔領香港期間,杜澤文死於大宅之內,南固臺亦落入日本人手上,成為慰安所。 直至1988年,杜氏家族把南固臺以約1,600萬元轉售予合和實業。 上述申請地點為灣仔山坡臺 1、1A、2和3號「山坡臺」、船街55號「南固臺」、捷船街1至5號及船街53號「妙鏡臺」,連同毗鄰政府土地。

而駱克道附近的船街,有一幢兩層高的豪華大宅南固臺,南固臺座落於當時的歐洲人住宅區域之上,建築物外型獨特,結合西方經典柱式與中式雕花裝飾及紅磚,設計高雅簡潔,是本港別樹一格的歷史建築。 根據合和主席胡應湘在傳記中引述父親胡忠提及的南固臺,也是日軍侵華時期的慰安所。 根據差餉記錄,南固臺建於1918年,原由上海富商杜仲文擁有,後來售予其弟,即本港老牌百貨公司永安百貨副司理、籍貫中山的澳洲華僑商人杜澤文,是杜家兩代人的宅第。 杜澤文在1943年日軍侵華期間死於大宅內,此後南固臺便落入日本人手上。 主要業務是基建項目投資,物業租賃、代理及管理,酒店營運及管理,餐館營運及食品經營,建築及項目管理。

灣仔南固臺: 灣仔南固臺鬼屋荒廢多年仍傳出女人慘叫聲 街坊無一不知!探靈少女鬼上身事件上埋報紙頭條 原來古宅前身係…?|玩樂熱話

在建築學上,它是一幢西式建築物,卻又加上仿中式的裝飾元素(例如天臺上的中式亭子),使整幢建築物有點不中不西。 日治後,大宅仍為杜氏居所,後一度易手,並於1993年由合和控股有限公司購入,有待發展。 鬧鬼傳聞被大樹環抱的南固臺丟空多年、殘破不堪,通往大宅的樓梯亦被封閉;加上四周多為空置建築物,更甚是頹垣敗瓦,環境陰森,難怪予人肅殺冷清之感。 據聞,南固臺於日治期間被徵用作慰安所及藝妓屋,不少女性被強逼作慰安婦,有的更被凌辱虐殺。 當中,2003年疑似「鬼上身」事件更成為本地一時城中熱話。

至於早年神壇上方的廣告牌位置,蓋有一塊兩層樓高的紅布,則未知是否與附近居民求心安有關,現時紅布已被拿下,防空洞入口亦鎖上。 除了星街,皇后大道東近金鐘道亦有三個鎖上的防空洞閘門,是區內珍貴的歷史痕跡。 項目申請人為Yuba Company Limited,為合和實業旗下子公司。 申請人認為,重建計劃是對灣仔持續市區重建和活化,以及提供休憩用地供公眾使用的綜合願景一部分。 申請人又指出,將會還原和保育位於南固臺的一級歷史建築物(包括在船街的主要入口和景觀美化的庭院)以符合政府政策。 南固臺和住宅大樓將分隔開,南固臺亦會被用作非牟利用途和讓公眾方便到達,提供休憩空間供大眾享用。

灣仔南固臺: 灣仔船街南固臺

其實荒廢多年的南固臺因缺乏「陽氣」,加上建築物又被大樹包圍,令陰氣聚集,而屋內的圓拱門乍看更猶如墓門,容易招聚靈體,一點也不意外。 南固臺旁邊的山坡臺1A地段,又是另一幢被荒廢的建築物──聖璐琦書院,也是灣仔鬼屋之一,不過這些鬼故事都沒什麼史實根據,不用太認真看待。 相比起南固臺反映華人社會地位慢慢提升,聖璐琦書院卻另有意思,它見證了1970年代中學學位不足,政府要向私校買位的歷史。 灣仔及銅鑼灣很奇妙,既是富裕的社區,卻也有不少窮人生活在其中。

  • 今日船街轉角位置的畫廊,在1850年代是一間供應全港西式麵包的的麵包店「裕昇店」,曾在1857年1月發生了轟動全港的毒麵包事件。
  • 至於早年神壇上方的廣告牌位置,蓋有一塊兩層樓高的紅布,則未知是否與附近居民求心安有關,現時紅布已被拿下,防空洞入口亦鎖上。
  • 至於南固臺旁邊的聖璐琦書院同樣神秘,據聞該地在日佔時期也曾是慰安區。
  • 合和今天將諮詢灣仔區議會,稍後向城規會申請改變土地用途,並向城規會申請有關綜合發展計畫的規劃許可。
  • 船街上段,近堅尼地道附近曾有幾所由印度人經營的牛奶場,牛隻被關在牛棚內,羊群則放在山坡上覓食,植物部曾於1877年在堅尼地道上種植了約1700棵冷杉樹,卻慘被羊群吃光,因此有人提出禁止在山上放羊的動議。

還幸當日天朗氣清,有助小記將早前在古宅內沾上的陰寒之氣一掃而空,舉頭一看,遠處之合和中心與眼前頹垣敗瓦景象更成強烈對比。 其後小記再往盛傳藏有一副棺木之山洞查看,只見洞內黑漆一片,堆滿廢置雜物,搜尋多時仍未見傳說中的棺木,相信只屬以訛傳訛。 各人嚇得不知所措,圖掌摑3女驅魔,其中鄭女被打至流鼻血,而原本弱不禁風的鄭女竟然變得力大無窮,一掌將4友人推跌。 各人皆盡喪失理智,就像喪屍襲擊人類般肉搏,引來一陣撕殺聲。 附近街坊聞聲以為打鬥報警,警員趕至3女仍未回復正常,竟然發狂追住警員,警員險被3女噬咬,即時要求增援,最終靠10多名警員聯手,才能合力將3女制服,其時3人早已衣履不整,不過卻仍緊握拳頭,精神繃緊。

灣仔南固臺: 圖片

申請人指,南固臺將按現行政府政策保育,修復後的南固臺內部亦會在預約情況下向公眾開放;而南固臺的長期修復、保養和維修將得到發展局轄下的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的支持。 此外,南固臺曾發生撞鬼事件,2003年11月,曾有8名少男少女闖入鬼屋,其間三名少女擬因受驚過度,聲稱被鬼招魂,撞邪後一度與友人發生衝突,驚動警方。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現時通往南固臺的石梯已被封閉,但單單走近「紅屋」,已讓人膽顫心驚。 影視取景熱點不少電影及劇集曾在南固臺或它座落的船街取景,當中包括徐克的早期經典電影《第一類型危險》、章國明的《點指賊賊》、阮世生的《神經俠侶》,電視劇《大鬧廣昌隆》等。 南固臺最出名的鬧鬼事件其實不是發生在屋內,而是在門外,話說2003年8個女中學生組隊入內探險,其中3人在船街樓梯上忽然發狂,據稱變得力大無窮,最後需由警員綁起送院檢查。 其實這些傳聞並沒有任何實證,但南固臺的紅色外牆在荒廢環境襯托下,的確營造出怪異的感覺。

灣仔南固臺: 香港志

南固臺撞鬼事件發生後,招引了一班好此道的人到南固臺探靈。 2003年12月,警方接到南固臺有噪音傳出的投訴,調查期間發現屋內起火,地上更遺有大批溪錢及陰司紙,火警中木樓梯被燒毀。 南固臺建於1918年,當年屋主乃富商杜仲文,其弟杜澤文後居於上址。

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的灣仔船街南固臺,是著名的灣仔鬼屋。 日佔時期,南固臺大宅主人杜澤文死於大宅,死亡證寫上「死因不明」。 大宅其後落入日軍手中,成為囚禁慰安婦的地方,戰後一直丟空,不時傳出女鬼哀怨聲及有光團飄浮。 2003 年有 8 名少年男女闖入探險,其中 3 名女生疑「鬼上身」,變得語無倫次、力大無窮,襲擊同行友人,多名警員接報到場,合力才能將她們制服地上。 在珍珠港事件當日,日本軍隊由酒井隆指揮從寶安縣進攻香港。 負責防守香港的包括駐港英軍、英屬印度陸軍、香港防衞隊、香港警務處、加拿大軍隊和協助駐港英軍撤離的中華民國國軍。

灣仔南固臺: 歷史

另一女街坊鄧女士亦聽聞,過去曾有人在南固臺過夜時,發現屋內有怪聲鬼影,嚇得拔足離開。 此外,有傳南固臺每至夜深,屋內便有一團團綠色的怪火及怪光飄浮,有時怪火更會飄出屋外;不少街坊更常聽到大宅內傳出陣陣的女人慘叫聲。 據區內老街坊稱,船街一帶的舊樓在日治時期曾淪為慰安區,居住了一群被日軍充當軍娼的婦女。

位於船街的南固臺(左)及聖璐琦書院(右)同樣荒廢已久。 日佔時期的灣仔除了慰安區外,也興建了不少防空洞,至今仍然存在。 根據2021年3月23日灣仔區議會文件顯示,星街、灣仔道、皇后大道東、禮頓山和成和道共有5條防空洞。 政府部門回覆區議員時表示,5條防空洞部分段落及出入口已被堵塞或填封,但部分仍可進出。 當中位於星街盡頭的防空洞入口,前方置有一個1.5米高的土地神龕,內設香爐供奉,每日均有善信上香。 相傳這個防空洞曾受日軍炮轟,造成大量避難民眾死傷,其後有街坊表示不時受到鬼魂滋擾,故集資在洞外興建一座小神壇,盼保平安。

灣仔南固臺: 灣仔南固臺活化 擬作證婚場所

),是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灣仔船街55號的一所古宅,其外牆以紅磚建成,糅合中西建築風格,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 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

灣仔南固臺: 灣仔遊嚇鬼秘傳說曝光

作為住宅、商業、購物及娛樂一應俱存的區域,加上毗鄰中心商業區中環及大型購物區銅鑼灣,灣仔的交通需求相當大。 此外,該區也有一些摩天大廈和地標建築,如中環廣場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等,所以也成為訪港旅客的一個主要景點。. 南固臺(Nam Koo Terrace),是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灣仔船街55號的一所古宅,其外牆以紅磚建成,糅合中西建築風格,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位於西營盤西半山區高街的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建於1892年,日戰前是一間精神病院,後來二戰時被日軍佔領香港,並把病院當成刑場,殺害無數人,因此怨氣十分重,不時鬧鬼,如今被稱為高街鬼屋。 灣仔南固臺 高街(High Street)位於香港西營盤西半山區的一條街道,巴洛克式建築歷史悠久,戰前是一間精神病院,病人被隔離,有入冇出,積累大量怨氣,傳聞地庫有精神病人撞頭自殺,所以常會傳出撞擊聲。

灣仔南固臺: 南固臺沖喜?「灣仔王國」的誕生

NearSnake 為各位愛好鬼故事的朋友盤點 15 個香港猛鬼地方,讓大家了解其背後故事。 本港鬧鬼的傳聞不少,而且大部分都是發生在某些有特殊歷史背景的建築物,特別是在日治時期,不少港人遭屠殺,坊間特別多此類傳說。 滄海桑田,大部分相關建築物已重建,遺留下來的都是坊間鬧鬼的「不老傳說」。 翻查資料,南固臺現為荒廢大宅,建築風格融合中西元素,外牆以紅磚建成。 該大宅由香港富商杜仲文於1917年買入地皮興建,及後在1921年轉售予當時擔任永安百貨副司理的弟弟杜澤文。

位於華富邨是香港最早期的公共屋邨之一,建成之前為亂葬崗及雞籠環墳場,不時被指屋邨走廊經常出現怪聲,鬼故事不斷。 而華富邨的瀑布灣天是猛鬼地,當年吸引不少人前往戲水,可惜多次發生溺斃事件後,便傳出「水鬼搵替身」傳說;據說這裡還有一個石棺材,每次有人接觸石棺材之際,便會遭受到厄運,故傳聞中棺材至今依然放置在瀑布灣附近。 灣仔船街南固臺的古舊大宅,最令人深刻的是,2003年有8名少年男女闖入探險,其中3名女生疑似「鬼上身」,變男聲、語無倫次兼力大無窮,襲擊同行友人,需要多名警員合力才能將她們制服地上。 南固臺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日佔時期,大宅主人杜澤文死於大宅;亦有指這裡曾被日軍用作貴賓廳,不少婦女被抓入大宅內慘死,自從鬧鬼傳聞不斷。

新娘潭為旅遊勝地,瀑水有力,着膚刺痛,雖然環境優美,但卻是香港四大鬼域之首。 源於一段鮮為人知的悲歡離合故事,拆散了一對新婚夫妻,生離死別,令亡妻枉死成冤魂,靈異事件亦接踵而至,除了經常有迷離兇殺及自殺案拆散愛侶夫妻,亦曾有攝影師見鬼,驚見白色煙霧聚成人形,更有神秘請鬼儀式,都在新娘潭舉行。 有玄學家直指以往有不少人遇溺及自殺,加上新娘潭路是車禍黑點,冤魂特別多,坊間相傳該處經常有鬼魂搵替身,招惹到亡靈機會較高。 為太古廣場前身,日治時期兵房為日軍所佔領,屠殺了很多人,戰後該處鬼聲啾啾,地庫內的一條長電梯被指最為猛鬼,甚至傳出有保安人員透過閉路電視看到日本軍人連群結隊地步操。 亦有牧師從宗教角度分析,3名少女一起被鬼附身的機會甚微,根據他過往的驅魔經驗,不少青少年懷疑被鬼附,其實並非真有其事,可能是因為學校考試壓力、個人及男女感情引致的情緒問題,以致一時間產生迷惘,進入鬼屋後疑心生暗鬼。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