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隧道擴闊2024詳細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在現場工作的35名水務署外判承辦商工作人員,順利逃生,惟全身熏黑。 隧道內濃煙密佈,在隧道交通控制中心抽風系統及消防的鼓風機啟動下,大量濃煙從獅子山隧道九龍出口冒出。 濃煙擴散至第二獅子山隧道(即北行管道,往沙田方向),兩條隧道全線封閉約2小時。 不過,有網民認為建議實際執行起上來不可行,他們認為獅子山隧道兩端皆處於山腰,即使有單車徑連接兩個隧道口至九龍塘及沙田市中心,路段一定相當陡峭,騎畢全程會非常費力。 更有人擔憂隧道使用多年,殘留多種有害氣體、物質,在裡面逗留會得病。

沙田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主席許立燊指,大部分議員支持擴建,因目前早上繁忙時段完全飽和。 對工程需到2034年才完成,許指明白大型工程計劃及施工需較長時間。 ),簡稱獅隧,是香港最早通車的行車隧道,亦是第一條連接九龍及新界的行車隧道。 其餘兩條連接九龍與沙田的隧道分別為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與大老山隧道。 獅子山隧道擴闊 車速限制每小時70公里,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行車隧道(政府)條例》。 ,並為新往九龍方向管道和新隧道建造連接通道,以便稍後翻新兩條現有管道。

獅子山隧道擴闊: 興建簡介

啟用逾40年的獅子山隧道,結構已呈老化,亦未能應付目前繁忙時段的交通流量。 路政署計劃為隧道進行改善工程,包括建造一條1.4公里的新隧道管道,以便其後翻新或重建兩條現有管道及內裡相關設施,並擴闊連接路,將位於九龍的獅子山隧道公路擴闊為三線雙程道路。 改善工程包括改建收費廣場,裝設電子收費系統所需的設備和設施。 啟用逾四十年的獅子山隧道,結構已呈老化,亦未能應付目前繁忙時段的交通流量。 路政署計劃為隧道進行改善工程,包括建造一條一點四公里的新隧道管道,以便其後翻新或重建兩條現有管道及內裏相關設施,並擴闊連接路,將位於九龍的獅子山隧道公路擴闊為三線雙程道路。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表示,獅子山隧道是香港最早的行車隧道,作為連接新界與九龍的主要通道,行車流量早已飽和,是次改善工程十分必要且意義重大。

隨着城門隧道、大老山隧道、青沙公路先後通車,獅隧擠塞情況有所紓緩。 但由於隧道收費廉宜、地理位置優越、設計容量有限,塞車問題依舊影響九龍中西部交通。 獅子山隧道擴闊 在早上繁忙時間,獅隧出九龍方向的車龍經常伸延至新田圍邨甚至水泉澳邨附近。

獅子山隧道擴闊: 立即下載 Yahoo 新聞 app

兩條現有隧道管道亦需要進行全面翻新工程,才能符合現行標準,並延長其使用期。 興建中的主要道路工程包括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軍澳跨灣連接路、中九龍幹線、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T2主幹路及茶果嶺隧道、蓮麻坑路西段(平原河至坪輋路)擴闊工程、青山公路青山灣段擴闊工程以及粉嶺繞道(東段)。 根據署方提交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工程會在兩條現有隧道中間,新建一條全長1.4公里往沙田方向的三線行車管道,取代現時的北行管道。 至於往九龍方向,會透過工程擴闊至三線行車,餘下的一條管道將來會留為緊急用途。 【明報專訊】政府計劃擴闊獅子山隧道及興建一條新行車管道,2019年已展開勘查研究,新民黨立法會議員李梓敬昨引述運房局稱,當局將在今年就工程刊憲及申請環境許可證,最快或在6年後完成興建新的管道,整項工程將在8年後、即2030年完成。

獅子山隧道擴闊

建造工程已於2012年7月展開,屯馬線一期由烏溪沙站至啟德站已於2020年2月14日啟用,預計屯馬線全線將於2021年第三季開通。 土力工程處前處長、工程師學會前會長陳健碩在同一個節目認同,有需要擴建和翻新獅隧,但認為12年後才完成工程太長,他表示,以鑽挖方式鑽挖堅硬的花崗岩成本很高,用爆破方式可以減少工程時間,建議由承建商自行選擇用甚麼方式。 獅子山隧道為連貫新界和九龍的交通命脈之一,惟2條管道分別於1967年和1978年通車,現時平均每日有9萬架次車輛使用,繁忙時段極擠塞。 (四)路政署已按環評條例及研究概要的要求就工程項目進行環評,當中已涵蓋工程對生態(包括對獅子山郊野公園範圍內的林地及植林區)的影響。 路政署會按環評報告的建議實施緩解措施,例如於工程附近合適地點進行種植工作以補償林地等,以緩解工程對環境的影響。

獅子山隧道擴闊: 獅子山隧道擴建|新建1.4公里長三線行車隧道 路政署冀提升交通流量解決擠塞

他希望有關部門可以提升施工前期調查階段的工作效率,從而節省整體工程時間。 對於有市民呼籲退役管道改作行人通道及單車徑,他同樣表示支持。 他說,目前新發展區均有考慮設置單車徑,特區政府應基於整體考量將各區單車徑發展成網絡。

  • 路政署指考慮安全問題後,決定以鑽挖方式挖掘新隧道,令施工時間較長,預計工程2034年完工。
  • 關於與「獅子山隧道」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條目,請見「獅子山隧道 (消歧義)」。
  • 2007年1月左右,獅子山隧道的交通燈燈泡全數更換成發光二極管,而兩邊入口亦新裝設了大型的資訊顯示屏。
  • 路政署已按環評結果制訂了適當的緩解措施,包括在獅子山隧道公路部分路段建議設置隔音屏障/隔音罩以改善噪音水平,並確保工程項目符合環評條例的要求。
  • 啟用逾40年的獅子山隧道,結構已呈老化,亦未能應付目前繁忙時段的交通流量。
  • (模擬圖)日漸老化的獅子山隧道有望10年後擴闊至南北行3線行車。

在獅隧通車前,大埔道(現稱大埔公路-琵琶山段及沙田嶺段)是來往新界東與九龍市區最直接的行車途徑。 隨著沙田及新界東各新市鎮發展,更令獅隧重要性不斷提升,自八十年代起,繁忙時間就經常出現擠塞。 獅子山隧道的設計行車量為每小時每方向2,600架次,2019年繁忙時間的使用率為1.0(北行)及1.0(南行)。 60年代香港食水需求急劇增長,1963年香港更發生嚴重旱災,在5月2日開始實行每4天供水4小時制水措施。 食水短缺危機迫在眉睫,政府工務局轄下水務局克服了獅子山地理屏障,建造第一條獅子山隧道連同三條食水管,由船灣淡水湖供水計劃中的沙田濾水廠供水至九龍市區。 圖三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位於港島、九龍和新界的主要道路基礎設施計劃。

獅子山隧道擴闊: 獅子山隧道擴建|港府刊憲擴建變3線行車 15點改善工程一帖睇

關於興建中與規劃中的主要道路工程的資料,分別載於表1.1及表1.2。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在網誌表示,撥款會聘請顧問進行首階段設計及工地勘測,爭取於2025年動工,並於動工後四年啟用新隧道管道。 張家亮表示,獅隧現時每日有9萬架次車輛出入,經常出現擠塞,有時塞到何文田。 而隧道由兩線出入擴闊至三線出入後,能大大提升交通流量,當局亦會擴闊及增設一些連接路段,包括龍翔道將有獨立行車線直入隧道。 獅子山隧道設有轉車站,但此轉車站各方向除了巴士站牌外,不設巴士轉乘設施,而且轉車站空間狹窄,所以甚少乘客在此站轉車,部分巴士路線亦不設站,下列九龍新界巴士及過海隧道巴士都在此轉車站設站。 2012年3月8日凌晨3時半,獅子山隧道(南行管道,往九龍方向)內路面下的水務署管道發生火警,消防處出動10條化學泡沫喉、10隊煙帽隊及140人撲救。

反對通知書須不遲於2022年12月13日送達運輸及物流局局長。 2018年6月19日下午4時許,獅子山隧道九龍出口,有掛上交通指示牌俗稱「龍門架」的支架倒塌,未知是否有人受傷。 據悉,事發時一輛運載挖泥機的工程車行經,挖泥機疑撞到龍門架肇禍。 由於獅子山隧道採用舊式設計,加上兩條管道相隔甚遠,在設計和技術所限下,未能設置貫通兩管道的緊急逃生出口。

獅子山隧道擴闊: 隧道翻新工程

獅子山隧道於1967年11月14日通車,成為全港首條行車隧道,僅有一條管道連接沙田與九龍,即現時南行管道。 第一條途經獅子山隧道的巴士路線,來往佐敦道碼頭及上水的19線則在翌年1月27日開辦。 隨着交通和食水需求增加,第二條獅子山隧道及隧道內兩條食水管亦在1978年建成,原有管道改為單程南行,新管道則為單程北行。 現有往沙田方向管道翻新後,將作為緊急用途,張解釋,當獅隧發生交通意外或需大維修時,可使用北行隧道續行車,增強獅子山隧道韌性;另北行隧道地底有大型水管,水務署需於北行隧道作保養和維修工作。 路政署指,以鑽挖法建造隧道時,可能會令地下水位下降及或令地面河溪,例如獅子山郊野公園的水流改變。

獅子山隧道擴闊

全面修復隧道,以提升道路安全水平和延長隧道的使用壽命;增加隧道及其連接道路容車量,疏導交通擠塞。 有關建議在2019年提出,因應翻新工程,政府亦建議將龍翔道交匯處連接路與獅子山隧道九龍入口之間的一段獅子山隧道公路,擴闊為三線雙程行車道,同時建造一條往沙田方向的行車天橋,橫跨龍翔道。 1960年代香港屢次發生嚴重旱災,香港政府不得不鑿通分隔九龍和新界的山脈(九龍坳)以容納食水輸送管連接船灣淡水湖及港九市區,順道建成一條可容納兩條行車道及三條大水管的隧道。 於是獅隧南行管道在1961年批建並動工,1963年貫通,1967年11月14日通車(較原定延遲一年),為今天獅隧的南行管道。 收費廣場設於沙田大圍,共有10個收費亭,其後增設至13個,其中9個為人手收費亭,餘下4個為快易通專用的自動繳費亭。

獅子山隧道擴闊: 獅隧增建新管道 翻新設施延長使用期

而岐阜飛驒的旅遊景點「Gattan Go!!」更將廢棄鐵路隧道進一步昇華——於路軌上放置固定於附導輪金屬框的「鐵道單車」,讓遊客一邊於路軌上安全地踏單車,一邊觀賞已停用鐵路隧道裡的痕跡,同樣成為受歡迎的旅遊景點。 【Now Sports】英國首富拉傑夫加入曼聯爭奪戰,出價45億鎊希望收購這家英格蘭豪門。 根據《The Athletic》報道,由拉傑夫(Jim Ratcliffe)創立的INEOS集團,早前聘用了著名金融機構摩根大通、高盛作為顧問,正式向曼聯班主加沙家族提出收購,價錢為45億鎊。 70歲的拉傑夫是英國首富,估計身價多達133億鎊,去年夏天也曾希望以42.5億鎊買起車路士,可惜最終爭輸予由美國商人保希利為首的美國財團。 今次曼聯收購戰暫時有兩個買家,除了拉傑夫之外,還有卡塔爾前首相之子夏斯森,他表示:「此次投標計劃令球會在場內外都恢復昔日輝煌。此次收購將令球會完全免除債務。」若事情進展順利,曼聯將於3月底易手。

2007年1月左右,獅子山隧道的交通燈燈泡全數更換成發光二極管,而兩邊入口亦新裝設了大型的資訊顯示屏。 2012年4月23日,越運亨(香港)有限公司成功取得獅子山隧道為期6年的營運管理合約,並於2012年8月1日起正式生效。 直至2018年8月1日起,由俊和隧道管理有限公司接手管理該隧道至今。 關於與「獅子山隧道」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條目,請見「獅子山隧道 (消歧義)」。 新北市瑞芳的瑞猴自行車道,其中一段由停用的鐵路隧道改建而成,現已成為觀光景點。

獅子山隧道擴闊: 現有及規劃中的運輸基礎設施

對於有居民擔心施工時影響獅子山隧道交通,張家亮稱,現有的行車線在施工期間會繼續使用,如需封路會在夜間進行。 至於噪音和空氣污染,他就指環評報告已上傳環保署網站,供公眾查閱,當局會儘量減少施工時產生的塵埃和噪音。 獅子山隧道擴闊 至於噪音和空氣污染,他指環評報告已上傳環保署網站,供公眾查閱,當局會儘量減少施工時產生的塵埃和噪音。

獅子山隧道擴闊

土力工程處前處長陳健碩認為,工程由規劃至竣工需時12年太長,用鑽挖方式建造新管道成本高且費時,建議使用爆破方式,並同時在九龍及沙田方向爆破更省時,透過控制炸藥分量減低影響。 對有意見指可開放行人及單車使用獅隧,他認為須提高隧道通風要求。 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亦指,翻新獅隧可增行車量,接連道路網亦需改善,以免出現樽頸。 沙田及其後新市鎮發展一日千里,獅子山隧道和連接的海底隧道一樣,行車流量早已飽和。

獅子山隧道擴闊: 使用情況資訊

謝又指,翻新獅隧可增加行車量,接連的道路網亦需要改善,以免出現樽頸情況。 除隧道擴建外,連接隧道兩側出入口的道路,包括連接隧道兩端的龍翔道及紅梅谷路的交匯處,亦會有道路擴闊工程。 此外,部分路段擬建隔音屏覆蓋;現有隧道收費亭會全部拆卸。 目前,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已大致完成,路政署將適時交與環保署審批及申領環境許可證。 接下來,局方將就獅子山隧道改善工程擬議方案於今年內進行刊憲,並將適時按工務工程計劃程序,向立法會申請撥款以進行擬議工程項目的詳細設計工作。

獅子山隧道擴闊: 工程簡介:

原定2017年11月底起,駕車人士可以在獅子山隧道的人手收費亭,以八達通及三款信用卡拍卡繳付隧道費。 (五)就開放現有北行隧道管道予單車及行人使用的建議,除了會影響北行隧道管道未必能在有需要時迅速開放作緊急行車用途外,亦需考慮獅子山隧道沙田及九龍兩邊出入口網絡配套設施的限制、相關消防、安全逃生、技術上的限制、成本效益等。 我們會深入探討建議的可行性,包括積極與相關持份者保持溝通,及同時繼續與相關政策局和部門商討善用該隧道管道的安排。

獅子山隧道擴闊: 獅子山隧道擴建鑽挖工程需時4年

早前的公眾諮詢中,有附近居民反映受隧道的交通噪音困擾近20年,本次工程亦會改善有關問題。 根據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建議,路政署會於獅子山隧道公路適當地方裝設隔音屏障或隔音罩等噪音緩解設施,部分單位的噪音水平可減低高達10分貝或以上。 同時,施工的同時會盡量保存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物,包括兩條隧道出入口上的字體,並置於改善後的獅子山隧道出入口的相若位置。

獅子山隧道擴闊: 行車隧道改為行人 台灣日本早有案例

而隧道收費廣場與豐盛苑之間的一段獅子山隧道公路,以及博康邨附近一段沙田路將擴闊為三線雙程行車道。 其他工程包括改建收費廣場,加設電子收費系統、重置受道路擴闊工程影響的行人天橋和裝設隔音屏障等。 路政署主要工程管理處副處長張家亮表示,區內不少居民使用獅隧出入九龍,經常塞車,工程完成後能大大提升交通流量,而現有行車線在施工期間會繼續使用。 政府建議翻新及擴建獅子山隧道,包括在隧道現有的兩條管道之間,建造一條長約1.4公里的三線行車隧道,取代現有的北行管道;現有往九龍方向管道會擴闊至三線行車道隧道,有關工程預計2025年動工,2034年完成。

獅子山隧道擴闊: 道路結構資訊

施工方面,林世雄指出,改善工程比興建新隧道更複雜,故需時較長。 為了維持施工期間的交通運作,需先建成新北行隧道管道以暫時替代現有的南行隧道管道,並完成轉駁水管工程,再展開南行隧道管道的擴建工程,期間亦需要遷移及重置行政大樓、通風大樓及隧道現有設施。 隧道管內設置數條供應食水至九龍和港島廣大地區的主幹食水管,在考慮建造方法的時候,要顧及隧道結構及行車安全的同時,亦要確保食水管不受影響。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