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免疫治療原理2024詳盡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另外亦有研究指出,免疫治療能夠「訓練」免疫系統,令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產生記憶,如身體再次出現相同的癌細胞,免疫系統便可以自動作出反應,消滅癌細胞,即使在完成治療之後,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記憶和免疫治療的療效仍可以持續。 癌症免疫治療原理 幸好,隨著免疫治療的出現,醫學界終於有辦法識破癌細胞的奸計。 免疫治療和標靶治療都是除了傳統的手術、化療及電療以外,近年發展最迅速的抗癌新技術。 不少人都會將兩者比較,但其實腫瘤科醫生未必會採取單一療法,而是按多種臨床因素為病人選擇一種或多於一種療法。

癌症免疫治療原理

細胞療法是從病人的周邊血液中,分離純化出單核白血球細胞,逐漸活化並增殖成CIK細胞,當達到治療劑量後,盡快收集並回輸病患體內,用以對抗癌症,被核准用於標準治療無效的癌症病人與實體癌末期病人。 無獨有偶地,類似的現象曾發生於其他倖存者身上,包括極其兇猛的惡性腫瘤——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這類病患倘若未能及時接受治療,通常在數天內或數週內死亡。」華盛頓大學的拉旭帝(Armin Rashidi)說。 不過,他的研究發現,90%這種白血病患者在癌癒前不久都染患其它疾病,例如肺炎。 近年來,歐、美腫瘤科醫學會討論焦點莫不集中於免疫療法的進展。

癌症免疫治療原理: 癌症希望基金會

使CAR-T表达免疫调节性分子,如添加的促炎分子CD40L通过与CD40的作用,不但能产生共刺激效应增强CAR-T细胞功能,而且能激活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呈递肿瘤抗原,增加肿瘤细胞免疫原性,进而使肿瘤细胞被内源性T细胞识别。 在未来的3-5年内,自体细胞疗法依然会是满足患者治疗需求的主要手段。 CAR-T细胞疗法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在血液肿瘤中大放异彩,显示出了惊艳的治疗效果。 但从已上市情况来看,CAR-T在治疗血液肿瘤仍存在一些局限性,目前获批的还只有CD19和BCMA两种靶点的产品且适应症较为集中,覆盖患者基数有限。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限制CAR-T疗法应用的关键瓶颈之一是制备时间比较长,疾病进展迅速的患者可能还未等到疗法制备完成就出现疾病恶化,失去接受治疗的机会。 免疫治療最好之處是用自己的免疫細胞去毒殺腫瘤,最早起源於1890年美國外科醫師柯里(William Coley)在一位肉瘤非常嚴重、難以醫治的病患身上進行的試驗。

相信隨著不斷更新的醫學研究出台,將來的適應症和適用患者會更廣泛。 本文先為你講解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再詳細解釋免疫治療應用於癌症治療的原理、藥物種類、成效、副作用及舒緩副作用的方法等資訊。 陶秘華指出,免疫療法是提供晚期癌症的新選擇,但晚期補救遠遠不及早期發現、治療有效,因此定期健康檢查、腫瘤偵測依然不可少。 「以目前能偵測到的最小腫瘤來說,也已經是數億甚至更多的癌細胞,千萬不可拖延、輕視。」陶秘華提醒。

癌症免疫治療原理: 癌症免疫新藥開啟治療新時代

尤其是三陰性乳癌,被認為最有機會誘發免疫反應,也因此,乳癌的免疫治療藥物研究多針對三陰性乳癌。 KEYNOTE-012研究 Pembrolizumab (anti-PD1 Ab)這個藥物在PDL1(+)轉移性三陰性乳癌患者的療效,發表於在2014年乳癌年度盛會SABCS,共有32位病人納入試驗。 其中能評估療效的病人有27位,腫瘤有明顯縮小的比率為18.5%,25.9%的病人腫瘤相對穩定,並有一位病患達到腫瘤完全緩解;換言之,約一半的病人沒效,腫瘤仍舊惡化。 不過,對有效的病人來說,效果持續,和先前在其他癌症的研究結果相符。

在今年 7 月的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上,理大副校長(科研發展)衛炳江教授承諾,理大將全力支持先進科技與遺傳學模型的研究,推動發展以 TCR-T 及 CAR-T 技術為基礎的癌症免疫療法。 惠澤社群是理大與 Axis Therapeutics 公司成立「理大– Axis Therapeutics 免疫治療合作研究中心」的核心理念。 7 月18日,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立一個為癌症免疫療法進行協作研究的重要新平台,在現行免疫療法領域的相同基礎上,探討創新癌症療法,幫助香港、大灣區以至全球的病者。 衛福部已通過全台十餘家醫院,以細胞療法用於癌症治療,最近嘉義基督教醫院與沛爾生醫合作提供第4期實體癌「自體CIK免疫細胞治療」,為嘉義地區第一間核准取得細胞療法的醫院,圖為嘉基癌症中心團隊。 单克隆抗体治疗癌症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其中一些副作用虽然罕见,但可能非常严重。

癌症免疫治療原理: 癌症關注團體倡肺癌免疫療法技術納入藥物名冊

癌症免疫治療的原理為科學家們使用單株抗體,抑制T細胞的控制樞紐,希望藉由大大加強T細胞的免疫反應功能,進而達到抑制癌症的效果。 最新研究發現,第三期的肺癌患者除了化療、放療外,合併使用免疫療法。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已認可研究成果,已於去年批准名為PDL1的免疫療法進入臨床使用,為第三期肺癌病患者及早下藥帶來希望,為病人延長壽命,舒緩症狀,亦讓病人在治療期有更佳的生活質素。 首先,「免疫檢查點」是人體為避免過度免疫反應的調解機制。 T細胞是體內淋巴細胞的一種,其上常見的免疫檢查點有PD-1和CTLA-4,當癌細胞上對應的免疫檢查點蛋白如PDL-1與T細胞上面的免疫檢查點結合時,就會啟動免疫系統的「剎車」訊號,使癌細胞不受免疫系統攻擊。 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抑制免疫檢查點與相對應蛋白結合,使免疫系統不再踩「剎車」,進而重新活化免疫系統,達到抗癌效果。

一般而言,放射治療通常是 週的療程,一星期 5 天固定時間,一次大約 10 分鐘。 副作用多出現在皮膚反應,照射部位有緊繃、紅熱、輕微痛感或搔癢。 化學治療時通常會因身體正常細胞,如頭髮、皮膚、指甲、口腔黏膜及骨髓造血系統等,也會間接遭到藥物攻擊,造成掉髮、口腔或食道黏膜破損發炎、生育功能降低等副作用。 這是乳癌治療最重要的一部分,目的在於完全切除腫瘤和腋下淋巴結廓清,盡量排除淋巴結致癌細胞轉移,這是乳癌患者最重要的預後因子。 同時根據淋巴腺有無轉移,進行腋下淋巴廓清術或前哨淋巴結摘除術。

癌症免疫治療原理: 需要協助處理索償?

再者是細胞療法運用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CAR-T是改造自病患T細胞的受體,令T細胞可以準確地辨別癌細胞上的抗原並攻擊癌細胞。 治療的療程分為以下幾步驟:1.對病患進行抽血 癌症免疫治療原理 2.從病患血液中純化出T細胞3.透過生物技術把T細胞插入CAR基因 4.大量培養成功插入CAR基因的T細胞(即CAR-T) 5.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比起化學療法,對於有反應的患者,有更長的存活期,成為癌症病人的新希望。 與其他抗癌藥物的副作用不同的是,新型免疫藥物治療是透過「放開」免疫系統的「煞車」,間接達到抗癌的作用;但是活化的免疫系統若攻擊到人體的正常組織,則會引起「免疫相關不良反應」,而其症狀則隨著發生不良反應的器官組織不同而有不同。 由於是另一種新突破,許多國際大藥廠紛紛投入此類藥物的開發與研究。 自2011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准第一種免疫治療藥物治療癌症後,免疫治療往後數年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亦成為治療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 研究人員之一斯韋爾教授(Prof Andrew Sewell)對BBC表示,這一發現將使癌症病人都將有機會得到T細胞免疫療法的治療。
  • 2014年,由於發現鬆開「免疫煞車」的辦法,加速癌症新藥物的研發,美國的艾利森與日本的本庶佑兩位免疫學家獲頒首屆唐獎(註1)的生技醫藥獎,外加獎金新台幣4000萬元,和研究補助費1000萬元。
  • CTLA-4抑制劑:CTLA-4在T細胞活化的過程中會短暫的活性上升,和位於抗原呈現細胞上的B7受體接合的時候,產生對T細胞抑制的訊號,避免T細胞受到過度活化,引發過度免疫反應,這在正常人體是一個保護機制。
  • 「這個實驗證實,接觸致癌物的小鼠體內確實出現癌細胞,只是被免疫系統控制住了。」陶秘華解釋。
  • 而一旦對化療、放射性治療無效,再復發轉移到其他器官,包括腎上腺、肝、骨甚或腦部,就幾乎無藥可治。

这些突变或异常表达的蛋白是免疫细胞赖以识别癌细胞的基础。 理论上,免疫细胞可以随时清除不正常的细胞,从而把肿瘤消灭于萌芽状态,即所谓的“免疫监视”。 但免疫监视作用并不能完全地避免恶性肿瘤的发生,而且肿瘤一旦产生就会随着病情的发展,其恶性程度渐进增加,并最终发生广泛转移。 通常在手術後數週進行,利用高能量游離輻射線,經由體外直接照射,破壞並終止癌細胞繼續生長。

癌症免疫治療原理: 癌症免疫治療

如骨骼掃描、胸部X光、肝臟超音波、腦部及胸部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正子攝影等其他影像檢查,並非專家建議的常規檢查項目,但若懷疑可能復發或遠端轉移,可考慮安排相關檢查以協助評估後續治療計畫的安排。 CDK 4/6 抑制劑:針對荷爾蒙接受體陽性,阻斷「細胞週期蛋白依賴型激酶 癌症免疫治療原理 4 和 6(CDK 4/6)」。 ③活血化瘀法改善細胞的缺氧狀態:中藥調養(川芎、三七、丹蔘、紅花)。 能改善腫瘤組織的微循環,增加身體的血流量,破壞瘤體內部及周圍的纖維蛋白聚集,改善細胞的缺氧狀態。

癌症免疫治療原理

通常情况下,由于各项因素的影响人体内会有一定几率出现异常的细胞,也就是肿瘤细胞,但是这些肿瘤细胞数量不多,免疫系统可以顺利的识别并清除它们。 因为人体很强大,有免疫系统的存在,可以识别并清除像我这样的坏蛋细胞。 只有当我们这些坏蛋细胞不断突变、伪装,逃过免疫系统的法眼,再聚集到一起,才能够最终形成大家所熟知的“肿瘤”、“癌”这样的坏东西。 所以,如果你们人类想要清除我们,免疫系统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帮手。 日常环境中,存在着许多肉眼无法看见的细菌和病毒,但我们并没有因此经常生病,而是可以正常的生活,这得归功于我们身体的一大功臣——免疫系统。 再者,也有不少病患雖然檢驗後預期療效不佳,但實際治療後卻有很好的效果。

癌症免疫治療原理: 「免疫檢查點」,免疫反應剎車器

目前,PD-L1 若高於50%,可單一使用免疫治療作一線治療;若在1%至49%之間,則可考慮同步接受化療和免疫治療。 至於肺癌的二線治療,即使沒有進行生物標記測試,也可考慮免疫治療。 惟要注意,若癌症病人本身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便不適宜接受免疫治療。 早於1995年,科學家經已發現T細胞上的CTLA-4蛋白可抑制免疫反應,從而促進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研發,直到2011年,易普利姆瑪被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療黑色素瘤,隨後多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亦獲准用於治療癌症。 然而,要進行免疫治療,癌細胞上必須帶有相應的免疫檢查點,否則免疫治療便不能發揮功效。 免疫治療(Immunotherapy)被視為抗癌新希望。

新一代的樹突狀細胞疫苗,例如:Langerhans cell-type dendritic cells。 2.合併療法,包括合併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或合併化學藥物治療。 當T細胞表面的抗體與腫瘤細胞上的特定抗原結合時,還需要其它配體結合促進T細胞的活化,但經過基因改造的嵌合抗原受體,不須配體的輔助,即可有效的活化CAR-T細胞,而發揮其毒殺腫瘤細胞的功能。 經過20年的研究改良後,於2014年的研究報告指出,CAR-T免疫治療使用在復發或治療無效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人,展現顯著的治療效果,有高達9成的病患得到完全緩解,另外,這種治療使用在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以及B細胞淋巴癌,也有相當好的療效。

癌症免疫治療原理: 新藥給付嚴 患者抗癌 經濟休克

肿瘤细胞对于我们的身体而言也是“异己”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可以将肿瘤细胞识别为“敌人”,并相应激活特异性免疫,杀死肿瘤细胞。 与以往的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不同的是,免疫治疗针对的靶标不是肿瘤细胞和组织,而是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 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是指针对机体低下或亢进的免疫状态,人为地增强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治疗方法。 4.調節/抑制T細胞(regulatory/suppressor T cell):憲兵部隊,負責管理軍隊的秩序。 對各種T細胞和B細胞都有調節和控制作用,以維持免疫穩定性。 陶聲洋防癌基金會陳光耀董事長也分享,癌化是一個受到後天環境、生活習慣影響的過程,平時就要透過提高防癌的意識,平時要採取好的生活習慣,來提升免疫力。

癌症免疫治療原理

此外,人体内肿瘤特异性T淋巴细胞数量较少,并且由于大多数肿瘤细胞不断表达自体抗原,使得靶向这些抗原的T淋巴细胞通过免疫耐受机制被中和或移除,数量进一步减少。 因此,提高提高T淋巴细胞的识别能力的关键就在于改进“T淋巴细胞受体”,因而产生了这两种细胞免疫治疗技术:TCR-T和CAR-T。 目前有兩種情況有機會適合使用免疫治療:早期三陰性乳癌,手術後以最新免疫治療作為單獨使用的輔助療法;或復發的三陰性乳癌,以免疫治療合併化療,可以將腫瘤全部消除的比例提高。 近年最新的免疫治療藥物,突破了部份三陰性乳癌細胞「躲避」人體免疫系統的「詭計」,可激活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統,辨認出乳癌細胞,予以攻擊。 隨著醫療日益進步,癌症可以說是由不治之症演變成慢性疾病。

癌症免疫治療原理: 免疫療法-癌症治療的新時代

因此,本篇文章會著重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介紹,下文的免疫治療將泛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無論進行乳房保留手術或乳房全切除手術,都可能需要術後的輔助性化學治療,主要目的是降低局部復發及遠端轉移的機率。 治療原理是將具有細胞毒性的藥物,同時或依序投入病人體內,讓這些藥物攻擊體內分裂快速的癌細胞。

癌症免疫治療原理: 台灣佛光山創辦人星雲法師去世 遊走在海峽兩岸的政治宗教家

在正常的機體中,免疫系統能夠跟蹤任何物質,也就是說,任何一種新的物質進入身體,都可以被免疫系統識別,然後拉響警鐘,啟動免疫反應攻擊「不明外來物」。 比如,細菌含有的一些物質不能被正常人體接受,於是免疫系統視之為「外來物」從而對其發動攻擊。 癌症免疫治療原理 本文淺述免疫療法的幾種常見類型,以及它是怎樣抗癌的,試圖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大家對癌症免疫療法有基本的了解。

癌症免疫治療原理: 乳癌 2022 治療最新進展?

目前在癌症治療上,放射治療與免疫治療是最好的搭配治療策略,免疫治療更是顯學,能夠補足現有傳統治療的不足。 以上的癌別還是分別需要符合不同的臨床條件,健保才會給予給付,詳細條文請見衛福部健保署藥品給付規定,其中需注意從109年4月1日起,轉移性胃癌及晚期肝細胞癌已從健保給付之癌別中被移除了。 癌症免疫治療原理 T淋巴细胞、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其他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可激活免疫检查点,肿瘤利用免疫检查点通路进行免疫逃避。 復發病灶可能在常規回診中,經由醫師問診及身體理學檢查中發現,所以固定回診是非常重要的。

癌細胞也會利用這個機制傳遞抑制訊號,藉由表現PD-L1,來抑制毒殺型T細胞的活化,進而達到迴避免疫攻擊的目的。 除了在黑色素細胞瘤,目前的研究已經證實PD-1抑制劑在非小細胞肺癌第二線使用更勝傳統的化學藥物治療,因此美國FDA加速對nivolumab及pembrolizumab兩個藥物的核准,這兩個藥物也於今年2016年在臺灣取得藥證。 目前發現,許多腫瘤在經過多重藥物治療之後,對於PD-1抑制劑仍有約20%的反應率,因此從一開始的黑色素細胞瘤、腎細胞癌,到後來的胃癌、頭頸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肺癌、大腸癌、肝癌、胰臟癌等等,幾乎所有的腫瘤都開始嘗試使用PD-1抑制劑的臨床試驗。 目前各大國際藥廠仍在積極開發中的PD-1 抑制劑藥物至少有五種以上,而抑制其他免疫前哨站包括PD-L1、LAG-3、TIM-3等藥物也如火如荼發展中。 CTLA-4抑制劑:CTLA-4在T細胞活化的過程中會短暫的活性上升,和位於抗原呈現細胞上的B7受體接合的時候,產生對T細胞抑制的訊號,避免T細胞受到過度活化,引發過度免疫反應,這在正常人體是一個保護機制。

近幾年,坊間開始逐漸聽聞「免疫療法」,各類媒體也時有報道,在金融界還吸引了大量風險投資,包括癌症免疫療法(Cancer Immunotherapy)這項新技術。 癌症最讓人恐懼的是其惡性細胞難以捉摸的變異性,復發與抗藥性長久以來都是人們心中的最大夢魘。 在過去,多只能選擇傳統的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然而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面對癌症這個噩夢,我們有了新的選擇:免疫治療。

長久以來,要針對癌症開發疫苗是不容易的,如同在2016年引起新聞及產學界極度注目的浩鼎生技案中的新藥,便是一個疫苗類藥物。 這種分子就是所謂的「免疫檢查點」,最主要是避免身體在啟動免疫反應時,因作用太過強烈而超出負荷或攻擊到正常的組織。 不過,在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的過程中,如果這些「煞車器」被過度活化,反而會削弱T細胞對腫瘤的偵測與攻擊能力。

本文作者将幽门螺旋杆菌来源的NAP(neutrophil-activating protein,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编码序列和CAR序列通过逆转录病毒和慢病毒整合到小鼠的T细胞和健康人来源的PBMC中,构建并证明CAR-T能激活内源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CAR-T分泌的NAP能招募天然免疫细胞的免疫激活因子 (immune activator),并激活树突细胞,增强内源性CD8+T(CAR-target-independentbystander CD8+ T-cell)对肿瘤的杀伤。 实体瘤具有异质性,肿瘤细胞表面呈递的抗原复杂多样且呈递水平参差不齐。 这些都使针对实体瘤开发的CAR-T疗法的免疫浸润成为难题。 研发人员说,CAR-T疗法同时是细胞疗法、基因疗法和免疫疗法。

从这些抗肿瘤的方法可以看出,最关键的还是要让我们的免疫系统先识别出肿瘤细胞,才能调动其他的免疫系统细胞一起来抗击肿瘤。 而PD-1/PD-L1抑制剂、CTLA-4抗体和靶向CD47 的单抗/融合蛋白药物就是很好的武器。 这些药物进入体内之后,就可以阻止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作用,帮助免疫系统擦亮眼睛,准确识别“坏人”,从而重新激活肿瘤患者免疫系统的抗肿瘤反应。 而且 ,这种治疗方式完全不同于之前的化疗或者是针对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疗效显著,适用的人群也更加广泛。

癌症免疫治療原理: 免疫治療的成功率

陶秘華指出,PD-1/PD-L1 抑制劑治療效果的關鍵,包括腫瘤內殺手 T 細胞的數量不足、腫瘤細胞的突變點位太少、或腫瘤細胞不表現 PD-L1 配子等。 目前尚無法確認為什麼有些腫瘤殺手 T 細胞數量多、有些比較少。 人體內細胞不斷複製增加,染色體複製的過程中,基因就可能發生突變,突變的累積會使正常細胞變成癌細胞;另外,人體外的幽門螺旋桿菌、B型肝炎病毒、陽光中的紫外線、食物中的亞硝胺等,也都有機會促進細胞突變。 面对肿瘤细胞的这个套路,常用的治疗方法是PD-1/PD-L1抑制剂。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