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荷樓生活館餐廳2024懶人包!(小編貼心推薦)

另外美荷樓旁邊就是嘉頓山,僅90.6米高,只需30分鐘即可登上,俯瞰整個深水埗景色,極力推薦家長預留旁晚時間,登山欣賞黃昏美景。 美荷樓生活館是以公共房屋為主題的博物館,主要介紹50-80年代的香港公共屋邨歷史文化,館內有超過1200件的珍貴的歷史展品。 而有別於其他歷史博物館,生活館結集了舊居民的訪問以及生活上大小故事,例如吳宇森導演分享了他童年時於徙置區的有趣生活。 一個個盡顯獅子山下精神的回憶相信能大大加深訪客對整個展出的感受。 美荷樓生活館餐廳 家長亦可藉此與小朋友分享自己小時候的生活點滴,誘發親子間更多的對話。

  • 有別於密集的新式樓宇,這裏重視空間感,即使地方有限,但樓房與樓房之間保持寬闊開揚的空間,陽光清風輕易進來。
  • 教城致力成為具領導地位的學與教服務平台,鼓勵教師、學生及家長追求終身學習。
  • 它原本是一個旅遊專欄平台,後來開設了一間小店,讓客人可親手觸摸產品,訴說產品背後的故事,分享旅行的喜悅。
  • F11是香港首間攝影博物館,位於跑馬地的F11攝影博物館樓高三層,粉橙色的典雅建築物,外型突出。
  • 深水埗充滿街頭美食,其中合益泰小食更有「米芝蓮街頭小食」的殊榮!
  • 香港海防博物館在翻新後,在全新的常設展覽「香港海防故事」設有十一個展覽廳,分別介紹歷代防務建置、軍事布局、抗日戰爭歷史、多元族裔軍人在港服役的故事等香港海防歷史。
  • 深水埗九江街的金和記位置方便,雖然環境就一般,但用料頗新鮮,價格合理。

圓筒設計造就富玩味的視角,仰天觀望像走進不知通往天堂還是地獄的隧道。 建於70年代,住戶門口依舊是拉摺式鐵閘,掛上不同式樣的遮布,繞有趣味。 有趣的外觀令勵德邨多次成為電影廣告的拍攝場地,荷李活電影《攻殼機動隊》就是好例子。 「歲月留情」展覽建構出一個年輕人與長輩的橋樑,促進跨世代薄通,增加年輕一代對香港社會歷史的認識。 新展覽寄望參觀者特別是年輕人能透逼歷史敍述,作多層面的思考,反思上一輩的根源,領略長蜚當年那份堅毅打拼精神,增加對社區的認知及歸屬感,與此同時亦提升對建築文物保育及文化傳承的關注。 新展覽內容十分豐富,除了保留美荷樓的歷史背景、轉變和活化既有展區,展覽亦加人新的口述歷史,各類型展品,以描繪50、60年代基層市民的生活世態,復刻香港精神的原點。

美荷樓生活館餐廳: 香港人的生活年華

地方通道設計尚算闊落,大部份高低不平的地方設有斜道,而斜道較為平坦,輪椅人士可輕易上落。 十大主題區讓大家邊打卡邊認識香港歷史,當中必影懷舊雜貨舖,當中擺放多款舊物擺設,如「開門七件事」是日常必需品。 以前他們會自備器皿來盛載白米或其他貨品,所以大家在雜貨舖中會見到不少磅秤,用來量度貨品重量。 香港有很多設計有趣的舊式公屋,但說到只此一家的設計,不得不提勵德邨。

美荷樓生活館餐廳

這種以懷舊符號作賣點的消費,似乎更鼓勵人與過去貧困艱苦的歲月割裂,擁抱衣食飽足的今天,甚至更美好的將來,身處活化後的美荷樓,過去變得無比遙遠,與當下完全拉不上關係。 二次世界大戰後,從內地湧港的移民生活環境一直非常惡劣,單單從展覽開首介紹昔日低下階層的居住環境已可看到,高密度的寮屋區沒有公共設備,經常發生火災。 在一九四五年到一九五三年這八年的時間,殖民政府一直未有為低下階層訂下房屋政策,改善低下階層的居住環境,這反映的是一種怎樣的管治思維呢? 生活館的參觀路線展示的是低下階層生活質素的進步,以及政府的公屋政策如何惠及低下階層,卻未有記錄低下階層生活在惡劣環境的無助,及反思政府一直忽視低下階層的住屋問題。 即使今天香港經濟發展蓬勃,自稱國際大都會,但仍有不少人需要露宿街頭,或住籠屋、天台屋、劏房等,低下階層的居住環境未獲全面解決,是公共房屋政策下,未被兌現的承諾,但生活館對此卻隻字不提。

美荷樓生活館餐廳: > 香港好去處搜尋

另外,生活館內亦有搭建出來的場景展覽,如供320人公用的廁所、洗衫洗碗的「水喉房」等,配合超大型黑白歷史照片,一幕一幕將舊日公屋居民的生活重現眼前。 美荷樓地下有懷舊呼吸Café ,旁邊有售賣本地特色精品的士多。 美荷樓生活館更提供導賞團,一日一團,費用全免(需預約)。

別忘了,廟街也是個美食熱點,馬路兩旁就是一排排的「大牌檔」(路邊攤),除了煲仔飯等道地美食外,當然少不了食神的「拿渣麵」(雜碎麵)了。 床單及毛巾會每三天更換一次 (只適用於雙人房、三人房、四人家庭房),另外旅舍亦提供額外清潔服務,更換毛巾費用為港幣30元,更換毛巾及床單費用為港幣60元。 如有需要,旅客可繳付港幣100元以延遲退房至下午2時。 退房時需歸還枕頭套,床單,羽絨被套,房卡,電視搖控(多人房除外)。 美荷樓生活館餐廳 旅舍不會提供一次性的盥洗用品(如牙刷、拖鞋等),如旅宿者有需要,可於旅舍24小時開放的接待處購買。 雙人房、三人房、四人家庭房和四人多人房均免費提供毛巾,八人多人房則沒有,旅宿者可於接待處租借,費用為港幣10元 (不設退款)。

美荷樓生活館餐廳: 特色 Cafe

今天,除是青年旅舍外,美荷樓亦是載有公共房屋歷史博物館。 在重建以前,美荷樓的單層街市曾是最具香港特色的景點之一。 旅舍内設有特色博物館「美荷樓生活館」,透過模擬單位、3D攝影區,帶你穿越時光隧道,認識香港公屋歷史,及50-70年代石峽尾區的生活故事。 香港足跡香港足跡 (HongKongFootprint.com) 是一個由在地人編寫的旅行網誌,主要介紹有關香港各個地區的旅遊景點,當中包括一些著名的旅遊名勝,也會介紹不同的道地美食。 如果想要親親大自然,這個網誌也有介紹一些簡單的遠足徑,以及天然的海灘,以便讀者更易了解香港的天然地貌。 除了生活場景打卡外,一樓展廳還原市民的居住環境,並增添街坊口述歷史,展示由大火意外至活化美荷樓的過程,讓參觀者更能於第一身感受到當年的環境和情況。

美荷樓生活館餐廳

九座大廈及道路均以顏色命名,緊扣邨名之餘,亦富詩意,紫薇、丹鳳、碧海……邨內仍有多家舊式小商店,其中最具特色的為金碧酒家,依舊提供已沒有多少新式酒家還會炮製的懷舊手工菜,例如錦鹵雲吞、八寶鴨等。 位於深水埗的美荷樓,為本港二級歷史建築、盛載深厚的社區歷史意義,向來吸引不少文青一族、學校團體,以至一家大小到場參觀,成為受歡迎的「公屋博物館」。 這個被稱為「大館」的建築群共有 16 座活化歷史建築,從2007 年開始,前後花了十一年進行活化,部分用作藝術展覽,部分變成了餐廳,可說是歷史建築與餐廳融二為一的經典。 美荷樓位於石峽尾村,但如果大家想前往的話,從地鐵深水埗D2出口過去會比較方便,只要一路直走十分鐘內便會到。 若果由地鐵石峽尾出發的話,走的路只是多一點點,也是能夠到達的(也可以順道參觀賽馬會藝術中心 JCCAC)。

美荷樓生活館餐廳: 歷史

合益泰腸粉每日新鮮現做,皮薄嫩滑且富米香,搭配甜醬、麻醬和醬油,是必試的平價美食。 Storerooms 是一間有名的精品雜貨店,位於大南街轉角位。 店外有一張木質長椅,旁邊有一棵小型檸檬樹,玻璃窗上更印有一隻招財貓,是人氣打卡熱點。 店內設有開放廚房,可觀看麵包師傅製作麵包和糕點的過程。 你可順道買一些嘉頓出品的餅乾、糕點和麵包回家,價錢亦相對便宜。 除了中西區外,深水埗的橫街窄巷中,也收藏了不少色彩繽紛的壁畫。

於機場乘坐E21 (約需90分鐘) 美荷樓生活館餐廳 或A20 (約需55分鐘) 由香港國際機場至欽州街,由巴士站再步行5分鐘即可到達旅舍,請按此瀏覽步行路線。 美荷樓生活館餐廳 大麻二酚(簡稱CBD)已在香港被列為危險藥物管制,含有CBD的產品已被禁止,違例者最高刑罰會被監禁及罰款,按此了解詳情。 公眾導賞團、團體參觀及團體導賞服務亦已恢復,詳情及報名請按此。 麥華章與父母及三名弟妹在火災前一直住在石硤尾木屋區,慶幸沒有被大火波及。 ……他在入讀石硤尾官立小學四至六年級期間,得老師的激勵,發憤圖強努力讀書,獲派皇仁中學,後考入香港大學。

美荷樓生活館餐廳: 親子遊專區

美荷樓生活館「歲月留情」展覽開幕典禮於今日(1日)下午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香港賽馬會副主席李家祥、香港青年旅舍協會主席廖仲賢等人出席。 李家超表示,美荷樓的歷史充分展現香港人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能夠奮發圖強、鄰里守望相助的精神,他衷心希望本次展覽能夠成功舉行。 位於九龍尖沙咀東的「星光大道」,不僅是一個旅遊景點,也是一個休憩的好地方。 無論是當地的居民,或是外國的遊客,都喜歡來到這裡閒逛,欣賞一下這裡的迷人景色。 如果也有興趣想來這裡看看,那麼便不要錯過 香港足跡 (HongKongFootprint.com) 將要為大家的介紹了。

  • 你可順道買一些嘉頓出品的餅乾、糕點和麵包回家,價錢亦相對便宜。
  • 新展覽寄望參觀者特別是年輕人能透逼歷史敍述,作多層面的思考,反思上一輩的根源,領略長蜚當年那份堅毅打拼精神,增加對社區的認知及歸屬感,與此同時亦提升對建築文物保育及文化傳承的關注。
  • 大麻二酚(簡稱CBD)已在香港被列為危險藥物管制,含有CBD的產品已被禁止,違例者最高刑罰會被監禁及罰款,按此了解詳情。
  • 據說這個鳴放禮炮的傳統已有過百年的歷史,現在就由 香港足跡 (HongKongFootprint.com) 為大家介紹一下。
  • 有關單位於6月30日至7月29日開放美荷樓地下及一樓予公眾參觀,包括示範單位及歷史圖片展覽。
  • 適時給自己放一個假,好好喘一口氣,將來的路便更能堅持下去。
  • 翻新這幢大樓,設立歷史文物館是相當有意思,這個生活館是免費參觀,想緬懷或者親身感受當年環境的朋友,可以去參觀。

美荷樓青年旅舍地下餐廳多年來已轉手多次,從呼吸冰室、四十一冰室等,再到對上的美荷冰室,為配合其舊有歷史,原址向來以香港懷舊為主題。 美荷樓生活館餐廳 而美荷樓最近有好消息,新Cafe於上周已開始試業,除了主打港式情懷,今次更大搞輕露營主題,室內外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氣氛,食客完全可以體驗一間餐廳,兩種感覺。 香港的電腦產品銷售商場,位於九龍深水埗區深水埗福華街黃金大廈地下及底層。

美荷樓生活館餐廳: 景點分類

不但如此,當中部份設施的設計亦相當有特色,以下就由 香港足跡 (HongKongFoot… 美荷樓生活館餐廳 每天到了中午十二時,在香港銅鑼灣的「銅鑼灣避風塘」的旁邊,都可以聽到一聲震耳欲聾的炮聲,那就是鳴放禮炮的聲音。 據說這個鳴放禮炮的傳統已有過百年的歷史,現在就由 香港足跡 (HongKongFootprint.com) 為大家介紹一下。 至於今次 香港足跡 (HongKongFootprint.com) 將要介紹的,就是一個相對比較清幽的沙灘。

美荷樓生活館餐廳

至於「美荷樓青年旅舍」,則有提供簡單的住宿服務,讓遊客可以以一個比較便宜的價錢,親身住在這個充滿歷史味道的地方,並體驗一下公共房屋的生活環境,再加上這裡設有懷舊的餐廳及充滿特色的小店,感覺也蠻適合背包客來一試。 美荷樓生活館作為一所私營民間博物館,與傳統的歷史博物館不同,在內展出的不是價值高昂的文物,記錄的不是主流論述的歷史事件,而是展出五、六十年代生活在香港低下階層的日用品和生活狀況,記錄他們生活的小故事。 獲原址保留的美荷樓,企圖還原當年生活面貌的生活館,參觀者是否能如班雅明所指的救世主那樣,認領我們的過去,聆聽被壓迫者的聲音呢? 以下將以筆者到訪美荷樓生活館的經驗,探討以上問題,反思歷史進步論主義,及檢視這徙置大廈中未被述說的、被壓迫者的故事。 美荷樓於1954年建成,是香港最早期及現時碩果僅存的「H」形6層徙置大廈,現被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是香港青年旅舍協會在原址設立的私營民間博物館。

美荷樓生活館餐廳: 地方設施

台灣是食買玩俱備的熱門旅遊點,不過,相較到港人最愛的台灣夜市掃街,筆者更愛穿梭大街小巷,發掘新奇有趣或是製作精巧的手作。 最近,忙於寫稿久久未到寶島一逛,想不到「台風」自動送上門,於5月16日在上水有個台灣手作市集。 今次的市集由小太陽創意生活工作室主辦,C’est la vie文化會館協辦, 15個台灣手作品牌已準備跟香港的朋友分享他們的用心之作。

美荷樓生活館餐廳

F11攝影博物館地下及一樓經常舉辦不同的攝影展覽,免費參觀,但須預約。 以會員優惠價預訂之入住客人必須為香港青年旅舍協會會員或國際青年旅舍聯會會員,如在登記入住時未能出示有效會員證,閣下須即場申請成為會員或支付非會員及會員收費之差價。 在這裡看到香港的過去,能了解爸爸家鄉的歷史是開心也感恩的。 另外,來美荷樓前,我爸以為我要去住貧民窟,非常緊張,還和家人先來探勘地形。 美荷樓生活館設有多個無障礙設施,包括升降機和暢通易達洗手間等,設計充份考慮輪椅/行動不便人士的需要。

美荷樓生活館餐廳: 景點推介

地下還有一間很有特色的餐廳及商店,讓你懷舊一番,也可以買到一些兒時或者你從未見的「歷史文物」,單是那餐廳,也可讓人舒舒服服消磨上一個下午。 美荷樓生活館裏搜集了不少昔日居民的口述歷史,在「石硤尾歲月」、「吾家美荷樓」、「情繫石硤尾」及「石硤尾回憶」展區中展出,希望透過這些小人物故事,記錄一種昔日逆境求存,和鄰里間親密互助的公屋情懷。 生活館中重點展出的口述歷史包括足球教練陳發枝(見附錄二)、經濟日報社長麥華章(見附錄三)、大導演吳宇森(見附錄四)等,故事內容不同,但基本上也是講述他們如何捱過艱難歲月,終於得到今天的成就。

美荷樓生活館餐廳: 活動節目

然而,從這個角度記錄的故事,過去只是一個過程,而全因未來的成功,這個過去才值得被記錄下來。 換句話說,如果昔日的美荷樓居民今天依然生活得潦倒不堪,生活質素毫無進步,這個故事會被記錄在生活館嗎? 由此可見,在生活館中的口述歷史記錄,是選擇性的歷史記錄,是為了把美荷樓包裝成一個逆境自強的符號而選擇記錄的故事,遺落了受壓迫者的聲音。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李斯哲)深水埗的美荷樓,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盛載深厚的社區歷史意義,向來吸引不少文青一族、學校團體,以至一家大小到場參觀,成為受歡迎的「公屋博物館」。 美荷樓青年旅舍設有特色懷舊冰室,家長亦可考慮到石硤尾南山邨冬菇亭或人氣風味餐廳用饍,順道參觀同樣位於石硤尾的另一人氣文藝景點 JCCAC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美荷樓生活館餐廳: 深水埗壁畫線

別以為這條開滿攤子、小店的鴨寮街,只是一個普通的露天市場。 林林總總的電子零件、電線、電池、連接線、變壓器,還有電腦硬件、電訊器材都可以在這裡買到。 入住多人床位房間之旅客須注意閣下攜帶之行李尺寸及數量限制並嚴格遵守各旅舍的管理規則,詳情請直接聯絡旅舍職員查詢。 若 閣下並未於預訂首日登記入住,相關之預訂費用將不獲退還。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