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早課10大優點

而行茶的儀軌與次第,如同修習佛法,清淨寂靜,體悟佛法,觀照自心。 部份道場舉辦的活動在初三圓滿結束,但在北部新店、桃園靜思堂及東部的台東靜思堂舉辦活動到2月20日(初五)、中部地區的台中靜思堂活動到2月19日(初四),歡迎民眾利用新春假期能前往舉辦活動的靜思堂,體驗慈濟的靜思人文之美。 離佛世已有兩千多年了,得遇明師,得聞正法,如值佛世,此世未曾有,就像汪洋中「盲龜值浮木」般「百千萬劫難遭遇」。 優曇缽花三千年才開一次花,每天的早課、晨語,也猶如靈山法會再現,要珍惜一天只有一次的殊勝因緣。

‧二○一四年新春期間,元月三十一日(初一)到二月七日(初八),全臺多處會所視訊連線靜思精舍早課、晚課禮誦《法華經》,廣邀會眾於一年之始,以心靈的德香虔誠祝禱,時時刻刻過「心」年。 臺北松山聯絡處游美雲則是運用活動鼓舞士氣,她推動共乘「菩薩車」,讓載者與被載者彼此照顧、督促;不定時邀請海外志工在晨語後座談;每個月還頒發全勤獎,鼓勵志工的聞法精神。 游美雲說:「慣性很容易變成惰性,透過一些活動的安排,讓大家相互激勵聞法的動力。」種種用心,也間接促成志工發心,每天提供早餐與大家結緣。 即使環保站的環境狹窄克難,志工仍然很珍惜這意外促成的聞法機會,平均每天都有二十多人響應,其中,許淑玲甚至開車十三公里前來參與,並帶動會後共修分享。 我們每天能夠平平安安,時時薰習正法,與良師益友相互勉勵,引導人人走入正道,因緣實難得,是有幸的人生;更要珍惜,堅持最初那念懇切的心,化為永恆。 慈濟精進資源網 | 隱私權政策 | CopyRight @ Tzu Chi Foundation.

本持證嚴法師的慈悲心,造福更多人,林碧玉副總表示,從前需要靠醫師親身去接觸病人才能問診或治病,現在因資通訊科技的發達,距離的障礙減少了;很感謝花蓮慈院與合作夥伴的共同努力,也期勉花蓮慈院繼續成為守護東台灣民眾健康的燈塔。 林欣榮院長感恩資通訊夥伴與慈科大共同加入「打造無圍牆醫院專案」,期許花蓮慈院不僅要提供最專業的醫療服務,也要更有彈性、更人性化,提供最體貼病人、同時也最便利醫護的醫療服務。 臺南志工曹勝雄每天騎腳踏車前往參與早課、晨語,結束後又再騎腳踏車上班;他不把「晨鐘起,薰法香」當作精進,而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此就不會生起懈怠的藉口。

慈濟早課: 精進日及營隊課程_靜思法髓妙蓮華-方便品(五-

今日晨語,是上人在2016年講述的,那時候慈濟已經走了五十年,為什麼上人又再次講這麼詳細呢? 表示《三十七助道品》真的很重要,是我們學佛的基礎,也是我們很重要的資糧。 1.1釋迦牟尼佛他發心、精進,入人群很殷勤,他的願殷切,願意處處為眾生去付出,悲憫眾生,不捨眾生。 曾經在凌晨的臺北街頭,游美雲看到一幕夜型人和晨型人的對比。 「敦化南路上,一棟大樓門口計程車排班,等著載一群夜未歸的人;一位師姊早起站在那排計程車的後面,等候我開車載她去聽佛法。」她感慨,每個人的因緣不同,慈濟人能夠聽聞佛法,真的很有福。

  • 每天披星戴月早起前往社區道場聞法,化「夢香」為「法香」,需要多大的意志力?
  • 上人在早課時為精舍常住眾講述《法華經》,初期開講場地是在當時的觀音殿,弟子們有些則分處在大殿或新講堂等。
  • 緯謙科技利用雲端技術與豐富的場域落地經驗,協助評估數位環境架構,並以Azure Stack HCI為底層基礎,建置靈活的混合雲平台,快速佈署並整合客戶端應用微服務,完成雲端遷移與跨雲資料串接。
  • 今日晨語,是上人在2016年講述的,那時候慈濟已經走了五十年,為什麼上人又再次講這麼詳細呢?

臺中向上環保站負責開機連線的梁瓊仙,平時都在五點十分左右開機,曾經因為該時段同時太多點連線,網路「塞車」差點趕不上晨語,她心急之下對一位師兄發了脾氣,事後十分懊悔。 正值五濁惡世,見濁、煩惱濁、命濁、眾生濁與劫濁,種種濁氣與煩惱會合,衍生成社會亂象。 我們要以正法入人群,以愛付出,無處不在、無人不度,不僅改變人生,和諧家庭與社會,也創造祥和的人間淨土。 感恩全球慈濟人為普天下眾生付出時間和心力,我很感恩,唯有以「法」來回報。 希望慈濟人不只為人群造福,也為自己增長慧命,能夠「體解大道」來「發無上心」。

法入心,多聽一天,多了解一點法,這樣不斷來累積,累積久來,我們縱然說將法聽來漏掉了,至少也是在心地有流過、有滋潤過。 人人的本性都是真如,還是在我們的心,來來回回,乘著所聽的法,這樣生世都是來在人間,不斷地聽,不斷在人群,不斷修因,不斷有這個果存留在內心,八識田中同樣有這樣的種子留著,所以慢慢累積,總是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成正覺。 皮膚莫名出現點狀瘀斑、鼻血流不止、牙齦易出血,可能是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紫斑症)! 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吳懿峰說,台灣民眾對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認識有限,患者初見皮膚瘀血、牙齦流血,會先找皮膚科或牙科,增加診斷難度。

我們的如來藏是第九識,第八識是我們這樣累生累世的緣,所以所造作的因。 我們人人本具的如來藏,成就我們的因緣,盡虛空、遍法界,我們都走過了。 您付出的愛心,我們接力傳送, 親耳、親眼, 走入社區暗角,聆聽孤苦,訪查貧病; 親手、親腳, 從物資補助到精神關懷, 將社會大眾的愛心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中。 看到很多人,一次或多次錯誤的抉擇,造成人生不順遂、不如意,甚至是失敗、悲慘的人生。 身邊有幾位親友接觸到慈濟,卻一腳在內,一腳在外,最後選擇踏出不願意進來「修行」;以致行為、習慣不改,隨著因緣業力牽引流轉,人生走向較不順遂的方向。

在〈見寶塔品〉中,佛陀不斷地交代、付囑;上人說,類似的語氣已經說過了,為什麼再重複? 是要大家自我提醒,有這樣好的環境,要珍惜;時間剩沒多少,很珍貴,更要把握。 Mix曼谷酒店-是隆是一間2.5星級酒店,可讓您的曼谷之行變得更舒適安逸。

慈濟早課: 精進日課程_愛在台灣 齊心防疫

只要你有因,功德圓滿了,與眾生結深緣,一直與眾生的緣沒有疏離過,就是不斷在人群中,沒有疏離眾生,而且造福在人群,這叫做因圓果滿,這就是我們要上求下化。 上人在早課時為精舍常住眾講述《法華經》,初期開講場地是在當時的觀音殿,弟子們有些則分處在大殿或新講堂等。 緣於精舍空間日顯不足,為能容納更多人眾,二○○九年九月觀音殿原地擴建,二○一二年一月竣工,是名「主堂」,弟子們便在此莊嚴殿堂早課與聆聽上人講經。 這樣的模式,使得志工互動更緊密,聞法的人數也因為不斷分享、感染而持續攀升。

緯謙科技利用雲端技術與豐富的場域落地經驗,協助評估數位環境架構,並以Azure Stack HCI為底層基礎,建置靈活的混合雲平台,快速佈署並整合客戶端應用微服務,完成雲端遷移與跨雲資料串接。 寬橋則提供微服務、容器技術等專業顧問服務,並結合AI人工智慧,構建數據中台及業務中台,使用數據網格、服務網格與分散式交易技術,旨在提升客戶的整體商業價值,並提供即時支援服務,協助企業進行數位轉型進而面對變化多端的市場挑戰。 上人說,慈濟人腳踏實地,落實人間菩薩道;因行證果,凡事有因,也要有緣。 一顆種子若落在旱地是無法發芽的,所以上人一直要我們把握因緣去付出;有因,緣來了更要把握。 佛陀認為人人本具菩薩心,不是沒有大心,只是還未成熟,還未自動發心出來。 所以就為他們不斷地薰陶讓他慢慢地聽,讓他慢慢去體會,讓他們薰習。

聽法,句句入心,讓我們減輕煩惱,不論再多久才能成佛,聽法,比沒有聽好多了,何況我們學佛一定要相信。 6.2佛子就是要承擔聖道,我們都要發心立願擔起天下眾生的擔子。 所以,佛陀的教法我們要認真聽,要用在日常生活,在人間要說法、傳法,身體力行,生生世世都要有這樣的願,乘如來法而來人間,這是我們的使命。 長子不只是羅睺羅,我們自己也要這樣認為,我們是佛的孩子。 在「打造無圍牆醫院專案」中,微軟偕同緯謙科技、寬橋,共同開發與建置新一代的數位基礎平台。

高雄志工許淑玲則認為,因為長期聞法心念單純,睡眠品質會很好,頭沾到枕頭就入眠。 當然,人不是鐵做的,接近中午一定會疲憊,若能小憩片刻,很快就會恢復體力。 臺南從臺南靜思堂和安平聯絡處率先連線,志工前往距離住家最近的薰法點聞法。

雖說「最近」,其實還很遠,要到安平聯絡處,曹勝雄從住家騎腳踏車需要五十多分鐘、蕭淑英開車也要三十餘分鐘。 「每天薰法香,脾氣卻沒改進……後來我主動跟師兄道歉。」為了避免憾事再次發生,她現在每天五點就到環保站開機,同時提醒自己和顏悅色不發脾氣。 凌晨,花蓮靜思精舍頂上的夜空閃爍繁星,皎潔暈黃的月色是夜裏的一盞明燈,照見大地的沈寂以及草叢間蟲鳴蛙噪的生命力滿溢。 珍惜可以當上人弟子的每一天,珍惜可以貼近上人的每一天,珍惜可以聽法的每一天! 上人語重心長感嘆:「薄福德的人就有一個依賴。佛還在,我還有機會聽佛說法,以後再來修;現在沒有做,以後再來做。反正佛還在,我也在,不怕法不見。」因此起憍慢心,就這樣放鬆、懈怠,將生命浪費掉了。

正當志工因為「晨鐘起,薰法香」而感到內心充實,同一時間,電腦連線的另一頭,中央山脈的東側,靜思精舍主堂後方兩側的小空間裏,影視組、資訊組、廣音組負責作業的常住師父們,正全神貫注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資訊組德晴師父解釋,社區看到的畫面,是透過精舍影視、資訊、廣音等團隊專業合作產出的,大家長期培養出默契,工作過程雖緊湊卻很順暢。 一日之計在於晨,人人在各社區道場「晨鐘起,薰法香」,我也自我鞭策,以身作則,天天在靜思精舍主堂講法。 透過科技輔助,無論弟子們分布在哪個地方,只要有心聞法,就一定讓大家聽得到。 透過連線,法音從雲端灑下來,雖然有秒差但無時差,聽到聲、看到影,即使遙遠,師徒之間感覺很親近。

呼應時代需求,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自2020年3月底正式推出「慈濟精進視訊平台」,將靜思精舍早課與定期法會以網路直播方式,邀約民眾線上參與;於防疫期間減少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又能讓民眾安心參與共修,持續精進。 慈濟基金會宗教處說明,佛教道場規矩中,只要法器、梵唄聲響起,諸天護法即將降臨護持。 呼籲透過線上共修的民眾,無論是在道場、環保站或個人居家,都應在連線期間依照儀軌進行:1.穿著整齊服裝,清潔儀容,淨口、淨手、淨心,讓身口意三業清淨。 2.「淨口」最徹底的方法,就是茹素持齋,口說好話;「淨… 除了數位平台的開發,還有智邦科技在花蓮慈院院內佈立的Edgecore Wi-Fi 6高速無線網路,並導入智慧室內定位系統,產生實時偵測、蒐集、標註、分析定位數據,發展自動報到、即時引導、服務分流等應用;預期未來更可進一步活用數據,延伸至居家個人照護服務。

上人已是八十一歲的長者了,每天清晨五點二十分升座,講經一小時,苦口婆心,孜孜不倦。 晨語後,即使只有半個小時的新聞,有時也沒空看,七點準時主持志工早會,八點半回到會客室,已經有訪客在等待。 「有聽總比沒聽好」這是上人的勉勵,我們要精進,不要放棄每一次聞法的機會;上人常說「多用心」,三個字,無限的寬闊,我們有用心嗎? 薰法香是長時間的薰習,不是一次就能究竟,必須要修持「四修」:長時修、無餘修、無間修、尊重修,「一句一偈能得聞,百千萬億能通達」,每次只要能夠有一字、一句的體悟,就受用無窮。 羅睺羅接受佛陀嚴格教誡,舍利弗的教授,所以他也是多聞。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不過若是沒有修行,天長地久,六道四生,三途可怕,我們逃不過。 所以,雖然時間要很長久才能完成,現在修行,能了解道理,能看透徹清楚:第一,不必與人計較;第二,我們人群中付出。

盧燕玲是上班族,本來覺得這麼早起根本不可能,後來感受到聞法的清淨與會後的討論熱烈,她發覺大家的情感因此更貼近。 社區負責開機連線的師兄師姊,多數不擅長操作電腦,為了能夠聞法,透過本會發出的一封郵件和線上教學,硬著頭皮摸索學習。 人生醒著的時候才能發揮功能,要活用生命價值,珍惜時間就是疼惜慧命。 沒有人知道自己生命有多長,但我把握慧命,認真講經,陪伴大家。 在各地靜思堂活動中,除親子體驗、DIY等活動區是熱門活動區塊外,靜思茶道體驗區,更是讓民眾感受到靜思人文之美,「喝心茶、傳心法」的靜思茶道體驗,取茶水為法水,茶器為法器,回歸清淨本性,自度度人。

慈濟早課

幾度離家棄俗不成,輾轉浪跡仍找不到棲身靜修之所,最後在花蓮縣秀林鄉下的小廟──普明寺安住下來,日子清苦,修學佛法的決心,絲毫不減。 1958年7月25日,正值壯年的父親突然因病去世,從發病到往生僅僅不到二十四小時,這帶給上人莫大的衝擊;究竟生從哪裡來,死往何處去? 也開啟她探索生命的契機,常到慈雲寺向修道法師探究佛法。 上人天性純孝慈柔,十五歲時,母親罹患急性胃穿孔,需要開刀。 在那個年代,開刀風險很大,心急的她為母親祝禱、虔念“觀世音菩薩”名號,併發願“願從此茹素、減少自己十二年的壽命,為母親增壽祈福”。 也許是孝行動天,母親的病不必開刀,服藥而痊癒,她也因此開始茹素還願。

智邦臺灣區總經理顏玉龍表示,很榮幸能夠參與專案,重新定義醫院與民眾、醫院與社區之間的互動關係,並透過數據、AI、網路、雲端的串聯融合,打造一個開放且具有溫度的醫療服務空間。 當早上七點開始的「志工早會」連線行之有年,已成志工生活的一環時,不少志工開始更早起參與清晨的「晨鐘起,薰法香」,與精舍會眾同步恭聽晨語。 連線聞法,比大愛電視臺節目「靜思晨語」更快、內容更多,愈來愈多社區道場因緣成熟之下開始加入。 截至二○一三年底,與精舍連線的全球薰法國家地區已有十三處,兩百三十二個薰法點,由雲端科技搭建起的「法華會」道氣十足。

慈濟早課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表示,本院近年積極投入智慧醫療領域,希望藉由資訊科技的力量,逐步改善偏鄉就醫可近性,更加便利有醫療求的民眾。 為使醫療服務不再受建築限制而能實現行動化,本院以「無牆醫院」為目標概念,結合資通訊技術打造APP,整合「雲地資源」,提供更具有彈性、易維護的病患服務。 其中「微服務」屬於小型、獨立且鬆散結合的服務模式,可以獨立管理和部署,能夠支援多語言程式設计,不需共用相同的技術堆疊、程式庫或架構,相對傳統服務更安全、單純而穩定。 第三次開講是在精舍早課時,從二○○九年七月二十三日開始,至二○一二年三月二十四日,歷經近三年〈序品〉講畢,共計一百八十三場,留存完整影像、聲音、文字紀錄。 此法華法席仍延續著,同時拜科技進步之賜,透過網路視訊,全球慈濟人也同步薰法香,共霑法益;這也是《靜思法髓妙蓮華》將陸續出版各品之依據。 二○○八年,中區慈青賴曉逸呼籲慈青夥伴早起收看大愛臺播出的「靜思晨語」節目,並在網路線上共修討論,上人讚歎年輕人珍惜時間聞法精進,將此活動定名為「晨鐘起,薰法香」。

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