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月刊懶人包

過去的五年,我用心跟著其他志工學習,學到很多慈濟人文精神及做紀錄的實用技巧;現在我是人文真善美志工,這是我夢寐以求的。 我願努力成為您們理想中的志工人才,培養自己有一雙觀察真理的雙眼;更發心向您學習,把美善傳遞到全世界各地。 我今年二十歲,來自敘利亞,目前就讀於土耳其伊斯坦堡的Muhammad Al-Fateh大學,主修計算機工程,是慈濟獎助學金的學生之一。 當我們的兄弟在土耳其面臨困難時,慈濟志工給我們無私的愛與付出,大家非常感動;但令人感到難過的是,逃亡海外的敘利亞人內心,似乎都有與眾不同的悲傷故事。 年初四個熱帶氣旋接連衝擊馬達加斯加,數十萬人受災,貧者更苦;美國加州中央谷地夏日發生森林大火,罕見地逼近優勝美地國家公園,並吞噬民居與商業大樓。

  • 我願努力成為您們理想中的志工人才,培養自己有一雙觀察真理的雙眼;更發心向您學習,把美善傳遞到全世界各地。
  • 這分愛也許微不足道,但把愛傳出去是我唯一的信念。
  • 尼泊爾國際佛教協會與慈濟合作,在藍毗尼援建醫療設施,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慈濟人七月前往關懷義診中心工程進度、洗腎中心運作狀況,也下鄉訪視。
  • 慈濟基金會大力推動防災士、關懷士的課程與認證,學界、政府各界都十分肯定。
  • 過去的五年,我用心跟著其他志工學習,學到很多慈濟人文精神及做紀錄的實用技巧;現在我是人文真善美志工,這是我夢寐以求的。

那時我覺得身體還可以撐,自己照顧,把錢省起來,三年後幫他圓滿榮董。 未生病前,他總是背著相機,開著九人座車,接送大愛媽媽到校園辦活動,幫她們拍照留下足跡,因此結了很多好緣;現在大家見到他來,親切地喊他「鄭爸」,所以每次他到聯絡處都很開心。 六年來,我的同修師兄經歷過膀胱癌、髖關節、腦積水三次的手術,出門必須以輪椅代步。 每週二,我帶他到慈濟宜蘭聯絡處參與長照活動,許多師兄師姊都會主動來幫忙他下車、推輪椅迎接他,讓我可以喘息一下;偶爾會有小確幸,某位師姊塞給他一包糖果或餅乾,他會微笑,雙手合十說感恩。 防災士的角色更是關鍵,未來社區的災害防救會透過認證的防災士執行,否則可能無法進入災區現場。

慈濟月刊: 慈濟月刊第603期

新冠肺炎疫情讓生活貧困或居家安全修繕個案增加,慈濟除了支援防疫物資,也啟動「疾疫紓困計畫」。 因應氣候變遷,特別加強防災、減災、備災,以及災後應變、復原、長期重建等。 證嚴上人一生為佛教、為眾生,歲歲年年祈求「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難」的三願,透過慈濟四大志業在全球力行,落實的正是聯合國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的要義。 我們要保持精進、永續這股影響力,讓生態環境恢復健康、讓「感恩、尊重、愛」成為主流。

慈濟人有心、有願、有力,付出無所求,雙手合十說感恩,這是多美的人間生態,人生價值也提升了。 每一次看到這樣的畫面,我就不由自己說感恩與感動! 看到、知道人間苦難,跟那裏有緣,就從那裏付出;一個人不夠,就口口相傳,好話引導好人,借大家點滴的愛心、借重彼此的力量,無論苦難人在哪裏,我們都可以幫助得到。 尼泊爾國際佛教協會與慈濟合作,在藍毗尼援建醫療設施,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慈濟人七月前往關懷義診中心工程進度、洗腎中心運作狀況,也下鄉訪視。

  • 人生路上有伴就是圓滿,不論路是平坦或崎嶇,沿途的風景可以一起欣賞,菩薩道也是一樣。
  • 看到、知道人間苦難,跟那裏有緣,就從那裏付出;一個人不夠,就口口相傳,好話引導好人,借大家點滴的愛心、借重彼此的力量,無論苦難人在哪裏,我們都可以幫助得到。
  • 當很多人疾呼淨零排放的四大轉型——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時,我發現在證嚴上人的教導之下,很多事情慈濟人已經在做,而且做了很久。
  • 當我們的兄弟在土耳其面臨困難時,慈濟志工給我們無私的愛與付出,大家非常感動;但令人感到難過的是,逃亡海外的敘利亞人內心,似乎都有與眾不同的悲傷故事。
  • 未生病前,他總是背著相機,開著九人座車,接送大愛媽媽到校園辦活動,幫她們拍照留下足跡,因此結了很多好緣;現在大家見到他來,親切地喊他「鄭爸」,所以每次他到聯絡處都很開心。

在現今社會,大多數人的資訊應該有一半以上來自網路,因此慈濟他們出版了線上版以及PDF電子書。 用電子書除了可以減少樹木的砍筏,保護生態,更可以讓更多人閱讀到乾淨無汙染的優良讀物。 環保志工的身影不但是「呵護地球、健康免長照」的寫照,規模完整的慈濟環保站更兼具環境教育基地,有些還提供輔具循環、保健、長照C據點、供餐服務等多元功能。

慈濟月刊: 免費線上版慈濟月刊電子書

幾個月前,馬來西亞陳吉民醫師路過藍毗尼村落一戶人家,看見一個小男孩爬著,用嘴要去找地上的奶瓶喝奶,非常震撼,陳醫師不捨地扶住他的頭,用奶瓶慢慢餵奶。 小男孩的父母殘疾,在附近農田打散工;小男孩的姊姊已是要讀書的年齡了,卻付不起每月約新臺幣一百四十元的學費。 人間哪能沒有苦,再富有的人生還是有苦,很完美、沒有憂慮的人生並不存在。 就如現在天氣很熱,你感受到、我感受到,苦也是人人普遍感受到的;老、病、死之苦,凡夫之迷,難以接受,覺悟的人不是不覺得苦,而是透徹了解,接受這就是自然法則,輕安自在。 人生路上有伴就是圓滿,不論路是平坦或崎嶇,沿途的風景可以一起欣賞,菩薩道也是一樣。 現在回頭想想,今生此世能做慈濟,有這麼多同師同道的伴侶,自己真是個有福報的人。

慈濟月刊

未來,我將把握有限的時間,以真誠的關懷,溫暖老人家的心。 能助人者,即是菩薩;能施的人,必定比受的更有福。 上人說:「生命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雖然兒子離開我們,但他十八年的人生卻已揮出極有價值的一棒;當他的器官繼續在他人身上運作時,也就延續了他的生命意義。 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帶人入群去幫助苦難眾生。 兩千五百多年後,我們要把握因緣,「師志為己志,佛心為己心」,把「為佛教,為眾生」的責任落實在我們的肩膀,開闊心胸,視天下眾生為己任。 當時我們才四、五十歲,挺拔有精神;經過歲月的流逝,我們已經變成髮白面皺的老者。

慈濟月刊: 慈濟月刊第673期

無論貧富同遭氣候災難衝擊,也考驗慈濟志工救災、備災能力。 慈濟近年創辦「全球青年線上伴學」與「全球青年論壇」、「青年公益實踐計畫」拓展至亞洲、「國際青年領袖人才培育」以及在臺灣由青年著手「環保站2.0」改造,以國際視野、公益創新培植人才、培力永續。 《慈濟》月刊於民國五十六年七月創刊,以報導文學形式,記錄當代真實且善美的人物與事蹟;保存發生在此時、此地,足以留傳後代的生命精粹。 感恩慈濟開啟我的善念、軟化我剛強的心,讓我打開心門,找到生命的價值。

《慈濟》月刊題材貼近人心與生活,涵納社會的、心靈的、生命的關懷;文字風格適合全家大小一起閱讀。 希望為社會營造溫柔的「心靈工程」,提供讀者正面的人生價值觀、激盪出善的行動力。 慈濟是一個很棒的公益團體,常常在世界各地幫助別人、讓垃圾變黃金、懸壺濟世,另外也有出書、月刊,淨化人們的心靈。 現在,他們每個月固定會出刊的慈濟月刊,也有免費線上版、免費PDF電子書..等。 在社會永續行動中,慈濟慈善關懷普及全人、全家、全年齡層。

慈濟基金會大力推動防災士、關懷士的課程與認證,學界、政府各界都十分肯定。 過去兩年多來,全球除了新冠肺炎疫情,還有氣候變遷造成天災不斷,氣候難民愈來愈多。 根據一項國際調查,多國意見領袖對當今世界最憂慮的依序為通貨膨脹、貧富不均及貧窮;近期還有因為政治衝突,大批難民流離失所。 身陷苦海的人,渴望有一雙手拉他上岸;匯聚螢火星光,也能照亮世界。 募您一念善心,為社會暗角點一盞燈,讓受困的人找到方向,重拾身心安頓與邁步向前的力量。 兩年前接觸慈濟,今年初參加社區志工見習課程,在美善的環境中,我體察到自己過去的偏執與傲慢,知道要縮小自己,對父母「知恩、感恩、報恩」;但是卻不願和婆婆改善關係。

慈濟月刊

過去兩年多來,包括離島的澎湖,慈濟基金會已和二十一個縣市政府簽署合作共善備忘錄;也跟環保署、水利署、消防署、國家災防中心、中央氣象局、工研院等十四個專業機構簽約合作,希望更為專業地服務社會。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這些現象的原因來自哪裏? 起因於過度的經濟活動造成氣候變遷,以及人類紛爭衍生戰爭等等。 當很多人疾呼淨零排放的四大轉型——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時,我發現在證嚴上人的教導之下,很多事情慈濟人已經在做,而且做了很久。

有人說:「以淚水清洗雙眸的人,才能看清這開闊的世界。」我將淚水化成力量,走進校園,傳授烘焙手藝給關懷班的孩子;我將每個孩子當成寶貝般疼愛。 這分愛也許微不足道,但把愛傳出去是我唯一的信念。 二○○五年冬天,兒子上學途中發生車禍,送達醫院時,昏迷指數三。 經醫師極力搶救,狀況並未好轉,身體機能愈來愈衰弱。

從頭城到蘇澳,只要有活動,他都義不容辭專程護送。 十多年前師兄教我開車,那時我六十七歲,為了做慈濟,我提起勇氣學開車;還好那時有學會開車,現在才可以載師兄就醫或者去復健。 每次出門買東西,我會將他帶在身邊照顧;我方向感不好,需要他當「導航」,雖然他偶爾也會指錯方向,但是有他陪伴,我就不會害怕。 今年外籍看護辭職回國,我申請長照2.0,居服員來幫師兄沐浴,但他還是漸漸退化至肌無力,動作緩慢,也需要協助餵食;但新冠疫情之故,只能一直撐著,等待再有外籍看護入境幫忙。

※隨喜金額不限,您的護持將用於助印慈濟道侶叢書及慈濟月刊,以及我們的公益贈書活動,免費提供至學校、監獄等需要慈濟好書的地方。 在國際慈善方面,慈濟跟全球二十一個NGO組織合作共善,例如聯合國環境計畫署、天主教明愛會、世界宗教信仰組織、世界人道救援組織、聯合國衛生組織等,借力使力,跨宗教、跨領域,援助需要的人。 慈濟平常就在做災難關懷跟慈善訪視,將來希望做到「三師一體」,在急難救助時,有宗教師、社工師和關懷士,共同依照個案的情況提供精準的服務。

慈濟月刊

我們寢食難安,但終究做出決定,要為兒子捐贈器官。

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