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聖宮9大伏位

(宣揚民間信仰廣植福田,凝聚慈善資源濟助群生) ,從常民文化傳承中了解台灣民間信仰,深入體驗儒道釋三教綜合的教育涵義,宣揚舉頭三尺有神明的信仰真締,轉而修正自我各項行為的指標,達到身、心、靈的昇華,了解生老病死的人生常態,充實生命福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藉由群體慈悲行善的宗旨共識,教育及整合公益的力量及目標,發揚並實踐以救助正受生命考驗的眾生,先救急苦再救其心,使其歸於正道,祥合家庭及社會,復而齊心續助一切云云眾生,眾賢諸善如此循序漸近增進福田圓滿,則終免再沉輪迴六道之苦,歸回圓覺真道。 慈聖宮籌建意旨為代天宣化發揚慈善公益,興建廟宇以弘揚天上聖母慈悲德澤、教化世人以孕育行善志士,投入實際公益工作,造服社會、協助扶持苦難世人。 本著廟基永世,為爾後代代相傳之賢德,茲念前人建廟意旨,會心並虔心扶持慈善公益,永續造福世人,特誌碑詳載以記並祈毋違善願為要。 本宮諸善奉 聖母教化:「宣揚民間信仰廣植福田;凝聚慈善資源濟助群生」之理念,正導爐下信士行善植福,並化具體作為,進於民國九十一年續成立「社團法人慈聖功德慈善會」。

  • 登錄種類:廟宇公告2020年12月22日詳細登錄資料同治五年(1866年)廟再遷建至今日的民樂街和民生西路交叉口,廟面對大稻埕碼頭。
  • 直至民國八十五年,由涂振和提倡兩廟和一,在徵求大家同意之下,於農曆十一月動土,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落成安座。
  • 目前學甲慈濟宮主體建築分為前殿、正殿、後殿三落建築,為三落三間起建築,大體保持嘉慶至咸豐年間面貌。
  • 慈護宮監事李國昌表示,嘉慶初年,漁民在野柳海邊石洞內發現有一尊媽祖神像,地方百姓捐錢建廟,並塑造一尊媽祖做為紀念,將原先漂流而來的媽祖神像放於大尊神像腹內,俗稱「二媽」,石洞也被百姓尊稱為「媽祖洞」。
  • 台南市安南區原為台江內海,經泥沙淤積逐漸形成陸地,拓墾先民多自曾文溪北岸遷徙移居,逐漸形成所謂「台江十六寮」的區域。

1860年改建時,聘請名藝師葉王(葉麟趾)製作交趾陶,裝飾於壁堵、廟頂,成為鎮廟之寶。 1929年整修時,由於許多葉王作品風化腐朽,遂聘請汕頭剪黏名匠何金龍改以剪黏作品取代部分交趾陶作品。 廟壁上尚有「空城計」、「狄青戰天化」、「百忍堂」、「梁武帝昇道」等多幅作品。 1980年葉王作品連夜遭竊56件,至2003年由震旦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永泰意外購得其中36件,於2004年捐贈慈濟宮,廟方遂建立「葉王交趾陶文物館」收藏,目前廟內共藏有葉王作品一百餘件,多數都已由廟體建築中取下,收藏於文物館中。

大村慈聖宮,位於臺灣彰化縣大村鄉擺塘村,主祀神祇為天上聖母(媽祖)老四媽,左殿配祀註生娘娘,右殿配祀九天玄女,外觀為中國北式廟宇建築,廟觀莊嚴肅穆清靜,為大村鄉內著名之廟宇,信徒遍佈臺灣各地,香火鼎盛。 大村慈聖宮起源於中華民國八十二年,原在埔心鄉埤霞村(舊名聖安宮)顯異救世,後於民國八十九年遷移大村鄉(更名慈聖宮),由於天上聖母(媽祖)老四媽,曾乩示原為佛教比丘尼,生於戰亂並奉行救苦,積勞成疾致而亡。 後得玉皇大帝證感其心,念其苦行善舉並體念人間苦難,玉帝企盼其渡化庇護有緣眾生,頒賜其神位為天上聖母(媽祖)老四媽,並奉旨於現地濟世,渡化有緣眾生,庇祐啟示諸有緣弟子奉行善舉,進而得以化解災厄,增福增壽。 學甲慈濟宮開基二大帝由李勝迎來台灣之後,早期由李家奉祀於下社角(位於學甲鎮仁得里、慈福里之間),李勝有三房子孫,大房奉祀開基保生大帝,二房奉祀開基謝府元帥,三房奉祀開基中壇太子。 因大房事業不順,遂將開基二大帝留置於路旁,由當地鄉人建草庵祭祀,多有神蹟,遂逐步擴建成為大廟。 而原下社角則另刻保生大帝神像,後則建廟白礁宮祀奉保生大帝、謝府元帥、中壇太子等,為當地庄廟。

慈聖宮: 祭典

1978年,學甲慈濟宮在該地頭前寮將軍溪畔建「鄭王軍民登陸暨上白礁謁祖紀念碑」,由當時的台南縣長楊寶發、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林衡道、台灣史蹟研究中心主任黃宇元、慈濟宮董事長鄭帝分別於四面題字,楊寶發與鄭帝並撰有碑記。 民國八十八年,社會經濟日益富裕,地方仕紳發貣重建官田慈聖宮之議,在多方奔走,廣邀信眾、村民募款集資下,參訪百餘座廟宇,廣採諸山優點,闢建一重簷式、五開間,金碧輝煌,融合傳統藝術與創新工法的建築。 這是老饕們樂此不疲鑽進巷弄的原因,也是內行的人才懂的門路,因為他們知道真正的高手隱在民間,傳統的美味藏在巷內,不經過一番穿巷越弄的努力,又怎能享有大快朵頤的那份喜悅,於是位於臺北市大同區保安街49巷的廟口小吃,就成了這群美食獵人口耳相傳的理想聖地。 遙想1860年淡水港開埠後大稻埕的繁華與人文薈萃,信仰中心附近飲食文化之發展乃順理成章。 本宮雖僻居鄉野,然環視廟宇內外,滿佈石險木刻及工藝名器,其中龍鳳呈祥錫燈為國家薪傳獎得主鹿港名師陳萬能先生佳作,並蒙親自蒞宮安置。 除此之外,亦戙幸邀請國家民族藝師林再興老師親至本宮主持水車堵交趾陶圕設計,其耄耋之年親圕之作,彌足珍貴,識者譽為「鎮宮之寶」。

農曆四月十六日下午一時會將二媽神像送回野柳的發現地祭祀,由姊妹宮桃園慈護宮的六媽神像與金包里慈護宮開基神像陪同。 2018年12月11日,新北市市政會議中,市長朱立倫頒授證書給廟方「金包里二媽回野柳媽祖洞祭典」無形文化資產證書。 嘉慶十四年(1809年),歲次己巳年間,在金包里街興建的媽祖廟落成,初名為「天后宮」,後更名「慈護宮」。 廟為金山地區的信仰中心,俗稱「金包里媽祖廟」 、「金山大廟」,在《淡水廳誌》中記載此廟為天后宮十七廟之一。

下社角放棄迎奉開基二大帝權利,將神像歸回學甲慈濟宮奉祀。 現學甲慈宮正殿左壁上嵌有「開基二大帝復歸慈濟宮協議文勒石」即是這個事件的歷史紀錄。 慈聖宮觀音佛祖由來已久,在三百多年前由本庄汪氏渡臺祖自廣東大埔奉迎來臺,本祀奉於汪氏宗祠。

廟前則是一排老牌的小吃攤,如魩仔魚炒飯、原汁排骨湯、鯊魚煙(煙薰鯊魚肉)、毛蟹、汕頭包子、四神湯。 在1954年3月報導時,廟宇建物以及在市區內外等地所購置之土地,估計在新台幣二百萬元以上,逐年收租生息不少,但廟宇被記者以「蛛鎖塵封」來形容。 其中部份土地座落於五常街,遭該廟管理人陳弈偽刻前管理員陳江流印章來侵占,後來台北地檢處法辦。

廟中還祭祀有觀音菩薩、關聖帝君、文昌帝君、註生娘娘、土地公、虎爺,以及被稱作「龍井公」的古井。 大清同治三年(1864年)地圖大稻埕慈聖宮,又稱大稻埕媽祖廟、稻江媽祖廟,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同區慈聖里的媽祖廟,為頂下郊拚後遷移的同安人所建立,今為臺北市市定古蹟,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大稻埕法主真君廟並列大稻埕三大廟宇。 農曆四月十五日遶境以紀念百多年前蝗災,金山各廟宇派出神像參加。

慈聖宮: 活動新訊

農曆二月十九日為主神觀音佛祖聖誕日,當天有舉辦熱鬧慶祝活動,公演布袋戲酬神,並於聖誕日幾天前前往關仔嶺碧雲寺進香。 民國六十七年(1978)因遭颱風破壞,眾信徒復集資重建於民國六十九年(1980),完成現今之坐東朝西之新廟。 聽聞大稻埕慈聖宮美食一條街早已許久,公司距離慈聖宮並不會太遙遠,因此午餐時間只要走小段路遂能抵達,即使正中午非常炎熱,依舊澆熄不了想到慈聖宮吃小吃的動力! 除了一條街的美食特色外,坐在大榕樹下品嚐美食,特別的是能夠東點西點,只要人多,我想整條街的小吃都能一次吃完呀(笑),我甚至想過,這也許是百貨公司裡美食街的街頭版,多了自然風吹、人情味、正中午開始飲酒的爺爺們,一切看似突兀,在這卻是日常。 有空就來慈聖宮陪媽祖用餐吧,就當是游子回家陪媽媽吃飯一樣,思鄉之情總是那麼溫馨,那麼令人懷念,原來思念一定要有個去處,才能緊緊繫住雙方,不致於飄盪落空,台北大稻埕有慈聖宮真好。

1910年,日本政府實施市區改正,廟宇遷移,並保有原先建材。 至於舊址處的小劍潭井被填平,碑匾被移到天馬茶房右鄰的發記茶行庭園圍牆下,邱秀堂回憶在戰後曾見過該匾碑,之後茶行庭院拆毀,古物不知去向。

1867年基隆海嘯,廟身全毀,地方鄉紳以六年時間重建,陸續增建成今日閩南式宮殿規模。 廟內仍保有同治十二年(1873年)到昭和年間歷次修繕的樑柱、對聯、題刻與牌匾等構件。 學甲慈濟宮祀奉保生大帝,據說廟內主要神像「開基二大帝」出自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今漳州市龍海區角美鎮白礁村)祖廟「白礁慈濟宮」,為祖廟最早建廟雕刻的三尊保生大帝神像之一。 由於該廟建於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故神像可能已有八百餘年歷史。 此神像於明鄭時期由白礁鄉積善里百姓李勝攜帶,隨鄭成功部將陳一桂渡海來臺。 李勝於學甲將軍溪頭前寮渡口上岸,並定居於今學甲區下社角部落,至康熙四十年(1701年)有鹽水趙姓人家捐地,遂於現地正式建廟祀奉,成為當地信仰中心,後來信仰圈逐漸擴大至學甲堡之範圍。

慈聖宮: 台北畫刊推薦

民國七十二年有一部份庄民,假同仁社區活動中心二樓「長壽俱樂部」建廟,名為「慈聖宮」,本欲自汪氏宗祠迎請神明奉祀未果,自此信仰一分為二。 直至民國八十五年,由涂振和提倡兩廟和一,在徵求大家同意之下,於農曆十一月動土,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落成安座。 然而慈聖宮於大正12年(1923年)初期時搭建草寮奉祀,中期更造日式平房,後期因平房倒塌,隔壁虔誠林姓人家鑿壁通道,提供自家小洞出入讓信眾克難參拜,神奇的是,慈聖宮在此期間竟安然無恙,更為嘖嘖稱奇、不可思議! 也因皇民化運動及欣逢臺灣光復,導致整整五十七年內,歷史眾說紛紜,確切史蹟不可考。 農曆三月廿三日媽祖誕辰舉行慶典外,農曆九月九日的媽祖成道弘法日,亦為一年裡的大活動。

慈聖宮

適時該會地與本宮係為借用之處所,工作推動二年餘,場地較為受限且不敷使用,若不覓尋其它處所,難續以推動公益之各項工作。 慈聖宮奉祀主神 天上聖母 老四媽,左殿配祀 註生娘娘,右殿配祀 九天娘娘,並奉 天上聖母諭禮祀諸神於殿內享萬世心煙。 誠祈神庥庶黎,指覺迷津,啟正人心,昇而祐國護民,世道安然。 殷望皈信 聖母者得心習聖人之道,並勤耕福田以助世間苦難,始為本宮執事啟建永基廟堂之意。 茲將本宮沿革及建廟史記文載於后,誠供後世為記以遵前人步履進而揚之。 登錄種類:廟宇公告2020年12月22日詳細登錄資料同治五年(1866年)廟再遷建至今日的民樂街和民生西路交叉口,廟面對大稻埕碼頭。

農曆七月十五日早六時,廟方舉行掛榜儀式,以昭告鬼魂接受世人邀請,出席中元節祭祀,然後法師開始誦經超渡。 傍晚,法師燒香祭拜神明後舉行淨桌,民眾才將祭品擺至供桌上,法師則在施普台施普。 在晚七時三十分許,法師開始拋糖果、餅乾,邀請孤魂野鬼與民同樂;參加普渡的民眾搶孤,沾染福氣。 祭祀期間,金山慈護宮門前擺設以竹片和棉紙糊成的三間紙屋,翰林院供參加普渡的陣亡官兵休息之用,同歸所供無主孤魂休息之處,沐浴亭係給所有亡故者洗浴處所。

主祀媽祖的「慈聖宮」,與「法主宮」、「霞海城隍廟」合稱為大稻埕三大廟宇,目前被列為直轄市定古蹟,日治時期重建是由人稱「彬司」陳應彬負責,他不只是優秀的傳統建築大木作匠師,在臺灣寺廟建築發展史上更是占有一席之地。 日治昭和時期,原公厝經久失修,地方仕紳及信眾發起募捐重建慈聖宮於現址。 其後數十年,原廟又幾經翻修,並請府城彩繪名師潘麗水留下門神壁畫等作品。 慈濟宮與清濟宮兩廟斷香,兩廟並各自聘請學者,援引文獻,考證源流,互爭建廟時間早晚,成為台灣民間信仰中互爭正統地位的一件公案。 嘉義北社尾保安宮當地傳說則大異其趣,相傳有學甲人士,有感於北社尾保生大帝神威顯赫,遂趁管理人不備,迎往學甲慈濟宮奉祀。

台南市安南區原為台江內海,經泥沙淤積逐漸形成陸地,拓墾先民多自曾文溪北岸遷徙移居,逐漸形成所謂「台江十六寮」的區域。 而許多拓墾者便來自學甲地區,並自慈濟宮分靈、分火前往奉祀,建立角頭廟宇,逐步擴張成為以保生大帝為祭祀主神的聯庄祭祀組織。 當地百姓追懷原鄉祖廟,於每年保生大帝誕辰後便迎請慈濟宮保生大帝神像前往當地繞境巡狩,後來因時代變遷,繞境習俗中斷多年,然而該地廟宇每年仍會迎請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前往當地廟宇輪流駐蹕,接受百姓祭拜。 2010年在慈濟宮與安南區十六寮各廟宇的倡議下,循舊日之例,擴大舉辦為「安南巡禮」活動。

  • 金山金包里老街是基隆北海岸最早開墾的地區,依文獻可追溯至乾隆年間的契約。
  • 提醒您,我們非宮廟代表,我們只是一個希望能建立廟宇數位生態的小團隊,如果您願意以小額方式支持(比如說贊助一杯咖啡,讓工程師熬夜有精神一點)。
  • 咸豐三年(1853年)頂下郊拚後,同安人的首領林佑藻在咸豐五年(1855年)於大稻埕籌建媽祖廟。
  • 慈聖宮觀音佛祖由來已久,在三百多年前由本庄汪氏渡臺祖自廣東大埔奉迎來臺,本祀奉於汪氏宗祠。
  •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宮中壇元帥神尊,經成功大學歷史系石萬壽教授考證,乃陳永華參軍總制府先鋒孚護神,靈感珍貴非凡,其可謂見證明鄭三付至今,台灣開發的滄桑史頁。
  • 大稻埕有三大廟宇-霞海城隍廟、慈聖宮、法主公廟,其中慈聖宮主要供奉媽祖,在台灣廟宇前有攤販美食的相當多,在高雄就知道不少廟口美食,不過像是慈聖宮這樣規模且整齊的倒是初次,我想也許跟政府規劃有些關聯。
  • 除了一條街的美食特色外,坐在大榕樹下品嚐美食,特別的是能夠東點西點,只要人多,我想整條街的小吃都能一次吃完呀(笑),我甚至想過,這也許是百貨公司裡美食街的街頭版,多了自然風吹、人情味、正中午開始飲酒的爺爺們,一切看似突兀,在這卻是日常。

而後開基二大帝於信徒問事時,顯靈起乩,由乩童帶回保安宮,僅留下神像座椅而已。 依學甲當地民間相傳,學甲慈濟宮開基二大帝曾於西元1860年左右失落,由嘉義北社尾軍伕迎奉,僅留下大帝神像木椅,1945年下社角李抄、李長記父子連夜受保生大帝托夢,李長記遂前往北社尾查訪,趁機迎回開基二大帝神像。 學甲宅子港居民聽聞,出動八人大抬神輿,迎奉神像返回學甲。

正殿主祀五顯大帝,陪祀五顯二、三、四、五大帝,觀音佛祖、濟公禪師、張太子、中壇元帥,左龕奉祀註生娘娘、婆姐,右龕奉祀福德正神,左廂為行鸞救世堂,亦奉祀五營兵將。 台灣光復約民國三十多年,信眾自取堂號曰「日月堂」,至民國四十多年上蒼降旨賜堂號尊稱「慈聖堂」,慈聖堂至今已建廟三次,近一次改建是於民國七十二年動工,七十三年(西元一九八四年、歲次甲子年)農曆十月二十二日舉竣工亦舉行安座大典,慈聖堂後改名為慈聖宮。 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上聖母聖誕:作戲、犒軍、安營、三年一科至北港朝天宮、大岡山超鋒寺、萬丹赤山巖、長治新潭頭玄天上帝廟、車城福安宮進香,以及回程遶境。 於清道光年間創建於該莊南端,為一紅磚砌成之簡陋建物,且未有廟名。 至昭和二年(1927)僅存斷垣殘壁,遂將廟內神像分別遷至陳、侯姓信士私宅供參拜。

陳永華一族於此拓墾之際,自故鄉福建同安恭迎神農大帝香火供奉,並於清雍正年間取其原鄉脈傳「慈民愛物,聖祐無私」,創建「慈聖宮」。 日昭和8年遷建於現址,民國67年整修,延聘潘麗水主持彩繪;民國88年,籌畫重建新廟,至民國92年正式落成。 大稻埕有三大廟宇-霞海城隍廟、慈聖宮、法主公廟,其中慈聖宮主要供奉媽祖,在台灣廟宇前有攤販美食的相當多,在高雄就知道不少廟口美食,不過像是慈聖宮這樣規模且整齊的倒是初次,我想也許跟政府規劃有些關聯。 三川殿的門神彩繪,也是北臺灣彩繪名司許連成的大作之一,來到這裡沒有進來參拜走走,是一件相當可惜的事情,開頭所提的「巷內藏大廟」,並不是指寺廟建築本體宏偉,也不是說它的成立歷史久遠。 今天又來,目標很明確,要尋找大稻埕除了霞海城隍廟和法主真君廟之外,另一個信仰中心「慈聖宮」的美食,感受一下老台北的味道。

慈聖宮

廟方董事長王淵源在2001年表示,二百多年前金山曾大量蝗虫入境,將三、四月間正值生長期的農作物全部吃光,民不聊生,後來金面媽祖結合眾尊神祇一起遶境出巡,去除災運後,類似情事就不曾再發生,因此年年出巡。 據佳里區番仔寮應元宮當地耆老流傳,學甲慈濟宮內所奉祀舊三大帝即為番仔寮應元宮二大帝。 相傳學甲慈濟宮舊三大帝與應元宮二大帝同時送往一家佛具店剃面整飾,學甲慈濟宮主事人員見店內司傅為神像於水桶內退神洗滌時,應元宮神像因水面浮力反彈至桶外,誤為神蹟顯示,遂與店內商量,私下與應元宮神像交換,迎回慈濟宮祀奉。 二戰後,及1957年番仔寮應元宮丁酉科謝恩祈安三朝清醮時,應元宮皆曾派出神轎迎請學甲慈濟宮舊三大帝神像前往鑑醮。 學甲區學甲寮慈照宮於上白礁祭典時,神轎皆排列於慈濟宮之前,乃肇源於慈照宮雕刻保生大帝神像奉祀時,神像較慈濟宮保生大帝神像高大,雕刻後學甲寮庄內事故紛傳,經庄內大老請示神意後,將慈濟宮原祀舊四大帝與慈照宮神像交換,現今慈濟宮內舊四大帝神像實為當年慈照宮開基神像。

慈聖宮

官田地處山明水秀的烏山頭水庫旁,位在嘉南平原的中心點,自古以來,物產富饒,地靈人傑。 十六、七世紀為平埔族人馳騁的原野,荷治時期為官方王田,明鄭後施行屯田政策,授予官員招募佃農墾荒,形成漢人聚落,故禒「官佃」。 此地據傳以明鄭參軍陳永華族親承佃墾殖最多,為保佑墾民,自祖居福建省同安恭迎神農大帝及中壇元帥金尊奉祀於陳姓私孛。

學甲慈濟宮廟埕兩側有日月井(亦稱龍虎井),1955年該廟於西側廟地興建店鋪,1966年於濟生路興建慈生別館,1977年於廟宇左側興建保生賓館,作為香客大樓。 1982年在保生賓館前另建慈濟文化大樓,兼作為戲台。 目前學甲慈濟宮主體建築分為前殿、正殿、後殿三落建築,為三落三間起建築,大體保持嘉慶至咸豐年間面貌。 三川殿前左右各有舊式金爐一座,屬三級古蹟建物的一部分,已不燃燒金紙。 學甲慈濟宮的祭祀圈以今日學甲市中心的區域為主,包含新榮里、仁得里、慈福里、明宜里、秀昌里等範圍,即所謂下角、中角、後角等區域。

廟前龍柱、石碑、基地石材和雕花大樑均出自廈門港,並由同安師傅雕琢而成。 當時廟後有一口俗稱「小劍潭」的水井,被傳言鄭成功拔劍刺地得到的劍泉,並有「汲井可受福」五字的匾,及由藍鼎元鐫記的勒文,但一說鐫記為林鶴年戲作。 嘉慶年間,泉州府同安縣商人,為祈航海平安,從福建分靈請來海神媽祖神像,供奉於艋舺八甲庄。 咸豐三年(1853年)頂下郊拚後,同安人的首領林佑藻在咸豐五年(1855年)於大稻埕籌建媽祖廟。 同治三年(1864年)初建,廟又稱「大稻埕媽祖宮」,媽祖稱為「稻江媽祖」。 廟最早位在中街與南街的交界處,也就是現在的迪化街與民生西路口,早期的建街發展,即與此廟跟大稻埕霞海城隍廟息息相關。

同年9月30日舉行動土典禮,但等到文化局審議通過才會拆除動工。 2019年2月廟方申請為登錄歷史建築,經市政府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史蹟聚落建築群及文化景觀審議會決議,於同年6月17日公告。 此次重建,特別將水雉、菱田風光等相關主題,融入廟體陶塑彩繪,讓金碧輝煌的慈聖宮,根植於文化之上,內斂出更有深度的美感。 在一片文化保存的聲浪中,官田慈聖宮雖然來不及回應,但主持重建的主事者,卻極有眼光。 不僅將在地文化融入廟宇建築中,也延聘國家薪傳獎得主鹿港陳萬能先生精心設計龍鳳呈祥「錫燈」;不僅如此,水車堵的交址陶塑,也是國寶級大師林再興先生的作品,為當代的文化與藝術留根,為文化保存開拓了新面向。 農曆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聖誕)廟格街屋式建築状态廟頂廟埕天災損害(防水及內部整修工程進行中)建筑详情本殿構造依牆而建 夾於兩戶中建立时间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地圖五塊厝慈聖宮,位於中華民國高雄市苓雅區次分區五塊厝林靖里內,主祀保生大帝的廟宇。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宮中壇元帥神尊,經成功大學歷史系石萬壽教授考證,乃陳永華參軍總制府先鋒孚護神,靈感珍貴非凡,其可謂見證明鄭三付至今,台灣開發的滄桑史頁。 為免遺落中壇元帥珍貴金尊,特別聘請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得主施至輝老師險圕中壇元帥分尊,供信眾迎奉。 明永曆16年,明鄭參軍陳永華的「寓兵於農」政策,奠下官田農墾的基礎。

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