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德祠介紹

桥北立花岗岩石牌坊,上镌“至德名邦”四字。 石坛北为棂星门,竖有六根石柱,高6米,有云龙、仙鹤雕饰。 大埔福德祠正龕有三尊土地公神像,據說是立廟之初已有。 三尊神像眼神有差異,居中神像平視,龍邊神像近觀,虎邊神像遠眺,似乎代表該廟土地攻能近觀、遠眺,明察秋毫境內大小事。 大埔福德祠的土地公與六合境另外兩間土地公廟的土地公據說為親兄弟,其中大埔福德祠是排行老三的「三伯公」,大伯公是仁厚境福德祠的土地公,而二伯公是油行尾福德爺廟的土地公。 羅福星則是出生於印尼的廣東華僑,1903年,他的祖父來台經商,羅福星也跟著到台灣,並與祖父定居於苗栗,就讀苗栗公學校並學習日文。

对至德殿的梁枋施用了明式包袱锦彩绘,给人质朴古老的感觉,又具有南方的特色。 泰伯殿已形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成为江南有名的古迹。 咸丰10年(1860)无锡失陷于太平军。 泰伯庙除大殿和两庑之外,其余所有建筑全被拆除烧毁。

经过九十年代的大修,许多建筑得到了复建。 泰伯,孔子称他为“至德”,司马迁在《史记》里把他列为“世家”第一,他的事迹被历代史学家载入史册。 他因让位,偕弟仲雍,避居江南,在梅里(今梅村一带)建“勾吴”国,筑“泰伯城”,成为吴文化的发源地。

和德祠: 建筑

所谓“脽” ,是因此地背汾(河)带河(黄河),自然形成一条长四、五里,宽二里有余,高十多丈的长阜。 汉武帝刘彻即位,把祭祀后土列为国家一件重要大事。 从元鼎至天汉元年,汉武帝八次巡幸汾阴祀后土,设坛施祭,大筵群臣,中流饮然而赋千古绝调《秋风辞》。 汉成帝永始四年(前13年)三月,汉成帝率群臣渡黄河,到汾阴祭祀后土。 其后,汉成帝又先后三次到汾阴祭祀后土。

泰伯庙又名至德祠、让王庙,在今无锡梅村镇的伯渎河畔。 东汉桓帝永兴二年(154),敕令吴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立庙。 经过历代修建的泰伯庙,是一组群体建筑,庄严辉煌。 现存的泰伯庙为明清建筑,庙前立照池,池上架单孔拱形石桥,名“香花桥”。

和德祠

汉成帝永始三年(前14年),汉成帝的母亲看到皇帝久无子嗣,便以皇太后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令,决定恢复皇帝至汾阴祭祀后土的“先帝之制”。 皇太后认为汉成帝当初把祭祀天地的地方换在长安南北郊,得罪了皇天后土,失天地之心,天地之神降罪,以致皇帝久无子嗣。 后土祠是中国民间广泛信仰的神祗,总司土地之神。 后土祠位于山西省万荣县西南40公里处黄河岸边庙前村北,是中华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地母)的祠庙。 在附近不遠的國父史蹟館也有羅福星的照片,並記錄這段歷史。

和德祠: 台灣寺廟網

该像由无锡泥人研究所所长,泥塑大师柳家奎主持塑制。 5米,头戴冕旒,手捧玉圭,身穿玄衣纁裳,为商周古帝王服饰,衣服上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末、黼、黻等十二章纹,脚穿赤舄。 泰伯像古朴庄重,高贵典雅,完全符合历史人物的时代特点。

和德祠

清末民初,两庑亦遭火灾,大殿虽巍然独存,但亦已破旧。 民国年间,吴氏族人稍稍复建了一些建筑。 解放后,泰伯庙重新遭受极左路线的蹂躏,五十年代初,被梅村师范的学生毁了泰伯的塑像,匾联全部亡失,不久之后,庙内建筑概被占据派作他用。 至文革期间,危害更烈,此时已无人敢提泰伯。 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教条下,泰伯的三让精神已被抛弃。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阳光也照到了古老的泰伯庙,1984年,人民政府拨款对泰伯庙进行了重修。

在至德殿东面,韩国泰伯后裔捐款恢复了泰伯庙故井,旁边立有复井缘由的仿明式四面碑。 至德殿后面的一系列原有殿宇都已基本恢复。 今天走进泰伯庙可感到庙貌庄严,殿宇深沉,松柏成荫,净洁清亮,体现了泰伯的开拓和谦让精神,成为江南一处吴文化教育的优良基地。 明万历年间,由于黄河冲刷,脽丘塌陷,后土祠择地迁建。 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黄河泛滥,后土祠被淹,只留下门殿及秋风楼。 到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秋,黄河决口,后土祠建筑荡然无存。

  • 臺灣臺中市烏日區三和里高鐵三路厝仔福德祠黃連木,是一棵位於臺灣臺中市烏日區三和里厝仔福德祠旁的黃連木,被當地人視為神樹,在興建高鐵臺中站特區時獲得原地保留。
  • 大埔福德祠正龕有三尊土地公神像,據說是立廟之初已有。
  • 清末民初,两庑亦遭火灾,大殿虽巍然独存,但亦已破旧。
  • 他因让位,偕弟仲雍,避居江南,在梅里(今梅村一带)建“勾吴”国,筑“泰伯城”,成为吴文化的发源地。

建立高鐵臺中站時,此黃連木與廟的地區因被劃為烏日高鐵特殊區段徵收公共工程第一標範圍,遭到居民反對遷移。 居民認為老樹移植不可能存活,並說土地公日後將會庇蔭高鐵平安。 高鐵臺中站外西側停車場邊有一隆起的土丘,從高鐵三路人行道設有階梯可往上,上有一棵黃連木與厝仔福德祠。 當地三和里里長曾清意表示,這棵樹下的土地公廟,不少村民從小就習慣在此樹下遊戲、拜拜,一直到老年在樹下奕棋、聊天,對老樹和土地公廟的感情深厚。 樹下密植草皮,並擺置一香爐,旁設有矮牆防護避免崩塌。 臺灣臺中市烏日區三和里高鐵三路厝仔福德祠黃連木,是一棵位於臺灣臺中市烏日區三和里厝仔福德祠旁的黃連木,被當地人視為神樹,在興建高鐵臺中站特區時獲得原地保留。

庙的最前部分,金水河、香花桥、至德名邦石坊已从梅村中学校区中划归泰伯庙。 坊北是由6根青石柱加青石护墙组成的棂星门。 过戟门后是第二个院落,泰伯庙的主体建筑至德殿巍然而立。 在修复泰伯庙至德殿时,发现至德殿的建筑虽在中轴线上,但向西南稍偏15°,而泰伯墓也有这个特点。

说明当年修建泰伯庙墓时,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礼制。 这是有待古建筑与礼制关系这个研究课题来解决的问题。 重修至德殿正脊上鸱吻时,恢复了明代式样。

樹下的小廟在2009年重建,後建建鐵皮屋頂及圍籬保護。 據曾清意表示,有一名負責為高鐵施工的中華工程邱姓工程師,說夢見土地公反映要住新屋,因而主動幫忙。 廟內除一尊福德正神像外,兩側還供奉了三顆有如西瓜大小的石頭。

和德祠

這兩個看似不相干的人物是如何跟大稻埕和德祠產生連結?

和德祠

1906年他與祖父回廣東,經過廈門時偶然聽到革命黨在宣傳理念,之後便加入同盟會,並到南洋招募華僑,1911年時率領兩千多名民兵參加黃花崗之役。 中國民國成立後,羅福星來到他曾待了數年的台灣,並在大稻埕組織同盟會支部,暗中推動抗日行動,1913年在他的組織下爆發了苗栗事件,羅福星被捕,之後被判死刑送上絞刑台。 廖添丁這號人物是大家都知道的,他是傳說中的義賊,也被許多廟宇尊為神明祭拜;羅福星這個名子我們也在課本中讀過,他曾加入同盟會並參加辛亥革命,之後來台灣組織同盟會支部進行抗日活動,之後被日本政府送上絞刑台。

殿内有历代修庙碑记13块,其中有明王鏊的《重修泰伯庙记》、钱荣的《泰伯庙赡田记》。 殿上有台湾泰伯后人,台中吴氏宗亲会理事长所撰对联:”至德无称,八百开基绵世泽;天伦信美,千年遗范在人间。”至德殿院内两边即是东西两庑,各九间。 依时间先后依次塑有仲雍、季简、叔达、周章、熊遂、柯相、强鸠夷、余桥疑吾、柯卢、周繇、屈羽、夷吾、禽处、转、颇高、句卑、去齐、寿梦、诸樊、余祭、余昧、僚、阖闾、夫差、季札、子胥、专诸、孙武等28人像。

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荣河知县戴儒珍将此祠移迁于庙前村北的高崖上,这就是现在的后土祠。 万荣后土祠,是明以前历代帝王祭祀后土的庙宇。 据史料记载,早在原始社会,这里就是轩辕黄帝扫地而祭之所。 后土祠位于中国历史上盛称为“汾阴脽上丘”。

和德祠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