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安宮詳盡懶人包

在季麒光的〈沈光文傳〉是「督院李公」,全祖望的〈沈太僕傳〉是「閩督李率泰」。 但是,清時期李率泰擔任閩浙總督的時間是自1656年至1658年,1658年後,浙閩兩省各設總督,李率泰於1658年至1664年改擔任福建總督。 有關沈光文到達臺灣的時間,正確記載的文獻直到1984才重新出土,確認沈光文是在1662年鄭成功去世不久後,因在海上遭遇颱風而到臺灣的[來源請求]。 清治台灣著作《文開文集》、《流寓考》、《台灣賦》、《草木雜記》、《台灣輿圖考》沈光文(1612年10月18日-1688年8月8日),字文開,號斯菴或作斯庵,生於浙江鄞縣(今属宁波市海曙区),陸九淵門人沈煥的後裔,布政使沈九疇族曾孫。 是一位南明時期的文人、官吏;後半生因故流寓台灣,留下若干紀錄當時台灣風土民情的第一手資料,被譽為「海東文獻初祖」、「臺灣漢語古典文學之祖」,與張蒼水及徐孚遠等人並稱東寧三子。 縣市地點廟景廟銜現今廟址創建年代備註金門縣金湖鎮順濟宮北宋徽宗宣和年料羅順濟宮興建於明代,從廟中碑文記載,建廟時間要往古推算到北宋徽宗宣和年間,是金門最古老的媽祖廟。

光緒10年(1884年)爆發中法戰爭,基隆遭法國軍隊佔領數月,慶安宮險遭破壞。 戰爭結束後,劉銘傳請光緒皇帝賜御筆匾額「戴德二天」,惜今日匾額下落不明。 進入臺灣日治時期之後,由於大正八年(1919年)進行市區改正而拓寬廟前道路,導致該廟門前有部分被拆除。 而到了昭和五年(1930年),適逢舉辦「臺灣文化三百年紀念」,鄭氏家族則組成了臺南鄭氏宗親會並發起募款,於兩年後完成該廟的整修。 1662年6月鄭成功過世,鄭氏王朝陷入王位繼承爭奪,鄭成功許多留在金門的將領紛紛向清國投降,沈光文在當年農曆7月,帶家眷買船要移居泉州時,遭遇颱風被帶到台灣。 沈光文到台灣後短暫住在府城街上,不久就移至目加溜灣,也就是現在的善化居住晚年沈光文組織「東吟詩社」,定居於目加溜灣社(今臺南市善化區)時,對當地原住民做出了一些醫療、文教方面的貢獻。

慶安宮

每逢農曆初一、十五、神佛聖誕日及過年期間,各地善男信女總自各地湧來參拜。 這個儀式由信眾準備陣頭為前導,然後再由各姓氏組成單位迎接斗燈繞境以求平安,繞境結束後就將這些斗燈送到慶安宮安奉。 次日,則在慶安宮前舉行「豎燈篙」活動召告各路孤魂野鬼前來享用各界所供奉的各式祭品。 基隆慶安宮是全省唯一供奉湄洲媽、泉州媽、漳州媽的媽祖廟,擁有古樸、莊重的建築風格,位在熱鬧街市之中,靜靜呈現和平安詳的氣氛,慶安宮同時也是許多的慶典、習俗發源地,其歷史久遠與和平島天后宮、城隍廟並列基隆三大名剎。

慶安宮: 廟宇簡介

慶安宮坐北朝南兩進一院,兩廊兩護龍之縱深式廟宇建築,左右兩側護龍做為來台鄉親使用之會館;今三川殿懸掛之「銀同邑廟」足為見證。 三川殿左右牆為交趾陶作品,龍邊為仙翁手持壽桃,旁有一隻仙鶴,虎邊為麻姑及鹿,象徵「福祿壽」。 三川殿正門門神為秦叔寶與尉遲敬德,龍邊為文官,手持官帽與鹿,象徵「加冠晉祿」,虎邊門神則為太監。 本宮祀奉主神為三太子中壇元帥,初設壇於古名打鐵崙,係輕便車自下營經鎮內通往台南府城要驛,之後供奉諸神亦由原三太子漸增大太子、二太子及四太子。

媽祖信仰廣布中國東南沿海,金門、馬祖靠海吃海,海神媽祖自然成為漁民的精神寄託,金門建有「金門媽祖公園」;馬祖之名傳說由媽祖而來,在馬祖建有「媽祖宗教文化園區」。 保和宮主祀保生大帝,本名吳夲(音ㄊㄠ),自宋朝即為濟世救貧的名醫,於白礁發跡以來輔宋佐明,大顯神威,追封帝號,因白礁與兑山相距不遠,李氏先民屢沐神恩,於是至白礁分靈分香恭圕像,後移民至金鞍山寺奉祀膜拜,清乾隆年間,兑山鄉的先民渡海來臺開墾,重圕金身祈請保生大帝隨却來台保生計,並佑萬民百姓。 日治時代明治43年(1910年),兌山李氏的李樹華(蘆洲李宅古厝的建造人),以清代貢生的身分,約集族內先賢與各庄頭人研討建造大廟,獲得眾人的贊同,經費由樓仔厝角、水湳角、溪墘角、土地公厝角、三重埔角、八里角及對岸崙仔頂角等七角頭共同負擔。 每逢農曆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誕辰,由境內七角頭主持豬公比賽,為蘆洲、八里、五股、三重、社子等地區香火鼎盛的廟宇之一。 保生大帝俗名吳本,宋朝人,少年時學習醫術,學成懸壺濟世,深受鄉里百姓的愛戴。 鄉民為緬懷他濟世救人的菩薩心腸,便為他建造廟宇,供世人祭祀,並稱他為『大道公』或『吳真人』。

甚至於大正10年(1921年)到 大正13年(1924年)間,慶安宮(城隍廟及奠濟宮亦同)的遶境被半強迫改至陽曆6月3日(基隆神社例祭日)舉行聯合遶境,基隆神社之神輿與媽祖等神祇鑾轎同時繞境。 慶安宮的歷史可溯自清乾隆45年(西元1780年),當時漳州移民於基隆港西岸的牛稠港虎仔山畔建了一間小的媽祖廟。 隨著移民日多,基隆港南岸成為街市而有建廟之需,而後嘉慶20年(1815年)內湖庄人何士蘭捐獻位於石硬港(旭川河)西側之地建廟,該地即為慶安宮今址。

慶安宮: 基隆慶安宮

澳門面積只有20多平方公里,但中式廟宇卻不下40多間,其中有10多間供奉天后神,而用天后作為廟宇名稱的,就有8間。 其後每多顯靈,於海濱救人無數,於是沿海鄉民紛紛立廟祀奉,歷代君主都賜以頭銜,尊為天妃,直至康熙22年(1683年)福建水師施琅攻打台灣鄭克塽,因戰船擱淺,清朝軍人乃向天妃禱告因而脫險。 康熙帝知道後將天妃改加為「天后」,此後天后成為中國及東南亞華人社會裏漁民和所有航海者普遍的守護神,有些漁民更會把孩子和天后「上契」。 現今祖籍福建的林姓人士,多普遍認同天后是他們的祖先而尊稱為「天后聖姑」。 2015年12月5日進行大殿百年古蹟修復工程,並於10月24日恭迎保生大帝暨正殿眾神移置前方臨時行宮。 民國七十八年後殿右廂遭回祿之災,民國八十九年進行修復,正殿彩繪由和美陳穎派率其子陳文俊、陳敦仁施做彩繪,民國九十年彩繪三川殿,新做彩繪雖使廟宇煥然一新,但陳穎派的傳統圖稿,仍使廟宇保有古樸的風貌,民國九十一年五月十五日完成慶安宮的修復。

慶安宮

雖處於擁擠的市街之內,但百年古廟古樸之風仍舊可尋,其龍柱雕刻精美,廟前石獅手法樸拙渾厚,廟牆為磁砌,內牆改為義大利石砌,十分優雅;正殿中龕內安奉媽祖坐像,龕外千里眼與順風耳分侍左右,英勇威武,龕前並祀媽祖等神像,殿前懸掛匾額一方,上題「澤被蒼生」四字。 此廟為三開間三進的格局,座東朝西,由前殿、正殿與後殿組成,整體外觀簡樸不華。 門前古井為創建時期遺跡,前庭則栽有七弦竹及置有幼年鄭成功及母親田川松之雕像。 前殿之入口內凹,為「凹壽式」的形式,而兩旁則有開了圓孔窗的耳房。 正殿奉祀鄭成功神像,與歷代鄭氏祖先、聖賢等神位,並懸有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三圭世錫」匾額,為鄭成功第四代孫鄭汝成至台灣祭拜祖先所立。 堂內石柱聯刻「昭毅無雙開疆復土承天續,格思靡既迪後光前擘海祠」,彰顯鄭氏開拓之功勞。

西港慶安宮原先並未進行該法會,是到了1974年才開始舉行,之後年年舉辦「九皇禮斗護國消災大法會」。 法會中會有道士設壇誦經禮懺,此外會將參與者的生辰八字寫在疏文上以祈福消災。 這些文章雖都顯示沈光文於1651年到臺灣,但後面文句提及當時的政府官員是李率泰,顯示沈氏抵台的時間點在文獻上存有矛盾,故史學界一直眾說紛紜。 上述文章皆提及,沈光文是由於當時的清國官員邀他見面,沈氏乘船要過去時卻被颱風帶到臺灣。

  • 康熙帝知道後將天妃改加為「天后」,此後天后成為中國及東南亞華人社會裏漁民和所有航海者普遍的守護神,有些漁民更會把孩子和天后「上契」。
  • 慶安宮保存有數面古匾與石碑等文物,多放置在後殿或香科文物大樓。
  • 上述文章皆提及,沈光文是由於當時的清國官員邀他見面,沈氏乘船要過去時卻被颱風帶到臺灣。
  • 民國60年(1971年),慶安宮年久失修,會長黃圖倡議拆除舊廟重建。

後人為紀念沈光文事蹟,除了建有紀念碑,還有以其為名的道路、橋樑等等以資紀念。 於1982年10月1日(中秋節)入祀善化慶安宮與五文昌帝君並列供奉。 沈光文紀念亭(位於善化車站前,2012年9月23日落成啟用)。

正殿神龕上方有清嘉慶22年(1817)「惠我生民」匾及清道光4年(1824)鄭用鍚所獻「容保無疆」匾,為慶安宮的重要文物。 盧嘉興認為康熙到道光之間1百多年都未重修不合理,認為是道光廿七年(1847年)遷到現址重建,後改稱慶安宮。 另外過去七股鄉槺榔村(後改為七股區槺榔里,2018年併入義合里)據說在某次西港香出了一個牛犁歌陣頭,陣頭人員在慶安宮等待時,有一人將錢帶放在某香舖忘了拿。 同行者問該人這些錢的用途,他表示這些錢是要買金紙燒給千歲爺賞兵用。

形成大廟規模,後因屬工廠用地,經里中先賢議決,幾度折衝,遂播遷於李氏祖地。 廟庭莊嚴,復加入原郭氏望族所奉邱王、朱王,從此善信朝夕叩拜,並延續前習,成為里鄰集合辦公之處,乃有巷口公厝之謂也。 三川殿的屋頂採「硬山升簷式」作法,且上下屋簷的封簷板相連,此風格與威惠宮有異曲同工之妙。 此外慶安宮旁立有「安定里向忠亭碑」,是文史工作者盧嘉興所發現,當時充當成慶安宮的階石。 該石碑是乾隆九年(1744年)「西六分堡」(漢人聚落)、「東十一社」(平埔族群聚落)共同豎立,紀念因朱一貴事件而建立的向忠亭。 向忠亭是清廷為褒揚協助清軍的當地仕紳吳士連而建,位在其大宅前,據說文武百官路過都要停轎下馬跪拜。

慶安宮又稱媽祖廟,座落在基隆市忠二路左側,為基隆最古老的廟宇之一。 由於基隆早期街市未開,而且是早年中國沿岸商船往來的出入港口,又因基隆不適耕農,大多數的居民均以漁業為主,為祈平安,於清乾隆45年立廟於牛稠港,祀奉天上聖母,後因基隆填海建地,乃遷至現今的位置。 雖處於擁擠的市街之內,但百年古廟古樸之風仍舊可尋,其龍柱雕刻精美,廟前石獅手法樸拙渾厚,廟牆為磁砌,內牆改為義大利石砌,十分優雅﹔正殿中龕內安奉媽祖坐像,龕外千里眼與順風耳分侍左右,英勇威武,龕前並祀媽祖等神像,殿前懸掛匾額一方,上題「澤被蒼生」四字。

慶安宮

慶安宮又稱基隆媽姐廟,於清乾隆45年立廟,是基隆市最老的廟宇之一,除於每年中元祭期間,扮演重要角色外,同時也是許多慶典及習俗的發源地,與和平島天后宮、城隍廟並列基隆三大廟,也是全台唯一供奉三尊媽祖(湄州媽、泉州媽、漳州媽)的寺廟。 遷址: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地圖慶安宮,又稱為基隆媽祖宮、基隆媽祖廟,是位於臺灣基隆市仁愛區的媽祖廟,建於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主祀天上聖母(其主神又被稱作「基隆媽」),與奠濟宮、基隆城隍廟合稱為「基隆三大廟」,亦名列「基隆八景」之一。 該廟所供奉的媽祖神像依來源可分為湄洲媽、泉州媽、漳州媽,象徵昔日漳泉械鬥的和解。

  • 前殿之入口內凹,為「凹壽式」的形式,而兩旁則有開了圓孔窗的耳房。
  • 該石碑是乾隆九年(1744年)「西六分堡」(漢人聚落)、「東十一社」(平埔族群聚落)共同豎立,紀念因朱一貴事件而建立的向忠亭。
  • 但是,清時期李率泰擔任閩浙總督的時間是自1656年至1658年,1658年後,浙閩兩省各設總督,李率泰於1658年至1664年改擔任福建總督。
  • 同行者問該人這些錢的用途,他表示這些錢是要買金紙燒給千歲爺賞兵用。
  • 隨著移民日多,基隆港南岸成為街市而有建廟之需,而後嘉慶二十年(1815年)內湖莊人何士蘭捐獻位於石硬港(旭川河)西側之地建廟,該地即為慶安宮今址。

而在1971年11月23日(十月初六)子時舉行重建上樑儀式時,拍攝到香案上有呈現雙鯉魚形象線條的照片,地方耆老認為這是該廟位在鯉魚穴所致。 另外約是在日治時期,慶安宮開始分靈出金鯉魚令旗,供信徒迎請回家供奉,俗稱「鯉魚公」。 每三年舉行一次西港香時,這些分靈出去的「鯉魚公」會返回慶安宮「鑑醮」,確認這些鯉魚公神威猶存,廟方也會請師傅予以整飾。 日治時代,慶安宮、基隆城隍廟及奠濟宮的繞境路線,被要求延伸至基隆神社前進行參香。

慶安宮

民國60年(1971年),慶安宮年久失修,會長黃圖倡議拆除舊廟重建。 該次重建於民國76年(1987年)落成,除了興建新廟外,還有興建三層樓高的香客大樓、凌霄寶殿與禹門亭。 此外民國81年(1992年)進行後殿的拆除重建,以使前後殿外觀有一致性。 該廟也是列為中華民國國定民俗的西港刈香主辦廟宇,是西港地區重要的信仰中心。 來源參考:蔡慶濤,《基隆地方研究資料》,收入伊能嘉矩文庫微卷編號T0021,捲號6-4(手稿及抄寫部分﹝四﹞),第64-65頁,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所藏。

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