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保生大帝懶人包

而民間之誤傳,導致供奉保生大帝與媽祖寺廟互有心結,甚至互不往來,純屬荒誕虛構不可信之事。 台北大龍峒保安宮恭祝保生大帝聖誕以「保生文化祭」為主題,舉行一連串傳統與現代廟會活動:遶境踩街、民間劇場-家姓戲、文物展、健康義診、音樂會、建築藝術導覽、兒童寫生比賽、攝影比賽、學術研討會等活動,普受好評。 據文獻載,臺灣最早出現供奉保生大帝的廟宇,是在鄭成功入臺之前,亦即荷治時期。 《臺灣縣志》載:「寺廟……在廣儲東里,大道公廟,紅毛時建……」,為臺灣最早建立的保生大帝廟,原稱「大道公廟」,俗稱「開臺大道公廟」,又稱「廣儲東里大道公廟」,即現在的新化保生大帝廟。 還記得過往參訪「仁武宮」時,只看到用大圖輸出的門神,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委託進行門神彩繪修復調查與記錄,在這個月初修復完成歸位,終於第一次見到出自國寶彩繪大師潘麗水之手門神的我,實在好不感動! 除了門神外,廟內龍、虎邊還有石質浮雕壁畫也重新清潔維護,再現匠師們細膩工藝與歷史美感。

此外,仁武宮內設有保生大帝藥籤,初期藥籤分眼科、內科、外科及小兒科四類,後增加了婦科,因早期醫療資源貧乏,居民因聽聞保生大帝藥籤靈驗,都會來此求取藥籤而設立。 2014年王船祭的王船,廟方為了展現誠意,斥資300萬元打造嘉義縣首艘全原木王船,取代傳統竹骨紙糊王船。 1917年丁巳季春之月廟宇重修,更名為先天宮,由東石港區長吳踏,及東石港支廳長義宮,合力鼓吹六庄黎民捐獻,將舊廟拆除,建新廟宇於現在位置。 但是,當地卻流傳一句順口溜:「暗街暗眠摸,仁武大道公」,耆老們以閩南語唸出,更有一番風味,也道出「仁武宮」與高雄仁武的淵緣。 一代影星林青霞,以作家身分回到台灣,12月4日出席新書發表會,特別找來作家白先勇合體,吸引大批影迷粉絲到場,連前總統夫人周美青,也悄悄現身在觀眾席。

展覽期間《城美館》同步「Supiido」推出限定「聯名咖啡」,淺中培冰滴咖啡,搭配橙汁與少許烏梅,一口喝下酸甜橙香味,尾韻醇厚的烏梅煙燻,讓我猶如被廟宇香氣包圍的錯覺,很喜歡這樣的跨界合作。 根據在地朋友描述,過往「仁武宮」旁的畸零地是間柑仔店,孩童視角往頂上看是滿滿的驚奇,可惜才搬到嘉義五年多的異鄉人,只參拜過仁武宮,卻沒有參與過大家的過往回憶。

嘉義保生大帝: 宗教活動

花橋慈濟宮:位於泉州市鯉城區,為保生大帝生前施藥義診之處,建於南宋紹興年間,該廟自清代開始附設有施藥局,如今稱為泉州花橋贈藥處診所。 新竹市香山區美山保安宮舉行南巡遶境慶典活動,經南投縣草屯鎮月眉厝龍德廟,駐駕於高雄市左營區城邑慈濟宮。 在中國福建德化的「法主公組合」是張慈觀、蕭朗瑞、章朗慶(一說姓洪)等結義三兄弟,是為「法主三公」。

之後 神蹟逐漸遠播,香火也越發興盛,到了康熙六十年(辛丑年)才興建正式的廟宇,稱為福隆宮。 當時廟宇的屋頂上方生有冬青樹,經常有白鶴率領各種鳥類飛來,讓廟宇的靈驗更顯光芒。 位於嘉義市北榮街、興中街口的仁武宮,雖然在市區內,但因附近街道狹窄,昔日入夜之後,燈火幽暗,因此附近又被稱為「暗街」。 位於嘉義市西門街的嘉義市保生大帝震安宮15日舉行謝土祈安儀式,由嘉義市長黃敏惠擔任主祭官,與震安宮董事長謝永振、民政處長劉美鳳、市府及宮廟團隊一同祈福,此次謝土祈安主要為慶祝宮廟廟頂翻修與牌樓整建工程完工,並自今天起,接連三天舉行謝土禮斗法會。 筆者的祖父有一次應友人邀請,前去幫忙婚禮迎娶,但那天正好他犯沖,本來不應該參加,保生大帝還特別指示他,絕對不能參加,否則會有性命之憂,但他因為生性善良,不忍推辭,果然在迎娶的當下犯沖。 雖在保生大帝的暗中保護之下,保住了性命,但他也因此右眼受傷,視力減弱,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嘉義保生大帝

在永春、安溪一帶亦是「張、蕭、章」;亦有人奉祀「張、蕭、黃」,加入了黃法師(顯應祖師)。 福建龍巖市漳平則是「張、蕭、吳」,張、蕭二法主之外,加入吳真人(保生大帝),或是奉祀「張、蕭、吳、黃」。 在福建省會福州是「張、蕭、連」,即張慈觀、蕭朗瑞、連光陽三位真人。

嘉義保生大帝: 臺灣宗教文化地圖

廣東省潮州的客家人則是「張、蕭、劉、連」四聖,即張慈觀、蕭朗瑞、劉志達、連光陽四聖,四聖也就是五營神將中的東南西北四營的主帥。 信眾遂於麻園寮(新港舊稱)現址重建新廟,至1804年(嘉慶九年)落成,由王得祿命名為「大興宮」,並敬獻一張桌案。 1840年(道光二十年)及1858年(咸豐八年)歷經兩次重修,今日廟旁涼亭保存一塊咸豐八年的「大興宮重修喜捐緣金名碑」。

座談會上,林青霞不吝嗇分享,自己寫作的小祕密,更透露如果之後有人找她寫劇本,她也是非常樂意嘗試的。 震安宮舊稱「五安境廟」,位於嘉義市西門外「過溝仔」,古時羅山戲院一帶有一小埤叫「小安平」通出一條水溝,寬二丈有餘,南向西流(現在光彩街與興中街十字路附近一座五安橋溝南側,現稱「過溝仔」)。 黃敏惠市長誠心祈福,並感謝各宗教寺廟對於穩定社會、教化人心的貢獻,公部門無法做到的,可以透過宗教力量讓大家安心。 還有一次,有人在保生大帝聖誕之時聘請電子花車脫衣舞前來祝壽,神奇的是乩身人在幾公里外的家中,根本不知道廟口發生的事情,但保生大帝便突然降駕,生氣的說道:「學甲跟台北的保生大帝來到廟埕準備看戲,你們怎麼能用這種有礙觀瞻的東西呢?有失禮數!」大家聽了趕緊將電子花車請到廟埕外。 傳承於閩東閭山派的廟宇則是依照「玅濟」許真人、「善濟」孫真人、「慈濟」吳真人的順序排列,如蚵殼港昭靈宮。 一般保生大帝廟都會配祀江仙官(江縣令)、張聖者(張主簿,即飛天大聖,不是法主真君)、黃醫官、程真人、鄞仙姑等,還有保生大帝的腳力,黑虎將軍。

而隨同安移民遷徙,也成為台灣、東南亞同安籍人士信奉的鄉土保護神。 早期在仁武宮鼎盛時期,每天前來求籤的信眾絡繹不絕,從早上開門到晚上10點從未停歇。 這樣的轉變突顯先人在開拓的時候,因生活艱困,無法負擔龐大的醫療費,才轉而求助宗教信仰的力量。 今雖已不同於過往,但廟內所留下的籤筒與藥籤,成為這段歷史的見證。 嘉義仁武宮內設有保生大帝藥籤,初期藥籤分眼科、內科、外科及小兒科四類,後增加了婦科,每一科皆有獨立的籤筒。 早期民智未開,醫療資源貧乏,因聽聞保生大帝藥籤靈驗,許多信眾身體不舒服,都會來求取藥籤。

新港大興宮主祀保生大帝,新港居民又稱「保生大帝廟」或「大道公廟」,位於嘉義縣新港鄉大興村,為單殿式傳統廟宇建築。 1985年(民國74年),由嘉義縣政府登錄為三級古蹟,縣為縣定古蹟。 仁武宮的主神保生大帝是明鄭仁武鎮官兵自泉州所迎來,他們從今天高雄仁武調到今嘉義市一帶駐守時亦將神像迎去,而後建小祠祭祀,作為營鎮的守護神。 清康熙40年(1701年)時正式建廟,諸羅知縣毛鳳綸因為主神是仁武鎮官兵所迎來的,遂將廟宇命名為「仁武宮」。 《諸羅縣誌》卷十二雜記志「寺廟」條亦有記載:「保生大帝廟,在縣治西門外,康熙四十年耆老募建,祀真君也。」仁武宮在建廟後,曾在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及咸豐期間,歷經多次修建與增建。 每年的三月十四在保生大帝出巡時,都會在現在的民雄加油站以及西安村與溪口鄉交界的大路口處進行路祭,這是因為當年加油站路口在進行水溝工程時,有一輛大貨車經過時不甚發生車禍,司機不幸身亡,之後便開始車禍連連,人心惶惶,村民便拜託保生大帝來處理。

嘉義保生大帝

除了開基保生大帝神像與清道光15年(1835年)之石香爐外,目前仁武宮已無其他清朝時期的文物,其他具有藝術價值文物包含文武門神、樑畫、壁畫,均為彩繪匠師潘麗水所繪,其中門神彩繪修復已於2018年完成。 仁武宮過去為兩進兩廊式建築,後因增建而變成三進兩廊式,由前殿、內埕、正殿及新建的後殿所組成。 ,目前廟宇都是以樟木為結構,正殿屋架採用十二部架式樣、計心造斗栱,地坪為水泥仿六角磚,現改為混凝土造;柱珠原為磨石子作,後敲除改為花崗石,柱頭則塑成西式裝飾式樣。 木石混構的裝修,廟身壁堵則使用昭和2年(1927年)所製作的石作浮雕,左右山牆飾皆有水泥仿製泥塑圖案。

於整修工程完竣不久即遭逢震驚遠近之九二一及十二二大地震,各地建物倒塌慘重,而本宮幸得安然無損,大帝之先知與庇佑,至為顯然。 全部整修工程于民國八十八年(歲次己卯年)八月五日竣工,工程費參佰參拾壹萬貳千元正。 期盼神恩廣披,眾信鼎助,以期香火旺盛,遐邇安泰,爰略書始末為誌。

相較於臺灣同時期其他的廟宇建築來說,仁武宮以格局較小、進深較少為特色。 原本的廟宇建築雖因日治時期皇民化政策破壞,致使文物無法保留至今,但仁武宮建築主體,經歷300年風霜與數次整建,仍保有原始風貌與架構。 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及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雲嘉地區發生兩次大地震,大興宮受損甚巨,由當時的新港區街庄長林維朝倡議重修。 廟內留有1907年(明治四十年)的木匾,刻記當時的奉獻人與修繕緣金。

清康熙40年(1701年)諸羅知縣毛鳳綸道創建廟,是為本地奉祀保生大帝最早的廟宇;正為紀念主神由來,乃命名「仁武宮」。 仁武宮創建於明永曆31年(1677年),主祀保生大帝乃宋代名醫吳本,俗稱大道公或吳真人,為泉州籍移民的守護神。 明永曆31年(西元1677年),官兵建造一座小祠供奉神像;直到清康熙40年(西元1701年),才由諸羅知縣毛鳳綸建廟,由於神像是從高雄仁武迎來,因而將廟名取為「仁武宮」。 當時鎮守的官兵中,有人從祖居地泉州奉迎保生大帝來台,由於保生大帝被喻為「醫神」,屯墾的官兵若有病痛,往往會祈求保生大帝,因而成為官兵的守護神。 當地耆老表示,仁武宮主祀的保生大帝,據說是在明朝永曆27年(西元1673年)鄭經西征時,將原屯墾於高雄仁武的官兵,調到諸羅(嘉義)鎮守。

  • 於整修工程完竣不久即遭逢震驚遠近之九二一及十二二大地震,各地建物倒塌慘重,而本宮幸得安然無損,大帝之先知與庇佑,至為顯然。
  • 腰板用立體凸雕,雕有各色人物,動態栩栩如生,裙堵部份的石雕面積最大,左右均雕有足踏書畫的回首麒麟,取其吉祥、升官、子秀孫賢之意,邊框上有昭和2年(公元1927年)的落款,是觀賞的重點。
  • 除了門神外,廟內龍、虎邊還有石質浮雕壁畫也重新清潔維護,再現匠師們細膩工藝與歷史美感。
  • 民國廿七年,日人強制併合寺廟,公廳併歸濟美會,神像則請至城隍廟合祀。

看到這裡,你一定覺得很奇怪,為何這裡的人不是稱呼保生大帝為「大道公」、「吳真人」、「花橋公」呢? 根據長輩的說法,是因為俗稱後庄的西安村並沒有奉祀玄天上帝,而帝級神明只有保生大帝的緣故。 白礁慈濟宮:又稱西宮,始建於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一說應追溯到北宋時期的醫靈神祠),位於漳州市龍海區角美鎮白礁村,為保生大帝出生地,經歷代修建,於文化大革命中嚴重毀損,1991年由台灣信徒捐資重修落成。 台南市西港慶安宮香科醮典:素有「台灣第一香」美名之西港香科正式醮典之前,慶安宮先舉行南巡前往台灣府城隍廟謁祖進香,南巡當日先往佳里青龍宮迎請保生大帝,擔任醮典出巡的隨陣先生,隨後前往台南市各交陪廟宇駐輦,接受信徒參拜,香醮期間襄贊出巡香境達九十六村鄉,享有”瘟醫”之美譽。 臺灣奉祀保生大帝各廟宇於1989年組成「全國保生大帝廟宇聯誼會」,由當年學甲慈濟宮董事長周大圍出任首任會長。

本宮創建已數十寒暑,因不知累年地震而地基隱隱下陷,廟身龜裂,主柱斷裂,奉本宮主神開示限期完成整修,董事長蕭瑞煌乃緊急召開會議,遵奉神旨,整修換柱。 特聘請成大名教授陳景文博士勘查鑒定,於民國八十七年(歲次戊寅年)陽月,興工地下高壓灌漿,地質改良,加強主柱基礎,增設地樑,整修大殿及籌建龍柱,石獅,石鼓等工程,群策群力。 經費固然龐大,幸賴各董監事及各方善信大德鼎力贊助,共襄盛舉,俾工程順利進行。

雖然地方早已恢復安寧,但這項習俗就此保留,每年一樣會進行路祭,相信這也是慈悲為懷的保生大帝要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教訓,小心行車,安全才是回家唯一的路。 學甲慈濟宮所奉祀開基主神稱為「開基二大帝」,相傳保生大帝於北宋景佑年間仙逝後,鄉人於白礁立廟祭祀時,雕刻有「大大帝」、「二大帝」、「三大帝」三尊保生大帝神像,二大帝於明鄭時期由同安縣百姓李勝迎祀隨鄭成功軍隊前來臺灣,原由台南學甲下社角李姓後代私人奉祀,後成為學甲地區信仰核心。 保生大帝在臺灣早期是同安人移民信仰中心,隨同安縣移民遷徙,至今已不分原籍畛域,成為重要的台灣民間信仰之一。 臺灣奉祀保生大帝廟宇以臺南市學甲慈濟宮、臺南市祀典興濟宮、臺北市大龍峒保安宮、臺中市賴厝廍元保宮等最為著名。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嘉義市的仕紳才在民國34年(1945年)時集資將仁武宮產權買回來,並於民國三十六年正月初一(1947年1月22日)恭迎保生大帝歸廟安座。

  • 在永春、安溪一帶亦是「張、蕭、章」;亦有人奉祀「張、蕭、黃」,加入了黃法師(顯應祖師)。
  • 於民國36年(公元1947年)正月初一,恭迎保生大帝歸廟安座,讓仁武宮恢復祭祀。
  • 此次破壞造成仁武宮內大量文物皆毀損殆盡,為歷史文物保存的一大損失。
  • 每年的三月十四在保生大帝出巡時,都會在現在的民雄加油站以及西安村與溪口鄉交界的大路口處進行路祭,這是因為當年加油站路口在進行水溝工程時,有一輛大貨車經過時不甚發生車禍,司機不幸身亡,之後便開始車禍連連,人心惶惶,村民便拜託保生大帝來處理。
  • 期盼神恩廣披,眾信鼎助,以期香火旺盛,遐邇安泰,爰略書始末為誌。
  • 據文獻載,臺灣最早出現供奉保生大帝的廟宇,是在鄭成功入臺之前,亦即荷治時期。
  • ,目前廟宇都是以樟木為結構,正殿屋架採用十二部架式樣、計心造斗栱,地坪為水泥仿六角磚,現改為混凝土造;柱珠原為磨石子作,後敲除改為花崗石,柱頭則塑成西式裝飾式樣。

同樣出自延平街「咖啡X文具店」Cafe&stationery之手,同樣溫暖人心的日系精緻,不同的是從早上八點就營業(是的,主人家這邊結束後又要回Dadala工作啊),在廟埕旁轉角,形成了非常特殊的風景。 正殿供奉有開基保生大帝神像,左右兩側即為籤筒與藥籤,正殿內可看出民國50年(公元1961年)整修時以原木柱接水泥柱混用的情形。 仁武宮的主神為保生大帝,除了據說是康熙年間建廟時供奉的軟身神像外,還有一尊是太子太保王得祿於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所贈奉的神像。 民國88年(1999年),仁武宮廟體因921大地震再度受損,嘉義市政府後於民國92年(2003年)撥款修繕古蹟維護,於2年後完成修復工程,目前由寺方進行管理維護。 明治39年(1906年),仁武宮在梅山地震中受損,後於大正9年(1920年)重建,日治末期,由於正值皇民化運動期間,嘉義市尹川添修平大舉廢除嘉義市內63座寺廟,將主神神像全集中到嘉義城隍廟,仁武宮亦受影響,在昭和13年(1938年)時將神像寄奉在城隍廟。

嘉義保生大帝

先天宮最有名的祭典就是五年舉辦一次的「王船祭」,這跟廟中的主神「五年千歲十三天王」的稱謂神號有關。 民國甲辰五十三年(1964),村長周寅及爐主林永堂、頭家陳啟章、張雲錦、周枋宜、林木、林朝盈、陳神龍、高允福、周木強、周大樹、何復香等發起募捐七千餘元,加以油漆並雕畫門神,廟貌煥然一新。 保生大帝爺廟例年於神前選卜頭家爐主,主持當年之祭典事務,並公選廟宇管理及財產管理各一人,而以當任村長為總董事。 戰後:民國36迎回神像重新安座;民國50年重修;民國53年地震受損重建;民國74年擴建,民國80完工。 日治時期:明治39年嘉義大地震受損,大正9年重建;皇民化時期被廢,神像歸併城隍廟,廟堂被拍賣成為日本人經營的南和商行。 宮內文物以開基保生大帝神像與清道光15年(1835年)石香爐最為珍貴;門神彩繪出自民族藝師潘麗水筆,最具藝術價值;石雕、木雕、泥塑、脊飾頗為精緻,亦有可看之處。

舊三帝偶爾也會降駕,落駕之時總是用官話哼著詩歌,十分的仙風道骨。 有一天三帝爺降駕(當時乩身還不是筆者祖父)說祂劫數到了,說也奇怪,講完後不久神像就這樣憑空消失了,於是大家便商議雕了一尊新的保生三大帝,人稱「新三帝」,就是取筆者祖父為乩身的神靈。 在扛轎1時便經常會發起來,後來接受受禁,受禁時帝爺公會帶著他落三途、下地府、識草藥,等他正式成了乩身後便開始行醫濟世,醫人無數,經常觀童乩觀到半夜兩三點,在那醫學不發達的年代,靠著帝爺公的草藥,救了無數的人。 據筆者的父親回憶,當時帝爺公降駕時,乩身常到荒郊野外取草藥,只要保生大帝的劍或者轎子插下去,那株草便是救命藥,筆者父親常常想:「萬一那個有毒吃死人怎麼辦?」雖然這是玩笑話,不過也可看出當時帝爺公的醫術高明,是整個西安村的精神寄託。 相信大家一般會想到玄天上帝或是東嶽大帝,但在筆者的故鄉嘉義民雄,也有一尊人稱帝爺公的醫神,祂不僅醫人無數,更是西安村的境主。

之後從1961年進行重修前殿廟壁及廟頂,並以水泥柱新建四柱亭等工程後,多次陸續整修廟宇各處,並在民國74年(1985年)經廟方管理委員會通過,於原廟基後方擴建後殿,後殿於民國80年(1991年)完工。 於1995年至2002年自費重修,獲得行政院文建會文馨獎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總部「二00三年亞太文化資產獎」,為全臺廟貌規模最大之保生大帝廟宇。 由於仁武宮為當地信仰中心,每逢祭祀慶典時,人潮湧入廟宇,廟內空間無法容納,因而於民國74年(公元1985年),經廟方管理委員會通過,購買廟前、後土地,於原廟基後方,建造地上3層、地下1層的後殿,廟前腹地則做為慶典時的活動場所,仁武宮規模再次擴張。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