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火式戰機8大伏位

E型和C型的結構差不多,不過外側的機槍口被取消了,常用的武器配置為120發西斯帕諾機炮兩門和250發點50(12.7毫米)勃朗寧機槍兩挺或者是120發西斯帕諾四門。 由於1945年5英寸勃朗寧機槍才正式在RAF中服役,所以在此之前使用E型機裝5英寸機槍的只能算個人的改裝。 6月2日,日軍發動兩波空襲,澳洲噴火機擊落9架轟炸機和5架戰鬥機,另外還擊傷多架日機,而自己失去兩架。 到了6月底日軍又發動兩次空襲,澳洲噴火機擊落8架日軍轟炸機和6架戰鬥機,而自己也失去7架噴火機,當中有4架是因為發動機故障,這批澳洲噴火5B熱帶型一直為發動機故障問題所困擾。

5月2日在帝汶海上空,澳洲噴火機和一隊日軍戰機(機型不詳)打空戰,但明顯地澳洲飛行員陷入苦戰,因為日軍飛行員不單技巧熟練而且日軍戰機又機動靈活,結果是澳洲5架噴火機被擊落(3名飛行員獲救)而日軍損失一架轟炸機和5架戰鬥機。 从1946年服役时,喷火24已经在各个方面都和一开始的喷火I有很大的差别:两倍的重量,将近两倍的功率,提升了80%的爬升率。 这些显著的增强主要是因为将原先的灰背隼换成了新型两級机械增压2050马力的格里風引擎,12缸V型发动机的格里風61赋予了喷火早期型号所不具备的绝佳高空高速性能。 單及机械增压的格里風引擎(格里風II或IV)賦予飞机超凡的中低空性能,不过喷火XII在高空的性能下降顯著,因为早期格里風引擎只有一級機械增壓。

“噴火”式飛機可算得上二戰中作戰飛機的大家族,歸納起來可分為陸基型”噴火”和艦載型”海噴火”兩大系列,共40餘種型別。 “噴火”飛機還曾出口或轉讓生產,成為不少國家的主戰機種,直到50年代中期才退出現役。 Mk II也用於地面支援,但很快就發現20毫米機砲的能力並不足以摧毀德國坦克,用炸彈攻擊更是不可能。 霍克於每邊機翼下加裝1門40毫米機砲,機翼內的武裝則減至每邊一門白朗寧機槍,問題迎刃而解。

系列表中可以看出HF Mk IX的订购和生产数目相当有限,优先订购生产低空和中空版了。 灰背隼70的最大出力为11,000英尺1,710马力(即3,353米1,275千瓦);HF IX最大速度为全重7,320磅(约3,320公斤)下25,400英尺(约7,700米)405英里/小時(约652 km/h)。 F Mk VIII的最高速度为25,000英尺(约合7,200米)408英里/小時(约657 km/h),实用升限为43,000英尺(13,000米)。

战后这些二手飞机被出口到其他国家装备空军,132架给了比利时,70架给了印度,还有30架侦察型给了泰国。 第一架PR喷火XI生产于1942年11月,从1944年4月到同年12月和PR喷火XIX同时生产,此后PR喷火XI被PR喷火XIX取代而除役。 在1945年初,第74中队的喷IXE和喷XVIE在机翼上两边各装一发RP-3火箭弹,这也是到目前为止皇家空军在二战中唯一一个将火箭弹用在实战中的部队。 尽管喷IX没有像喷VII和喷VIII那样的加強機身結構和改进操控面,但实战证明它依旧能有效对抗Fw 190。

但在俯衝時因阻力和失效面積皆較大,臨界馬赫數較德哈维兰版差。 很多喷火VB使用了强化型炮管加热装置,它能将更多的热气送到炮座来让炮管不結冰。 VB热带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机鼻下方有一个沃克斯空气过滤器,这导致的爬升率和最高空速的下降,不过这种性能的下降在可接受范围内,这种飞机还装备了更大的油箱和摆放在驾驶员座位后的沙漠生存套件,新型的沙漠迷彩准备好了。 很多VB热带型由位于埃及阿布基尔103MU(MU,维护队,负责将新出厂的飞机根据目前的战局需要进行适当改进的皇家空军组织,有自己的工厂)负责改造,将沃克斯过滤器换成本地制更轻更流线型的“阿布基尔”过滤器。 这两个能从照片上分辨出来,一个是笨重的方形过滤器,另一个则更俱流线型。 高速型噴火是為了打破世界陸上飛機高速記錄而改進的,儘管噴火I最大速度362邁(約合583千米/小時),但那是節流閥全開時在16800英尺(約合5100米)。

后期生产型改用了更轻更短管的電動擊發式西斯潘諾Mk.V机炮。 最后一种喷火改型,基本和喷火22一样,有更大的燃料箱,机翼下有可挂载火箭弹的硬點。 全部都装备了恶毒的大尾翼,变速箱也改进来使喷火24的操纵手感趋于完美。 喷火F Mk 24最大速度为454英里/小時(约731 km/h)并能在8分钟内爬升到30,000英尺(约9,100米),这使其成为当时最先进的活塞式战斗机。 Mk 18是喷火XIV的升級版,继承了前辈的发动机(格里風65)和座舱强化部件,但增加了油箱和更强的机翼结构。 理論上除了增加航程、高G操作和高速俯衝應略勝Mk.XIV,輕巧性則稍遜。

V23則是裝配比較小的機翼可是這樣子的改變卻對操控性有不良的影響,這個主要的特徵導致只能做為二線戰機,如教練機,傳令機等。 「噴火」的機翼製造起來相對複雜,被設計成懸臂式下單翼,呈橢圓平面形狀,為此需要消耗一定的勞力與時間,但勝在氣動性很好,升阻比較大。 據悉「噴火」的所有固定式武器與主起落架和冷卻器等都被裝在了機翼裡,單座座艙的視野很充足。 放眼望向天空,豎起耳朵聆聽那持續不斷而又扣人心弦的律動,那聲音彰顯著純粹的機械魅力,凖來自於勞斯萊斯灰背隼引擎,那款能將飛機推向天空的最佳活塞引擎。 1945年1月,喷火21最终开始在第91中队开始服役,这个中队实战并不多,不过还是有两架喷火21报告说曾经在海面发现德国的微型潜艇,并最终击毁了它。 1946年40架喷21被送到舒伯里内斯解体,有的飞机飞行时间还不到5小时。

因此,這個分界點應該以1938年為準,在該年以前設計的機種,無論生產到哪一年,飛機正式稱呼應該以Bf開頭,該年以後設計的飛機則使用Me開頭的編號。 在大戰爆發前,德意志海軍就有意模彷日、英兩國的航母來建造自己的航空母艦,故以日本空母赤城號為基礎概念,德意志海軍準備建造第一艘空母齊柏林伯爵號。 德意志海軍要求梅賽史密特設計出專屬的艦上戰鬥機也就是Bf 109T,艦上轟炸機則選定容克87C(Ju 87C)。 首批原型機被命名為V21(開發代碼或W.Nr 5602)和V22(W.Nr 1800)同時保留從E-1機型就有的不規則四邊形的機翼,但是它的翼展被縮減了61 cm(2 ft)除此以外由於胴翼融合的關係冷卻系統也跟著進行修改。 (1943年的G-6型)梅塞施密特Bf 109是納粹德國空軍於1930和40年代使用的單座戰鬥機。 在當時它的多項特點,使它屬於新一代的戰鬥機,如:下單翼(機翼位於機身下方)、全罩式座艙、可收放起落架以及全金屬製造的機身與機翼。

另外两架喷VB EP751和EP754被弗兰公司改装成水上飞机,这三架水上飞机一起被运往埃及,于1943年10月运抵。 此时水上飞机计划从多德卡尼斯群岛(位于希腊)上的秘密基地出发,扰乱这个区域德军前哨站的补给线,以使他们不得不依靠运输机补给。 但是由于大量有着德国空军支援的德国士兵占领了英国控制的科斯岛和勒罗斯岛(两座岛也位于希腊)而使计划化为泡影。 于是从大苦湖(苏伊士运河南部和北部之间的湖泊)起飞的水上喷火在埃及毫无用武之地。 水上喷火VB的性能参数为:最大速度19,500英尺324英里/小時(即5943米521 km/h),最快爬升率为15,500英尺2,450英尺/分(即4724米12.45 m/s),实用升限为33,400英尺(即10,180米)。 同年秋季,為配合北非登陸作戰,第一次從甲板上起飛投入空戰。

噴火式戰機: 英國禁止聖誕頌歌的那段歷史

而世界記錄的要求是在245英尺(約合75米)高度以下飛行1.86英里(約合2.99千米)。 而原型噴火在超低空的飛行速度只有290邁(約合470千米/小時),而1937年11月11日,特裝型Bf-109 V13將世界記錄提高到369邁(約合610千米/小時)。 當K9834號噴火I下線之後,立刻進行為了打破世界紀錄為目的的改裝,所有軍用裝備全部移除,機槍座、無線電門等設置成可移除裝備。 使用特殊的衝刺型灰背隼Ⅱ發動機和特殊的“競速燃料”(汽油、芳香烴和甲醇的混合物,其中加入少量四乙基鉛能夠讓功率短時暴漲到2100馬力)。 螺旋槳選用瓦茨四葉10英尺(約合3米)螺旋槳,冷卻系統使用更強大的壓水冷卻系統,翼展降到33英尺9英寸(約合10.28米),翼尖改成圓形,風擋玻璃改用競速專用,改造完成的高速噴火要比1938年最新的噴火稍重。

海噴火不是非常理想的艦載戰鬥機,這主要是因為其在航空母艦降落時存在一定困難並且航程較短。 雖然有這些不足,但是由於該機爬升快、機動性好,所以仍然能非常有效地為艦隊提供空中掩護。 超級馬林噴火(Supermarine Spitfire)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皇家空軍及部分同盟國使用的單座位戰鬥機。

F4U-1C在1943年開始生產,但要到1945年才開始在戰場出現。 這並非說明四門機砲不適空戰,而是因為1C搭載的四門20mm機炮武裝當時遭遇後座力較大導致震動影響瞄準與修正、連射較慢導致彈藥覆蓋率較低,還有美國官僚不肯修改生產公差導致頻繁卡彈等等諸多問題,引發部份已習慣標準機槍武裝的飛行員不信任感。 另外,即使單擊破壞威力明顯較原本的M2機槍更大,但由於原本的6挺.50機槍的火力已足以對付日軍飛機,機砲型的必要性稀薄,因此將此型轉任較常面對裝甲目標的對地任務。

噴火式戰機: 噴火式戰鬥機圖像、圖片和圖像檔

所以后期生产的Vb和Vc都安装了一边六个短排气口,同样的设计也出现在喷火Mk IX和海火Mk III上。 由于Mk I型冷却器的问题,左翼下改成了更大的圆形冷却器。 从中期的Vb和全部的Vc开始采用了由喷火III继承而来的新型风挡。 各种喷火V使用了不同的螺旋桨,超级马林和威斯特兰采用的德哈维兰三叶桨,布朗维奇堡生产的则采用羅托螺旋槳。 相比之下,羅托的轴更长也让它在高空速度和实用升限上胜过德哈维兰版。

彈帶繞著一個轉子,前進時經由槍後端下方,並沿著機翼回到翼根進行裝填,給彈後繞過另一轉子回到槍身。 槍管藏在位於翼樑與機翼前緣之間長而大的管子中,這些管子引導冷空氣流經機槍後,從機翼後緣襟翼上方的一個槽排出。 由於空間非常有限,MG 17機槍尾端占據了部份襟翼的乘載孔空間納。 更長更重的MG FF必須安裝在外部的槍艙中,為了安裝機砲,翼梁上挖出大孔以配合翼樑前方的彈藥,以及後方的機砲座。

然而噴火戰鬥機證明了它就是那場反抗侵略的戰爭中器械象徵,也是終極的空中戰神。 1943年10月,第一批共3個飛行大隊的噴火式戰鬥機開始進駐遠東地區的印度。 不久,噴火式Mark 8和美國的P-47等先進飛機又相繼進入印、緬、南太平洋和澳洲等地區,使日本侵略者遇到了強勁的對手。 年底,英國海軍已擁有6箇中隊的海噴火飛機,其中大多數為海噴火Mark IIC。 1940年8月15日,在不列顛空戰中,英軍出動974架戰鬥機與2000架敵機交戰,結果以少勝多,使德軍損失飛機數百架,損失率高達20%。

設計於1934年初展開,由西德尼坎姆(Sidney Camm)設計。 則主要是英美對德國進行轟炸,戰鬥機部隊除了40年的不列顛之戰時期,主要任務是轟炸機護航,因此作戰強度更是不能和東線相比。 英美的戰鬥機飛行員數量充足,任務強度低,因此出戰次數也遠低於東線的蘇德兩國戰鬥機飛行員。 而西線德國戰鬥機飛行員在面對英美密集編隊的重型轟炸機集群時,飛行員的生還率也遠低於東線,因此能靠出擊次數累積擊落數的飛行員也遠少於東線,這正是德國西線飛行員擊落數遠少於東線的原因。

  • 而這些特徵也成為了F4U當時其一大矚目焦點,為了從這臺高輸出發動機搾取更強的飛行能量,海盜式的螺旋槳採用長達4.06公尺(13英尺4英吋)的漢米爾頓可變螺距螺旋槳。
  • 所以后期生产的Vb和Vc都安装了一边六个短排气口,同样的设计也出现在喷火Mk IX和海火Mk III上。
  • 和飓风一样,早期的动力系统为灰背隼II和瓦茨双叶螺旋桨,之后渐渐换装灰背隼III/灰背隼III紧急动力过载版,螺旋桨换成德哈维兰或者陆道的三叶螺旋桨,加装装甲板保护座舱、冷却系统和油箱。
  • 1944年足足有一个中队之多的喷火Vb热带型交付给土耳其,它们和由德国提供给土耳其的Fw 190 A-3一起执行任務。

在1943年2月,第一支換裝海盜式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24戰鬥攻擊機中隊(VMC-124,後來的VMF-124,暱稱仙人掌中隊)進駐瓜達爾卡納爾島亨德森機場,由於該島惡劣的自然環境與激烈的戰況,首批海盜式最初平均壽命不超過30飛時。 單引擎型戰機須為一種可以俱備高速、同時降落時速不得超過113公里/小時、續航距離1000英里(1610公里)的艦載機。 除了一般規格的要求以外,新飛機需要能攜帶4挺機槍、3個炸彈掛點、機翼的炸彈掛點需要能掛載小型反飛機炸彈-這種武裝是1930年代初期出現的概念,讓戰鬥機掛載小型炸彈並飛在敵機編隊上方並藉此攻擊轟炸機編隊。 錢斯沃特在同年4月以兩款構型投標,分別是使用1200匹馬力等級引擎的V-166A與2000匹馬力等級的V-166B。

  • 隨後根據駕駛員的反饋,將原本的平滑式座艙蓋改為吹滴式座艙蓋(一種介於水滴式和平滑式之間的艙蓋形式,噴火上非常常見)以改善頭頂空間和視野,同時將手泵式起落架改為液壓式。
  • 由於其更有效率的空氣動力外型,搭載DB 605AS與D引擎的Bf 109G和K機型側視上,以二者顯著不同的整流罩,agglomerations的差別難以區分。
  • 第一架PR喷火XI生产于1942年11月,从1944年4月到同年12月和PR喷火XIX同时生产,此后PR喷火XI被PR喷火XIX取代而除役。
  • Bf 109 H-2與H-5有發展計劃,但由於機翼振動問題,整個H系列放棄。
  • 在這113架戰鬥機中有59架(包括3架Mark IIB)加裝了着艦鈎,這是首批在皇家海軍中服役的噴火系列戰鬥機。

年底,英國海軍已擁有6箇中隊的”海噴火”飛機,其中大多數為”海噴火”Mk2C。 1943至1944年間,”海噴火”先後投入薩來魯諾、諾曼底和法國南部三大登陸戰役,為盟軍開闢新的戰場提供了有力的海空掩護。 1945年,”海噴火”在遠東地區曾多次掩護美製”復仇者”魚雷攻擊機和”螢火蟲”式攻擊機,成功地對日軍在斯麥特拉的煉油廠進行了攻擊。 在對日作戰的後期,共有12個飛行中隊的”海噴火”Mk3和Mk5戰鬥機活躍在南太平洋上空。 海颶風戰鬥機是颶風戰鬥機的艦載機型號,這是英國皇家海軍為了應付在大西洋海戰當中神出鬼沒的德國U艇和Fw 200轟炸機,1941年把英國皇家空軍的二手颶風戰鬥機改裝成艦載機,用於護航航空母艦,其機翼不能摺起。 1936年6月,颶風戰鬥機開始量產,英國空軍部第一筆簽下600架的訂單,首批量產的颶風Mk I在1937年10月12日撥交部隊。

米切爾最初為保衛英國領空安全而設計的戰鬥機成為了環球勇士。 當然這就清楚明確地告訴我們,噴火戰鬥機不僅在不列顛之戰期間創造了卓越戰績,在整個二戰期間也同樣如此。 當然,很多其他類型的飛機同樣為戰勝希特勒及其同盟國做出了貢獻。

噴火式戰機

这些机型战后多年还曾在南非空军服役过,不仅仅是在南非本土,还包括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部署在朝鲜半岛(朝鮮战争中參加联合国军)。 后期的喷火IX和喷火XVI一样采用了新型的发动机,也有明显突起的引擎蓋。 这个设计也被喷XVI采用了,由于喷火XVI前部油箱整合,这种设计有利于喷XVI改进它的美版灰背隼266的中冷器。 喷火IX的燃料携带量为两个油箱合计85英制加仑(约387升)。 “拖鞋”可丢弃副油箱可选用包括30、45或90加仑的,挂载在机身中央。

使用了标准的喷火机翼和起落架,但是用了新型机身,这种机身可以为一名机枪手和一个电动遥控炮塔(标准武装为四挺.303白朗宁机枪,后期改成路易士机枪)提供足够的空间。 计划速度为15,000英尺315英里/小時(即4,572米507 km/h)。 在专注于开发灰背隼61驱动的PR喷火(Mk XI)之前,至少有三架PR Mk IX(BS338, BS339和BS473)从生产线上下来在后部机身内安装两架垂直安放的航空相机。 一开始,这些飞机于1942年11月30日被配属到RAF本森(位于南牛津郡本森市)基地的541中队。 这之后又有15架喷IX在维-阿沃赛当工厂被改装成PR喷IX,除了照相机之外,该机型还安装了PR用风挡和更大的油箱。 由于它没有翼内油箱,所以只能依靠挂载可丢弃式副油箱来增加航程。

噴火式戰機

超级马林324、325和327:这三个是以喷火的制造方法和翼型设计的双发战斗机。 发动机首选为灰背隼,备选为布里斯托金牛座(布里斯托公司设计的以天鹰座为基础设计的发动机,当时布里斯托两款发动机为天鹰座和英仙座,前者改进为金牛座,后者改进为武仙座/大力神)。 324和325预备在两翼外侧各安装六挺.50勃朗宁机枪,而327则准备在两翼根部各安装三门西斯潘諾机炮。

尽管没有Ju 86的威胁,皇家空军依然有对克里特岛以及希腊其他地区进行高空照相侦察的需求。 103MU将喷火VI移除武器并垂直安装了F8航空相机,这种喷火在1943年4月和5月被使用,但到8月就除役了。 喷火I继续改进,德哈维兰和羅托的螺旋桨被改进称为“通用”螺旋桨,于第175架喷火开始装备。 随后根据驾驶员的意見,将原本的平滑式座舱盖改为吹滴式座舱盖(一种介于水滴式和平滑式之间的舱盖形式。噴火除了使用淚滴式艙蓋的末期之外,量產服役期間幾乎都裝備此種艙蓋)以改善头顶空间和视野,同时将手泵式起落架改为液压式。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