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骨盆痛5大伏位

羅醫師指出,脊柱伸展法主要以雙手、雙膝作為支撐點,孕婦趴在地板或床上,兩手伸直與肩同寬,雙膝分開與髖關節同寬,頭頸部向下,背部弓背向上,保持約五秒左右,然後放鬆背部,抬頭向後仰,背部向下,如此重複進行數次。 止痛藥:若疼痛強度已影響生活作息或行動時,需要使用止痛藥緩解疼痛,應遵從醫囑,切勿任意服用未經醫師同意的藥物。 孕期想睡得好,除了調整睡姿,選擇一張支撐力強、可以自由翻身的床也很重要。

馨蕙馨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曾翌捷提醒,雖然懷孕後期建議以左側臥的姿勢入睡,但如果不習慣左側臥,或覺得左側臥不好入眠,還是可以改為右側臥。 側臥時可以利用各種輔助工具讓自己睡得更舒服,不必給自己太多限制。 當身體單側受到長期壓迫,有可能造成臂神經叢受損、肋骨痠痛、五十肩、胸椎側彎、脊椎側彎、髖關節外側疼痛(被壓迫的那一側)或血栓等問題。 孕媽媽若骨盆不正,例如骨盆旋轉、前傾、後傾等,便會有較嚴重的腰椎、腰背疼痛,同時如骨盆不正,令寶寶在孕媽媽肚子裏的空間被擠壓,讓寶寶無法在肚子裏轉動成為最適合出生的位置,便會導致胎位不正。 兩片恥骨的骨頭中間有空隙,並非緊湊在一起,而是靠幾條韌帶構成的纖維軟骨聯接起來,這個區域就叫恥骨聯合。

用雙手抱嬰兒,減少腰部左右傾擺或某邊的肌肉長期向一邊牽扯的機會。 不過,如產後腰痛情況持續,可能需要延醫診治,或進行一些復康治療。 有些孕媽媽在孕期中段,開始感到腰背痛,這是由於骨盆內的變化引致的。 到了後期,由於子宮變得越來越大,身體重心向前傾,為了保持平衡,孕婦的頭和雙肩會向後傾,這就形成了腹部向前凸而形成脊椎前彎,加劇了腰部的疼痛及肌肉痙攣。

水腫時除了墊高雙腿、抬起骨盆,也可以做「腳部幫浦運動」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骨盆腔內的壓力會造成收縮,零星的收縮通常不會疼痛,布雷希氏收縮則是一種經常性的收縮,通常發生在懷孕20週以後,引起的原因包括缺水,因此孕婦記得多喝水。 一塊骨頭一樣發揮着作用,尚未妊娠的婦女,骨盆關節不活動,因而不會出現疼痛到妊娠後期恥骨聯合平均懷孕晚期,胎頭會逐漸下降,到臨產前,胎頭入盆,這需要骨盆的適應性。 在產前與產後的周產期間,孕產婦發生小於1公分的恥骨聯合分離,乃是正常現象。 如果分離的程度過大,孕產婦有其他症狀,則須要治療與追蹤。 治療分為保守療法與手術療法,若恥骨聯合分離過大,需由骨科醫師做開刀手術治療,用接骨板和固定螺旋,執行恥骨聯合的骨接合手術。

這種疼痛會自己消失,但若1-2小時內超過4次收縮,就可能不太正常。 懷孕9個月的時候,孕婦會明顯感覺到胎兒重量帶給骨盆腔的壓力,且可能會壓到陰道與腿部的神經,這種疼痛常發生在移動的時候,因為胎兒會因移動而有彈動的狀況,側臥姿勢也能夠幫助消除這種疼痛。 妳所承受的這種痛,在懷孕後期是很常見的,這叫做恥骨聯合分離疼痛。 徐弘治醫師表示,恥骨聯合是左右兩塊恥骨,在構成骨盆的髖骨前正中央處相連接,而形成關節的相連,用來加強固定整個骨盆,外觀上大概位於外陰部的陰阜上方,陰毛覆蓋處的正中間。

按摩:當恥骨聯合不適,延伸至腰、背、臀部或腿部等處,可以輕輕按揉疼痛處,切忌不要施力過強,以免情緒緊張,引發子宮收縮。 恥骨位於骨盆的前方,左右兩塊恥骨在骨盆髖骨前正中處連接,形成固定關節相連而成所謂的「恥骨聯合」。 外觀上,亦即約於會陰部上方毛髮覆蓋處正中內側,恥骨聯合中間有纖維軟骨,上下附有韌帶。 避免長時間把身體扭到一側的姿勢,例如在電腦熒幕前把身體扭到一側,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脊椎、盆骨扭曲、傾斜。

懷孕骨盆痛: 懷孕前準備 調理身體好重要

纖維軟骨中間有一縱裂隙,但無滑膜覆蓋,女性在懷孕或生產過程中,因受到荷爾蒙黃體素和鬆弛素的作用,使得恥骨聯合變得鬆弛有彈性,而呈現輕度的分離。 再加上子宮隨著懷孕逐漸變大、增加重力,恥骨聯合鬆弛可增加骨盆的伸縮性,不但可使胎兒的生長空間變得比較大,也可使媽咪在自然產時,讓胎兒能順利經過陰道生產。 婦產科醫生林兆強指出,女性的骨盆較男性寬而淺,有利胎兒通過,亦增加承載重量的功能。 懷孕4周起,孕媽媽的身體開始分泌荷爾蒙,使骨盆關節及韌帶變鬆軟,更容易伸展,除孕齡的增加,關節及韌帶變得越來越鬆弛。

不過需要進行手術的機率很低,通常一般狀況以保守療法為主,有下列幾種方式。 雖然在有恥骨聯合分離疼痛的孕婦中,產後疼痛的比例只有2%,但恥骨聯合的疼痛與壓痛,在自然產後會有可能出現較嚴重的情況,譬如下半身行動困難,痛到不良於行,需要他人扶助長達3至5個月之久,必須小心。 游泳:水可以幫忙減輕關節的壓力,另孕媽咪感到舒緩又能增加運動量,但要小心從水中起來時關節可能會感到疼痛,要特別注意安全。 在膝蓋到小腿中間夾枕頭可以幫助髖關節打開,使骨盆保持在前傾位置,充分放鬆腰椎及骨盆肌肉,有效緩解疼痛。 懷孕中晚期到懷孕後期子宮變得更大,平躺和右側臥容易壓迫下腔靜脈,入睡時最好採取左側臥,並以支撐力更強的枕頭分散肚子與雙腳的壓力;此時也可以在腰背後方放一個側睡枕支撐避免腰痠。 懷孕初期子宮尚未變大影響血液循環,只要沒有脹氣,不必特別調整睡姿,無論是平躺還是側臥,以自己覺得舒服的姿勢入睡就可以了。

因此在懷孕時,若恥骨間寬度在9毫米之下屬正常水平,通常沒有症狀,但如超出9毫米,則屬恥骨過份分離,會引致劇烈痛楚。 懷孕後體內的「鬆弛素」和「黃體素」這兩種荷爾蒙,會促使韌帶鬆弛,增加骨盆的伸縮性,以容納胎兒生長的空間,但有時過多的荷爾蒙,使韌帶鬆弛過分嚴重,會讓準媽咪感受到韌帶拉扯。 5、如果你在做某些動作時容易感覺到骨盆疼痛,那麼以後一定要注意避免再做類似的動作,因為疼痛一旦變嚴重,就會很難恢復。 預防骨盆痛的方法如下:行走時全身放鬆,不穿高跟鞋;睡眠可採用側臥睡姿,仰臥時將枕頭墊於膝關節下;避免長時間站立;坐下時要舒服地靠在椅背上,上半身要伸直,不要長時間坐無依靠的板凳。 卵巢囊腫是由於卵巢排卵方式改變而發生,相當常見、不會致癌也沒有傷害性,但可能會隨著懷孕而變大,子宮加諸在卵巢的壓力就會引發持續性的疼痛。 如果囊腫破裂,疼痛就會突然加劇,因此若有卵巢囊腫的病史,一定要向醫師說明。

懷孕骨盆痛: 調試+湯水 預防媽媽手

女性在懷孕10周左右時,卵巢會分泌一種叫鬆弛素的物質,它會使骶髂關節和恥骨聯合的纖維軟骨及韌帶變得鬆弛柔軟,恥骨和骶髂關節聯合變寬、活動性增加。 弛緩素(relaxin)和黃體素(Progesterone)都是一種女性的荷爾蒙,其實不論懷孕與否,女性體內都會適量分泌兩者,以維持體內荷爾蒙的平衡。 但在懷孕期間分泌會大量增加,最主要的目的在於「使結締組織及子宮肌層鬆弛」,好讓骨盆關節與韌帶盡可能呈現放鬆狀態,這樣到了生產的日子,恥骨聯合關節與韌帶就變得鬆弛,才能夠被撐開讓嬰兒通過產道、順利出生。 在懷孕後期,孕婦體內會開始釋放荷爾蒙,使韌帶伸張來幫助生產,同時也可能造成骨盆關節鬆掉,甚至些微分開,此時恥骨周圍便會感到疼痛,腿部也可能產生不適,有些孕婦會選擇使用骨盆支撐帶來穩定這個部分。 在懷孕後期,孕婦體內會開始釋放賀爾蒙,使韌帶伸張來幫助生產,同時也可能造成骨盆關節鬆掉,甚至些微分開,此時恥骨周圍便會感到疼痛,腿部也可能產生不適,有些孕婦會選擇使用骨盆支撐帶來穩定這個部分。

不論是順產或剖腹產,因懷孕時荷爾蒙的變化,骨盆是會起上述的變化,而產後隨荷爾蒙恢復,身體各方面也會慢慢恢復過來,盆骨的形狀、關節及韌帶也會慢慢恢復。 但過程是緩慢及漸進式的,復原的進度、所需的時間也因人而異。 睡覺時,我們的睡姿也是對骨盆有壓力的,如果孕媽媽是雙腿伸直仰臥的人,請在膝蓋下方墊一個枕頭。 如果是習慣側睡的話,身體的重量就集中在腰部,請在上方的腳下面,或是膝蓋與大腿間墊一個枕頭,這樣可以減少對骨盆的壓迫。 未懷孕婦女的兩片恥骨間的正常距離為4至5毫米,一旦懷孕,荷爾蒙使兩者間距離增加多2至3毫米。

恥骨聯合分離疼痛,痛起來可能會讓人喪失行走能力,不可不防。 其實預防分離疼痛有撇步,徐弘治醫師教妳6招,讓妳度過孕期不犯疼。 但是,如果恥骨聯合分離嚴重到併發骨折或骨盆變形,並可能壓迫到神經時,且會診神經內、外科,以及骨科、復健科醫師,他們皆認為不宜嘗試自然產,依其診斷證明,便須選擇剖腹產。 若前一胎發生過恥骨聯合分離,尤其是發生在第三孕期的孕婦,有些病例下一胎也可能再發生,不過在生完下一胎後也會自然復原。 徐弘治認為,除非有其他的產科適應症,如前置胎盤等,一般是可以自然產的。

許多婆婆媽媽會認為女人臀部寬就代表很會生,但單憑肉眼目測是不准的,通常要透過骨盆腔X光攝影來觀察骨盆與胎兒頭部大小的對稱關係。 便秘是孕婦很常有的毛病,而這也會導致骨盆腔的疼痛與不適,多喝水、多吃富含纖維質的蔬果可以幫助改善便秘,但若都沒有用,可以考慮請醫師開軟便劑或塞劑使用。 懷孕2-3個月時,孕婦容易感覺到子宮到股溝間的韌帶疼痛,這種感覺在走路或從椅子上起身的時候特別明顯,這是因為子宮傾斜或拉到韌帶,側臥姿勢可以讓疼痛解除,或者等到懷孕24週的時候,疼痛也會自然消失。 恥骨聯合分離的疼痛治療方法,有口服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冷敷或冰敷等。 如果真的不舒服,可由醫師在恥骨聯合處施打止痛劑及腎上腺皮質荷爾蒙。

熱身時,身體就會微微出汗,建議運動前補充250到500毫升的水分,以便身體調節體內溫度及排出代謝廢物。 睡覺時讓腿部高於心臟可以促進血液回流,讓腫脹的腳比較舒服。 如果容易在半夜、清晨抽筋,可以在睡前拉筋放鬆、保暖腿部。

由於學習的壓力越來越大和週末額外的補課課程,現在年幼的孩子也被迫坐得更多。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MamiBuy媽咪拜】恥骨痛是懷孕婦女常見症狀,位置在下腹連接大腿那邊的骨頭,有些人痠痠痛痛,有些人是痛到舉步維艱,每個孕婦狀況不一樣,這其實都來自於弛緩素和黃體素的作用。 改善手部疼痛問題,除了減少提重物外,還可以多做手部運動及伸展按摩等來緩和症狀。 此外,熱敷或浸熱水亦可以幫助血液循環,建議浸10至15分鐘左右。 懷孕中期如果肚子大得比較慢,睡覺沒有喘不過氣、胃被頂住的感覺,可以先不用調整睡姿,等肚子明顯變大再調整成左側臥或右側臥。 側臥時可以準備一個長型抱枕或月亮枕墊在肚子底下支撐,再用雙腳夾住枕頭分散壓力,視情況在腰背後方(穩定身體重心)或小腿下方(促進血液循環)墊枕頭支撐。

想在平躺時睡得舒服一點,可以單腳/雙腳彎曲或在膝蓋下墊枕頭,前者有助肌肉放鬆,後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趴睡會讓頸椎旋轉90度,使頸椎關節被壓迫到極致,並讓周遭肌肉處於極度緊繃的狀態,長期下來容易造成肩頸痠痛,甚至讓肩頸退化長出骨刺。 自從懷孕以後,「妳昨天睡得好嗎?」成為不少準媽咪彼此問候的第一句話。 許多人肚子變大後常會因為水腫、頻尿、骨盆疼痛或腰痠背痛而夜不成眠,如何才能在孕期舒服地睡一覺? 此症狀,一般會延續到產後,因為,生產時骨盆必須擴張至能讓胎兒順利通過產道的寬度,使恥骨聯合韌帶受到最大的拉扯。 懷孕2-3個月時,準媽媽可能會開始感到子宮到股溝間的韌帶疼痛,特別是在走路或從椅子上站起來的一刻。

懷孕骨盆痛: 治療眼袋和黑眼圈

凱格爾運動,又稱為骨盆運動,藉著伸展骨盆底的恥骨、尾骨肌來增強肌肉張力。 提肛肌的組成肌群包括恥骨尾骨肌、恥骨直腸肌和髂股尾骨肌,一齊收縮和放鬆。 透過小心注意一些可能造成孕期恥骨聯合分離的動作,能幫助孕媽咪舒服度過孕期,以更好的身心健康姿態,開心迎接寶寶的到來。 值得注意的是,若罹患恥骨聯合分離與疼痛,孕婦的許多日常活動會受到影響,如腿部活動或走動、上下樓梯、打開雙腿,以及在床上翻身的時候,疼痛會特別明顯,嚴重時可能會行走不適。

懷孕骨盆痛

先深吸一口氣,感覺到骨盆底的會陰處的收縮,將脊椎往上提,吐氣時,將肌肉逐漸放鬆。 口訣是「提肛、收陰、縮腹、往上停住」,想像如同花朵一般綻放再闔起,加上兩腳膝蓋跟著慢慢往上提,吐氣時將雙腳輕輕放下,持續4~8個深呼吸。 保持良好的姿勢:將雙腳大概肩膀寬度均勻地分開,站起來時膝蓋和肩膀放鬆和留意腹式呼吸。 大陸杭州有1名35歲的王姓女子,因為平時上班過於忙碌,導致養成了經常熬夜、半夜才睡覺的壞習慣。

  • 胎兒在左側臥時活動特別頻繁是因為左側臥會增加胎盤血流量,寶寶獲得大量新鮮的氧氣,自然會興奮地活蹦亂跳。
  • 趴睡會讓頸椎旋轉90度,使頸椎關節被壓迫到極致,並讓周遭肌肉處於極度緊繃的狀態,長期下來容易造成肩頸痠痛,甚至讓肩頸退化長出骨刺。
  • 但在懷孕期間分泌會大量增加,最主要的目的在於「使結締組織及子宮肌層鬆弛」,好讓骨盆關節與韌帶盡可能呈現放鬆狀態,這樣到了生產的日子,恥骨聯合關節與韌帶就變得鬆弛,才能夠被撐開讓嬰兒通過產道、順利出生。
  • 因此,建議孕媽咪在做孕婦骨盆運動或是其他運動時,盡量挑選通風良好,或是備有空調的運動環境。
  •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MamiBuy媽咪拜】恥骨痛是懷孕婦女常見症狀,位置在下腹連接大腿那邊的骨頭,有些人痠痠痛痛,有些人是痛到舉步維艱,每個孕婦狀況不一樣,這其實都來自於弛緩素和黃體素的作用。
  • 值得注意的是,懷孕後很容易在半夜或清晨抽筋,如果一整天站/走得比較久,睡前最好拉拉筋或做一些伸展操來放鬆腿部肌肉。
  • 這種腰酸是因為腹部增大隆起導致身體重心後移、腰背肌肉緊張而造成的,是妊娠期常見症狀,並非疾病。

隨著體內胎兒體重的增加,孕婦通常會出現腰椎前凸增加,以適應脊柱負荷的增加。 最重要的是以適當的姿勢保持脊柱和骨盆的平衡,並避免當抱著幼兒或做家務時的不正確的動作,並避免穿著高跟鞋。 我們的現代生活方式使我們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久坐不動,這可能是由於我們的一些工作性質要求我們坐在辦公室幾個小時以上,坐車上下班,工作繁忙的一天後我們坐在沙發看電視等。

懷孕骨盆痛

這是因為子宮傾斜並拉扯韌帶,平躺會讓疼痛減輕,或者24周以後,疼痛也會自然消失。 由於卵巢製造或釋放卵子的方式發生變化出現的卵巢囊腫,這非常常見、不會致癌也無傷害性,但或會隨著懷孕而變大,而且子宮生長產生的壓力會導致持續的疼痛。 此外1)在孕婦腹部紮根帶到懷孕後期由於進入臨產寶貝進入骨盆重心向下所以會出現這種感覺但也有可能你要生產了要小心了估計是寶寶下降到骨盆壓迫造成的,主要是膀胱附近痛的厲害. 現在,你身體內分泌改變,其中有些會懷孕期間雙腳或者是腿腫脹是正常的,基本很多孕婦都會這樣,尤其是在孕後期、孕晚期。

尤其是爬樓梯、或進/出浴缸、在床上翻身、和進/出車子張開腿的時候。 有些案例是會在運動的時候聽到摩擦或喀嚓聲,而且日常工作可能變得困難。 超過10%的孕婦會經歷尿道感染的問題,常見的症狀包括頻尿、疼痛、尿道灼熱感或血尿,有些甚至會伴隨腹痛。 尿道感染嚴重的話有可能引發腎臟感染,提高早產的機率,及早發現就能夠用抗生素輕鬆治癒。 徐弘治指出,根據臨床的病史,恥骨聯合分離疼痛的孕婦,觸診會發現腫脹,也能摸到恥骨聯合處有凹陷,產前可用超音波檢查來佐證,產後可用X光檢查來測量恥骨聯合分離的程度。 脊椎或骨盆異位可能會導致懷孕不適,如背部或骨盆疼痛、噁心、胃灼熱或消化不良、呼吸困難、便秘、痔瘡、尿頻、頭痛等。

懷孕骨盆痛

李肇中表示,之所以建議側臥時雙腳夾枕頭,主要是因為這個動作可以幫助髖關節向外打開、穩定骨盆位置,緩和腰背和骨盆的疼痛;加上夾枕頭不會阻礙翻身,睡醒坐起來也不會有困難,孕期採取這種姿勢入眠可以有效提高睡眠品質。 此外,若是懷孕前骨盆曾經受到大力撞擊或有舊傷,在懷孕期間,也會因為胎兒的壓迫而感到恥骨部位疼痛。 恥骨疼痛的主要徵狀就是恥骨部位會疼痛,但也可能延伸到骨盆兩側,也就是大腿與屁股連接的髖關節,會造成髖關節無法外展,因此,任何需要抬腿或張腿的動作都會感到特別疼痛。

要避免弓著背坐著,尤其當你的兩腿處於伸直的狀態時,類似坐在浴缸裡時。 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找個小靠墊支撐在腰的下面,支撐背部,同時讓雙膝彎曲。 手臂麻木的話,建議補是胎兒對孕婦骨盆的壓迫造成的 不是病 是正常現象 可以加大孕婦對鈣的攝入 比如喝排骨湯之類的 還是就孕後期, 隨胎頭下降入盆也會擠壓膀胱, 造成同樣結果.

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