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內戰三大戰役詳解

此時,毛認為自己的「軍事天才」形像已經確立了,才正式接受傅作義的求和,而這時,已經又死去了數萬國人的生命。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中日兩國終於進入全面抗戰的狀態。 抗戰期間,國共兩黨在名義上保持着共同對日的勢態。

國共內戰三大戰役

在这个阶段中,中原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并歼灭自确山东援的黄维兵团约12万人,生俘兵团司令官黄维。 在杜聿明指挥的徐州国民党军队三个兵团30万人向西突围时,华东野战军主力将这股敌人合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歼灭其中的孙元良兵团两个军大部约4万人。 国民政府在前线指挥的将领是: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另外杜聿明作为前敌总指挥负责了东北国军的撤退和徐州战场的现地指挥(刘峙的指挥部撤退到蚌埠)。 1950年4月西昌战役,解放軍攻下西康省的西昌县,然後10月又發動昌都戰役。 另外,因西藏地方處於半獨立狀態,在當時並未受中華民國指揮,關於其後1951年解放軍進入西藏的歷史與戰鬥,詳見與西藏有關之事件,後續將不算在國共內戰中。

1927年,武漢國民政府受到共產黨控制,排斥國民黨人,國民黨在南京另組政府,互相對峙,是為『寧漢分裂』。 1923年,共產黨召開第三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的協助下,通過了與國民黨的合作。 要求共產黨員和社會主義青年團團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但必須保持共產黨的獨立性。

他们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其政治代表是蒋介石的国民党右派。 而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動知識份子界,被国共内战时期的中国共产党视为敌人。 1958年8月23日,解放軍對駐守金门之國軍發動榴弹炮突擊,在四十四天內,向金門射擊砲彈幾近五十萬發。

國共內戰三大戰役: 臺灣民間

因為拿到重要情報,中共掌握了最佳戰機,下令東北野戰軍提前入關,將傅作義及其所率部隊困在華北。 衛立煌一到東北,就按照毛澤東的旨意,把國軍集中到幾個大城市裏,90%的農村一彈不發成了中共的地盤。 中共的力量迅速在農村發展起來,國軍被孤立在幾座大城市裏,行動困難,處處挨打。

國共內戰三大戰役

10月13日,解放軍兵臨廣州,李宗仁飛往重慶。 10月24日解放軍發動金門戰役,在大嶝島之役後欲奪取金門,因種種原因失敗,被俘三千人,渡海登陸部隊在三日之內全軍覆沒。 11月16日,李宗仁胃病復發,出現十二指腸出血,遂於11月20日以治病為由轉往香港。 12月5日,與夫人郭德潔,兩名兒子及隨從又從香港飛美國紐約就醫。

國共內戰三大戰役: 國共內戰內戰根源

“三個月解決共產黨”,這當然是蔣介石指使宣傳機器為其效命的一種手段,但是無論是蔣介石還是國民黨政府官員和軍事將領,認為一年內消滅共產黨是綽綽有餘的。 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二野、三野百萬大軍在西起湖口、東至靖江的千里戰線突破江防,向江南迅速突進。 此後,我軍還進行了三次大戰,被稱為渡江之後的三大戰役。

國共內戰三大戰役

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説過,1949年以前,中國平均每年有30~70萬人死於飢餓,而人口的平均壽命則不足45歲。 1939年忻口戰役後,擔任八路軍直接上司的衛立煌三次與周恩來會面,之後還與朱德、劉少奇相見。 這或許是因為中共認為他在國民黨陣營中的作用更大。 各解放区人民以无比巨大的热情,以源源不绝的人力物力给予前线以空前规模的支援。 供应前方庞大部队的军需物资,全靠肩挑背负,小车推送。 据统计,仅为支援淮海战役,动员起来的民工累计即达543万人,向前线运送 1460多万斤弹药、9.6亿斤粮食等军需物资。

经过解放军和中共北平地下组织的耐心工作以及北平开明人士的敦促,傅作义终于接受解放军提出的和平条件。 1949年1月21日,双方签订《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 1月31日,在北平原国民党守军撤离市区后,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城,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由于这一地区在敌我兵力的对比方面,国民党军队仍占相对的优势,因此,如何实现夺取徐州、就地歼敌的计划,成为中央军委和前线指挥员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隨後,國共兩軍在四平街,長春等地激戰,東北局勢急劇惡化。 5月下旬,國軍在四平街擊潰解放軍相繼佔領四平街和長春,此時美國總統杜魯門的特使馬歇爾緊急要求國共雙方6月初停戰。 停戰期間雙方因江蘇北部政權問題互不相讓,談判未達成成果,隨後雙方在6月下旬在關內中原地區發生激烈衝突。 9月底,政府軍進攻張家口,10月初,在馬歇爾要求下,雙方再度停戰十天。 然而談判仍然未果,10月中,政府軍佔領張家口。 馬歇爾和第三方面在此期間反覆斡旋,但國共始終未能在改組政府名額問題,東北問題上達成一致。

  • 而毛澤東在當時的權力不大,從1927年4月中共召開的第,五次全國大會沒有發言權可知。
  • 蔣介石為加強長江防線,主張放棄平、津,要傅率部南撤。
  • 至1949年9月的第二階段內戰,中國共產黨稱之為解放戰爭,也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國國民黨稱這段時期為“動員戡亂”。
  • 10月10日,國民黨軍“東進兵團”開始出援,並猛攻自錦西通往錦州的要隘塔山。
  • 衛立煌取得了滇緬之戰的勝利,立了大功,深得美國人欣賞,稱他為「百勝將軍」。

5月中,經李宗仁及朱培德斡旋,武漢及南京避免開戰,決定分頭繼續北伐。 月底,共產國際決議改變中共方略,準備武裝工農成立新軍,進行土地改革;但仍留在國民黨內,使國民黨及武漢國民政府成為工農革命獨裁機構。 與此同時,中共在湖南开展流血的土地改革,鬥爭地主,使國民黨不少軍官不滿,終與何鍵發生衝突;何鍵、朱培德等亦開始清共,是為「馬日事變」。 事变中,中共及倾共民众死亡达数百到一千余人。 7月13日,中共發表宣言,声明因武汉广东之复杂关系,中共党员应退出國民黨。 7月15日,汪精衛識破蘇聯與中共的奪權計劃,决定与南京方面主動進行和平分共,同时召開緊急會議,通過《統一本黨政策案》,要求在國民政府和軍隊中任職之中共黨員立即聲明脫離中共,否則停止其一切職務。

  • 中共方面認為:在民國時期,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的方式,重新夺回权利和土地,成为了人民寻求生存权的最直接,最简单的途径。
  • 9月,桂系軍閥和西山會議派掌握南京國民政府大权,汪精衛下野。
  • 12月16日至1949年1月10日,是淮海戰役的第三階段。
  • 1949年1月21日,面對軍事與經濟上的失利,蔣中正宣布引退,副总统李宗仁出任代总统。
  • 停戰期間雙方因江蘇北部政權問題互不相讓,談判未達成成果,隨後雙方在6月下旬在關內中原地區發生激烈衝突。
  • ”的正式建軍,也是首支國民黨嫡系的部隊,但國共兩派政治力量在學生之間的較量,可説是決定了日後整個中國的命運。

12月16日至1949年1月10日,是淮海戰役的第三階段。 在這個階段中,淮海前線解放軍遵照中央軍委指示,為了穩住平、津的國民黨軍隊,使其不迅速決策南撤,暫停對杜聿明集團的攻擊。 其中,華東野戰軍轉入戰地休整,同時對國民黨軍隊展開強大的政治攻勢,敦促杜聿明率部投降;中原野戰軍集結在宿縣、蒙城、渦陽地區休整待命。

在斡旋無效的情況下,國府決定單方面宣佈召開國民大會,引起中共堅決反對。 國共雙方同意避免內戰,但未能就共產黨政權及軍隊的合法性達成共識,不久國共內戰全面爆發。 毛澤東以“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搭配蜂擁而起的學潮,並取得蘇聯贈予的日軍遺留在東北的武器,與國民黨統治者進行全面的鬥爭。 在歷經了遼瀋、淮海(徐蚌)、平津三大戰役後,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

戰爭的結果是中國共產黨取得勝利,共產黨方面統計共計殲滅國民黨軍約807萬,並於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國民黨政權於1949年在中國大陸戰敗後逃往台灣。 ),是20世紀上半叶中國爆发的内战,也是20世紀中國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內戰,可分为第一次國共內戰和第二次國共內戰两個階段,是中國現代史的重大轉折點。 天津解放後,孤守北平的傅作義部25萬人已完全陷入絕境。 為了保護這座馳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免遭戰爭破壞,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力爭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

國共內戰三大戰役

另一方面,国共双方都有发展自身武装力量的传统。 由于北洋政府军力强大,孫中山意识到,国民党没有自己的军队,就没有可能成功革命。 所以国民党自改組起,便从苏联引进党指挥枪模式,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 国民党的武装力量通过北伐战争彻底推翻北洋政府统治,于1928年在形式上统一中国。 1927年8月1日从南昌起义开始,共产党也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中国工农红军,试图夺取政权。 至此,两党都各自掌握自己的军队,內戰於焉展開。

國共內戰三大戰役

中央軍委接受這一建議,於10月11日發出《關於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的指示,指出戰役第一階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殲滅國民黨軍劉峙集團右翼勁旅黃百韜兵團。 針對敵軍重兵密集、便於機動的特點,要求以一半以上兵力擔任牽制阻擊,從東面和北面威逼徐州,使邱清泉、李彌兩兵團不敢全力東援。 10月22日,中央軍委指示中原野戰軍在攻取鄭州後即全軍東進,與華東野戰軍緊密配合,孤立徐州。 中央軍委於11月16日指出:淮海戰役為南線空前大戰,“此戰勝利不但長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國局面亦可基本上解決”。 為了統籌這一戰役的作戰和地方支前事宜,中央軍委決定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組成總前敵委員會,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為常委,臨機處置一切。 淮海戰役(台灣稱作徐蚌會戰)是中國近代史中第二次國共內戰“三大戰役”之一。

一、衡寶戰役戰役時間:1949年9月13日至10月16日。 因此,相比與其他兩大戰役來說,淮海戰役打的尤為艱辛。 當然,在這場戰役中,國軍人數也比解放軍多了20萬左右。 三大戰役,每一場都十分重要,決定著國共兩黨的生死存亡。 後來,他參加了北伐戰爭,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