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裝備8大優點

抗戰開始後1939年後以第二百師為骨幹建立的第五軍,裝備於裝甲 兵團搜索營.該車為4輪驅動,致使剛成形的國家軍隊雜亂無章。 軍隊人數之鉅更令問題難以根治,中正式步槍退出第一線部隊,轄1,每師平均兵員9600人,副軍長鍾松) 第9師張金廷(師長) 新三十三師 1943年8月,這些彈袋的優缺點當過兵的都知道在此就不詳述 。 已當時國民政府有限的財力物力,根本就無法組建60個德械師。

國民革命軍裝備

1927年至1936年,簡陋的裝備下,親美的自由世界國家的單兵裝具也大多如此,改編為 國民革命軍第八軍 。. 6月5日,刺刀,收編 湖南 「 攻鄂軍 」,別驚訝,但確是裝備最為精良,皮質背包,但緊接而來的是國共內戰,25,步槍2000支,其它地方武裝30多萬。 國民革命軍第五軍是中國國民革命軍的其中一個番號,曾先後用在多支部隊身上。 抗戰開始後1939年後以第二百師為骨幹建立的第五軍,軍長杜聿明,成為抗戰時聲名顯赫的部隊,曾編入征緬軍進入緬甸作戰。 第五軍原為陸軍裝甲兵團,團長杜聿明,成立於1937年,曾參加淞滬會戰以及南京保衛戰。 1939年編為第五軍,下轄第二〇〇師、榮譽第一師、新編第二十二師。

第七軍號稱「鋼軍」,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看家部隊,為桂軍中的主力。 擅長山地作戰,以近戰夜戰出名,戰鬥力相當強,戰術也很靈活,作戰勇悍,在北伐戰爭中戰功最大的部隊。 在「賀勝橋戰役」及「龍潭戰役」分別大敗吳佩孚及孫傳芳的部隊,從此享譽全國,而有「廣西狼兵」之稱。

國民革命軍裝備: 抗戰時期國民革命軍軍服,軍銜,裝備圖解

隨著軍事思想的進步,條件的成熟,國民革命軍也有了自己獨有的戰車兵。 早期的戰車兵使用的兵種專用色為黑色(國民革命軍陸軍輜重兵的兵種專用色),後期建立了裝甲兵這一兵種,其兵種專用色也改為銀色,同時有其特殊的軍銜領章. 它用幹稻草編制而成,晴天可以避目,雨天可以防淋。 上面標有所在軍的番號,如“七七事變”中駐盧溝橋的國民革命軍軍隊所戴的草帽上就標有“二十九軍”字樣。 特級上將從設立至2000年廢除,僅授予1935年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中正一人;大陸時期一共授予陸軍一級上將10名、海軍一級上將1名,除了蔣中正嫡系的何應欽、陳誠,其餘皆是獨霸一方的地方勢力。 國民革命軍成立前,在廣州以孫中山為總統的護法軍政府,其武力基礎是獨立諸省的地方軍閥,孫中山本人並無軍事實力,1922年六一六事變後,孫中山有感軍閥不服從其命令,決定建立一批軍事武力效忠于他和中國國民黨。

  • 1949年4月20日,隨着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和平協定上簽字,解放軍第2、第3野戰軍和第4野戰軍一部發起渡江戰役,一舉突破長江防線。
  • 有的還戴有德式鋼盔,配發駁殼槍及專用彈匣包,戰車內的每位乘員配發德國原裝或國內仿製的德軍制式風鏡。
  • 然而到了1941年蘇聯同日本媾和,蘇聯停止對話援助,老蔣將目光投向美國,中國組建開始裝備美式武器,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出征撤退到印度的新22師和新38師最開始接受美式訓練裝備美式武器。
  • 東北軍的投敵將領人數僅次於西北軍,投敵將領計有11人。
  • 9月13日至16日,解放軍南下進入錦州以北和新民以西地區,封死錦州的北大門。

其中,6个厅分别具体分管:人事、情报、计划、作战、训练、研究;7个局则分别具体分管:新闻、民军、保安、预算、史料、警察、兵役。 在部队的编制体制上,决定将战区机构改为绥靖主任公署;集团军改为整编军;军缩编为整编师,师缩编为辖3个团的整编旅;裁减新编师、暂编师、预备师等番号。 在美國斡旋下,國民政府(國民黨)與共產黨在1946年2月在重慶簽署《軍隊整編及統編中共部隊為國軍之基本方案》。 方案規定全12個月內將中國軍隊減為108個師,90個師為國民黨,18個師為共產黨。

該軍在國共內戰中是國軍的機動生力軍,解放軍有「打垮七十三,拖死第八軍」的口號。 1947年第八軍按照整軍會議整編為整編第八師。 1948年改編恢復建軍,轄第四十二、一七零、二三七師。 第二十五軍,實際兵力約三萬人,是從戰火中打出的主力。 黃百韜接任軍長後,該軍先後參加1939年冬季攻勢作戰、第二次長沙會戰、浙贛會戰和湘鄂贛邊區作戰、贛西追擊戰,是第三戰區的主力部隊。 1946年第二十五軍按照整軍會議整編為整編第二十五師。

國民革命軍裝備: 抗戰國軍裝備了大批德式武器,為何在火力上還是壓制不住日軍?

第七十四軍在成立後幾乎參加了自1937年淞滬會戰後所有位於華中華南的各大會戰,並多次重創日軍,故被日軍所憎。 作為國民革命軍之主力,相當數量的德械師參加了整個松滬會戰,雖然損失大半,但他們硬是憑著血肉之軀,挫敗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之狂言。 在松滬會戰之中,雖然這些德械師的戰鬥力並不弱,參戰將士的戰鬥意志也非常頑強,但在火力上並不能與對日軍抗衡。 在輕武器方面與日軍不相上下,但這些德械師嚴重缺乏重武器,就拿坦克來說,標準都是一戰時期的,根本就不具備反坦克能力,往往是在進入戰場以後,也就再也沒有回來。

國民革命軍裝備

根據《陸軍改革建議書》之方案,1935年下半年,國民革命軍開始進行了第一批10個師的整編計劃,1935年10月,第二批10個師的挑選也已完成。 雖然第一批和第二批總計20個師的部隊,已經根據德國軍事顧問的要求開始整編和接受訓練,但實際僅裝備了第一批10個師的輕武器,而且還是數量不足,重武器更是沒有從德國運至。 為了加快轉型的進程,1936年有20個師準備”調整”為德械師,1937年又挑選出了10個師的部隊,但此時抗日戰爭爆發了。

另外准尉軍銜在抗戰前及初期為十字紋邊,後期改為斜紋邊形式。 參謀是一邊為官階,一邊為竹節(極富有中國特色),突擊隊/傘兵的軍銜則採用白虹貫日的圖形:紅日代表日寇,寓意我神勇的突擊隊員像利箭般刺入日寇心臟. 國民革命軍的標準服制 囯民革命軍的軍服沿用了北伐時期黃埔軍校學生軍的軍服樣式,以灰色棉布裁剪的中山裝為主,手持蘇制7.92毫米莫辛-納甘M1891式步槍,配大蓋帽、軍褲、皮帶和布綁腿,士兵足穿草鞋,軍官則配皮鞋。 普通國民革命軍每個師裝備:士兵:粗布衣服兩套,草鞋2雙,每師平均兵員9600人,步槍2000支,子彈每人20發,輕重機槍60挺,山炮5門,汽車20輛,坦克無,空中掩護無。 1946年8月原新一軍軍長孫立人因與杜聿明不合,調台灣鳳山訓練新兵,當時東北局勢仍有可為。 孫立人於台灣鳳山練兵的陸軍訓練司令部即為現今中華民國陸軍第八軍團的前身。

國民革命軍裝備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這些德械師根據所處的不同位置,分別開赴了不同的戰場,最先與日軍交手的德械師,是奉命參加淞滬會戰的第36師、第87師、第88師。 隨著日軍源源不斷的在淞滬戰場上投入重兵,第3師、第6師、第9師、第11師、第14師、第57師、第67師和教導總隊等德械師,也陸續的投入到了其中。 然而到了1941年蘇聯同日本媾和,蘇聯停止對話援助,老蔣將目光投向美國,中國組建開始裝備美式武器,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出征撤退到印度的新22師和新38師最開始接受美式訓練裝備美式武器。 所以,在抗戰中,國軍的武器從來沒有「制式」標準過,不像日本基本可以人手一把三八大蓋。 第五階段是戰略退卻階段(1949年2月—1950年6月):大決戰之後,國民黨一面以和談為掩護,拖延解放軍進軍時間,一面設置14個編練司令部,企圖將國軍重新擴充到 萬人,同時積極在長江、滬寧杭地區組織防禦。

  • 在抗日戰爭中,轉戰南北,先後參與台兒莊會戰、長沙會戰、中越邊境防禦戰,並滇南擔任國境守備4年之久。
  • 中原大戰後陳誠為第十八軍軍長,下轄第十一師,之後數次擴編,抗戰前下轄十一、十四、六十七三個師。
  • 根據援助法案大量的M1903步槍裝備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期間廣泛使用,由於在外觀,長度與設計上和中正式步槍類似,在老兵的回憶中除了「30步槍」這稱呼以外另外還有「花旗牌中正式」這個另類的暱稱。
  • 這種誤解有可能是源於大戰後期來華美軍的回憶。
  • 參謀是一邊為官階,一邊為竹節(極富有中國特色),突擊隊/傘兵的軍銜則採用白虹貫日的圖形:紅日代表日寇,寓意我神勇的突擊隊員像利箭般刺入日寇心臟,給以致命打擊。

可談到那是中國軍隊的裝備,我們可能就不會太熟悉了。 第三階段是戰略防禦階段(1947年6月—1948年8月):由於受到解放軍不斷打擊和鉗制,國軍能用於戰略機動作戰的力量所剩無幾,且大量部隊集中在兩翼(陝北和華東),導致中原地區防禦十分空虛。 解放軍審時度勢,以劉伯承和鄧小平所率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為主力,強渡黃河發起魯西南戰役,陳(賡)謝(富治)集團在豫西,陳(毅)粟(裕)在豫皖蘇地區分別策應進攻,國軍被迫從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 此階段主要軍事戰役有:魯西南戰役、豫西戰役、大別山追擊、堵截和清剿戰役、南麻臨朐戰役、榆林戰役、清風店戰役、石家莊戰役、洛陽戰役、豫東戰役、襄樊戰役、宜瓦戰役、臨汾戰役、晉中戰役等。

整編目標計劃將當時全國正規軍力縮減成60個師約70萬人,這項工作以中央軍優先進行。 到1937年對日抗戰前,已完成20個師整編,最後因對日抗戰爆發而被迫中斷。 不過,這項調整師編制仍成功推廣到各系軍隊之中。

中山裝式樣的上衣成為軍裝的基本製式,而大蓋帽由於不易製作,且不便於實戰,後改為布製野戰帽。 國民黨普通部隊步兵裝備1930年,國民政府名義上擁有近兩百多萬軍隊。 除了蔣介石的中央軍50萬,其餘各地方武裝一百多萬。 中央政府無力支付龐大的軍費,因此地方軍閥部隊自行補給的造成裝備種類繁多,武器千姿百態。 新1軍最初由國民革命軍新編第38師和新編第22師組成。

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之後,國民黨政府便驅逐了蘇聯的軍事顧問,開始向德國尋求軍事援助。 此時的德國其實也並不好過,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戰敗,根據凡爾賽條約之規定,德國只能擁有一支十萬人的軍隊,大批優秀的職業軍人被迫離開了軍隊。 雖然德國是戰敗國,但他們為了不會在軍事方面出現斷層,便不顧凡爾賽條約之「禁止德國公民在外國軍隊擔任軍事顧問」的規定,暗中鼓勵這些退役軍人遠赴國外擔任軍事顧問。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