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應廟祠介紹

如聖公媽、萬善爺、七王爺、六義士、十八王公、水流公。 百姓遇到惡疾不順時,也常以為是犯沖厲鬼,因而勤加祭祀以防鬼害。 鬼的種類:人死為鬼,但因死法不同及有無處理或祭祀又分為三種,一是厲鬼:非自然死亡且得不到任何處理或祭祀,靈魂飄蕩無所依歸,會作崇給人使人不得安寧,若得到處理即可變成有應公,即有求必應的鬼魂。 二是祖先:不管死法如何,只要有後代子孫祭祀,屍體得到處理,靈魂就得安寧,且會庇祐子孫,即家中供奉的公媽。 三是神明:不管死法如何,只要得到大眾的祭祀,不管有無得到皇帝敕封,都可能從鬼轉變為神明,如廖添丁、十八王公、大眾爺、關帝。

  • 沒有後代祭祀的鬼在冥界成為餓鬼而為害人間。
  • 此地名稱來自明鄭時期軍屯制度,因緊鄰著後勁溪,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又在半屏山下,地勢平坦且肥沃,故農業活動發達,清代時期已形成村莊。
  • 主要由這樣幾部分構成:一是閩越族固有的神鬼;二是閩越國的王公貴族被奉為神靈;三是當地一些巫覡去世後演變為神仙;四是若干隱居福建的漢族方士去世後被奉為神仙;五是早先入閩且有功德於民的漢人名士或名將死後被奉為神靈;後來漢族的神鬼逐漸占主導地位。
  • 此外,該祠是香港唯一一所可以舉行道教婚禮的道教廟宇。
  • 新廟空間包含正殿、鐘鼓樓及廟埕,屋頂為重簷歇山式,格局是兩殿式。

相傳祠內所供奉的黃大仙是“有求必應”的,十分靈驗。 該祠也是香港唯一一所可以舉行道教婚禮的道教廟宇。 後勁地方公廟與社區之間,除了延續著農業社會信仰中心的傳統,也是居民團結與動員的力量,如同後勁人最為人所知的「反五輕運動」,自民國76年(1987)開始,一直到民國104年(2015)中油關廠而落幕,寫下了臺灣環境保護運動重要的篇章。 聖雲宮保生大帝是後勁的境主廟,當地又稱「大廟」、「老祖廟」,是後勁人的信仰中心,早期信徒時常向老祖問事、求藥籤,而神明傳遞訊息的方式,會藉由「發爐」或「立筊」之不尋常神蹟來傳達。

有應廟祠: 黃大仙祠相關信息

民國35年(1946)由蔡達、林水萍及地方信眾共同募捐興建重修結構,並以舊地名鳳山縣半屏山來取廟名「鳳屏宮」,民國63年(1974)因颱風受損,造成廟宇傾廢,地方決議重建並遷於現址,先於民國66年(1977)成立興建委員會,於民國71年(1982)9月19日竣工。 新廟空間包含正殿、鐘鼓樓及廟埕,屋頂為重簷歇山式,格局是兩殿式。 原為兩間廟宇,有應公廟早期廟址安奉於半屏山山腳(現位於高雄煉油廠區內),1949年國府來台,為擴建高雄煉油廠區,便以地易地方式,將有應公廟遷出舊址。 遷出後,無重建廟宇,地方耆老將其迎奉至位於後勁國中(原和平國中)東南圍牆邊的萬應公廟合祀。

位於路沖的土地公廟,雖然使得周圍街道狹窄,但卻具有代表後勁舊聚落起點的意涵,走入土地公廟就如同踏進了農業時期後勁村莊的範圍。 聖雲宮主祀保生大帝,後勁人稱「老祖」,其開基祖神像為坐於神龕中央的軟枝金身,頭戴通天冠、身著平繡文袍、長鬚細眉鳳眼,面貌慈祥,為後勁居民最主要信奉的神祇。 新貌的建築特色為樓層挑高的空間設計,屋頂形式為三重簷歇山頂,格局為兩殿式,正殿位於二樓,一樓則是會議室與辦公廳。 據廟方表示原本一樓會議室的位置,是預定規劃作為菜市場(舊聖雲宮外圍的菜市場,因配合廟宇重建而搬遷至鳳屏宮旁邊的空地),市場空間原預定是由會議室延伸至金爐位置,並且將地下室規劃為停車場,但卻因菜市場攤販無意願搬遷回原地,故修改設計作為會議室,地下室則作為一般倉庫使用。

有應廟祠: 祭祀

相傳祠內所供奉的黃大仙是有求必應,他的籤文十分靈驗。 此外,該祠是香港唯一一所可以舉行道教婚禮的道教廟宇。 所有黃大仙的弟子、嘉賓都會於正午時份聚集於祠內的主殿參與祭祀活動,場面熱鬧。

由於清領時期,台灣各地械鬥頻繁,不只是原漢因族群衝突而多有爭執,漳州、泉州、客家人之間也是紛爭不斷,還有居住在北部的平埔族也會參與械鬥。 這些械鬥才不是不良少年鬥毆,而是為了爭奪水源、土地、生活空間或是文化衝突等等,是攸關整個群體生計的大事,所以才會讓許多人都拿命去拼搏,造成了許多傷亡。 據老君祠管理員林英通的說法,噍吧哖事件時有人被殺,埋在祠後約100公尺處,之後蓋茅草祠加以奉祀。 另外林英通說他20幾歲購買附近的地後,在夜裡常聽到母子哀號。 此外又有林水永訪問茅榮吉的說法,認為最初是「石片太祖祠」,但沒有祀壺,而是祭拜時持香呼請太祖再將香插入香爐內。

當時廣州由陳炯明所控制,他突然以“革命者”自居,説要破除迷信,便拆去廟宇築馬路,或拆廟賣地建屋,最主要的是乘機霸佔房產。 同樣地,黃大仙也深受海內外人士的信仰和祀奉。 改革開放以來,海內外廣大熱心人士紛紛要求在原地恢復建造芳村黃大仙祠。 1915年,原黃大仙祠的主持人梁仁庵道長攜帶黃大仙的畫像、靈籤和藥籤等南遷到香港,並於1921年建成香港黃大仙祠。 黃佳平(高雄後勁中油遷廠促進會執行長),〈回顧後勁反五輕運動〉,《新使者》(2015年10月),頁58-61。

有應廟祠

在1987年反五輕運動之前,最著名的是「鹿港反杜邦」設廠事件,反杜邦運動也運用了在地信仰媽祖的力量號召群眾,阻止了杜邦設廠,進而影響了之後的反污染自力救濟運動。 後勁的地方公廟中,唯一沒有搬遷是福德祠即土地公廟,現址為楠梓區後勁北路與後勁西路的中間,屬於T字形路口(路沖)。 臺灣寺廟坐落於路沖位置以土地公廟最為常見,早期聚落的土地公廟則可能是位於庄頭或庄後,即俗語所謂的「田頭田尾土地公」,庇佑著聚落或田莊農作豐收。 鳳屏宮現址坐落於後勁東路22號,建廟正式年代已無從考據,但至少在昭和13年(1938)已頗具規模 ,昭和18年(1943)因皇民化政策,使得廟體遭到破壞。

每年農曆八月廿三日是黃大仙寶誕,年年黃大仙誕都會很隆重,很多社會名流都去參加。 所以,若問前程,趨吉避凶,到大仙廟上頭炷香,會是不錯的選擇。 每逢年三十晚,很多名善信帶著香燭祭品,你擠我擁,到黃大仙廟霸頭位,爭上頭炷香,取其好意頭,來年可以事事順境,得心應手,衰運也轉為好運,求籤問卜是香港地道農曆文化。 建於1945年,是香港九龍有名的勝蹟之一,最著名的廟宇之一。 享負盛名,無人不曉,香火鼎盛,每年農曆大年初一,市民都要爭頭柱香。

另外焚獻的紙錢也常是「銀紙」,而非一般祭祀神祇使用的「金紙」,除了亡魂可用的刈金(或四方金、九金)、金白錢等。 此類的廟宇可能會配祀土地公,有墓旁土地神之意味。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變快,在工作、實體生活圈認識新朋友變得困難又費時,交友軟體 APP 已經成為大家找尋聊天對象、發展戀情的首選。

一般而言,陰廟小祠多無廟門,也無門神,門楣上常懸掛有紅布,部分題上「有求必應」字樣。 祭祀後,焚燒銀紙,頂多焚燒鬼魂可用的金白錢、刈金(九金、四方金)等,廟旁所建焚燒紙錢之處亦稱「銀爐」。 然隨其信仰傳布,建築形式常不斷擴大,甚至與一般廟宇無異,甚至有加設籤詩桶、乩童者。

有應廟祠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