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遠鏡7大優勢

對一般用家來說,特別是初次使用者,使用雙筒望遠鏡是比較舒服的,因為使用者不必像使用單筒望遠鏡時合上一隻眼睛或者使用一個擋板來避免視覺上的混淆。 因此使用雙筒望遠鏡時,感覺會比較舒服及自然,長時間使用也不會容易暈眩。 因為一般情況或場合使用之下,如戶外行山、觀鳥、看演唱會、工程工作觀察等,雙筒望遠鏡是更加合乎家用適適度及人體工學。

望遠鏡

假如大家選購雙筒望遠鏡是為了觀看長達1小時以上的球賽或表演,建議優先選擇重量較輕、能單手掌握的迷你款式,以減少長時間使用的負擔。 另外,也有不少廠商推出可摺疊、附揹帶的望遠鏡,方便使用者隨身攜帶。 出瞳直徑的數值決定望遠鏡的亮度,其計算方式為物鏡有效直徑除以放大倍率,數值越高表示亮度越亮,即使在昏暗的環境中使用,也能保持視野的明亮度。 單筒望遠鏡的缺點是,由於人要仰賴雙眼來把握與物體間的距離和立體感,只能使用一隻眼睛觀測的單筒則無法達到此效果。 除此之外,因為單筒的視野狹窄,不適合拿來觀測移動速度太快的對象物。

依照各個美術館和博物館而有所差異,但置於玻璃櫃的展覽品平均距離大約為45~60cm;沒有設置玻璃櫃的話則則會更近。 在選擇單筒望遠鏡時,高倍率雖然能讓人看得更遠,但並不代表會比較方便使用;因為倍率越高代表著視野也越小,所以稍微移動一下就會偏離觀測物。 而為了避免上述問題,就必須加大鏡頭的口徑,但是單筒望遠鏡是以單手使用、精巧的特性為前提的商品,把鏡頭口徑加大也有其極限。 基本日常使用,如郊遊、戶外行山、看演唱會、看球賽等,雙筒望遠鏡既輕便又舒服,是比較推薦的選擇。 這是一種簡單設計的望遠鏡,通常用於製作歌劇望遠鏡(又稱為伽利略雙筒鏡)。 鏡片還以多層鍍膜技術加工,加強過濾多種干擾光線;不論晴天、雨天都能擁有清晰畫面。

假如前往實體賣場選購雙筒望遠鏡,可以將其物鏡朝向自己並觀察反射光。 反射光的顏色從淺色淡藍到深色暗綠、暗藍、暗紫都有,而光越暗就代表光線透射率越高。 採用高精度屋脊式稜鏡,搭配高反射率蒸鍍銀鍍膜,大大提升鏡片透光度,讓各位即使在黃昏等光線不足的情況下仍能擁有清晰畫面,尤其適合昏暗的劇場、戶外演唱會等場合。 您問的相當好,有些人會問可以看到多遠的距離,卻沒有考慮到清晰問題。 有些人認為倍率高可以看比較遠,但其實不完全是,倍率越高影像會越暗,若雙筒望遠鏡手持式晃動也會越嚴重,進而需要腳架的支撐,在使用上就沒有那麼方便。 一個又暗又晃動的影像是不會清楚的,同時高倍率狹窄的視野常使新手產生大海撈針的恐懼感,連找個月亮都要找上老半天。

望遠鏡: 雙筒望遠鏡的三種視野

倍率愈高,手持晃動導致畫面移動的幅度愈大,手震時令畫面很不穩定。 因此,假如你是用來在山林中尋找雀鳥的話,可視角度對你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不然視野內能容納的目標愈少,你便找難可以找到目標。 此方法使用中央對焦旋鈕同時向左和向右聚焦,從而實現快速對焦。

部分型號還配備屈光度調節環,用於處理左眼和右眼之間的視力差異。 在1937年建造了第一架電波望遠鏡,自此之後,已經開發出了各種巨大和複雜的天文儀器。

望遠鏡: Kenko TokinaUltraview-I 8×21 防水型掌上單筒望遠鏡

市面上的望遠鏡動輒數千、上萬元,若預算有限但又想滿足一覽美景的心願,不妨參考這款產品。 在美術館欣賞畫作時使用的話,建議選擇最短對焦距離較短的望遠鏡,以便在近距離也能看得清楚。 此外為了保護作品,很多美術館會將燈光調暗,所以亮度以9~25為佳,倍率推薦比較低的4倍~7倍。 這種類型的雙筒望遠鏡使用由意大利發明家Ignazio Porro發明的普羅式棱鏡。 普羅式棱鏡具有出色的光學性能,從低至高的放大倍率均可實現明亮,而又銳利的視野效果。 適眼距是指當使用雙筒望遠鏡觀察,眼睛可以看到整個視野而沒有邊暈時,眼睛與目鏡之間的距離。

望遠鏡

如果一年中參加大型展演活動的次數不超過2次,實在不需要用到太高級的望遠鏡。 這款紙製望遠鏡雖然構造相當陽春、倍數也偏低,但是使用完畢後就可以毫無留念地回收丟棄;對於只是想感受演唱會現場氣氛,不執著於看到偶像的人來說是既省錢又能享受樂趣的方案。 再者,只需要食指及中指便能調整焦距,如此一來便可騰出另一手做紀錄、一邊攀岩一邊欣賞美景;而目鏡更設有橡膠環裝置,讓觀測體驗更為舒服。 從以上特點可知,本品均讓使用者能夠毫無負擔地盡情享受大自然或運動賽事。

射出瞳徑是用來表示畫面亮度的數值,主要受到「倍率」及「物鏡口徑」的影響,計算公式為:射出瞳徑(亮度)=物鏡口徑÷倍率,單位為mm。 由公式可知口徑越大、倍率越低的商品,就能擁有更明亮的觀賞畫面。 以7╳50 雙筒望遠鏡為例(50即代表口徑50mm),射出瞳徑為50÷7=7.14mm,相當於人類瞳孔放大的最大直徑,能看見最明亮的影像。 口徑影響到解像力跟集光力,舉例來說:光線就好比雨水,而鏡片就好似拿來接雨水的臉盆,臉盆越大則同一時間能接到越多的雨水,集光力越強當然成像品質也會越清楚。 因此口徑原則上是越大越好,但是越大也會越重,因此在光學品質跟攜帶性上,必須自己去取捨。 本產品的最短對焦距離僅25cm,能夠近距離的放大每個細部,讓使用者細細品味每件藝術品。

口徑較大可令觀看時舒服一點,影像光一點,可以配合拍攝的需要。 一般演唱會時間都長達1-2小時,如果需要長時間使用望遠鏡而且不能使用腳架的話,望遠鏡的輕便性就會是看演唱會或歌舞劇的首要考慮。 在這個情況下,如果在長時間定點使用高倍率的望遠鏡的話,建議配合使用,不然望遠鏡倍率高較重,一般用家長時間手持無可避免會手震,令到畫面”震過貓王”。 高倍率影響影像光亮度尤其是小口徑機種更明顯,因為超過10倍以上影像亮度會明顯感到下降,弱光下看起來會不清楚且吃力。 一般人都會想,倍率愈大,一定最勁最好,但是隨著望遠鏡的倍數增加,相應的使用限制及困難也會增加,以下是4個望遠鏡放大倍率大小所影響的效果。

  • DH MS 系列雙筒望遠鏡是日本 Kenko 專門為戶外登山旅遊、賞鳥設計的款式。
  • 再者,不僅機身可進行360度無段旋轉,在物鏡蓋內側也安裝指北針,能夠快速掌握方位、捕捉觀測物。
  • 如果覺得單筒望遠鏡不夠用、不習慣,或是需要確實地掌握距離感和立體感,則可參考下方連結中彙整的雙筒望遠鏡商品。
  • 此外下文也一併整理了賞鳥專用的款式,倘若喜歡從事戶外活動的話也可參考看看。
  • 再者,欲使用時也可以輕鬆又快速地取出,而不會像雙筒款式般給人太誇張的感覺。
  • 有些電波望遠鏡被使用於專案,例如SETI和阿雷西博天文臺尋找外星生命。
  • 其次,由於眼杯為旋轉式設計,且能讓眼睛與鏡片保持距離,故睫毛的油垢不會沾上鏡片,即使上了妝也可放心使用。
  • 在1937年建造了第一架電波望遠鏡,自此之後,已經開發出了各種巨大和複雜的天文儀器。

另外,由德國福斯設計師所設計的外型,不僅優雅,同時又兼具了人體工學的舒適握持感;同系列更是有多款望遠鏡得到世界知名的設計大獎,可說是美與性能共存的質感款式。 如果各位所觀賞的表演都在小規模的場地中舉行,放大倍率4倍左右的望遠鏡就已經相當夠用。 舉例來說一般3倍的鏡頭就可以將遠在30m 的物體放大到有如10m 內的目視大小,若是觀劇的座位在前半段,這個放大倍率已經非常足夠。 而若是倍率達到4倍,就連博物館櫥窗中的文物細節也能看得非常清楚,不用再辛苦地擠進擁擠的觀賞人群。 A:市面上大部分的商品倍率約在20~60倍的範圍中,對於觀賞動物和野鳥、欣賞現場表演等用途而言都已十分堪用。

當從目鏡鏡片約30厘米處觀看時,雙筒望遠鏡的瞳孔顯得明亮,這個該尺寸稱為「出瞳直徑」。 「出瞳直徑(mm)」可以透過將物鏡的有效直徑(mm)除以放大倍率(x)來計算,用以表示雙筒望遠鏡的相對亮度。 「放大倍率」是一個數值,它可以表示透過雙筒望遠鏡觀察時的物體大小。 例如:10倍的放大率意味著通過雙筒望遠鏡在100米距離處觀看的物體之尺寸,看起來與肉眼在10米距離處觀看的一樣(這意味實際觀測距離下降至原來的1/10)。 基本上放大率愈高,物體看起來就愈大,不過隨著放大倍率的增加,視野就變得愈狹窄。

多層塗膜能夠對應更廣闊的光譜,令鏡頭的透光度得以提高,使影像清晰明亮,提供出色的效果。 這是您可以在不移動雙筒望遠鏡的情況下之視野範圍,是從物鏡的中心點測量出來的角度。 寬闊的視野讓搜索目標主體變得容易,而隨著雙筒望遠鏡的放大倍率增加,真實視場範圍就會變窄。

除此之外,獨特的光學設計使之可搭配眼鏡使用,長時間的觀測也不容易感覺疲勞。 如果您主要想對遠處的拍攝主體上進行放大,最好選擇高倍率望遠鏡。 不過,有一點要留意的,雖然更高的放大率使主體看起來更近,但它會縮窄實際的視野範圍,讓您尋找正確的目標時變得更加困難。 此外,放大率愈高,影像的抖動愈明顯,所以選購雙筒望遠鏡時不要有「放大倍數愈高愈好」的心態,而是應該選擇「切合個人觀察用途的放大倍數」才是正途。 專業賞鳥等級的規格,但卻有相對輕便好攜帶的設計,兩個鏡筒可以像內摺疊至完全併攏,收納後體積約為10×11cm,一般腰包、側背包都可輕易容納。

因些,說一個”望遠鏡可以看到多遠距離“其實是沒有大意義的,因為人類肉眼跟望遠鏡距離理論上都是無限遠的,只要能看到的都能看到。 綜合以上的數字來說,就是 如果看到望遠鏡上有 A X B 的模式,在X 前的數值就是代表望遠鏡的放大倍率,-及/ 側代表可調整的倍數。 10X50 即是10; 8-25X25,即可調8-25倍; 15/30X80, 即是15或30倍。 當可見光被阻擋或微弱時,電波望遠鏡也用來收集微波輻射,例如類星體。 有些電波望遠鏡被使用於專案,例如SETI和阿雷西博天文臺尋找外星生命。

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