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補充必看攻略

洋蔥中含有檞皮素糖苷,是類黃酮的一種,具消炎、抗過敏的功效,此外,洋蔥中的二烯丙基二硫化化物,也可殺菌、降血脂。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罹患青光眼的人口已超過34萬,尤其現代人用眼習慣、生活型態的改變,讓高風險族群不斷擴大。 由於慢性青光眼早期多數沒有症狀,患者往往患病卻不自知,而錯過治療時機。 DHA最佳代表食物:建議一週吃二~三次深海魚類,並多變換中小型種類魚種,例如秋刀魚、鯖魚、鮪魚(小)、鮭魚等,以降低重金屬危害。

懷孕飲食安排十分重要,不但是保障母體健康,更會直接影響胎兒的成長,到底懷孕初期飲食要吃些甚麼? 鈣有助於增加產婦的身體發育中的胎兒骨骼發育,建議懷孕期間每日至少1000毫克的鈣。 如果乳製品過敏,花椰菜和深綠葉菜中還也含有豐富的鈣質哦。 較低脂肪的瘦肉如牛肉、豬肉、雞肉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其中以牛肉與豬肉含有豐富的鐵、膽鹼及B群,可以預防孕婦因血容量增加造成的貧血。 補充含鐵食物時可以搭配維生素C食物或營養品一起補充,可以增加鐵的吸收效率。

你知道哪種營養是「必須」、哪種是「not essential」呢? 今次請來擁有20年經驗的婦產科專科醫生 – 江穎珊醫生,解說各種營養為BB及母體帶來影響和重要性,以及拆解各種相關疑團。 鈣質最佳代表食物:奶製品、小魚乾、核果類、深綠色蔬菜、海帶、海藻類、豆製品、深色蔬菜、黑芝麻等,建議:每天喝兩杯牛奶(一杯250毫升的牛奶含300毫克的鈣含量)。 孕媽咪要減少或避免飲用茶跟酒類,因為茶類具有利尿作用,會加速排出體內葉酸,而酒類會降低腸道對葉酸的吸收,促使體內將葉酸排除,所以不建議在補充葉酸時飲用。 初期不用特別增加熱量攝取,請照平常飲食即可,小朋友有自備「便當」唷! 盡量維持每天深色綠色蔬菜三份/水果兩份/牛奶兩杯的攝取量。

張斯蘭營養師表示,300 大卡大約等同於一碗白飯的熱量,其實沒有想像中多,只要均衡攝取營養素,就不用擔心胎兒的成長出現狀況。 從懷孕中期,也就是大概從第 4 個月開始需要攝取鐵質。 需要的鐵質大約是 1000 毫克,孕媽咪增加血液量時所需的量為 500 毫克,胎兒與胎盤成形時所需的量是 300 毫克,多餘的則排出。 服用鐵劑時,一般會伴隨噁心、嘔吐、便秘等胃腸障礙症狀,所以懷孕初期不建議服用。 不過隨著血液儲藏量增加,到了懷孕第 16 週後,建議孕媽咪一天至少需補充 6~7 毫克的量。 鐵是製造血紅蛋白的基本元素,有助運送氧氣至全身及胎兒。

孕婦缺鐵時,面色蒼白,全身疲倦、乏力、食慾大減、頭暈,嚴重會導致貧血,甚至造成胎兒營養供應不足,令BB發育緩慢。 葉酸有助腦部發育,葉酸不足有可能引起胎兒神管發育缺損,建議孕婦在懷孕前及懷孕首3個月,每天攝取400微克。 而上胎如有腦部發展或脊骨缺陷問題,醫生會處方高劑量葉酸,以減低復發的機會。 葉酸於深綠色的蔬菜類中含量最高,其次是露筍、肝臟、小麥胚芽、蠶豆、扁豆等。 以下3個懷孕初期補充營養品挑選的關鍵,帶孕媽咪一起輕鬆了解。 綜合維生素:由於胎兒生長快速,孕婦最好能完善且足量的補充各方面的營養素,以利胎兒成長,尤其是外食或食慾不佳的孕媽咪,建議可補充孕婦專屬的綜合維生素,幫助營養均衡、維持健康。

人體會利用葉酸製造和維持新細胞,因此葉酸有幫助寶寶在的正常發育與生長。 建議媽咪們在受孕前1個月,就開始補充葉酸,直到生產後哺乳期間。 正計劃懷孕和懷孕初期的媽咪,每天應攝取至少400微克的葉酸。 葉酸可從天然食材如綠色蔬菜、堅果、豆類或柑橘類水果等食物獲得,或透過吃孕婦保健食品來補充葉酸。 營養補充建議攝取量亞尼活力活性葉酸孕前:每日1顆孕初期:每日1顆孕中期:每日1顆孕後期:每日1顆哺乳期:每日1顆注意事項:於早上餐後食用,本產品為素食。

懷孕葉酸建議選擇補充「活性葉酸」,讓身體直接吸收不經轉換,效果更直接​​。 懷孕初期是關鍵期,葉酸不足會增加胎兒神經管缺陷的危險,如果神經管閉合不全,可能會導致胎兒畸形等傷害,補充葉酸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胎兒神經管畸形,以及孕婦因葉酸缺乏產生的貧血。 深綠色蔬菜如花椰菜、菠菜,含有許多重要的營養成分例如:纖維質、鈣、鐵、葉酸、鉀以及多樣維生素,除了可以緩解便秘以外,更可以幫助補充葉酸降低畸胎風險。 懷孕後,一天攝取 1000 毫克就足夠了,不需要額外服用其他補充劑,最佳的食物來源是牛奶、起司、魩仔魚、豆腐等食物。 懷孕期間或準備懷孕時,需先確認本人血液中的維生素D濃度,並服用所需的維生素D。 從受精卵著床前後期到懷孕第 3 個月,如果葉酸量不足,有可能導致胎兒罹患神經系統缺損等先天性疾病。

懷孕初期飲食的重點,是要吃得營養,不是吃得多,因為子宮裡的胚胎正在發展為雛形,所以並不需要額外攝取熱量。 張斯蘭營養師指出,一般而言,會建議孕媽咪增加 10~12 公斤,若孕媽咪本來體重比較重或輕,增重的幅度則會有些微差異。 以上所有維他命在正常飲食來攝取,然而微量元素也與身體的免疫力關係密切,但跟以上維他命不同,較難從一般食物中大量取得,所以最好根據產檢報告來決定是否要服用補充劑。 懷孕後期是胎兒器官發展、成熟的關鍵時期,胎兒體重也會迅速增加。 這時期的準媽媽們除了留意均衡飲食外,也要小心做好體重管理。

碘對於維持正常生長、發育、神經肌肉功能至關重要,因此建議懷孕期間需補充適量的碘,可從天然食材中(如海帶、海藻、綠色蔬菜等)及孕婦保健食品獲得。 而鐵與鈣由於結構相似,進入腸道後會互相競爭,所以如果媽咪在懷孕期間有補充鐵劑,建議與鈣片隔餐使用,以免效果打折。 另外,維生素D可幫助鈣質吸收,因此吳榮良院長建議媽咪們每天也要適度的日曬,幫助孕期營養吸收。 不同的保健食品適合補充的時段,孕媽咪們也可以了解一下,在正確的時間補充正確的營養品,能讓吸收效率更好。 卵磷脂:懷孕中期(22週起)即可開始補充卵磷脂,提供寶寶成長營養,除了對孕後期有幫助外,更能為產後哺乳做準備。

初期補充: 哺乳媽媽加油站

如果鈣質攝取不足,胎兒會先吸收孕婦身體內血液、骨頭內的鈣質,進而影響未來媽咪的骨質密度和牙齒健康。 在不同孕期,需要補充的營養素也大不同,懷孕初期一天的葉酸需求量為 600 微克。 進入第 4 個月需要攝取鐵質,懷孕期間也要確認血液中的維生素D濃度,進入懷孕後期時,要開始攝取Omega-3 脂肪酸、綜合維他命還有鈣,都需要注意補充的量以及食用的時間。 鈣質是在整個懷孕期間都可適量補充的重要孕期營養,尤其在懷孕後期,媽咪鈣質的需求更大,因為胎兒此階段正在發育骨骼,補充足夠的鈣質才能供應寶寶生長。

  • 主要是因為,骨折的發生大多是外力強大撞擊所造成的,而不是因為身體缺鈣而引起;但骨質疏鬆,確實可能導致意外骨折的機會增加。
  • 未經高溫消毒的乳製品可能會含有李斯特菌,感染李斯特菌極有可能導致流產或死產,對於懷孕初期的孕媽咪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 哺乳之路對於媽媽而言充滿挑戰,尤其是塞奶或乳腺炎是最多媽媽們的惡夢。
  • 穀類的食物可以提供寶寶能量,並且對胎盤的發展非常重要。
  • 攝取優質的蛋白質(例如:黃豆、魚肉),可使胎兒體重成長。
  • 而孕中後期的孕媽咪腸胃蠕動變慢,需要益生菌來協助預防便祕,因此媽咪可視需求補充。
  • 進入懷孕中期,胎兒開始快速成長發育,這時建議每天多攝取 300 大卡以滿足胎兒生長所需。
  • 看著架上琳琅滿目、五花八門的營養補充品,該如何選擇呢?

這時期可以停止攝取葉酸,因為綜合維他命裡包含了約400∼500微克葉酸(每家廠牌含量不太相同)。 所以請媽咪自行判斷是否服用孕期維他命,若是感覺今天營養素攝取不足,或是平常都靠外食,才建議補充。 1份蔬菜大約等於半碗煮熟的蔬菜,或生重100公克為一份,建議每天吃3~5份。 進入懷孕中期,胎兒開始快速成長發育,這時建議每天多攝取 300 大卡以滿足胎兒生長所需。

初期補充: 孕期建議補充營養

懷孕初期是胎兒發育的關鍵期,從小小的受精卵,逐漸分裂各種不同功能的細胞,進而形成各組織與器官,張斯蘭營養師表示,這時維持與孕期前相同的熱量攝取即可。 海藻類屬高纖、碘含量豐富的食物,包括有海帶、紫菜等,除了促進腸胃蠕動排走體內毒素,也具降血脂功效。 最適合孕媽媽的海帶吃法,是與肉骨或貝類等清煮做湯,但不宜過量食用,避免過量攝取碘影響胎兒甲狀腺發育,特別是有甲狀腺亢進的孕婦,則不宜攝取過多。 相信各位孕媽媽對DHA不會感到陌生,因為DHA有助胎兒腦部及視力發展。 美國埃默里大學在2011年一項研究更發現,孕婦在懷孕期間攝取充足DHA,寶寶出生後抵抗力較強,較少患感冒。 每位人的飲食、身體狀況、生活作息及疾病狀況均不相同,如需食用高劑量鈣質補充品,食用前請先諮詢醫療單位。

初期補充

胎兒各器官組織都已生長完全,在懷孕後期,體重也是變化最大的時候,孕媽咪少量多餐,儘量避免吃油膩食物,張斯蘭營養師指出,在懷孕後期,每天也建議增加大約 300 大卡的熱量。 只要孕媽媽在懷孕各階段均衡攝取所需營養,要誕下健康的小寶寶就沒有難度。 若對懷孕飲食有任何疑問或身體感不適,應盡快向醫生求診。 Omega-3脂肪酸可以幫助胎兒腦部發育,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總稱,可分成亞麻油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三種。 其中DHA會幫助胎兒的智能發展,有效預防食物中毒、早產。

初期補充: 懷孕時【補對了嗎】

透過本文帶你五分鐘瞭解備孕的注意事項及懷孕的事前準備。 A5:DHA是一種長鏈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激發寶寶的學習力。 吳榮良院長進一步說明,因人體無法自行合成DHA,需從食物或孕婦保健食品中取得此孕期營養。 若一天需吃各種不同的營養素,建議可將DHA魚油或藻油以及血紅素鐵劑移到中午飯後補充,DHA屬於油脂類營養品,飯後補充吸收效果較佳。 奧米加3脂肪酸 有助減低BB日後患上敏感的機會,研究證實可令BB日後患上哮喘及下呼吸道感染的風險降低三分之二。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於維生素B12不足的孕媽咪,懷孕補充葉酸反而會造成巨幼細胞貧血的診斷困難,因此補充適量即可,不需要特別選用高劑量的葉酸。 他/她會吸收非常多媽媽體內的養分,我們在此階段必需非常注重孕期營養,這樣才能夠讓寶寶擁有一個健康基底。 每個懷孕的媽媽體質並不一樣,每種飲食或營養品會有一定過敏的機率。 穀類的食物可以提供寶寶能量,並且對胎盤的發展非常重要。

台灣的飲食習慣調查發現,台灣人普遍沒有蛋白質缺乏問題,因此孕媽咪反而要小心蛋白質不要攝取過量。 碘與胎兒的神經及腦部發育息息相關,也參與人體內甲狀腺素的合成,如果缺碘,可能會有甲狀腺腫大或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問題,進而出現容易疲勞、新陳代謝變差、反應變慢等狀況。 骨折發生後,應等大約1~2周後局部紅腫消退,體內鈣質逐漸開始形成骨痂,而慢慢癒合時,再加入鈣質補充最合適。 富含維生素C豐富食物,包括柑橘類、芭樂、木瓜、綠色蔬菜等,但蔬菜經加熱烹調後,維生素C會被破壞,應以水果及生菜來源為主,才能攝取足夠維生素C。

・葉酸 (每日攝取量600~800微克):懷孕初期可補充足夠的葉酸,幫助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健全,能預防寶寶神經管缺陷或唇顎裂的發生。 時常外食的孕媽咪,較容易有蔬菜量不夠、攝取過多油脂等狀況,她提醒,吃外食時,建議一餐搭配一碗的蔬菜,以及儘量少吃薯條、勾芡等高熱量的食物。 另外,對於吃素、尤其是吃全素的孕婦,會較容易缺乏鐵質、維生素 B12 等較常見於肉類的營養素,因此可在日常飲食之外,適時搭配營養補充品,以達到營養均衡的目標。 媽咪在懷孕期間容易排便不順或腹瀉,因此建議適量補充孕婦益生菌,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 要特別注意的是,孕婦益生菌有很多菌種,有的幫助消化、有的幫助排便、有的幫助懷孕晚期養成母乳活性並奠定寶寶保護力。 媽咪在購買時,要確認該孕婦益生菌是否成分安全,且為適合自己的孕婦保健食品。

固敏菌孕前:每日1-2顆孕初期:每日1-2顆孕中期:每日1-2顆孕後期:每日1-2顆哺乳期:每日1-2顆注意事項:飯後食用。 亞尼活力葉黃素孕前:每日1顆孕初期:每日1顆孕中期:每日1顆孕後期:每日1顆哺乳期:每日1顆注意事項:本產品為素食。 活力媽媽卵磷脂孕前:每日1顆孕初期:每日1顆孕中期:每日1顆孕後期:每日1顆哺乳期:每日1-2顆,加強時期每日4-6顆注意事項:素食者可剪開膠囊食用,可於早上餐前/餐後食用。 雖然懷孕初期不需要額外攝取熱量,但是媽媽們仍需要足夠的蛋白質、葉酸、維生素D和維生素A,來供應寶寶的發展所需。

然而,造成懷孕頭暈的原因有很多種,從懷孕初期到晚期都有可能出現頭暈的症狀,而改善頭暈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本文不僅會介紹頭暈的原因,同時也會提供緩解懷孕頭暈的方法。 準媽媽要仔細閱讀多元補充品的成份,有些不含鈣,亦有些不含DHA,有些不含複合維生素 ,所以需要額外補充。 其次是了解各種營養的含量,根據攝取標準而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對象劑量頻率備孕族群400微克/天備孕前1-3個月,持續到懷孕滿12週。

這時建議搭配補充適量的孕婦保健食品,就能更方便且充分地維持媽咪的孕期營養,不僅維持媽咪身體的健康,更重要的是滿足肚子裡正在成長的寶寶需求。 胎兒基礎發展重要階段,懷孕前與初期應及早調整飲食的內容,攝取足夠的營養素,以提供母體懷孕及寶寶生長發育所需。 香港有九成婦女都缺乏足夠維他命D,其實維他命D是維持健康免疫系統平衡的重要元素,它幫助身體吸收鈣質,支持胎兒骨骼發展,亦可減低BB日後患上食物敏感的機會。 維他命D主要來自油脂較多的魚類,如三文魚、沙甸魚、鰻魚,孕婦亦可靠每星期2-3次照射陽光5-15分鐘而攝取維他命D。

  • :「孕媽咪倍乳」,內含王不留行與葫蘆巴籽,增添母乳營養,是哺乳媽咪大力推薦的營養品。
  • 踏入懷孕中期,孕媽媽必須多補充鈣,以減低日後患上骨質疏鬆的機會。
  • 但因為大型魚體內的重金屬含量相對高,所以建議每個星期至多吃兩次即可。
  • 1份蛋白質約3指的熟肉、家禽或魚,或是1顆雞蛋、半塊盒裝豆腐。
  • 深綠色蔬菜如花椰菜、菠菜,含有許多重要的營養成分例如:纖維質、鈣、鐵、葉酸、鉀以及多樣維生素,除了可以緩解便秘以外,更可以幫助補充葉酸降低畸胎風險。
  • 他/她會吸收非常多媽媽體內的養分,我們在此階段必需非常注重孕期營養,這樣才能夠讓寶寶擁有一個健康基底。
  • 素食者可選用α-亞麻油酸含量較高的亞麻籽、合桃、芥花籽油,以增加體內轉化成DHA。

健而婷的卵磷脂是由非基改大豆所製造而成,在食用上會減少許多噁心感可能會有孕吐的現象。 他/她會吸收媽媽的平常所吃到鈣質,所以這期間的媽咪們通常都會有抽筋、牙齒鬆動、四肢無力、腰酸背疼、頭暈、貧血、妊娠血壓高症的現象。 原先鋅對人體本來就很重要,在媽媽孕期時,鋅更是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 懷孕初期建議攝取量4~6份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此外,豆類也是富含蛋白質的優質食材,包含豆腐、豆干、豆漿等。 1份蛋白質約3指的熟肉、家禽或魚,或是1顆雞蛋、半塊盒裝豆腐。 孕媽媽可進食三文魚、鯖魚等冷水深海魚,但由於深海魚水銀含量高,不宜多吃。

DHA 屬於 omega-3 系列的不飽和脂肪酸,對於寶寶大腦及視網膜發育來說相當重要,與嬰幼兒的認知功能發育也有密切關係,因此孕婦或哺乳媽媽都建議補充。 維生素B12:缺乏維生素B12可能導致胎兒的神經發展缺陷,食物中以肝臟、肉類含量較豐富。 惠氏營養品全力支持母乳餵哺,並在可行情況下長時間持續母乳餵哺。 因應嬰兒的成長及發展所需不同,媽媽應在醫護人員指導下引入輔助食品並繼續母乳餵哺。 A5:許多媽咪會藉由補充卵磷脂來改善乳腺管阻塞,但此療法目前尚未獲得科學研究證實。 建議媽咪可從日常飲食中補充卵磷脂,像是蛋黃、黃豆、小麥胚芽、花生、肝臟等食物,都擁有較高含量的卵磷脂。

葉酸、孕婦綜合維他命較推薦早上飯後補充,尤其鐵劑飯後補充較不會對腸胃造成負擔,也須注意如有另外補充鈣片,與鐵劑需分開補充。 胎兒各部位成長的關鍵時期,體重也會持續迅速增加,營養需求也會達到最高峰,因此更需要注意均衡的營養攝取。 坊間的孕婦營養補充品五花八門,為了心安理得,很多準媽媽都會「為食而食」而不太清楚自己真正所需。

初期補充

從懷孕開始到哺乳期,媽咪體內的DHA含量下降,需要額外補充DHA才能滿足所需的孕期營養。 但因人體無法自行合成DHA,要靠懷孕期間的飲食或孕婦保健食品才能攝取足夠的量。 市面上有魚油或藻油等孕婦保健食品供懷孕媽咪們選擇,若擔心海洋污染,建議媽咪可選用藻油做為孕期營養補充,輕鬆滿足DHA營養攝取。 發現自己懷孕成為媽咪之後,便需開始注意孕期食物營養攝取,讓寶寶有充足的養分發育。

初期補充

因為網路謠言充斥,有些媽咪以為吃益生菌就能防止寶寶變成過敏兒,殊不知這支益生菌只能改善媽咪的腸胃道便祕,與過敏完全不相干! 而孕中後期的孕媽咪腸胃蠕動變慢,需要益生菌來協助預防便祕,因此媽咪可視需求補充。 A:很多孕媽咪擔心有重金屬汙染問題,而過往有過相關論述,認為動物魚油成分包含EPA,不建議懷孕後期食用,以免在生產過程中造成大量出血,但目前這個論述已被推翻,不用太擔心喔。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