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祠6大優點

在監鎮任內,“乃擇民之秀者,充弟子員,教以義理之學。 ” 後來,其於朱熹為同安主簿, “屢過此(安海),見其老幼義理詳悉,遂與論説士因益勤於學. 由於二朱在安海講學, “啓迪文風,誨掖士子,因而人才蔚起。 ”這就是安海得以“開理學之先河”,“閩學開宗聖地”之稱的由來。

石井书院,是在原朱子祠的基础上扩建的,故朱祠与石井书院,实际上合二为一了。 石井书院,其规格是按州县学宫建造的。 规模宏大,辉煌壮观,中间有牌坊门廊,大成殿,尊德堂。 两侧有富文、敏行,移忠、立信等四座斋堂。 并绘制二朱先生像于尊德堂,同堂异室而祀。

殿前設有方形祭台,祭台正面斜鋪青石制的龍陛浮雕。 祭台下是花崗石條鋪設的天井,東西兩廡,各7米寬,14.5米長。 大門在左前方,臨街巷有坊,上鑲嵌“朱子祠”青石堅匾,門坊兩邊立一對青石獅。 1986年失火僅存門坊豎匾、石獅。

大厅两旁“忠、孝、廉、节”是朱熹题字岳麓书院的字迹。 神龛上方的“学达性天”、“理学正宗”牌匾让人们联想到这个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 也让人们肃然起敬,我也向着朱熹塑像鞠躬行礼。 位於連江縣丹陽街北,今丹陽中心小學內。 殿中祀朱子像,前設橫案,供祭祀用。

南宋都城临安及其周边的两浙地区在“宋室南渡”后成为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带,经济繁荣,人口稠密,儒家文化传统亦堪称根深蒂固。 宋金、宋蒙的长期军事对峙,导致南北地区形成严重的政治对立和社会隔阂,而以统治族群变更为特征的宋元易代极大冲击了两浙地区旧有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结构。 以往学者较为关注宋元易代后两浙地区士大夫的政治抉择问题。 1面对易代之际的巨大政治变迁,士大夫阶层也极力在社会生活层面进行调适,尤其在宗族建设方面,通过编修家谱、祭祀祖先等方式寻求身份认同。

朱子祠: 朱子祠朱子祠楹聯

明成化十二年和弘治十年,曾两次大修与扩建。 清顺治十三年,清兵入安毁镇,书院被焚废。 至清康熙三十五年,安海复镇,又在原址建造书院。 由于历代多次重修扩建,使这座学府得以从宋代以至清末,兴学倡教,坚久不衰。

  • 明正统三年(1438年)南康知府翟溥福亦建三贤祠于大成殿之左,祀周濂溪、朱熹和李渤。
  • 1983年被公布为第 23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29杨维桢还赞扬了松江杨港邵氏子孙修葺并加高先人墓地,以避免水害的做法。
  • “司”本义为“世代从事某专业”,引申义为“专业执掌”、“专职从事”。
  • 這些大家名流,為培養造就大批人才、為安海的文明繁榮,做出了重大貢獻。
  • 金門朱子祠位於浯江書院內,是為了紀念朱子而建的祠宇。

乾隆三十三年、咸豐四年,先後重修,已圮。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长柄村。 宋朱熹避伪学禁时在此讲学,梁汝昌、郑庸斋从之游,终成大学者。 明朝万历间(1573~1619年),塘头董应举和英屿郭心山、复之父子,为祀朱熹,在此倡修紫阳先生祠,后改为龙津书院,崇祀朱熹及其徒梁、郑。

朱子祠: 文化

据宋留元刚《石井书院记》载, “制(大成)殿于中, (尊德)堂于后,为斋者四,杏坛筑于西序之前,祭器藏于东序之左,又即堂为室,以祀二朱先生,三门列峙,缭垣环周。 公私经费,合四百万”明弘治十年丁已,知县罗惟重修,于门外立石华表,匾曰: “石井书院”。 一个小小的滨海市镇,当时能创建一所如此宏伟,设备齐全的高级学府实属罕见,真令人赞叹!

由上所述,我们推定前来观赏“一株二十四枝”牡丹的贤士,共有八位。 他们应是富弼、文彦博、王拱辰、司马光、吕公著、张载、程颐、程颢等贤达人士。 特别重要的是,据《伊川击壤集》卷八记载,邵雍居住的安乐窝里种有“一株二十四枝”牡丹。 因其棵型巨大,花枝众多,堪称“牡丹王”。 花开时节,邵雍邀请司马光等贤达前来观赏。 他与司马光即兴各赋“两绝”,众贤称赞,传为美谈。

朱子祠

原为宏伟建筑群, 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建筑被毁,现存宇坪、正门、门厅、前后厅、厢房、横屋等。 占地面积1200余平方米,建筑规模较大。 该家庙具 有传统家庙建筑特色,为汀州八县林氏谒祖 敬宗之场所,对研究汀州八县林氏的家族史以及客家史、区域经济史有一定的意义,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重要的涉台文物价值。 2009年12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汀州吴氏家庙——紫云公祠,为清代长汀著名大商人吴松年所建,位于今长汀县城南大街105号,是长汀城吴姓的古宗祠。 该宗祠保存完整,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朱子祠為三開間之歇山重簷建築,四周有檐廊,前有月臺伸出,供接詔行禮之用,簡樸莊嚴。 現範圍內有道光十八年(1838年)的「浯江書院膏火碑記」、「捐克膏火芳名錄」,以及大門上方懸有漢學大師錢穆所題之「朱子祠」三字匾額,均為珍貴文物。 朱子祠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東南五老峯下的海會鎮和星子縣白鹿鄉的交界處,為先賢書院主要建築之一。 宋代淳熙間,朱熹知南康軍,勤學教民,興利除害,振興白鹿洞書院,功績卓著。 當朱熹離開南康後,諸生為他立生祠。 朱熹知道此事後很生氣,即修書致白鹿洞主撤除。

現遺址的門台,大殿以及西廊廡舍仍存。 在大門的上面,懸一巨匾,上書“朱祠”二字。 跨進大門,走過石庭,上石骱,步入大成殿,只見大殿騰空而起,朱柱矗立、往日氣派,依然猶存。

朱子祠

朱子為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朱子任同安縣主簿時,曾過化金門,創設金門最早的燕南書院,教育士子。 為感念恩澤,鄉人乃在浯江書院設祠供奉。 金門舊有燕南、浯洲、金山、浯江等四大書院,浯江書院是目前碩果僅存的一座。 建築物原為縣丞署,清乾隆年間通判移駐馬家巷,議將衙署拆除,職員黃汝試認為可惜,出銀購買,於乾隆45年(西元1780年)改建為浯江書院,並塑朱子及先賢像供奉。

  • 该祠是按闽南古大厝风格建造的,大理石台阶和埕,墙下半部分是白大理石,上半部分是红砖垒砌。
  • 在现实社会,存在着大量因收养、过继等产生的亲子关系,又有赵孟頫妻这样妇人奉祀父母的情况,在处理因养育之恩产生的孝亲之情上,佛、道两教往往有着儒家礼制不可替代的作用。
  • 清顺治十三年,清兵入安毁镇,书院被焚废。
  • 大门在左前方,临街巷有坊,上镶嵌“朱子祠”青石坚匾,门坊两边立一对青石狮。
  • 曾被中国纪检监察报评为“优秀通讯员”,较好地宣传南安市内厝村、新蓝村等先进典型,曾参与《战火岁月》(珍藏版)和《三十年前的集结》等书籍的编辑。

戴良就说:“今世富贵家之葬其亲也,亦莫不有墓祠以寓其哀敬。 ”他解释先王制礼本缘人情,子孙墓祭可谓孝心的表现,“墓之有祠,岂亦缘情以起礼者欤? 虽然是礼之文也,若其本则孝而已矣。 山川回合,风气完固,松柏阴郁,魂气必来依焉”。 28他认为,由于礼制等级上的限制,平民百姓家庭无法立庙,故有墓祭的变通做法。

朱子祠

朱子祠,位于今长汀县城“汀州试院”(长汀县博物馆)后侧,为原龙山书院的组成部分,清道光九年(1829年)为纪念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而建,咸丰三年(1853年)重修。 为直檐歇山顶楼阁建筑,平面布局为门楼、两厢、正堂相互连接,保持了明代池塘楼阁的风格,层脊翘角比较明显,具有典型的汀州古建筑的结构特色。 1983年被公布为第 23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嘉慶年間,縣丞李振青發起浯江書院和朱子祠重修工程,並捐資為朱子祠春秋祭費,道光年間,泉州道台倪琇和金門總兵楊繼勛募資修建左右廊房,入祀清官鄉賢。 金門朱子祠,位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金城鎮珠浦北路浯江書院內,為祭祀及了紀念宋朝理學家朱熹的祠堂,現屬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朱子祠

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