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內湖7大優勢

2010年臺北市舉辦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內湖區為九重葛,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戰亂之關係,郭氏古宅一度租給佃農當住所,也曾成為宮廟宮址,後荒廢多年。 台北市政府民政局於1999年4月1日會勘,同月29日通過列為市定古蹟。 2002年4月12日,因郭氏古宅修復估計四千萬元,文化局長龍應台在議會教育委員會施政報告指出,有意將郭氏古宅、撫臺街洋樓、草山御賓館給外國駐臺灣單位進駐,以租金抵充古蹟修復費。 登錄種類:宅第公告1999年6月29日詳細登錄資料內湖郭氏古宅,俗稱內湖紅樓,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內湖區文德站旁的洋宅,列市定古蹟,今作郭子儀紀念堂與郭氏宗親會聚會所。 湖內村,因其四周環山,形成盆地,狀如水泊,故而得名湖內,是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金星鄉下轄行政村,中國傳統村落,位於詔安縣城東北15公里處,西臨西潭鄉,東接四都鎮,南與橋東鎮、金星鄉丁寮作業區接壤,北側毗鄰雲霄縣,村域面積51.59平方公里。

菩薩在這些日子,必定被村民請到自己村社的神廟裏,這時菩薩自是壽星主人,而各村社神廟中諸神靈反而是客了。 當其他各村社做起“地頭公生”的時候,他們也一定要將菩薩當作貴客請到鄉里和地頭公以及其他眾神一起頂禮膜拜,並沒有冷落佛菩薩。 義士祖祠座落在長田自然村,建造於明朝成化年間。

據《詔安縣誌》(康熙版秦炯纂修)所稱:詔安沈氏13世沈胄(字尚寬),於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抗禦賊寇,保護南詔城,有全城之功,受明朝廷誥封義士。 後朝廷為彰顯其功德,依制特旨恩賜其建造該祖祠。 湖內村各自然村分佈較為自由分散,各自然村結合不同的自然條件,出於抵禦山林野獸、強盜的需要,並體現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聚落以土寨、土樓為中心,呈現出以宗族聚居的圍寨式佈局。 湖內村土壤類型主要為磚紅壤性紅壤土類,系南亞熱帶季雨林生物氣候條件下發育的地帶性土壤,是發展亞熱帶經濟作物的主要土壤資源。

村內湖: 湖內區

祠堂左右兩側建兩排“佩劍”厝,每排5間,共10間,均用塊石鋪成。 祠堂埕左邊有一口古井,口徑1.28米,深10米。 歪嘴寨座落在長田自然村,建於明代永樂年間(約1405年)。 該寨先後為明、清兩朝歷史名人成化年間(1465—1487年)“中直義士”沈胄和清朝光緒年間武進士、朝廷內侍衞沈瑞舟的故居。 在革命鬥爭期間,該寨還長期做為烏山游擊隊指揮部和閩粵贛邊區閩南支隊的活動據點。 湖內村總體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村莊建成區高於周圍農田、池塘,村莊主要居民點位於山間盆地,村莊周邊為大片園地和果林,整體屬丘陵平原地貌,平均海拔19米。

當時除紅磚牆保存得較完整,屋頂、樓板幾乎全損壞。 內湖郭氏有在農曆四月廿六日祭祀郭子儀的宗教活動。 郭石吉想以此宅作為郭子儀紀念館,在市府和議會幫助下,開過五十幾場修復協調會。 獲得古宅主人郭詩詠、郭明晉昆仲同意,無條件提供古宅產權。 郭氏宗親集資三千多萬以約五千萬整修,2010年6月1日啟動修建。

嫁妝跟在新娘後面,從前用敞蓋木匣裝,每匣2人抬,沿途讓人觀看;改乘自行車後,裝在竹筐裏由自行車運載,嫁妝較多的,僱傭幾輛自行車;改乘小汽車或手扶拖拉機或摩托車,則嫁妝裝在車上,或增加一輛嫁妝車。 不過各自然村都做“祖公生”,而專門做觀音菩薩佛誕的村社,就只有長田(包括嚴仔 頭)、茂林和龍衝三個村社。 古時,各村社的祖先都請一位神祇做本村社的“地頭公”,即直接幫助、護佑本村社的神明。 寶樹樓是關帝公做“地頭公”,樟仔腳是善財童子做地頭公,龍衝是大伯爺公介子推。 每年農曆二月十九菩薩出家日,茂林做“佛祖生”,六月十九菩薩成佛日龍衝做“佛祖生”,九月十九菩薩得道日長田做“佛祖生”。

村內湖

村民主要經濟來源以種植水稻、荔枝、蔬菜、龍眼以及外出務工和水產捕撈養殖等。 沈子真(1242—1314),字景實,宋末元初福建詔安縣三都(今湖內長田村)人。 南宋鹹淳四年(1268年)舉省元,補太學,授揭陽丞。 宋亡,即棄官歸,隱居九侯山福勝岩石室,耕作讀書,不用元年號。

村內湖: 台北市內湖區文德路60號

茂林樓、大夫家廟座落在茂林自然村,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 座西朝東,平面呈正方形,是一個保存比較好的方形大寨。 佔地面積2989平方米,長56.2米,寬53.3米,樓前有一寬埕1200平方米,一口月眉塘約800平方米。 樓外牆高2.8米,牆厚1.8米,門板用紅木製成,厚度12米,經歷近400年尚不破朽。

內湖地區六大角( 頂番仔陂、梘頭、港墘、新陂尾、下番仔陂、山腳 )媽祖聖誕。農曆二月二十九日自松山五分埔接續關渡二媽,三月一日祈福遶境暨過火演戲,三月二日過爐新角頭。 1982年(民國71年)3月25日,位於內湖路三段60巷內的福田煤礦場因「瓦斯突出」而發生礦坑災變,計有13名礦工身亡及35人受到輕重傷。 1955年(民國44年)2月,大陳列島居民撤退來臺,在內湖首先設立清白新村,安置部分的移民;之後的十餘年間,為配合政府的「鼎興計畫方案」與其他的政策,當時的內湖鄉境內,陸續成立十餘處眷村和國會山莊。

村內湖

預計此波房市熱潮會繼續延燒2年,內湖剛性需求熱、豪宅市場冷的購屋趨勢暫時不會變。 荷葉包是詔安著名的傳統甜點,既可單獨做為點心,也因為造型和寓意婚喜而成為結婚喜筵、壽誕宴席必備菜餚,常見取名為“百年和合”。 湖內村姑娘出嫁前“挽面”,由專操此業的婦女,用2根細麻線交叉搓掉臉上汗毛,表示開面出閣成人,走出家門時跪拜雙親謝養育恩。 清至民國時期,出嫁坐轎,分大轎、小轎,大轎4人抬,小轎2人抬,新娘在轎內啼哭,到達夫家門口,夫婿用腳踢轎門(象徵性),公公用米篩引媳婦進門。 後坐轎改步行,有了自行車,新娘改乘自行車後座。 1988年以後,隨着社會經濟發展,在城鎮有的租用小汽車,農村用手扶拖拉機或摩托車。

1935年8月19日,內湖橋舉行通車典禮,臺北州知事野口敏治親臨主持。 總工程費計25360圓,臺北州政府負責17310圓,另由內湖庄役場和地方人士各負擔4000圓。 該橋為「宮前町梘頭道(大稻埕至梘頭)」的一部份。 內湖橋為麥帥橋建造前,松山與內湖之間唯一的人行橋梁。

清朝歷任光緒、宣統兩帝御前四品花翎侍衞、民國陸軍少將沈瑞舟及其官至民國政府軍委會司令部中將次長的第六子沈鳴閣均為該祖祠主人沈胄公後人,並均在此勤學。 1941年至上世紀1988年,詔安湖內村均在該祖祠辦小學、初中。 鹿谷鄉公所是鹿谷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鹿谷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南投縣政府。

村內湖

現五處古墓葬保存完好,分佈範圍面積約五平方公里,依山傍水,氣勢磅礴。 明、清以來,墓葬主人後代遷居台灣等地,歷代人才輩出,古代有大夫、總兵、提督學政、監察御使,現代有縣、市、省各級官員,有將軍、監察官、行政院秘書、留美、法博士等。 該古墓羣已是與台灣等海內外宗親溝通、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敦宗睦族、構建和諧社會的良好平台。 2015年,該古墓羣被詔安縣人民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內湖村位於南投縣鹿谷鄉,全村依傍著鳳凰山麓,村莊東面與鳳凰村為鄰,東南方則以鳳凰山與信義鄉交界,西面以北勢溪為界和竹林、和雅兩村相望,南與竹山鎮交壤,北與廣興村接連。 是一個美麗的山村,著名的「溪頭森林遊樂區」便位於本村內。

民國33年屬親民鄉泰昌保;建國後,1956年屬內坑鎮;1961年屬內坑公社黎山大隊;1984年由內坑公社黎山大隊拆出自成內湖大隊;1984年10月屬內坑鎮內湖村委會。

昭和十年八月十九日關閉日1992年地圖內湖橋,是臺灣臺北市的一座橋樑,位於松山區濱江街與內湖區濱江南路之間,1992年拆除,原位置在今日港墘路底西北側五十公尺處。 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座西向東,建築佔地面積350平方米,祖祠前有一寬埕面積320平方米。 該祖祠氣派軒昂,有濃厚的明代建築風格,至今保持完好。 2009年,該祖祠被詔安縣人民政府公佈為文物保護名錄。 湖內村位於福建省泉州南安市樂峯鎮政府駐地東北4.5公里處。 村委會設在西埔路(梅仙公路旁),有西埔格、宮埔、尾厝、半嶺、明英苑、湖仔坑、加洋、大林厝、大坑厝、赤土侖、祖厝、下新厝、印內、厝仔、宮美、溪仔、半崎等17個自然村,聚落散佈在觀音山下,儒山(儒庵尾)山下丘陵地,呈塊狀。

溪頭風景區的知名度雖高,但溪頭位於內湖村之事實則鮮為人知。 內湖村具有台灣中海拔山區的自然資源,其中最負盛名的自然以孟宗竹林、杉木林相為最;然而除此之外,事實上仍有許多具備特色的地方資產。 歷史沿革:內湖村有三多三好,森林多、竹林多、石頭多、氣候好、景色好、人情好。 景觀特色為孟宗竹林相、杉木林相、巨石林相、梯田式茶園。 村內餐廳、旅社、民宿、特產行、茶行林立,農業產品以茶葉及冬筍為大宗。 鄉道屏97線是隘寮至龍泉的道路,其北側端點(起點)位於本地區南部近邊界地帶、新隘藔聚落的縣道187號路口。

日治時期的內湖境內,土地開發也已達到飽和程度,平原部份,乃以農田為主;較為形成市集的聚落,則有北勢湖老街、港墘老街與梘頭老街。 高雄市立圖書館湖內分館建於1988年,於2003年獲得文建會補助,改建為設備新穎、戶外表演台、全館無線上網的現代化圖書館。 陳村長平日為人熱心,樂善好施,獲得村民之肯定,鼓勵參選村長,在村民熱烈支持下,終於高票當選內湖村村長,為感謝村民之愛護,將努力爭取上級補助,推動村里建設,並以專職村長服務村民。 入口意象:內湖村入口意象,以地方特產孟宗竹為主要建材,象徵本地特色,搭配本會極力推展螢火蟲護育主軸而構成的歡迎招牌。

  • 台北市政府民政局於1999年4月1日會勘,同月29日通過列為市定古蹟。
  • 鹿谷鄉公所是鹿谷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鹿谷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南投縣政府。
  • 1997年(民國86年),綠手指上的灰指甲事件,慈濟基金會規劃於臺北市內湖區保護區內設置「慈濟內湖社會福利專區」,引發當地民眾及環保團體抗爭多年。
  • 民國99年(2010年),臺北市舉辦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內湖區為九重葛,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 另可因高速公路的分隔將舊宗路、五期重劃區一帶分為另一個次分區。

1968年(民國57年)7月1日,臺北市升格院轄市滿一年,通過併入周圍鄉鎮案,內湖鄉併入臺北市成為內湖區。 根據高雄市政府民政局統計,2021年底湖內區戶數約1.1萬戶,人口約3萬人,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湖內里與忠興里,2021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4,400人與773人。 湖村位於福建省泉州晉江市內坑鎮政府駐地東2公里處,西南與黎山毗連,東與土垵交界,簡易公路接內坑至官橋公路。 總人口211户,1292人,耕地678畝,經濟以農業為主,農作物有水稻、甘薯、花生、甘蔗等,水果有龍眼。

村內湖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